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的过度养育,付出爱,却是害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殊不知,教养孩子的最大误区便是打着爱孩子的旗号,过度养育。
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正如温室的花朵也需要风雨的洗礼与阳光的照射一样,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生活的磨砺。付出爱,却是害,父母过度的养育,不仅不会促进孩子的茁壮成长,还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胆小怕事、消极脆弱等性格。
过度养育,孩子缺少基本生存能力
所谓过度养育,是指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干涉过多,导致双方的生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过度养育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造成孩子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还会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严重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过度养育的故事,或许你能有所启发和警醒。
今年27岁的方凯,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学霸级的人物,大学就读的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还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算得上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处处优秀的孩子,现在却天天待在家里上网玩游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好吃懒做,靠着年迈的父母养活着。因从小习惯了父母对自己事情的包办与依赖,方凯至今仍不能独立生活。
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让他屡次碰壁,难以应对,反而是他的父母比他这个当事人还着急,不停地替他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招聘现场,一手操办了本该是方凯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以至于他自己除了在家等工作消息外,就是浑浑噩噩地上网玩游戏,对就业、对成家更是没有丝毫的紧张感。父母一直供他吃喝,马不停蹄地为他找工作,甚至帮他介绍女朋友,他却完全像个局外人似的不操任何心。
尽管学业优秀,但招聘企业却不愿意录用这样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而女孩也不想找一个连自己都没法养活的“巨婴”,以至于大学毕业五年的方凯仍然做着“啃老一族”,依然混吃混喝地得过且过,只是他的父母却早已疲惫不堪。
人们常说: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生的命运。显而易见,孩子成人后的行为表现,都是父母当初所种下的因。
一些父母在教养孩子时,过多的包办与照顾,过度的养育,使得很多孩子缺乏主见,遇事难以抉择,从小便缺乏对事物的创造力、主动性、责任感及抗压能力,更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事事依赖他人而无法真正地独立起来。这样做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了孩子眼中的“保姆”“靠山”和“保护神”的原因,就如当年曾轰动一时的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
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轻易得到改变的,小时候习惯了依赖父母,即使长大成人也还是会依赖父母、依赖朋友、依赖身边能帮助他的人。踏入社会后,当然也是难以承担重任,无法成为有所成就的一类人。
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依赖性,却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双重的差距总是让人遗憾,很多父母过度教养的教育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让自己的孩子形成了依赖的心理。
一般来说,过度养育有最基本的三种行为表现:
一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杞人忧天地担心孩子会出事。
二是对孩子过度帮助,内心总担忧孩子的能力不足而不能小心应对。
三是代替孩子做决定,以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左右孩子的想法,觉得孩子离开了自己就会犯下错误。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正如温室的花朵也需要风雨的洗礼与阳光的照射,只有让孩子一步一步学会独立,家长学会放手,孩子才能逐渐成长,慢慢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养育,不管是事无巨细的照顾还是对孩子完美的高期待,都将阻碍孩子真正“成人”——成为独立面对世界的成年人、找到自我的人、充满快乐而自信的人。
日本教育家真锅博先生认为让孩子去做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他说:“让孩子接触一些从不知晓的新鲜事物,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体验感与知识面,而且借此机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持久力或忍耐力,养成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坚毅个性。”
父母应从自身做起,从“保姆”“靠山”“保护神”的形象中率先走出来,让孩子放弃对自己的依赖,学会独立行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摔跤是在所难免的,也只有在摔跤的过程中,孩子才会逐渐掌握生存的能力与技巧,才能逐渐适应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2014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那些被过度养育出来的大学生,成人后会对家庭生活不满意,心情悲观,而且罹患抑郁症的概率也会高于其他人。因为没有主见的他们在踏入社会后,会难以承受严峻的生活考验与就业压力,缺乏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甚至都不能养活自己。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这样的孩子是你教养的初衷吗?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既然不愿意,那么作为父母就要养育有度,让孩子学会独立,让他不依赖他人。
不依赖他人最明显的行为特征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简单的八个字,才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要知道,“巨婴”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飞天的凤凰更不是。家长只有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才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感知社会,了解自己,掌握生存技能,慢慢地学会承受社会各界的压力,并懂得权衡利弊,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迷茫时坚持初心,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
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孩子才不会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才不会在遇到失败与打击时,脆弱得不堪一击、萎靡不振,快速地逃回父母的怀抱寻求保护与安慰。
在孩子的成长中,什么样的养育方式才是最正确的,借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来回答:“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
孩子需要获得自我的掌控感
著名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这一段经典的话,可谓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世间的爱都是以相聚为最终目的,却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喜欢放风筝的人都知道,只有手中不停地给风筝放线,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但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却往往背道而驰,爱孩子的同时把生活重心全转向了孩子,以至于内心深处无法接受“孩子已经长大,逐渐独立自主,需要获得自我掌控感”的事实,还妄想像小时候一样牢牢地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动。
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就是父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而行控制之实。从小不放手,长大难独立。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父母为何不早点放手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呢?”
