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真正做到尊重孩子,才能教子成功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不要揪着缺点不放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孩子都有成为千里马的潜质,关键要看为人父母者能不能做个合格的伯乐。在教育孩子时,只有发现他们的优点,才能让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断发展,成为闪耀的金子。
学生李欣曾经问我:“老师,看小说着迷对人生有用吗?”顿了顿,她用期待的语气告诉我:“我特别喜欢看刘若英写的书。”
我是通过《粉红女郎》这部电视剧知道刘若英的。这部电视剧曾红极一时,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对剧中结婚狂方小萍的扮演者刘若英印象深刻。
“我也很喜欢刘若英。”
听我这么一说,李欣变得有些激动。“我觉得写东西特别有意思,我想将来当个作家!可是……”李欣话锋突然一转,“我妈说当作家吃不饱饭,高二文理分科时坚决不让我去学文科。我不想将来没饭吃,所以只能妥协了。”
之后在李欣的叙述中,我发现她很喜欢小说,经常在网站上看网络小说,她的理想是在这样的网站里当个小编辑。李欣语调轻快地向我介绍她喜欢的几本小说,并向我剖析了每本小说的优缺点。
短短半个小时后,李欣在“自我盘点”式的叙述中,进行了自我勘探和挖掘,很好地跟现实社会职业体系进行了有效接轨。
其实,从李欣一开始的“一无是处”,到最后的“闪闪发光”,就是她自我发现的希望之光,更是她身上被勘探到的“金矿”在发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当然也会有缺点。只将眼睛盯在孩子的缺点上面,孩子当然就是不听话、不讲道理、学习成绩不好的……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面,孩子也许就会变成有礼貌、和善、优秀的……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只关注孩子的缺点呢?
方法一:收集孩子的优点
有些家长在交谈时,本来想发现孩子的优点,却说出了孩子一大堆的缺点,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家长应耐心地观察孩子的每一个举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赏识他们。因为,正确的赏识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有一次,晓慧来我家里玩。她看见我与女儿随意而平等的互动方式,非常羡慕地说:“阿姨,您真好,我真希望有您这样的妈妈。”
我摸摸她的头说:“你也很乖啊。”
晓慧疑惑了:“阿姨,您真这样觉得吗?在家里,我妈从来都没有表扬过我。有时家里来客人,客人看着我,都会赞美几句‘你女儿真文静、真听话’。可是,我妈总会立刻反驳‘文静什么,可淘气了……听话什么呀,有时可气人了’。每次听到妈妈这样说,我都会特别失落……”
从晓慧的口中,我感觉到她妈妈可能从来就没有赞美过她,导致她认为自己不是妈妈心中的好孩子。所以,她不爱学习,成绩也不好。
不久后的一天,我遇到了晓慧妈,她向我抱怨:“我女儿一点都不爱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快。”
我给她分析了原因后她才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是因为她觉得在妈妈眼中自己就是个坏孩子。
在我的建议下,晓慧妈反省了自己曾经的行为:为什么要如此吝啬对女儿的赞美?为什么不在大家面前多夸奖一下女儿呢?从那以后,她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晓慧也变得开朗起来。
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它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不断地打击孩子,总是说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真的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而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可以通过恰当的表扬和肯定,激励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父母需要具备卓越的观察力和敏感度,寻找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优点、夸奖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以信心和力量。
方法二:客观地评价孩子
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客观评价,千万不要把价值连城的金矿当成一无是处的垃圾。孩子的优势发挥不了,是教育的失误;发现不了孩子的优势,则是教育的失败。
一位母亲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
智力中等、粗心,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我决定让她扬长补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从而以点带面、树立信心、全面发展。
女儿很喜欢游泳。在她的指导下,不到3岁时,女儿就已经学会四种泳姿了。
女儿7岁时,进入游泳长训班接受正规训练。同年10月测试成绩,在同年龄段女生中,女儿的成绩排名第一……
真正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位伯乐,能在早期发现孩子的特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或几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智力强项及身体强项,等待着父母去认真发现和开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早发现他们的特长,对于预测孩子日后成长趋势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揭开虚伪的面具,认识孩子本来的样子
身边很多控制欲较强的父母在管理孩子时,把孩子当作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参加日常活动。他们以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其实,这种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样快乐、无忧无虑。虽然孩子们不需要像成人一样为了生计去劳作、为了未来去思考,可是孩子有着不同于成人的世界观。对于孩子来说,一次小小的冒险、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要远大于安逸、平静的日常生活。
女儿刚上小学时,每天回来之后,都会给我讲学校的事,比如做值日生、升国旗、戴红领巾……想让我跟她一样享受学习的喜悦。
睡觉之前,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妈妈,我们考试了。”
“哦。”
“你怎么不问我考得怎么样?”
