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断提升自己
西点告诉学生,在学校里获取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唯有把握生命的每分每秒,把学习当成终生的事业,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而西点军校第一任校长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乔纳森·威廉斯说:“不管你有多么伟大,你依然需要提升自己,如果你停滞在现有的水平上,事实上你是在倒退。”所以,西点学员都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
不断提升自我
【经典导读】
西点人认为,一个人一旦满足于目前所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西点人把每一本书、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当做最好的教材。他们认为经验和教训是深入浅出、生动翔实的教材,它们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绝非那些脱离实际的理论可比。
知识丰富是西点人的优点。无论是驰骋疆场的将军,还是闯荡商场的精英,西点人都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艾森豪威尔将军可以背诵世界地图、麦克阿瑟将军则会操作几乎所有的武器……
西点从不认为一个只发展了单一能力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丰富知识的人,也谈不上是一个人真正成功的人。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才能进一步做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能广。因此,西点军校同哈佛、耶鲁等名校一样,设置了诸多学科供学员们学习;英语、文学、军事、历史、法律、地形分析……其中属于核心必修的课程便有32门!曾在西点任教的王飞凌先生曾风趣地说:“左手抱书,左手敬礼。”为了配合学员们的学习,西点还设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当你建议他去学习的时候,他会叫苦连天,称太累了,没有时间,精力不够。总之,他不学习的理由永远比要学习的理由多一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每个人都如逆水而行的小船,不进则退。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因此,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我,将不仅仅是我们走向成功、追求卓越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保存实力、继续生存的唯一选择。
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和车子、房子一样,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断折旧。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不出5年就会变成低薪者。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来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只有保持不断学习、终生拼搏的状态,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变化,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
系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30岁即拥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系山英太郎个人净资产达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
他的赚钱秘诀何在?
系山英太郎回答道:“善于学习是制胜的法宝。”
系山英太郎一直信奉“终身学习”的信念,碰到不懂的事情,总是拼命去寻求解答。通过推销外国汽车,他领悟到销售的技巧;通过研究金融知识,他懂得如何利用银行和股市让大量的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后来年龄渐长,系山英太郎仍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开始学习电脑,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发表他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看法。即使已是年迈之人,系山英太郎依然勇于挑战新的事物,热心了解未知的领域。正是凭借终身学习,系山英太郎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
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善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新人或者经验丰富的业内资深人士不断地涌进你所在的行业或公司,你每天都在与几百万人竞争,因此你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保持终生拼搏的劲头,否则你将无法保持现有职位,更别提会有什么发展了。正如科学家钱伟长所说的:“学习是终身的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谁想停下来就要落伍。”
李嘉诚虽然逐渐衰老,但依然精神矍铄,每天要到办公室中工作,从来不曾有半点懈怠。据李嘉诚身边的工作人员称,他对自己业务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熟悉,这和他几十年养成的良好习惯密切相关。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每天都要学一点东西。这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他回忆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因为当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在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我的学问渐渐增长,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现在仅有的一点学问,都是在父亲去世后,几年相对清闲的时间内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得来的。因为当时公司的事情比较少,其他同事都爱聚在一起打麻将,而我则是捧着一本《辞海》、一本老师用的课本自修起来。书看完了卖掉再买新书。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
李嘉诚能有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李嘉诚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在商场上纵横驰骋,终成霸业。每天都坚持学一点东西,使他没有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在后面,也使他有足够的智慧应对商场中的各种风险。正如萧楚女所说的:“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无论身处职场与否,我们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方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
很多管理学家都认为21世纪是学习力竞争的时代。真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没有文化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没有教养的人。人们的智力相差无几,行业竞争的白热化,要想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需要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多向值得我们自己学习的人学习。
以上司为榜样
【经典导读】
西点军校成立之命令签署人汤玛斯·杰弗逊说:“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西点的每一门课程,授课老师在其专业领域都是具有实务经验的。教授军事历史的老师,是亲自参与过军事行动、创造历史的人。国际关系的老师就来自于外交界。教作文的老师,也是派驻过全球各地,担任过多年公关幕僚的军官。这些教师带来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理论相辅相成。
西点的教师会让学生们明白,做一个军事指挥官,并不是只要雄赳赳、气昂昂就可以。军事将领同样需要博学多识。西点教官最常讲的就是巴顿将军的故事。巴顿将军在沙漠里看到隆梅尔向他的部队走过来,第一句话并不是说:“隆梅尔,我要把你宰了。”而是兴奋地大叫:“隆梅尔,你这只老狐狸,我读过你的书!”
