泰恩河上的黄龙旗:阿姆斯特朗公司与中国近代海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阿姆斯特朗公司简史

一、早期历史

纽卡斯尔简史

泰恩河上的纽卡斯尔,隶属于英格兰东北部的泰恩-威尔都市郡(Tyne & Wear metropolitan county),也是英格兰北部最重要的城市。该市距离北海13公里,北临诺桑伯兰郡(Northumberland),东接北泰恩赛德(North Tyneside),泰恩河(River Tyne)从其城南经过,将纽卡斯尔与南岸的盖茨黑德(Gateshead)分开。虽然位于北纬54度,接近高纬度地区,但因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纽卡斯尔的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气温一般在0—20摄氏度,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纽卡斯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罗马帝国时代。2世纪,哈德良皇帝(Emperor Hadrian)统治时期,占领了不列颠岛的罗马人为防御北方的苏格兰人而沿英格兰北部修筑了著名的“哈德良长城”,其东端起于泰恩茅斯(Tynemouth),一路经过现在的纽卡斯尔位置,横亘整个英格兰北部,至今还在纽卡斯尔附近留下了许多遗迹。与此同时,罗马人还在现在的纽卡斯尔和盖茨黑德之间建造了一座桥,以哈德良皇帝的姓氏将其命名为“波斯·艾利”(Pons Ælii),即“艾利之桥”[哈德良皇帝姓艾利乌斯(Ælius)]。后来罗马人又在桥附近修筑城堡,也沿用了“波斯·艾利”之名。

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罗马人逐渐从不列颠岛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丹麦半岛的盎格鲁人,大约6世纪,他们在英格兰东北部登陆,并在纽卡斯尔附近的不列颠东海岸建立了伯尼西亚(Bernicia)和德伊勒(Deira)两个王国,7世纪,两国又合并为诺桑伯利亚王国(Northumbria)。在这个时期,泰恩河是该区域的一条重要贸易河流,其周边兴建了许多教堂与修道院,因此这个时期也被称为诺桑伯利亚的黄金时期。但好景不长,接下来的数百年里维京人和诺曼人接踵而至,对诺桑伯利亚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入侵不列颠,很快便横扫了整个英格兰,并扑灭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1080年,威廉之子,罗伯特·科特豪斯(Robert Curthose)为抵抗北方的苏格兰人而在泰恩河边建造了一座“新堡”(New Castle),这就是“纽卡斯尔”名字的由来。这座木质城堡后来几经改造重建,成为一座石砌诺曼式城堡,并保留至今,现在的游客仍能看到的圣尼古拉斯路(St. Nicholas Road)上的黑门(the Black Gate)和基普城堡(Castle Keep),是纽卡斯尔城内最古老的建筑和著名的景点之一。

纽卡斯尔基普城堡

在漫长的中世纪,纽卡斯尔是英格兰和苏格兰边境战争的前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6世纪的都铎王朝时期。此后该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煤港和贸易港口,城镇规模也逐渐扩充。至18世纪,纽卡斯尔的印刷业和玻璃制造业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这座城市取得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纽卡斯尔附近的诺桑伯兰-杜伦(Durham)地区是重要的煤炭产地,纽卡斯尔又毗邻泰恩河和北海,有着便利的航运条件,为其发展重工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814年,纽卡斯尔人乔治·史蒂芬孙(George Stephenson)设计了第一台火车头,之后又在纽卡斯尔设立工厂,将火车这项革命性的发明推广到了全英国,乔治·史蒂芬孙和其子罗伯特·史蒂芬孙(Robert Stephenson)也因此成为纽卡斯尔工业革命的象征。