真正爱孩子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尊重他们的选择,让孩子从中获得自我掌控感。事实上,也只有父母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自己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对孩子放手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放手不易,放心更难。很多父母把孩子当作生命的全部,全心全意地宠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从没有尊重过孩子的意愿与想法。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说在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总是想当然地替孩子做决定,认为上兴趣班能为孩子将来高考加分,于是就不顾孩子喜欢与否而一味地强迫孩子去学。如此一来,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便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扼制了他们渴望自我掌控的萌芽。
诚然,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内心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但却很容易陷入一种思想误区当中:我认为好的生活,才是你应该要过的生活。把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却漠视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嘉玲已经12岁了,从小她便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除了学习,父母几乎不让她做任何事情,因为他们会把一切事情都给女儿安排妥当。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嘉玲对父母的很多安排是非常反感的,她不想父母总是把自己当小孩子对待,也不想让同学们笑话自己,内心更渴望能独立自主。
于是,她决定从最简单的上学这件事情做起,勇敢迈出独立的第一步。毕竟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她都已经烂熟于心了,更何况路上还有其他同学做伴,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可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每天接送自己上学的爸爸时,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从家里到学校的路段人流量和车流量这么大,而且你一个女孩子,万一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妈妈听说后也在一旁帮腔:“这路上人多车多,如果发生意外怎么办?我们会很担心的,所以还是让你爸爸继续送你上学吧!”
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嘉玲还是妥协了,依然每天在爸爸的“保护”下上学。
渴望独立、渴望获得自我掌控感是孩子的天性,与生俱来。如果父母一味地限制和束缚孩子,违背他们的意愿,其实就是在画地为牢。虽然他们爱孩子,却舍不得让孩子动手做任何事情,给予孩子过分的宠爱与保护。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你爱孩子,以孩子为前提,什么最好的都给孩子,可作为父母,你有想过溺爱带来的危害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自我掌控感和成就感的。父母应该尽量地多给孩子提供锻炼自我独立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够在自我独立的意识中增加自己的责任心与成就感,才会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那么,作为父母,要如何来保护和尊重孩子渴望独立以及自我掌控的意愿呢?
1.鼓励孩子自己动手
动手能力是孩子适应社会最基本的行为能力之一,同时也是父母教育孩子最主要的目的。孩子最终会长大成人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既然终有一别,为什么不让他早点成长呢?