“尽力就好。”
“我考不好,你会生气吗?”
“不会。”
“为什么?”
“因为你喜欢不发火的妈妈。”
……
身为父母,我清醒地认识到:自以为是地给孩子安排好一切,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是要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
让孩子戴着虚伪的面具成长,满足的仅仅是家长的虚荣心。孩子都是真实的个体,他们有自己本来的样子,为何不让孩子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所有人呢?
方法一: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的失误,甚至错误。
女儿六七岁时,有一次我带她到超市去采购。一进超市,女儿就飞快地跑向了零食区和玩具区。我正要跟上女儿,让女儿小心一点,却遇到了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聊着聊着就忘记了女儿。
跟朋友告别后,我在零食区找到了女儿。那时的她已经用零食把购物车塞满了。我严肃地对她说:“不能吃这么多零食,快放回去。”
女儿看着自己喜欢的零食,一动不动。没办法,我只能亲自动手。看到我动手把零食放回货架,女儿瘫坐在地上,开始哭闹起来。
女儿的哭闹声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围观的人纷纷劝我说:“算了,孩子还小,她要什么,就给她买吧。”我看了看围观的人,又看了看坐在地上哭闹的女儿,语气坚定地对她说:“我要回家了,你是准备和我一起回家,还是继续在这里打滚?”
女儿对我的话充耳不闻,继续在地上打滚。我对女儿的行为视而不见,转身就走……
很快,我就听到后面传来了“啪啪”的跑步声。女儿一手拉着我的衣服一角,一边向我道歉:“对不起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任性了。”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2~4岁时最为常见。孩子脾气急、没耐心,很多时候与父母的回应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爸爸妈妈为此而心疼做了第一次让步,这就会让孩子意识到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以后就会不断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滋养了孩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家长的言行是孩子行为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爱发脾气,那么孩子也难免会形成爱发脾气的习惯。因此,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切记不要经常发脾气,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积极情绪,控制不良情绪的爆发。
方法二:倾听孩子的想法
孩子在成长中总是被要求“听话”: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大人说话不许插嘴,上课不许说话,长辈批评不准反驳……因为,在大人眼里,孩子说的话都是无足轻重、幼稚无知的,许多孩子的话语权就此被剥夺。
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不善言辞,害怕在公众场合开口,鲜有独立的见解和思想。家长要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一直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自己的主张。
7岁时,女儿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当时她已经认识了一些字,但还没有办法写出完整、正确的句子。不过,她已经具备了用图像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她的第一本“著作”,就是用三张图表达出来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不久之后,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文字写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在写作时,女儿却经常写错别字,语句也不怎么通顺。我最初看见时,感到特别吃惊。我以为女儿可以像画图画一样,准确、直接地表示出自己的想法。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
这个阶段里,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很难集中。在他们的认知里,每个字都要修改、拼写、组词,既让他们精疲力竭,又感觉太枯燥,提不起兴趣,自然也就无法用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在得知这一理论后,我并没有盲目地批评女儿,而是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她辨字、识字,培养女儿的认字热情,从而丰富她的文字储备量。不久之后的一次作文比赛中,女儿获得了第三名,经过那场比赛,女儿的认字热情越来越高涨了。
孩子都喜欢表达,尤其是涉及跟自己有关的事情时,更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才是孩子的真正想法。既然要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让孩子发出真实的声音。良好的教育,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和表达。当孩子努力想向父母倾诉他的喜怒哀乐与对世界的感悟时,父母如果不能听、不会听、甚至不愿听,那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一段亲密健康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孩子从父母认真的倾听中获得爱与安全感,学会好好说话的重要性,而父母也会从倾听孩子的声音中得到孩子无条件的依赖,与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让倾听和倾诉成为良性的循环,亲子关系才能更加亲密与健康。
懂孩子,才能容孩子;知孩子,才能帮孩子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有时候,家长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习惯了让孩子去听大人的话,让孩子在自己设计好的轨道中成长,却忽视了孩子们的需要,其实只有真正读懂了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一年级放暑假时,女儿因为做错了一件很小的事被我批评了一顿。之后,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她窝在自己的房间。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从房间出来,路过女儿房间的门口时,我看到她背对着窗户,两个肩膀一耸一耸的,正在抽泣。