每个人都应在合适的范围内,寻找能弥补自己弱点的老师。因为我们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发挥潜能去实现自我价值,而老师的经验及智慧又是我们尽可能赶超别人,尽快实现自我的捷径。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在优秀的企业里,老板本身便是最优秀的员工。对于员工来说,他们不仅是老板,更是老师。在他们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习,如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本身便是节俭的典型;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便是无私奉献的模范;中国香港的李嘉诚更是艰苦奋斗的突出代表……在这些成功者的身上,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品质,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学习。像华为的许多领导就以身作则,平时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吃饭都是上小饭馆或大排档,经常为了工作加班加点。这样的学习榜样就离员工们很近,极富有说服力。员工们纷纷向他们看齐,把主要精力放工作上来,甚至吃饭、休息、聚会时都三句不离本行,说的始终跟华为事业有关。有一回,大家聊着聊着,突然有人说:“下班了干吗还谈什么华为啊,聊点别的!”同志们“嗡”的一声聊开别的话题。聊着聊着,突然又有人说:“刚才不是说不谈华为了吗?怎么又聊起华为来了?来,喝酒,喝酒。”很显然,如果员工们不善于向老板学习,是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的。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方杰当初就是一个善于向老板学习的人。早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方杰就有意识地到澳大利亚最大的灯具公司“LIGHT UP”公司打工。当时他还不懂商业谈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很希望学会谈判的本领。他知道他当时的老板是一个谈判高手。每当有机会与老板一起进行商业谈判的时候,方杰总是在口袋里偷偷揣上一个微型录音机。他将老板与对方的谈判内容录了下来,然后再回家偷偷地听,揣摩、学习,看老板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对方是怎样提问的,老板又是怎样回答的。
方杰就这样学习老板,几年后也成了一个商业谈判高手。最后老板退休了,把位子让给了他。到了1996年,方杰差不多已经成了澳大利亚身价第一的职业经理人。后来,他想回国自己创业,方杰的奥普浴霸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做成的。方杰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他的成功,就是虚心向老板学习的结果!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是: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多给老板一些同情和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舍弃敌对的情绪,学会发现老板身上的优点,向老板学习,这才是对你真正有益的。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多向老板学习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谦卑、好学,而老板也会变得可亲可敬起来。
此外,这也是员工训练自己像老板一样思考与工作的重要手段。像老板一样思考的员工,具有极强的责任意识,而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具有把远见转化为现实的能力。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从不把问题留给老板,他们清楚自己的使命,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改变,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个人密切相关。
与其抱怨老板,不如学会理解;与其羡慕老板,不如向他学习。老板作为企业的负责人,是整个企业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一个懂得站在老板角度上考虑问题,懂得凡事向老板看齐、向老板学习的员工,也必定是个胸怀大志、严于律己的人。这样的员工最容易取得优秀的业绩和长足的进步。对此,老板又焉有不爱惜与重用的道理?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经典导读】
西点前校长米尔斯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西点认为,一个人只有知识是不行的,必须学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只是一种积累,而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西点的课程设置是相当全面的,它所要培养的是有知识有能力的真正人才。
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的董事长理查德·芝罗认为:“仅有聪明是不能把任何人带到高职位的。今天商业界的领导人士其考试分数并不理想。”高学历、高分数只能说明你本身聪明,在掌握知识方面的能力超然卓越。但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有一位射箭技术非常厉害的猎人,被村名尊称为“猎神”,村里的食物来源几乎都靠他来供应。猎神的宝贝儿子也同他一样高大挺拔,猎神希望他可以得到自己的真传。他把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全部倾囊相授,儿子也学得十分用心,对各种野生动物的习性了如指掌。学成之后,猎神很放心地把弓箭交给儿子,让他独自一人去山上打猎。
半个月后,儿子满载而归。猎神很高兴。但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儿子一回到家便倒地不起,不久就撒手人寰了。
原来,猎神的儿子不小心被蜜蜂螫到了,伤口感染了细菌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一命呜呼。猎神痛彻心扉,难过不已,多年来,他一直苦心栽培这个儿子,让他知道打猎的每个步骤,如何扎营、又如何与各种动物周旋,他连猛虎都不怕,却死于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蜜蜂手里。
一个老朋友得知了猎神的心情,诚恳地对他说:“你只能教给他技术,却无法传授给他经验和教训,人生本来就有太多的意外,你又有什么不甘心的呢?”