很多父母总喜欢把已经长大的孩子当成幼小的孩子来呵护,其实不然,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与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增强。所以,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学会自己动手,来锻炼孩子的自我生存能力。
2.适时地表扬孩子的独立行为
很多孩子之所以过多依赖父母,皆是因为父母事事包办。所以,家长在鼓励孩子动手的同时如发现孩子有独立行为时,也别吝于对孩子的表扬。要知道赞赏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适当的赞美,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独立行为,更能让孩子获得自我掌控感。
3.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由于阅历与知识有限,所以在某些方面处理问题时无法像成人一样得心应手。因此,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父母不妨多用心倾听下孩子的想法,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让孩子学会勇敢地面对并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满足孩子渴望获得的自我掌控感。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学会放手也是负责任的父母所应具备的一种能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仅要体现在对孩子眼前生活的关注上,更要以长远的目光去联想到孩子的“诗和远方”。所以,唯有放手,让孩子获得自我掌控感,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胆小不自信,常是过度保护挖的坑
常常听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长大反而越胆小自卑,见到陌生人时容易躲避,甚至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也不知道去争取……”
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一些父母总是愁苦不堪,埋怨自己的孩子没出息。他们总是认为这都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却很少从自身去寻找原因。事实上,孩子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养成都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许多孩子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拘谨都可以追溯到孩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与胆小在儿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这种胆小怕事、不合群、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极大地阻碍他们今后在事业上的进步与成功。即使有的孩子长大后能凭借着聪明的才智与过人的一技之长而崭露头角,但最终也会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困难与挫折。
作为父母,你是否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产生这些行为,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过度保护而造成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再经历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于是对孩子保护过度,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都不让孩子动手。比如孩子想打扫下卫生,父母会说“你扫不干净,放着吧”;孩子想自己洗衣服,父母就嚷嚷“还是别洗了,免得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殊不知,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都会打击到孩子的信心,让孩子缺乏尝试与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孩子胆小不自信。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启发。
作为独生女,丽丽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除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外,爷爷奶奶更是把丽丽宠上了天。对于丽丽的一切,他们秉着能帮忙做就帮忙做的态度,帮丽丽整理书包、收拾书桌,帮丽丽挤牙膏、拧毛巾、穿衣服等,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丽丽家与学校的距离只有一墙之隔,但她从上幼儿园到小学毕业都没有一个人单独上学放学过,都是由爷爷奶奶负责接送的。在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后,丽丽今年便升入了市里的中学。由于中学离家较远,所以丽丽便只能选择住校。
但自从上了初中后,丽丽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小受到万般宠爱,所以导致丽丽的自理能力很差,再加上受到一些同学的排挤与嘲笑,丽丽的内心逐渐变得越来越胆小不自信。一次课堂休息时,端着水杯的丽丽不小心将水洒在了一位同学身上,还没等丽丽开口道歉,那位同学便气呼呼地大声嚷嚷了起来:“没长眼睛吗?走路也不知道看下。”
看着对方凶恶的态度,丽丽的心里害怕极了,连说话都开始变得结巴:“对……对不起……我真的……”那名同学看丽丽磨磨蹭蹭的,便更加不满地说:“还不快点给我擦干净,要是将我的书打湿了,我就去告诉老师!”
“呜呜……呜呜……”丽丽一边委屈地哭,一边连忙拿出纸巾擦了起来。虽然她内心觉得自己很委屈,却又不敢反抗同学,只能默默地吞咽着自己的泪水。
案例中的丽丽之所以胆小不自信,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与其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是家人的过度保护。生活中,很多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不让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做的后果不仅导致孩子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还会让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
孩子胆小不自信,其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家长身上,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孩子有胆小不自信的表现时,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孩子胆小怕事的具体原因,给予安慰与帮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松紧有度,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改变胆小性格的信心,循序渐进地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持久的爱。
因此,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父母请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以免孩子在你的羽翼下失去自我,变得胆小不自信。一定要认真正视孩子的胆小,耐心引导帮助孩子脱离胆小的侵害,蜕变成勇敢、坚强的孩子。
具体怎么做,希望以下几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1.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
过度保护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孩子性格软弱、胆小怕事的诱因之一。当孩子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与溺爱中成长时,就会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自理能力,变得懦弱而胆小,以至于遇到突发情况时,会变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由此可见,要想让孩子变得勇敢与坚强,充满自信,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用爱和包容又不失原则的教育方式,教育出身心健全、品格优良的孩子。
2.让孩子独自做事,增加孩子的勇气
很多父母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总是喜欢形影不离地围着孩子转,导致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只要家长不在身边就会感到害怕,变得胆小不自信。所以,不包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做事,不仅是对孩子自身潜能的挖掘与开发,更会增加孩子的勇气与信心。
3.父母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赞美和鼓励孩子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位名人曾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会学会自信。”父母在尊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多倾听、多赞美、多鼓励、多回应的四多方式来支持孩子,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养成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人生路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心灵的支持者,因此,父母应摒弃过度保护的教育观念,不过多包办代替、不过度保护溺爱、不过多干涉指责,让孩子能独立适应各种事物的发展,增加自己的阅历与经验,从而增强自信并改变胆小懦弱的性格。
生活需要体验,孩子需要体验的机会
俗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上荆棘与苦难同样会与你结伴同行。可以说没有体验过艰辛、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皆是不完整的人生。不管家庭富裕或贫穷,父母都应该让孩子拥有体验生活的机会,锻炼、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从小便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由于家人过分的宠爱,使得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没有机会去亲自体验生活。要知道有些事物孩子若不亲身去体验,是永远无法感知它的美好与“功效”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就犹如一张洁白的纸,父母若只让孩子在纸上画黑白画,而不涂上任何色彩,那么孩子便体验不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是很难懂得感恩的。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所以,为了孩子之后的人生幸福,父母要做的就是从小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体验生活。泰国前总理说,在他的小女儿刚刚结束高考后的假期里,他就主动将她送到麦当劳去打工,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自立能力。而他始终坚信,多年以后女儿一定会对这次的打工体验记忆犹新,并感恩父母的良苦用心。
虽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他的做法是残忍了一些,放着优渥的条件不让孩子去享受,反而让孩子去吃苦。但实际上,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父母放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创造一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孩子从中认识到生活的不易,进而逐渐成长为一个乐观坚强、懂得感恩、拥有豁达心态的人,这何尝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呢?
