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汉初名相喝酒治天下
公元前202年初,刘邦把项羽安葬在谷城之后,返回洛阳,途中,在定陶夺回韩信的军权。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史记·高祖本纪》
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定陶的汜水之阳,正式开启西汉王朝。之后的几年间,刘邦把几个异姓诸侯王全部平定,巩固了刘姓皇权。
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他老婆吕后继续执掌天下达十五年之久。其间,吕后过于焦虑、不安,对于皇权患得患失,所以表现得很极端,几乎成为“狠毒”的代名词,甚至影响了女性整体的形象。
吕后之所以成为这样一种历史形象,可能还有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文字放大、强化了她狠毒的特点。这关系到史学的一个大问题,即“春秋笔法”。
什么叫“春秋笔法”?《春秋》就是“诗、书、礼、易、春秋”里面的那个《春秋》,为五经之一,是孔子整理编辑的三家分晋之前三百多年间的历史。当时,各国都有国史,各种人物、事件的素材都是现成的,都是一大堆竹简在那儿,孔子怎么整理的呢?《史记》是这样讲的: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
“笔则笔”,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多用些便多写几笔;“削则削”,就是有的素材他想少用些就把那份素材的竹简削一些下去——小刀削一层皮下去,字就没了,跟用橡皮擦似的。
最终,他整理出来的这部历史,都是史实,都是叙述性的,他没有加一句评论,但是他的褒贬,他主观要表达的态度,却都呈现出来了。这就是“春秋笔法”。
以后写史的人,都尊孔子为祖师爷,对于这套“春秋笔法”都了然于心。司马迁更是得孔子真传。吕后这一辈子,活了六十一岁,她就没做什么好事吗?司马迁不管那个,做好事的那方面他一个字都没写,只挑坏事写了——吕后怎样杀大臣、杀情敌、杀刘邦的儿子等,司马迁并没有捏造什么,可是很明显,他就是要强调突出吕后的狠毒,这个标签,就像如来佛贴在五指山上的那道符,你孙猴子再牛,也永世不得翻身了。
吕后的狠毒被历史定格了,但她执掌天下的这十几年中,包括前期汉惠帝的七年,全都天下太平,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了。这当然是吕后的成就,吕后是最高统治者啊!不过,史书里把这个成就主要归功于刘邦指定的那几代丞相——萧何、曹参,还有王陵、陈平。
先说萧何,他辅佐刘邦打天下、治天下,绝对是一代名相。可以说,刘邦、萧何这对君臣搭档,跟秦始皇、李斯是有一拼的。论开创之功,他们比不了秦始皇、李斯;但论其艰苦卓绝、创业与守业的成就,秦始皇、李斯跟刘邦、萧何比则远远比不了。
萧何为了保持和刘邦的君臣平衡,可谓煞费苦心,不惜强买民田民宅来自毁名声。实际上,他真正买田买房,都是在离长安很远的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没有什么高宅大院。他觉得这样将来留给儿孙才踏实长久,才不会被人眼红、算计、侵夺。
萧何跟曹参,两人早年的关系不错,都是沛县有头有脸的官员,一个管干部的,一个管监狱的。后来,他们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关系就有点疏远了,可能也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因为,曹参也非常出色,前期主要是在战功方面。韩信没来之前,曹参可以说是刘邦麾下第一猛将。韩信来了,当了大将军,曹参跟着韩信。韩信打的那些大胜仗,曹参都参与过。
《史记》里专门对曹参的战功做过一个总结:
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城;俘虏过两个诸侯王、三个丞相、六个将军,还有好几个司马、御史、郡守等高官。这功劳,确实了不得!
刘邦得了天下之后,讨论过一次谁的功劳最大,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当时,好多人都认为曹参功劳最大,光身上受的伤就有七十多处,伤痕累累。想一想,那真是军神、战神的感觉。
更了不起的是,曹参不是单纯的一介武夫,不是只会打仗,他还有治国之才。打完天下之后,刘邦任命曹参做齐国相国,辅佐他的大儿子刘肥,就是那个私生子,跟曹氏生的。曹氏很可能是曹参的姐姐或妹妹,所以,刘邦跟曹参不是一般关系。最早,曹参便是刘邦的“中涓”,即亲信,是最核心圈子里的人。刘邦安排曹参辅佐刘肥,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种亲缘关系,这是舅舅辅佐外甥,这个关系肯定比较融洽。
那么,曹参是怎么治理齐国的呢?怎么看出他有治国之才呢?
