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明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情倾初心去 到老不回头(代序)

冯万治

我的初心是当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初心的萌动和我的启蒙老师有关。我的启蒙老师是马甫昆先生,他瘦瘦高高的,很和蔼。他是我们村小的主任教员,后来才知道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记得我背上书包第一次到校时,他在校门口蹲下身子,拉着我的小手说:“老师欢迎你!”从此,他教我们写字、数数、唱歌、画画,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革命的道理。他教导我们最多的是“你们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天天要有进步,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时家里经济困难,我常年打着赤脚。有一年特别冷,我的双脚冻得又红又肿。一天放学后,天下着大雪,老师烧热水给我洗完冻脚,又从床上的破絮中撕下几块给我包扎起来,然后背我回家。这一深刻的记忆,我在《启蒙老师》中深情地记录了下来:“冰封雪裹大地寒,光脚红肿行路难;老师烧水亲手洗,包上棉纱背我还。紧贴背脊暖乎乎,热泪盈眶滴滴咸;言传开启求知梦,身教如书终生念。”到了家门口,老师没有顾得上喝口热水,放下我向我一笑就走了。我望着风雪中远去的背影,感动不已:老师您真好!长大后我一定要像您一样,当一个好老师。

这就是我初心的萌发吧!

读完初中,我的这一初心就成了我的理想。初中毕业,我考入了射洪师范学校。在读师范期间,很多像马老师那样勤奋敬业的可亲可敬的师长不时激励我刻苦攻读。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怎么办?我很迷茫,我和马老师通了信。他在回信中鼓励我要坚持读书。

没有书读,我就向学校老师借、去废品收购站讨,还悄悄溜进校图书馆“偷”,躲到林荫下、被窝里、同学家中,如饥似渴地读,终于学到了不少知识。终于,我没有让马老师失望,我的初心梦没有破灭。

一九六八年底,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第一站仁和七村村小。那是一个高山垭口学校,校舍破旧,远离人家,还要自己种菜、拾柴,去沟里挑水煮饭。遇到这样的环境条件,一开始我有些懊悔,正当我苦闷的时候,我想起了马老师,他当年不也是在村小教我们的吗?

一咬牙,我安下心来认真工作。白天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放学目送完学生后,我就去地里劳动或下队去进行家访。晚上,几位民办老师回家去了,我就一人守在偌大的校园里,关好校门,在昏黄的油灯下看书、备课、批改作业。窗外是一片坟场,夜间,偶尔听到不知是狐狸还是獾子哭泣似的叫声,听着让人毛骨悚然。那时我还不到二十岁,真有些害怕,甚至想打报告调离,而“当一个好老师”的初心的原动力却驱使着我、激励着我坚守在山村。在这里,我整整工作了三年。恰在那时,镇上需要初中教师,我被选拔回到镇上教起了中学。到了镇上,我更加意气风发,全心教学。对这段难忘的经历,我曾写诗道:“六九年初始从教,先在村小一破庙;夜来隔窗见坟影,毛狗趴在墙角叫。十年中学意气豪,汗雨血露育李桃;启发探讨重激励,立德树人为首要。”

改革开放后,我被评为射洪县首批模范教师,并被提拔为学校领导,后又选拔到党政部门工作。我先后担任射洪县教育局局长、教委主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走上领导岗位,就觉得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感也更加强烈。在这些岗位上,特别是在教育行政领导岗位上,我心系教育,情系师生,带领大家发展我县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受到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称赞。今天想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二〇〇八年,我正式退休。退休后,回溯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颇为感慨,于是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两本诗集《秋叶知春》和《流年拾梦》的创作。第一本重在感恩。感恩父母、老师、同事,感恩家乡、祖国、党和人民,感恩其给了我知识、思想和力量,给了我初心、使命和荣誉。第二本重在感悟。初心和使命使我认识到,一个人的人生、生活要有意义,要能够发光出彩,必须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紧密结合起来,遵从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把个人这滴水汇入江河,把个人这片叶融进森林。

二〇一三年,县委要我出任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当时也有过短暂的思想斗争,我家的孙儿外孙正需要人照看,儿女们也盼我去帮忙。怎么办?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告诫我、鞭策我:为了更多的下一代,我应该奉献出自己余生的光和热!我最终得到了儿女们的理解和支持,走上了一个与当教师一样而又不一样的关心下一代的岗位。

做了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后,我紧紧依靠并保证党委的坚强领导,团结带领“五老”志愿者同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出“3+3”关爱模式,即通过“党建带关建”,把关工组织延伸建立在最基层的居民花园、居民院落、居民小组,简称“三居”关工小组,方便“五老”同志就地就近关爱青少年,我把它比作修好关爱的毛渠,打通关爱的“最后一公里”。我和县关工委同志一道,搭建起“三个关爱平台”,针对贫困儿童搭建帮扶平台,筹集关爱基金,共襄爱心善举,助力脱贫攻坚,实施留守儿童慰问、助贫困大学新生圆梦、困境儿童暖冬行动、病残儿童救助等帮扶项目,使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受到帮扶,让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愉快幸福地学习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我们还根据问题孩子、失足青少年的需要,搭建起帮教平台,从生活学习、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情感、法治安全等方面进行结对辅导帮教,治病强身,点灯指航,让他们走出盲区,走出困境,跟上队伍,一个也不落下。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主题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如我们持续开展的孝德感恩励志主题教育,通过讲革命故事、诵红色经典、学孝行孝评孝彰孝系列活动,给孩子们奠定了孝亲尊老、眷乡爱国、忠党为民、感恩励志的情感思想的基础。

六年来,我和老同志们一道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甘献余热,乐于奉献。有朋友曾关心我说:“七十开外的人了,何必还天天忙着,好好耍,享清福吧。”想来也是,但我又想起我的启蒙老师马甫昆先生。马老师病逝前,我去看他,他那双虽然干枯但仍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我吃力地说:“我教了一辈子书,很平凡,很清苦,但我不后悔,值!”他朴素而深刻的话语告诉我,生命犹存,初心就在,关心下一代的使命还需要我去努力践行。

其实,有很多的射洪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他们中很多人都有美好的初心和向往,并倾注一生为之努力奋斗、为之倾情奉献。这也正是我编撰《向往明天》这本诗集的动因。

今天,我将《向往明天》献给崛起的射洪、自强的市民、成长的下一代,愿大家成功的道路越走越宽,愿射洪、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该书付梓之际,要特别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射洪陈子昂诗社社长罗明金先生撰写评介,董文弟先生、韩尚富先生、王益先生修改润色,刘晓丽女士整理编录,以及关工委全体同人的鼓励与支持!

二〇二〇年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