1880年代的纽卡斯尔
从南岸的盖茨黑德向北鸟瞰,左侧为埃尔斯威克,右侧为纽卡斯尔市区,可见高桥,以及正在沿河下驶的一艘“浪速”级巡洋舰(the Graphic

纽卡斯尔的另一工业巨头就是威廉·乔治·阿姆斯特朗(William George Armstrong),他创办的阿姆斯特朗公司一开始以水压机械起家,克里米亚战争后开始从事火炮装备的生产,后来又涉足造船等领域,是19世纪末英国最重要的军工制造厂。除了阿姆斯特朗公司,19世纪纽卡斯尔附近的泰恩河畔还兴起了一系列的船厂,如查尔斯·米切尔公司(Charles Mitchell & Co.)、斯旺·亨特公司(Swan Hunter Ltd.)、帕尔默公司(Palmer's Shipbuilding & Iron Co.),等等,泰恩河流域由此成为英国船舶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工业的繁荣为纽卡斯尔带来了大量的财富。19世纪也是纽卡斯尔城市面貌成形的时期,开发商理查德·格林格(Richard Grainger)和建筑师约翰·道伯森(John Dobson)一同主导了纽卡斯尔市的规划和建设,如市中心的格雷街(Grey Street)、格林格街(Grainger Street)和克莱顿街(Clayton Street)等新古典主义的街区都出自他们的手笔。像纽卡斯尔这样在一位开发商的推动下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情况在英国是不多见的。罗伯特·史蒂芬孙、阿姆斯特朗等工业巨头也在泰恩河上兴建了高桥(High Level Bridge)、旋转桥(Swing Bridge)等数座壮观的桥梁,连通了南岸的盖茨黑德。纽卡斯尔还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电气化路灯照明的城市。

20世纪初的纽卡斯尔仍是英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二战”以后,伴随着大英帝国的解体和去工业化的浪潮,纽卡斯尔的航运业和制造业逐渐衰退,原先烟囱林立、煤烟缭绕的景象早已不再。现今的纽卡斯尔正在适应新的时代并逐渐转型,它仍保留了一部分制造业,而商业、金融业、旅游业、教育产业则逐步兴起。这既是一座富有历史底蕴的古城,也是一座富有时代活力的都市。

泰恩河水静静东逝,100多年前,阿姆斯特朗的工业帝国从此启航。

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创立[1]

威廉·乔治·阿姆斯特朗于1810年11月26日生于纽卡斯尔东北的小村希尔德菲尔德(Shieldfield),其父为威廉·阿姆斯特朗,其母为安妮·阿姆斯特朗(Anne Armstrong),他还有一个比他大8岁的姐姐安妮,后来英年早逝。童年的阿姆斯特朗多病而孤独,经常与父母一同去北方诺桑伯兰郡的小村罗斯伯里(Rothbury)疗养——数十年之后阿姆斯特朗事业有成,就在这里建起了他名冠英伦的别墅,并在此度过了余生。

尽管阿姆斯特朗的父亲是谷物商人出身,后来又进入政坛,成为纽卡斯尔的名流,但年幼的阿姆斯特朗似乎对经商和从政都不感兴趣,仿佛是天赋使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了机械。在接受了初级教育后,阿姆斯特朗于1826年进入了毕晓普奥克兰(Bishop Auckland)的文法学校就读。他对机械的爱好也与日俱增,但这些知识显然没法从枯燥而刻板的课堂学习中得到,于是阿姆斯特朗便利用一切业余的时间学习和实践。他经常去参观附近的一家机械工厂,厂主名叫威廉·兰肖(William Ramshaw),兰肖对这位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印象不错,便请他到家里做客。阿姆斯特朗因此认识了兰肖的女儿——比他大3岁的玛格丽特(Margaret),后来她成了他的妻子。

青年时代的阿姆斯特朗

虽然阿姆斯特朗是个十足的机械迷,他的父亲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希望阿姆斯特朗成为一名出人头地的律师,因此他把阿姆斯特朗介绍给了自己的一位朋友——阿莫尔·唐金(Armorer Donkin)。唐金当时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在纽卡斯尔享有很高的声望。1828年,阿姆斯特朗开始跟随唐金研习法律,随后他被送往伦敦著名的林肯律师学院(Lincoln's Inn),在那里接受了为期5年的正规法律教育,直到1833年返回纽卡斯尔,加入了唐金的律师事务所。虽然律师不是阿姆斯特朗自己选择的职业,但这个聪明的年轻人显然也干得不错。阿姆斯特朗很受唐金的器重,除了唐金和其合伙人斯特布尔(G. W. Stable)外,阿姆斯特朗就是这个事务所的第三块牌子。阿姆斯特朗多年后回忆自己的这段生涯时说道:

当然,法律不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的假期是由我自己来安排的,在很多年里,我除了忙于法律的时间外,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机械方面。但那环境也是很特殊的……当我加入他(指唐金)的事务所时,他非常器重我;我将成为他的接班人。这样的未来显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似乎我的职业生涯已经被安排好。当然,如果我做出改变的话,就意味着浪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十年或十一年的时光——可能也不是完全浪费,因为我的法律训练和知识在很多方面促进了我的事业。[2]

如其所言,阿姆斯特朗在从事律师职业期间仍不遗余力地钻研机械技术,他的兴趣逐渐锁定在了液压技术和电学上。1838年,他受水车的启发设计了一台“旋转式液压机”,并在当地的工厂把它建造了出来;到1840年代,他已经设计出了一系列蒸汽发电装置,发表了数篇相关论文,在学术圈内造成了不小的轰动。1845年,他将之前的旋转式液压装置改为活塞式,设计了一种新型液压吊臂。他的合伙人唐金和斯特布尔十分支持阿姆斯特朗的机械事业,在他们的推荐下,阿姆斯特朗前往纽卡斯尔市政府游说,最终政府接受了他的这一设计,阿姆斯特朗的吊臂将在泰恩河畔的码头区被建造出来。

这时,另一位阿姆斯特朗生涯中的重要人物出现在了他的身边——著名土木工程师詹姆斯·麦道斯·伦道尔(James Meadows Rendel),他此时已是皇家学会会员(阿姆斯特朗也于1846年被选为皇家学会的成员),因参与泰恩河道的整治工程而结识了阿姆斯特朗。两人一见如故,伦道尔也积极鼓励阿姆斯特朗成立自己的公司,将他的液压吊车发明付诸生产。阿姆斯特朗最终辞去了在唐金事务所的合伙人职务。1847年元旦,一个新的机械公司在纽卡斯尔西郊的埃尔斯威克(Elswick)宣告成立。这个不起眼的小公司以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W. G. 阿姆斯特朗公司(W. G. Armstrong & Co.),在中国近代文献里,它也被译作“阿摩士庄”“阿模士庄”或“阿姆斯脱郎”等。当时怎会有人想到,数十年之后,它将成为这个日不落帝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

詹姆斯·麦道斯·伦道尔

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早期业务[3]

1847年阿姆斯特朗公司成立伊始,阿姆斯特朗同其他4个股东在埃尔斯威克购买了6英亩土地,开始建造厂区。埃尔斯威克距离纽卡斯尔城区约2英里,位于纽卡斯尔到卡莱尔(Carlisle)的铁路支线上。厂区南临泰恩河,地势北高南低。新厂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爱丁堡和北方铁路公司,不久之后,诸如利物浦船坞(Liverpool Dock)、阿尔伯特船坞(Albert Dock)、伦敦帕丁顿车站(Paddington Station)等纷至沓来,阿姆斯特朗设计的液压吊臂一炮走红。

在液压吊臂大卖的同时,阿姆斯特朗也在积极开拓新的领域,但这样的尝试并不都是成功的。1848年,公司设计了一型机车,却找不到任何买家,以至于让公司损失了前两年的全部利润。尽管如此,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最初几年中的上升势头可谓非常强劲,它的业务拓展到了机车、锅炉、船坞闸门、挖泥船、桥梁构件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1857年赢得了当时世界上第二长的桥梁——印度索恩(Soane)大桥的投标,使得阿姆斯特朗公司获得了一笔价值68000英镑的大单。尽管如此,阿姆斯特朗公司仍旧只能算是闻名纽卡斯尔一隅的普通小厂,真正关键性的改变发生于185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契机使得阿姆斯特朗公司从一个生产民用机械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为生产杀人机器的兵工厂,而阿姆斯特朗本人的名声也随之响彻了整个大英帝国。