朱自清先生曾就父母要懂得对孩子放手的问题说过:“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由此可见,孩子的生活是需要体验的,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给孩子创造一些体验生活的机会。
曾听过这样一件趣事,某小学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做了一件好事》。等作文全部交上来后,老师发现班上40名学生中,竟有35人写的是在路上捡到钱,交给了警察叔叔;剩下的几位同学写的是坐车让座与帮老人家过马路……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路上钱真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年前父辈们写的作文模式,到了如今的21世纪依然还在延续着。
难道说孩子们真是“贫”到了没有生活内容可写,只会编撰千篇一律“老掉牙”故事的地步了吗?但仔细想想,这一切真的能怪孩子吗?
现在很多父母为了一己私欲,盲目拿孩子的成绩与特长来攀比,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停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而孩子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几乎都被英语、奥数、舞蹈、钢琴、绘画等“侵占”得满满的,哪有时间去体验生活,哪有机会去探寻人生的美好呢?甚至连最平常不过的上下学路上和小伙伴聊聊天、看看路边的风景、感受下人来人往快节奏生活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而父母不想让孩子单独行动时总有着层出不穷的各式理由,比如马路上车多、人多的地方坏人多、不安全等,所以让孩子单独玩耍,体验生活的机会从来都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反之,父母却是每天不停地在孩子耳边唠叨这个很危险不能做,那个太脏了不能碰,这种单调而贫乏的生活,不仅导致孩子的思想受到禁锢,更磨灭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向往。生活需要体验,孩子需要体验的机会,父母应该学会懂得放手,让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某所小学的一位一年级老师,在新生入学不久后便发现了一件让她惊愕却又好笑的事情。
某天午餐时,学校食堂供应了新鲜好吃的时令水果——橙子。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这种水果,但怪异的是有几个孩子却选择了拒绝,理由竟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吃橙子。
“不会吃橙子?”老师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再次确认道。
“老师,这样子的橙子我不会吃,你可不可以帮我把橙子皮给剥下来,然后把果肉切成一块一块的?”其中一个孩子认真地说。原来孩子每次在家吃橙子时都是家人把皮剥好,再切成小块才给他吃的。
“不行,老师不能帮你剥皮,不过老师可以教你怎么吃橙子。”老师一边拒绝了孩子的请求,一边抓起了孩子稚嫩的小手,手把手地教那几个不会吃橙子的孩子如何剥掉外面的橙子皮,直接吃里面汁多鲜美的果肉。
“老师,我的手黏糊糊的,很脏呢。”黄黄的橙子汁流到了孩子的手上,其中一个孩子对老师说。看着孩子那一脸不谙世事的表情,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孩子不愿动手剥橙子皮,竟是害怕手上那种黏糊糊的感觉。
“没关系,吃完洗手就好了,别担心!”有了老师的保证,孩子才放下心来继续剥着橙子皮。
上了小学的孩子,竟然不会吃带皮的水果?试问,父母到底剥夺了孩子多少体验与学习的机会啊。就像新闻中报道的,上大学的孩子不会洗袜子,踏入社会的孩子不会独立生活……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父母怎么不想想,用手剥带汁的水果,体会那种黏糊糊的感觉,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呢?手脏了,洗洗不就干净了吗?没什么值得担忧的。
父母要知道,你为孩子做的越多,代劳的越多,就代表你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越多。父母不应该以爱之名,剥夺孩子原本应有的体验生活乐趣的机会,让孩子失去生活的历练。要知道你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成“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成为一个只会夸夸其谈却不会付诸行动的人。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体会了生活的困苦与艰辛,孩子才能更早地独立自主、坚强乐观地笑对生活。所以,作为父母不应该过分地溺爱孩子,应学会早日放手,给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会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做一个勇于担当、内心强大、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人。
过度干涉,孩子会失去成长的空间
俗话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常常会忘记这一点。中国式父母总是习惯性地过度干涉孩子、替孩子做选择,他们总认为自己给孩子做出的选择是不会错的,是有利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是以爱孩子为前提的。
只是,被爱蒙蔽双眼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替孩子所做的选择越多,对孩子的干涉越多,将来对孩子的危害就会越大。在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之前,父母可以什么都替孩子做出选择与安排,孩子只需要照做即可。可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我意识与思考能力后,再过度干涉孩子的行为,替他们做出选择,孩子便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反抗与不满,而这就是父母口中常说的叛逆。