曹参上任之后,便把齐国的儒生、有学问的人都召集来,向这些人请教:各位先生,我曹参是个粗人,也不知道怎么治国,大家给我出出主意吧!结果,这帮儒生说什么的都有,曹参都不是很满意。怎么办呢?还有什么明白人不?
身边人说:曹相国,还有一个高人,叫盖公。盖公这个人也很有学问,只是跟这些儒生不一样,盖公是研究道家的,对黄老之学很有研究。
曹参很高兴,“使人厚币请之”,出高薪把这位盖公给请来了。然后,盖公给曹参讲了一通黄老道家的治国思想,比如“无为而治”“清静为天下正”之类的。曹参非常认同,把最好的房间腾出来请盖公住下,给自己当顾问,用这套思想来治理齐国。九年间“齐国大治”,他被称为贤相。
曹参一下子从名将变成了贤相,这个风头便有点盖过萧何的感觉了。所以,在外人看来,萧、曹之间,关系应当没那么融洽,可是,在这两人的心底却一直保持着一种默契。
公元前193年七月,萧何病重,汉惠帝刘盈去萧何家里看望:老相国啊,您百岁之后,谁接替您比较好啊?
萧何回答:皇上,知臣莫如主,不用我说,您肯定知道合适的人选。
汉惠帝问:噢,那您觉得曹参怎样?
萧何:太合适啦,皇上,您真知人善任,臣死而无憾了。
这段对话很妙。你要说,是萧何推荐了曹参,这也没错;你要说,是汉惠帝选中了曹参,萧何随声附和,也没错。萧何至死都这么谨慎。
曹参呢?当在齐国听说萧何去世的消息时,他立即嘱咐手下:赶紧给我收拾行礼,打包袱,备车!
手下问:您这是要去哪儿?
曹参:去长安,皇上马上就得召我去当相国。
手下一撇嘴,也不敢笑,心想:我家这个爷真是想当大相国想疯了。结果,正说着呢,长安的使者就到门口了,圣旨来了,让曹参去长安当相国。
手下们都惊呆了:我们这个爷不但能打仗、会治国,还能算命啊,提前算出来了。
然后,接替曹参担任齐相的人来拜见曹参:曹相国,您把齐国治理得这么好,有什么宝贵经验,您传授传授我吧。
曹参就讲了一条:
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史记·曹相国世家》
什么意思呢?古人也搞不清,存在着很多种说法。所以,虽然这内容很重要,但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干脆没要这一段。我认为,曹参的这句治国经验,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作为一个行政长官一定不要去干涉司法和市场。“狱”就是司法,“市”就是市场,这两个领域有其独立性。也可以说,这是人类以文明方式博弈的两个平台。很多人性恶的东西在这两个平台上被释放和消解,在这个过程中,行政长官不必越俎代庖。这正好体现出黄老道家的思想在当时的意义。
接替萧何之后,曹参把这种道家的治理思想推向了极致。什么是道家治理思想的极致呢?就是无为而治。
曹参当了相国之后,真就做到了无为而治,什么也不干。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上任你得出台点新政策什么的。他倒好,什么新政也没有,所有的事务,萧何那会儿怎么办,现在还怎么办,一点儿变化也没有。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史记·曹相国世家》
也不是一点儿变化都没有,具体事务、政策,都没变化,唯独用人导向有变化。原来丞相手下的那些特别有思想、有干劲的官吏,他都给辞了:行了,哥几个,你们思想太深刻了,干劲太足了,太想出政绩了,不适合在我手下干,回家先歇着吧。
用《史记》原话讲就是: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史记·曹相国世家》
他用什么样的人呢?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史记·曹相国世家》
专门从地方上挑选那些不善言辞却为人厚道、老成持重的官吏,把他们提拔上来,具体的活都交给他们去干。
曹参的这种看似有点奇葩的用人思想,被后世很多牛人赞赏,并且效仿。比如曾国藩就讲:
湘军之兴,凡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
曾国藩看重的人是这样的:
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这基本就是对曹参用人思想的一个总结。曹参本着这个思想,把手下人安排完了,然后他自己就没事干了,每天只是喝酒,什么事也不管。
有一天,手下一个从吏对他说:丞相啊,今天天气不错,咱到后面园子里转转吧。
曹参:好啊,走吧。
曹参跟着这个从吏,到相国府后面的园子里散步。这个园子边上有几间工作人员的宿舍,老远就听见里面正热闹着呢,一大帮官吏不上班,都聚在这里喝酒划拳。
这个从吏心中窃喜,他就是为了让曹参来堵这些人的。他有正义感,看不惯这种歪风,不过,他有心眼,不明说。他以为,曹参这回逮个正着,上班时间喝酒划拳,肯定会给他们处分。
哪知道,曹参非但没烦,还高兴了,进门就坐下了:再去拿几瓶好酒来,咱一块儿喝,一块儿玩。他玩得比谁都兴奋。慢慢地,这个名声就传出去了,曹相国这不是胡闹吗?