我走过去安慰她:“刚才是不是我话说重了?”她本来是轻轻地抽泣,结果我话音一落,她哭得更厉害了,说:“我也有自己的尊严呀。”女儿的话,像针一样刺了我一下。我在教训她时,根本没想到年纪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尊严。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一些事,这时,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去指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去理解孩子,让孩子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往往比打骂、指责效果要好得多。
要知道,先读懂孩子,才能正确地爱孩子;只有正确地爱孩子,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方法一:细心观察才能透彻
家长对孩子的了解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有个同事跟我说,她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学习写日记。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周都会写一篇,还要让家长签字。孩子的爸爸感到非常高兴,一直以来儿子跟他不亲近,借着这个机会,他正好可以看看儿子心中在想些什么。
每周都可以看到儿子写的一篇日记,孩子的爸爸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了解儿子:他不喜欢黑色、不喜欢吃苹果、不喜欢班上的学习委员,他喜欢体育课、喜欢打篮球……三年过去了,儿子上了六年级,爸爸已经连续看了三年儿子的日记。
这一天,儿子回到家,脸色很难看,爸爸问他:“儿子,你的脸色怎么不太好?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谁知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像只被踩了尾巴的小老虎一般,朝着爸爸大声吼道:“你根本不了解我,就知道瞎问,你知道什么呀?”
爸爸被儿子的反应吓了一跳,他提高嗓门对儿子喊道:“我不了解你?你是我儿子,我怎么会不了解你呢?你喜欢打篮球,喜欢红色,不喜欢吃苹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儿子转身就向房间走去,把门重重地摔上了。
虽然,父母赋予了孩子生命,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而很多父母都忽略掉了这一点,他们总是认为:“我是他们的父母,我一定最了解他们。”比如同事的丈夫,仅凭一本日记,就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儿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儿子的这本日记,不仅没有让爸爸更了解儿子,反而激发了父子间的矛盾。
了解孩子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细心观察,不满足于现有的认识,才能将孩子了解得更为细致。而且,孩子是不断成长的,对孩子的观察和研究肯定不能停留在某一个时期,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过程。
方法二:不急不火,做好监督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多少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任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孩子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家长要耐心地做好监督工作。监督孩子是对家长和孩子耐心和恒心的考验。其实说到底,这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父母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急不火,将监督进行到底。
侄子少康最近不知道是因为警匪片看多了,还是因为痴迷警匪游戏,总是把手想象成枪支,对准别人说:“不许动,否则我一枪毙了你!”大人如果稍微动一下,他就会瞬间变身“冷酷杀手”,嘴里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少康对这样的游戏特别钟爱,而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若大人不按照他的意愿配合“假死”,他就会大吵大闹。
弟妹逐渐意识到,少康见人就举“枪”的行为已经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决心让他改掉。弟妹先与少康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对话,告诉他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少康听得倒是挺认真的,表面上答应了妈妈说的话,可是一转身,看到爷爷从房间里走出来,又会马上举起“枪”。
弟妹在不断地纠正、教导少康的过程中,终于失去了耐心,在一次少康对幼儿园老师举起了“枪”时,用力地打了少康一巴掌,他立即大哭大闹起来……
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让孩子改掉这样的行为,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弟妹对这一点似乎认识得还不深刻,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终于怒不可遏地挥手给了孩子一巴掌。可是,责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耐心纠正才可以。比如:
孩子跟大人玩“假死”,要告诉他,可以玩一会儿,但不能过度,不能强迫大人玩。之后,跟孩子约定时间来玩这个游戏。
如果孩子用哭闹来表达不满,就要告诉他,要按照约定来,否则今后一次都不跟他玩。
如果孩子答应后出尔反尔,要提醒他曾经答应过什么?如果说话不算数,可以将他冷落在一边试试。
如此,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收敛很多。
同样,在生活中遇到其他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比如:孩子只吃肉不吃菜,就要将蔬菜的重要性告诉他,将不吃蔬菜的恶劣后果直接言明。之后,引导他主动吃各类蔬菜。发现孩子喜欢抢小朋友的东西,就要告诉他,东西是别人的,不能抢,想要玩,可以跟对方商量着借;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要强迫。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会养成一些坏习惯,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耐心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记住: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是一场持久战,力量是次要的,粗暴、直接地应对并不能解决问题,耐心纠正才是关键!