纵使拥有许多过人的知识,但是实战远比想象要复杂。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将知识化为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人要有较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也是要人们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情况。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他们的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欧阳学的是摄影专业,在学校时曾经拿奖拿到“手软”,毕业后,他带着学校对他的厚望开始寻找第一份工作。
很快,欧阳在一家大的影楼找到了一份摄影师的工作,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本事,肯定能成功。谁知,一个月没到,老板就对他表示出很不满意的态度。
一天,老板把他的作品扔到了桌子上,说:“我已经接到两次客人对你的投诉了,你拍的这是什么东西?”欧阳争辩道:“他们懂什么,这是艺术!”
老板一听,更加生气:“现在给你两条路,要么带着你的艺术离开这里,要么就认认真真按照客户的要求拍照。”欧阳一听,很不服气,马上收拾东西负气离开了影楼。
此后,欧阳又换了几份工作,但每次都很快就被辞退。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欧阳的经历,自认为才华横溢,却处处碰壁,不被认可,因为他们不明白:才华只有和实际相结合,尽力满足客户的需要,帮助企业赚取利润,才能真正体现价值。
学以致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二者并用,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
知识的作用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发挥出来,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要想将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力量,转化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资本,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使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人们已认识到,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清晰明了地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永不满足于现状
【经典导读】
西点前学员团团长麦康尼夫说:“闲暇时光如果不用来读书,以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而在无所事事中任其流逝,是非常可惜的。”西点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难度不断提高的训练科目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西点要求学员永远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永远都不要停止进取的脚步。西点有这样一个口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个人一旦满足于现状,便很难获得更大的成就和突破。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淘汰。一旦你停止前进,便会被别人所赶超。
西点永远需要最好的领导者,需要永远前行的军人,而不是拥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骄傲的将军”。
24岁的海军军官卡特,应召去见海曼·李特弗将军。在谈话中,将军非常特别地让他挑选任何他自己愿意谈的话题。
当他自认为完美地表述了一个问题后,将军总会问他一些问题,结果每次都将他问得直冒冷汗。终于他开始明白:其实自己懂得很少。
结束谈话时,将军问他在海军学校学习成绩怎样。他立即自豪地说:“将军,在820人的一个班中,我名列59名。”
将军皱了皱眉头,问:“你全力以赴了吗?”
“没有。”他坦率地说,“我并不总是全力以赴的。”
“为什么不全力以赴呢?”将军大声质问,瞪了他许久。
此话如当头棒喝,给卡特以终生的影响。此后,他事事全力以赴,后来,他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你为什么不是第一?”这句话警醒了满足于自己已有成绩的卡特,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此努力争取做得最好,并最终成为了美国总统。
不是第一就要努力成为第一,而即使你是第一,也永远可以做得更好。在西点,没有常胜将军,哪怕你是第一,你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这样的挑战来自于他人,同样也来自于自己。
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对成功的意义更大。西点的著名名言也是这么说的:“You will shape up or shake up”,即你要不断进取、发挥才能,否则将被淘汰。
“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做得够好了,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5个月!”这是比尔·盖茨时常训诫员工的话。这话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细细品味,确实发人深省。
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对工作持有“只要称职就足够了”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做到最好。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想法,让他们永远无法得到老板的青睐,永远难以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等到被解雇的通知单。
在查理进入麦克森公司的第三年,他没有接到公司续约的通知,反而接到了公司的解雇通知。查理非常不解,自从进入公司,他一向中规中矩,无论与上司还是同事相处都很有分寸,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按照岗位职责来说,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人,为什么要解雇自己呢?他找到经理询问缘由,经理说:“确实,你是一个称职的员工,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岗位上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卓越员工。”
查理的遭遇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仅仅称职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满足于现状很容易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危险来临的时候依然浑然不觉。
很多员工在没有一点成绩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但一旦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自我满足的心态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江山靠打,坐吃江山,会有什么结果?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工作中切忌自满!尤其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被既有的成绩遮蔽了广阔的视野,从而失去奋斗直前的动力。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员工的成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只有拒绝自满才可以创造奇迹。”
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就要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项目会议上,总经理让他的下属们针对自己的工作谈一些看法,有一个部门经理站起来慷慨陈词:“我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产生一些怀疑。在这两年之中,在首席执行官的指导下,每个部门都接到了上百个项目,有许多项目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往往进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这样下去,会毁了公司。我们难道不能抓一些大一点的项目?或者我们能不能为每一个部门分配一些不浪费人力资源和资金,又能迅捷见到效益的项目?这些项目不必太多,只要能见到效益,又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们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这位经理的一番话,震动了总经理和坐在周围的各位部门经理,他们都为这位经理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整个下午,大家都放弃了原先开会的议题,针对这位经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重新制定战略目标,结果,经过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后,为公司节省了许多开支,加快了公司发展的步伐。