1854年,英、法介入克里米亚战争,这是英国在拿破仑战争后数十年内面对的首次大规模战争,对于军队的装备是一次真正的考验。战争的事实证明,英国军队装备的传统熟铁铸造的前装滑膛炮已经在现代战争中显得力不从心,亟须对火炮设计进行改进。是年11月发生的因克曼战役(Battle of Inkerman)给阿姆斯特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遭遇俄军强大攻势的情况下,英军靠两门18磅前膛重炮的加入而避免了覆没的厄运,但搬运这两门重炮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消息传回国内,立即引起了阿姆斯特朗和麦道斯·伦道尔等人的注意。阿姆斯特朗认为,如果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将火炮设计得更加轻便,那么惨烈的因克曼战局或许能有较大的改观。在麦道斯·伦道尔的鼓励下,阿姆斯特朗公司于1854年底开始进行新型野战炮的研发工作。他们的策略十分大胆,意图一改此前前装滑膛炮的设计,而采用与小口径步枪类似的后装线膛炮设计,并创新性地采用了缠绕法工艺(built-up gun),即区别于之前的整体生铁铸造式火炮,而使用熟铁的外套包裹钢制的内筒,极大地增加了炮身的强度和韧性,可在承受相同膛压的条件下减小炮身的重量。1855年中期,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第一门火炮终于成功问世,这门火炮口径为1.75英寸,弹头重5磅。它的尾闩非常独特,采用立式闭气结构(vent piece),并用被称为“阿姆斯特朗螺丝”(Armstrong Screw)的螺栓顶紧。这种炮能够被2到3名士兵轻易抬起,并且在1500码的距离上获得极高的命中率。

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的第一门火炮的复制品(张黎源摄)

1857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又在5磅炮的基础上研制了18磅野战炮。次年1月,阿姆斯特朗式18磅炮在舒伯里内斯(Shoeburyness)靶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性能大大优于陆军装备的32磅、18磅或12磅前膛炮。8月,战争部(War Department)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对7种新发明的火炮进行评估,结果阿姆斯特朗炮以绝对的优势胜出。

1858年底,阿姆斯特朗炮击败了另一个强劲的对手约瑟夫·惠特沃斯(Joseph Whitworth)发明的六角膛火炮,最终被英国军队接受。阿姆斯特朗随即慷慨地决定将他的火炮专利无偿献给英国政府,战争部决定同时在埃尔斯威克和伦敦伍尔威治的皇家兵工厂(Royal Arsenal,Woolwich)生产阿姆斯特朗炮,将其作为英国军队的制式火炮,阿姆斯特朗本人也被任命为线膛火炮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 of Rifled Ordnance),任期为7年,不久之后他又被任命为伍尔威治兵工厂的总监。1859年,为表彰阿姆斯特朗在火炮设计上的贡献,英国王室册封他为骑士。随着这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胜利,阿姆斯特朗登上了其人生的高峰。

根据阿姆斯特朗与英国政府的协议,当他担任皇家兵工厂总工程师之后,他在纽卡斯尔的工厂将继续为英国军队生产火炮,但由于他已为政府服务,因此不得在埃尔斯威克的火炮生产中享有利益。于是,埃尔斯威克的火炮生产业务被从原公司中剥离,专门成立了新的埃尔斯威克火炮公司(Elswick Ordnance Company),阿姆斯特朗仍在其他的机械制造部分享有利益。根据与英国政府签署的合同,埃尔斯威克火炮公司只能为英国军队制造火炮,而不得将之用于出口。在此后的几年中,由于英国政府的扶持,埃尔斯威克火炮公司的业务量急剧增长,泰恩河畔逐渐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重镇。

埃尔斯威克公司的管理和技术事务主要依赖阿姆斯特朗的两位挚友和晚辈,其中之一便是极富才华的年轻工程师乔治·怀特威克·伦道尔(George Wightwick Rendel)。他是阿姆斯特朗好友詹姆斯·麦道斯·伦道尔的儿子,从小便跟随其父亲和阿姆斯特朗学习工程技术,此时虽然还不到而立之年,却已是独当一面的机械和火炮专家了。另一位则是年轻的炮兵上校安德鲁·诺布尔(Andrew Noble),他是英国炮兵军官中的佼佼者,对炸药和火炮制造有着深入的研究,在阿姆斯特朗的劝说下,他于1860年从军队退伍,加入了埃尔斯威克公司。1870年代之后,诺布尔开始接手公司的所有日常事务,在阿姆斯特朗晚年淡出公司事务之后,他便成了公司的实际掌控者和接班人。