捍卫孩子独有的气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身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捍卫孩子独特的气质。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成长历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她的父母也都曾留洋海外。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张爱玲同时接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熏陶,比别人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
张爱玲3岁时,母亲就教她读诗。天性聪颖的她,一首诗词念几遍就会背诵。很多时候,她还会仿照古诗的体裁写些小诗。
7岁时,张爱玲就可以写些小故事了。
9岁那年,小爱玲画了一张漫画,父母看了,觉得不错,就把漫画寄给了报社。结果,几天之后,竟然收到了5元钱稿费。父母高兴地鼓励她说:“这些钱,你可以用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张爱玲收到的第一笔稿费,她高兴极了。
上中学时,张爱玲开始接触张恨水的小说,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吸引的同时,萌发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之后,张爱玲就按照《红楼梦》中的人物,给他们换上同时代人的服装,用同代人的语言,开始写小说。每写好一个章节,她都要拿给父亲看。父亲总是欣然动笔,拟上回目。后来,这本书写完了,被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书名叫《摩登红楼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下,张爱玲一步步走上了作家之路。她的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很多人。
可以想象,如果张爱玲没有开明的父母,而是从小就被逼着学习一些所谓“大家闺秀”应该学习的东西,那么一代天才作家很有可能就会被埋没。由此可见,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捍卫孩子的独有气质,为其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
方法一:别把孩子的气质当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先天气质,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
小易特别厌学,老师和家长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法让他认真学习。一天,爸爸惊讶地发现小易居然在看书,而且表情极其认真。
爸爸发现小易正在看一本关于古钱币的小读本。他灵机一动,决定从这个方向下手,培养小易的阅读兴趣。于是他开始经常跟小易讨论关于古钱币的事例,以此激发小易的求知欲和学习欲。
渐渐地,小易爱上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还立志要考大学,学习与古钱币相关的专业。小易一点一点地进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入了重点大学的历史系。
小易从一个学习普通的学生到考上名牌大学,跟爸爸按照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分不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父母应当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引导。只有承认孩子的独特性,才能正确地理解孩子,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难管,公然挑战父母的权威,并不是好孩子越来越少了,而是很多父母不太会欣赏和尊重敢于对父母说“不”的孩子,把孩子的独特误解成缺点。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反思自我:我够了解孩子吗?我够尊重孩子吗?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不了解孩子,就不能正确看待孩子身上所蕴含的优缺点,教育成果自然不会很理想。掌握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这样带给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好的。
方法二:理解并呵护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语言、行为、习惯、情绪等都有明显的特征和倾向性。家长要理解和呵护孩子的独特个性,培养孩子独立探究、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逐步让孩子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为了讲解“加法”的原理,老师拿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一个苹果加上另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呢?”
“两个。”孩子们齐声回答。
接着,老师又用其他实物做了类似的演示,最后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了“1+1=2”。
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对老师的解释产生了质疑,举手示意并站起来说:“老师,1加1,其实也等于1。”
老师被说愣了。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一只手拿一块,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老师,你看,这不是‘1+1=1’吗?”