当然,过度干涉孩子的自由与选择权,除了会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还可能造成孩子缺乏主见、产生依赖的心理。长期生活在这种丧失自主选择权、被父母过度干涉的环境中,孩子会慢慢失去成长的空间,并造成性格的缺陷与心灵的扭曲。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也许每个家庭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当父母打着爱的旗号,以“为你好”的名义来干涉孩子的思想与行为时,都会导致孩子在跌倒之后,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只能依赖于他人的搀扶和帮助。而一味地依赖他人,将来踏入社会、踏入职场后,孩子便很容易身陷迷茫,失去人生的方向。
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权,父母首先要把自由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过度干涉孩子。当然,这样的放手和不干涉并不是绝对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和帮助。
有研究表明,一个懂得自己做选择的孩子,比不会做选择的孩子更加独立和坚强。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懂得适当放手,不过度干涉孩子,让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健康成长。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乐乐是家中的独生女,在上小学之前一直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乐乐疼爱有加,呵护备至,平日里更是不舍得让乐乐吃一点苦,就连乐乐闲着没事想主动帮奶奶打扫卫生、择菜,奶奶都会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总之,不管乐乐想做点什么,爷爷奶奶都会干涉她,不让她自己动手。
6岁时,由于要上小学,乐乐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可在接回女儿后,乐乐爸妈却发现女儿已经沾染上了一堆的坏毛病。不管做什么,自己都不动手,一定要让父母为她代劳,并且还不愿意与外面的小朋友接触,嫌弃别人玩得太脏。
不仅如此,就连自己想看动画片,乐乐都不愿意主动去开电视,还一脸无辜地说:“那个有电,我会被电着的。”
虽然妈妈一再和乐乐强调家里的电器开关是很安全的,并告诉她只要不用湿手触摸就不会触电,可乐乐依然无动于衷,非等着妈妈来帮她开电视。
看到女儿这样,乐乐爸妈觉得只有早日帮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独立成长起来。于是,他们决定只要是乐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都让她自己做,谁也不要去帮忙,也不过度干涉她。就这样,一年以后,乐乐已经完全改变了之前的不良习惯,不再事事依赖父母了,不仅独立自主,在生活中更是变成了妈妈的小帮手,懂事并且乖巧。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干涉,孩子会失去成长的空间。孩子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他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终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怀抱去独自生活。如果你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干涉孩子的自主选择权,那无疑是捆住了孩子的手和脚,限制了他的行为能力,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父母培养孩子,就是要让孩子敢说、敢想、敢做,而不是一味地像个机械木偶似的顺从你的意愿去学习和生活。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懂得张弛有度,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予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个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1.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
既然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父母就应该摒弃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尊重与接受孩子的想法与意愿。即使有异议,父母也应以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和沟通,而不是过度地干涉孩子。
2.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不管贫穷或富裕,父母都应当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在自己的独立空间里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活动,并让孩子自觉地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与不依赖他人的坚强品质。
3.遇到困难或冲突时,让孩子自己面对与解决
遇到困难和冲突时,不要马上试图去干涉孩子或者帮孩子解决,只有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与解决,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也只有历经挫折与磨难,孩子才会拥有一颗沉着冷静的心去处理一切困难。
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所有为人父母共同的愿望,但你必须明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或成凤,过度干涉只会限制他们的行为能力,让他们失去成长的空间。作为父母的你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做到给孩子更好的爱,而不是全部的爱。
溺爱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著名教育学家、作家王晓春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难道孩子的自私、不孝是天生的吗?非也!其实孩子自私、不懂得爱别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娇惯,过度地宠爱,使孩子形成了为所欲为的性格,他们无度地挥霍着父母的爱,慢慢地就失去了爱的能力,不懂得爱自己和他人。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琪琪的爸爸是一家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妈妈是中心医院的主任医师,家境优渥的琪琪聪明漂亮、学习成绩优异。在家里,琪琪是爸爸妈妈的心头宝,对于琪琪提出来的各种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而在学校里,琪琪因为成绩优异,所以深得老师的欢心。