乔治·怀特威克·伦道尔

安德鲁·诺布尔

此后的几年中,阿姆斯特朗奔走于伦敦和纽卡斯尔。一方面,他倾力整顿陈旧的伍尔威治兵工厂,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化军火的制造;同时,他也继续关心着埃尔斯威克工厂的方方面面。在英国政府的推动下,从陆军使用的6磅、9磅和12磅野炮到海军使用的20磅、40磅和110磅舰炮,新的后装线膛火炮型号不断涌现。受当时的技术所限,大型后膛炮的尾闩很容易损坏,因此阿姆斯特朗在更大口径火炮的设计中重新转向前膛炮,但与传统的前装滑膛炮不同,阿姆斯特朗选择的是缠绕法制造的前装线膛炮。这些新型火炮很快便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1860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从北塘登陆的英法联军首次使用了阿姆斯特朗炮向清军阵地发动炮击,对清军阵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一举攻占了大沽炮台。1863年的萨英战争中,英国军舰也使用阿姆斯特朗炮向鹿儿岛炮台轰击,摧毁了萨摩藩的炮台和工厂。此战使得日本人对阿姆斯特朗炮惊羡不已,后来采购并仿制了大批这种火炮,并在明治初年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它因此被称为“维新第一功臣炮”。

然而好景不长,埃尔斯威克与伍尔威治不稳定的联姻很快便走到了尽头。作为一位非军队背景的工程师,阿姆斯特朗与英国军队内部的关系远非融洽,而阿姆斯特朗炮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其性能自然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鹿儿岛炮击时,就有110磅火炮发生炸膛事故,造成了英军炮手的伤亡。与此同时,阿姆斯特朗炮还被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来与惠特沃斯炮做比较,英军甚至设立了一个“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委员会”(Armstrong Whitworth Committee),专门对两种火炮进行各种比较测试;而军队中的保守主义者则更鼓吹后膛炮的不稳定、价格高昂且难以维护,主张重新使用前膛炮。在一片聒噪声中,阿姆斯特朗炮的各种瑕疵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成为舆论攻击的靶子,许多批评的声音甚至直指阿姆斯特朗本人,令他十分愤懑。

阿姆斯特朗与英国政府的合作关系彻底破裂发生在1862年底,由于火炮需求量的减少和伍尔威治产能的增加,加上阿姆斯特朗炮的造价过于高昂,英军决定之后的火炮将全部在伍尔威治生产,埃尔斯威克将失去所有的订单!这对于生产规模已经很大的埃尔斯威克火炮公司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般的打击。阿姆斯特朗得知此事后写信给陆军部,表示自己希望辞去在政府中的职务,返回纽卡斯尔,帮助埃尔斯威克公司渡过难关。1863年2月,陆军部批准了阿姆斯特朗的辞呈,阿姆斯特朗于是结束了他短暂的政府服务生涯,回到了自己的朋友们中间。

对于埃尔斯威克火炮公司的处置问题,英国政府一度希望将之收归国有,但最后因收购价格问题而未能达成一致,最终英国政府以支付一笔补偿金的方式了结了此事。此后,阿姆斯特朗与合伙人决定将火炮公司和机械公司合并,成立新的威廉·乔治·阿姆斯特朗爵士公司(Sir W. G. Armstrong & Co.),合并协议于1864年1月1日签署,失去了政府后盾的阿姆斯特朗公司不得不独立摸索前方的道路。