“两块软糖粘在一起,变成了一大块。”
“大的一块也是1啊。”爱因斯坦回答道。
老师摊开双手,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是轻轻重复:“对,大的一块也是1……”
年幼的爱因斯坦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求知欲和学习欲,在向老师表述自己的想法时,老师没有指责他捣乱,而是对他的回答加以肯定。这就是尊重孩子个性的表现。如果老师对爱因斯坦的回答生硬地贬损,受到“打击”的爱因斯坦也许就不会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了。
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理解并呵护孩子的个性,就能建立起平等、民主、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孩子才敢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并获得积极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方式、玩耍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享受方式,就是这些特性定义了独特的自我。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个性中最鲜活、最真实的东西得以张扬。当然,尊重孩子的个性,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孩子,家长应当多一些耐心和尊重,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多花些时间和孩子相处,并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孩子的处世态度。
贴上“笨”的标签,孩子将被压垮
“你怎么这么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指责孩子,有一些甚至成了口头禅,即使父母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也会在情绪爆发时随口说出。要知道,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大多数孩子都不想从别人口中听到类似“你真笨”这样的话。人类的语言是有魔力的,父母对孩子灌输什么语言,孩子就会慢慢向我们灌输的方向去发展,如果父母经常说孩子笨,孩子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聪明起来。
女儿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有一次下班回到家,看见她正趴在桌上做数学题。原来,幼儿园的老师当天教了孩子们十以内的减法运算,女儿一脸愁容地看着书本上的题目。孩子的奶奶正在旁边厉声地训她:“你怎么这么笨!”女儿瞪大眼睛,委屈地看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意识到孩子奶奶的话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伤害,便赶忙走上去示意婆婆去做饭,再让女儿拿出7个苹果,让她吃了1个,我自己吃1个。吃完后,我让她数数还剩下几个,这对她来说就太简单了。女儿很快就回复我:“5个。”
我对她说:“7个苹果,吃掉2个,剩5个,这就是减法。”
“7-2=5。”女儿马上就算出了得数。
我表扬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她才露出笑容。接下来的几道题,她都很快做了出来。
实际上,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孩子成绩差未必将来没出息。美国畅销书作家斯坦丁博士对733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30项最具代表性的因素,而“上学时学习成绩最好”一项居然排在最后。
负面的评价只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自我认知都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建立起来的。经常听到“差”“笨”等字眼,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在尝试新技能时的表现就会大打折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孩子之间也不能横向比较。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更不能随意给孩子贴上“笨”“傻”的标签。
方法一:相信他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很多父母都认可这句话,却没办法真正领略其内在含义,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实施。其实,实践这句话最简单的方式是:相信孩子。
小小上幼儿园时,是个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孩子,他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沟通,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会回答得乱七八糟,毫无逻辑性。老师有时候会布置一些开发智力的家庭作业,小小不但无法按时完成,还经常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
刚开始时,小小妈对此感到很头疼。可是通过观察,她发现小小并不是在作业本上胡乱涂画,而是在创造自己脑海中的作品。小小在绘画时,表现出了超乎妈妈意料之外的专注。
小小妈看女儿画得如此认真,就对她说:“宝贝,妈妈发现你画得非常棒,给你买了专门画画的纸和笔,但你要答应妈妈,以后好好完成作业再画画,好不好?”
小小看见画笔和纸,高兴极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妈妈的要求。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需要父母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爱心去培育。若孩子的天赋不曾被发现,没有得到恰当的引导,这样的天赋只会被埋没。
方法二:发现优势,积极鼓励孩子
家长给予孩子多少,孩子就会回馈家长多少。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信、鼓励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爱。
一次,女儿所在的班级举行绘画展览,让每个孩子都准备一幅画。吃过晚饭后,女儿坐在书桌前,迟迟不肯下笔。我问她:“为什么不画呢?”她低着头说:“我不会画,就算画出来也会很难看。”
“你要相信自己,没有试过,怎么知道画出来会难看呢?我相信,你一定会画得很好。”在我的鼓励下,女儿半信半疑地画了起来。后来她越画越开心,不一会儿,就拿着画好的画,自豪地给我看。我奖励她一个大拇指。
从那以后,女儿便喜欢上了画画。不仅如此,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她也改变了以往唯唯诺诺、自卑的心态,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自信地对我说:“妈妈,我相信自己,让我试试看。”
只有不断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孩子的优势,积极地鼓励孩子,他就会变成你所期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