在爸爸妈妈的溺爱下,在老师同学的赞美下,琪琪产生了一种高高在上、飘飘然的感觉。琪琪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女儿也是非常满意,经常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孩子,对此,琪琪很是骄傲,认为自己是最好的。渐渐地,琪琪形成了自傲、自满、霸道、自私的性格。
在家里,琪琪只要稍有不顺就会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与同学相处时,也总是炫耀,凡事都要表现,不懂得尊重同学,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最好的东西。慢慢地,同学们都开始疏远她,就连课间休息时,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由于没有朋友,琪琪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一旁。
案例中琪琪的父母正是因为过度地宠爱琪琪,才导致她逐渐形成了霸道、自私自利的性格。在琪琪父母的眼里,琪琪只是一个孩子,这些所谓的问题都不算问题,并没有及时地对琪琪予以辅导和纠正。渐渐地,琪琪便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遇事不再考虑他人的感受,变得越来越霸道了。
现如今,许多孩子都如案例中的琪琪一样,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有的孩子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他转个不停。有人说,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树苗,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小树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虽然小树苗的生长离不开养分,但是过多的营养也会导致小树苗消化不良,从而影响它的生长。
也就是说,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浪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候应该放在心里,即使表现出来也不要过度,要学会适度地关爱孩子,适当地让孩子吃一些“苦头”,适当地满足孩子提出来的合理要求。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迁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否则,父母的溺爱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孩子的一举一动便牵动着父母的心,衣食住行无一不百般呵护。这些父母过度地关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孩子有求必应,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溺爱。这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就犹如“小皇帝”“小公主”一般,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感受,承担不起属于他们的责任。
溺爱是孩子成长的障碍。父母必须明白,溺爱只会让孩子逐渐迷失自我,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大家对我的爱和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大家只能关注我、爱护我,我才是最好的。虽然父母爱孩子是天性,是无可厚非的,可如果因为父母的溺爱而让孩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就是害了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父母的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否适度。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着想,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了。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学习和借鉴国外许多父母所采取的“狮子育子法”:哪怕孩子从楼梯上摔了下去,父母也不会去搀扶,而是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那样,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伤口。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只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骄横乖张。作为父母,把握好爱的尺度很关键。父母要明白,关爱不是溺爱,不是毫无原则的过度宠爱。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懂得适度的爱,也要懂得适当的放手,只有当父母真正做到适度地爱孩子时,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溺爱是孩子自私的根源,是孩子成长的障碍。而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就是一种溺爱,就是一种伤害。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拥有坚强的品质;经历过黑暗的人,才能懂得光明的可贵;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体会苦尽甘来的滋味。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何不改掉溺爱的习惯,让孩子适当地承受一些苦难,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品质呢?
如果说,适度的爱是蜂蜜,那么过度的溺爱就是毒药。俗话说:过犹不及,水满则溢。孩子需要父母的疼爱,但不是溺爱,因为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要把握好尺度,给予孩子适度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