在失去了英国政府的火炮订单后,摆在阿姆斯特朗眼前的最佳选择当然是转向争取海外订单。虽然在1863年之前阿姆斯特朗炮已经在法国、意大利、俄国等地进行了试验,但由于英国政府的限制,埃尔斯威克公司不能对外国出口军火。变故发生后,最早向阿姆斯特朗提出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是乔治·伦道尔的弟弟——斯图尔特·伦道尔(Stuart Rendel)。与他的几位哥哥不同,出身工程师世家的斯图尔特并没有潜心于机械设计,而是有着卓越的经营头脑和政治天赋,后来他一直做到自由党国会议员,并被册封爵位。当斯图尔特向阿姆斯特朗提出这个建议时,阿姆斯特朗一开始不置可否,只是让他放手去试,并答应给他百分之五的佣金。凭借着年轻、干劲与广泛的人脉关系,斯图尔特·伦道尔几乎以一己之力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军火的海外市场。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阿姆斯特朗炮最先被出口到了内战中的美国南北双方,其后是埃及和土耳其,再之后是智利和俄国……远东的日本和中国不甘落后,为了自强以御外侮,也纷纷对阿姆斯特朗炮青眼有加。很快,埃尔斯威克制造的大炮就成了世界军火市场上的抢手货。

斯图尔特·伦道尔

但阿姆斯特朗炮并非没有竞争对手,最强劲的对手来自欧洲大陆上的普鲁士。在鲁尔河畔的埃森(Essen),矗立着19世纪的另一个军火帝国——克虏伯公司(Krupp Gussstahlfabrik)。克虏伯公司最初是一家经营钢铁制造的小厂,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ed Krupp)的努力下,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并于1847年研制成功了第一门铸钢前膛火炮,在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上进行了展示。此后,克虏伯公司又研制了横楔式炮闩的后膛钢炮,以其优越的性能出口到了俄国与土耳其。1859年克虏伯炮列装了普鲁士陆军,并在普法战争中大显神威,名声大噪。此后,克虏伯炮被出口到了世界上许多的国家。中国也是它忠实的拥趸,从1860年代末开始,采购了大量的克虏伯炮,用于近代化陆军和海军的建设。

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的100吨前膛炮(Northumberland County Council Archive)

在世界军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阿姆斯特朗公司为了开拓市场,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1876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100吨18英寸前膛炮,装备于意大利铁甲舰“杜里奥”号(Duilio)和“丹多洛”号(Dandolo)上,轰动了世界。在火炮材质方面,早先的贝氏转炉炼钢法所制钢块中容易混入气泡,在铸造火炮时容易令炮身产生瑕疵,影响其质量,因此阿姆斯特朗公司并不倾向于制造全钢火炮;但1860年代发明的西门子-马丁(Siemens-Martin)平炉炼钢法改进了这一缺陷,钢的质量逐步提升,于是阿姆斯特朗公司也开始转向全钢火炮制造。另一方面,安德鲁·诺布尔与伍尔威治的化工专家弗里德里克·阿贝尔(Frederick Abel)一同研制出了慢燃发射药,这使得炮弹能够获得更大的初速度,拥有更强的穿甲能力。英国军队虽然于1864年后开始重新转向前膛火炮,但1879年发生的“雷神”号(H. M. S. Thunderer)铁甲舰舰炮炸膛事故使得军方对前膛炮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同时慢燃药的发明和火炮制造技术的改进也使得火炮的身管越来越细长,前膛装填的方式已不再适用,因此阿姆斯特朗公司也重新开始关注后膛炮。起先他们采用的是被称为“埃尔斯威克杯”(Elswick cup)式的断隔螺纹尾闩,但实验发现其气密性并不理想;而法国军官杜斑鸠(De Bange)发明的“蘑菇头”式断隔螺纹炮闩则更为优越,阿姆斯特朗公司很快也将这种尾闩应用到了他们的火炮上。在炮架方面,以液压机械见长的阿姆斯特朗公司大胆地将各种液压装置应用到了他们的火炮,尤其是大口径舰炮系统上,极大地便利了火炮的装填、俯仰、旋回、驻退、复进等操作。

1863年后,阿姆斯特朗公司与英国政府仍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重新争取政府订单的努力一直持续着。然而除了为海军制造了一艘“坚定”号“蚊子船”,并提供了一些火炮液压系统外,阿姆斯特朗炮始终没有能获得英国军队的青睐。直至1879年,在火炮技术经历了深刻变革的情况下,皇家海军才开始重新采购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火炮。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阿姆斯特朗的军火帝国与快速膨胀的英国海上力量相得益彰,加上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阿姆斯特朗公司步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