很多老臣,辈分官职也都不低,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有人就来找曹参,劝他:哎呀,曹相国啊,这个……
他的话还没讲出口,曹参就笑了:哎呀什么啊,好不容易来一次,好好喝喝,干啦、干啦,我先干为敬……弄得这个来人也不好意思,喝吧,中间还想说,又让曹参给打断了:喝酒,喝酒,喝完再说……喝着喝着就把这哥们给喝倒了,然后把他抬回家了,什么也没说成。
只要有人来给他提意见,最终都是如此,话还没说,就把人灌趴下。弄得谁也没脾气。可是,有一个人有脾气,谁啊?汉惠帝。让你曹参当相国,替我管天下,结果,什么事也不干,白拿工资,天天喝酒,你这不是欺负我年轻吗?
当时,曹参的儿子曹窋正在汉惠帝身边做中大夫,回家对曹参说:爹啊,皇上可是生您的气了,您是不是得反省一下?这样下去,您别把咱家给毁了啊!
曹参大怒:这是国家大事,你懂什么?胡说八道的,来人,拉出去打一顿。打完儿子,第二天,曹参就进宫去见汉惠帝。
汉惠帝正生气呢:曹相国啊,你说说吧,你每天什么事也不管,你打算怎么办?
曹参跪在地上谢罪:皇上恕罪,您听我解释。您感觉,您与高祖皇帝比,谁的才能更高?
汉惠帝一撇嘴:我跟高祖皇帝当然没法比,我差太远了。
曹参:那么,您感觉,我与萧相国比,谁的才能更高?
汉惠帝:说实话,我感觉,您比萧相国还是差一些的。
曹参:皇上,您说得太对了!您想啊,高祖皇帝和萧相国他们打天下、定天下,方方面面都给打好基础了,咱们“外甥打灯笼——照旧”。
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史记·曹相国世家》
咱们老老实实,把他们定下的这套治理天下的政策给守住了,不就行吗?有什么可干的呢?
汉惠帝服了:有道理,你继续喝酒玩儿去吧。
然后,曹参就这么喝了三年酒,便成为一代名相。老百姓们编出歌谣来称颂他:
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史记·曹相国世家》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的故事,其中体现了一种很重要的领导智慧。
另外,曹参能成为一代名相,当然不是什么也不干,说到底,他还是抓住了一个领导者必须抓的两件大事:一是定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因循刘邦、萧何的方向;二是带队伍,他选了一批老成持重的官吏。然后,抓大放小,小事都不管了。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史记·曹相国世家》
对于手下人的一些小过错,他都不深究。整个相国府也就看不出什么问题、状况,一切正常,顺顺当当。
这种糊涂、包容,也是一种道家的态度。类似地,《道德经》里有句话: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曹参是公元前190年去世的。接下来,换谁当丞相呢?刘邦的遗嘱里是这样安排的:
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提了三个人——王陵、陈平、周勃。
王陵是个什么人物呢?当然也不是一般人。他也是沛县人,也是豪杰人物,早年刘邦是跟他混的。刘邦带兵入关时,王陵也带了一支队伍,有几千人。一开始,他对刘邦不是很服气,自己在一边单干。后来,刘邦出关回来与项羽争天下时,主动联络王陵,请王陵帮着接在沛县的老爹和老婆,两人才重新合到一起,改王陵跟刘邦混了,帮着刘邦一块打天下。而且,这中间项羽把王陵的母亲给抓了,来要挟他。他派使者过去找项羽谈判,结果,王陵的母亲在使者面前自杀了。老太太临死前嘱咐使者:你给我儿子捎话回去,让他踏踏实实辅佐汉王,不要为我分心。
唉,了不起的母亲啊!
王陵没什么文化,有点大老粗的感觉,实在人,直脾气。这种人可交、可靠,所以,刘邦很看重他。可是,当丞相毕竟是涉足政治,太实了,也不行。“少戆”,意思就是心眼不够多。得有个心眼多的人给他当帮手,陈平最合适。可是,心眼太多的人,又容易不担事,还得找个愣点的,关键时刻能冲上去的,周勃正合适。不得不说,刘邦在用人方面是真了不起。
那么,这三位到底有怎样的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