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完善自己工作的前提。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出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取得骄人的业绩。很多人都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状况,习惯于按照上司的安排埋首工作,不想学习,也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思考,认为自己按照上司的指令,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了,纵然出现了失误和漏洞,也不关自己的事。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将会让自己充满惰性,失去了创造的活力和创新的思想。
有些谨小慎微的员工认为,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要按照熟悉的一切工作,不要打破工作的秩序,也不可轻易尝试新的方法,更不要承接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固然,循规蹈矩的人用大家习惯的做法处理自己的工作,一般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仅做到不犯错误,是不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
在现今这种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公司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一个对公司持有认真负责态度的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质疑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帮助公司完善体系,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推动公司向前进。
不断学习才能持续成功
【经典导读】
西点军校的约翰·科特上尉说“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大胆采取行动;然后坦然地面对自己,检讨这项行动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你会从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向前迈进,这种终生学习的持续过程将是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的立足之本。”
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他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一样会折旧。唯有虚心学习,才能够掌握未来。毕业于西点军校的ABC晚间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在当了3年主播之后,就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辞去了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记者的工作技能。经过几年的历练之后,他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
虽然可以说西点学员是在最好的军校受训,但是他们仍有很强的危机感。不被社会认可或被淘汰掉,这不仅是学员自己不能忍受的,也是西点军校不能接受的,因为,西点只意味着成功和进步。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看到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就是一棵大树,树枝上硕果累累,产品种类很多,市场反应很好,企业有很大的产值和丰厚的利润。这时候,很多企业管理者就会为企业的发展现状而陶醉,沾沾自喜,却没有人看看这棵树的根怎么样。根是什么?就是学习力,这才真正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根。如果企业的根基不牢固,那么眼前再好的美景也将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因此,一个企业暂时的辉煌并不能说明其有足以制胜的竞争力。企业只有具备很强的学习力才能具有真正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可能日益猛烈的竞争态势中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面对这么多强劲的对手,为什么我们始终能保持这样的竞争力?因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所以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速度的竞争。我们要想有持久的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比别人学得更快。
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使企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圣吉在书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企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靠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来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各阶层员工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不败的动力之源。当代企业的发展更证明只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多、学得快才能保持你的竞争优势,才能永葆领先。
世界上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团队”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很多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给人一条鱼,只能让他吃一次;教会他钓鱼,才能使他一辈子不会挨饿。作为团队领导,不但要自己会钓鱼,还要教会员工钓鱼。并在团队中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分享创新的氛围!使整个团队成为一种学习型的团队,才能使这个团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所作为的管理者应该向通用学习,在自己的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所谓“善于不断学习”,主要有四点含义:强调“终身学习”——即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强调“全员学习”——即企业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因而更需要学习;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强调“团队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组织智力)的开发。在学习型组织中,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
学习就是生产力,让你的员工学起来,你的员工才能具有更大的生产能力,你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组织员工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而言,只是小额投入,而这种投入带来的回报绝对是惊人的,并且是持续的。聪明的管理者会用学习来打败对手。
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引领了企业再造的潮流。书中提到,学习型组织必须具有并能够不断强化以下五项修炼技能:
(1)自我超越。鼓励组织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并扩展个人能力,不满足并突破现有的成绩、愿望和目标,创造出组织想要的结果。
(2)改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即由过去的习惯、经历、知识结构、价值观等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建立共同愿景。
(4)团队学习。完善的培训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将团队学习简单等同于培训。培训意味着员工被动接受教育,而团队学习意味着互动,意味着组织的各层次都在思考,而不是只有高层领导在思考,其追求的是一种群策群力的组织机制,试图通过群策群力,让团队发挥出超乎个人才能总和的巨大知识能力。
(5)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成员应具有全局意识,学会进行系统思考。系统思维即从具体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从结果到原因,看问题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思考方式。进行系统思考修炼,即要求我们应以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去看待组织内部间以及组织与外部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