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社会法则——丛林生存之道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去定位这个生存空间及法则呢?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无论动植物都摆脱不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而我们的社会生存环境比起自然环境要复杂得多,但是仍然会有一些铁定的法则。
巴拉昂遗书:野心是穷人最缺少的
巴拉昂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年轻人。后来他开始推销装饰肖像画,结果在不到10年的时间中迅速发家致富,并一下子跃居法国50大富翁之首。他后来不幸患上了前列腺癌,在临终之前,他在遗书中写道:
我曾经是一个穷人。现在将以一个富人的身份离开人世,我并不想把自己成为富翁的秘诀带入天堂。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已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放进了银行我个人的保险箱里,并留下100万法郎作为揭开这一谜底的奖金,若谁能够猜出我成为富翁的谜底,他就有权利拿走我保险柜中的100万法郎,虽然我无法面对面地给他鼓励和称赞,但在天堂的我依然会为此给予他称赞与掌声。
巴拉昂的遗书被刊登在报纸上之后,有数万人投寄了自己的答案,一些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如果穷人拥有足够的金钱,他们也会变成富人;还有一些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如果他们有了致富的机会就可以变成富人;也有一些人认为穷人缺少的是技能,他们之所以贫穷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学习技术,如果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同样可以成为富人。所有的答案应有尽有,各不相同。
后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那个保险箱,并向众人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结果在所有的来信中,只有一个名叫蒂勒的9岁女孩,猜出了正确的答案:“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在颁奖的时候,很多好奇的成年人都问蒂勒,在回答富翁的问题时你为什么会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别的答案?蒂勒告诉大家:她有一个姐姐,每次把她的男朋友带回家时,姐姐总是警告她不要对她的男朋友产生野心,所以我在想,拥有野心应该可以使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巴拉昂遗书的真正内涵。穷人只要拥有野心,就能够获得成功。一个公司如果拥有更大的野心,就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取更大的发展。的确如此,野心不仅是改变一个人,而且是改变一个企业命运的巨大力量。
2004年,一直低调行事的胡茂元高调公布上汽集团要与通用、丰田、福特、戴克和大众5家跨国汽车巨头平起平坐。到2020年,要让上汽集团成为世界上6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为此他提出了开发自主产品的新思路。在当今汽车行业全球化竞争相当激烈的今天,很多人把胡茂元的想法和野心当做痴人说梦。
当年,在胡茂元17岁进入这家公司时,上汽集团还只是一家拖拉机厂,在整整37年的时间里,胡茂元已经从当年的学徒工变成现在的总裁,而且上汽集团也已经成功地进入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行列,终于实现了上汽集团几代人的夙愿。
2004年6月,上汽集团与老牌汽车公司英国罗孚签署合作协议。罗孚虽然在资金方面有些缺乏,但是拥有先进的技术,所以胡茂元希望利用自己的资金和英国罗孚的先进技术,合作开发一个新的汽车平台。到2004年10月,上汽集团又成功地收购了韩国的双龙汽车公司,这样上汽集团不仅可以拥有双龙现有的产品类型,而且还可以在既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品牌的开发创新。胡茂元并不仅仅满足于在轿车方面进行自主品牌的创新开发,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开始进军轻卡、重卡、微型卡车等领域,试图让上汽集团成为全能冠军。虽然上汽集团已经成功地并购了不少的汽车公司,但胡茂元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此时的上汽已经拥有雄厚的资金积累,但是并不能满足企业迅速发展的速度。要想在2020年真正与通用、丰田、福特、戴克和大众5大国际企业平起平坐,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胡茂元始终相信,一个企业只要具有成功的野心,就会获得成功,上汽现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研究发现:“野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更大的“野心”,才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攫取更多的资源。一个企业的野心越大,它所追求的目标也就越高,其自身的潜能才会发挥得更充分。
野心可以使一个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一个企业之所以没能成功是因为领导层缺乏成功的野心。一个企业创建伟业,仅仅拥有发展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拥有成为巨型企业的欲望和野心。一个没有野心的企业,就没有追逐欲望的动力,就会安于现状,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碌碌无为直至被淘汰出局。所以,一个企业时刻需要强劲的野心,只有在野心的推动和激励下,企业才能勇往直前地发展,成为世界巨头。野心也可以使一个人成功。如果你现在的生活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不要灰心,只要有野心,你就拥有成为富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巴纳姆效应:戴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每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了,但对于熟悉的自己,我们有时候也会产生疑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感觉从何而来?实际上,人们往往容易相信笼统的概括,却很难了解真正的自己。
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会十分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们仍然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考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就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但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一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很久以前,有个差役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差役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差役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十多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狡猾的和尚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这天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差役劝酒,把他灌醉,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差役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差役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差役醒了,他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差役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我哪儿去了啊?!”
这个笑话就是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靠经常性地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头脑。
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就很难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的先天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还要认识自我所受的教育,以及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我的思想品德,认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专业特长和技能等等。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当你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之后,还要与其他竞争者作一个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这样,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正如尼采所说的:“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那么如何认识自己呢?
一、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从简单的家庭关系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会到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二、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所犯过的错误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对那些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使他们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品格特征,又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人,因为只看到失败反映出的负面因素,而更使其失败,甚至陷入不断失败的恶性循环,这也是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害怕失败的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取得成功的机会;而对于一些自大的人而言,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因为一时的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受更多的失败。
三、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自己眼中的我。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其次是别人眼中的我。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自己心中的我,即理想中的我,可以通过自己眼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这三个“我”的比较分析来全面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蘑菇定律:环境不会适应你,你要适应环境
许多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会有许多抱怨,抱怨工作不顺,认为自己的收入太少,或者在单位受不到重视,不一而足。这些人并不懂得,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就像“蘑菇”的经历一样:从“最阴暗”的角落成长起来。
职场新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得不到丰厚的报酬,为了获得上司和同事的注意,往往会急于表现,发表一些轻率的言论。这不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相反还会引起老员工的反感,留下不知轻重的负面印象。职场新人往往要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甚至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的阶段。蘑菇的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在职场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选择好自己的道路。开始没有人注意你是正常的。自己要学会磨掉棱角去适应社会,在最单调的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多做事少抱怨,主动学习自发工作。只有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每天都激励自己,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在逆境中挣扎,才能激起“战斗欲”,才能更加奋发图强,成功才能离得更近。不要把工资看成衡量彼此价值的唯一标准。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只要能顽强地战胜自己的消沉和软弱,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最终都会坚定地走向成功。
上帝造了一群鱼,又给了它们一个法宝,那就是鱼鳔。鱼鳔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的气囊,鱼可以用增大或减小气囊的办法,来调节沉浮。这样,鱼在海里就轻松多了,有了气囊,它不但可以随意沉浮,还可以停在某地休息。
出乎上帝意料的是,鲨鱼并没有前来安装鱼鳔。上帝觉得这对鲨鱼来讲实在太不公平了,它会由于缺少鳔而很快沦为海洋中的弱者,最后被淘汰。但上帝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有找到它,最后只好由它去了。
很多年以后,上帝想起他放到海中的那群鱼来,他想看看它们现在到底如何,他尤其想知道,没有鱼鳔的鲨鱼到底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被别的鱼吃光了。
上帝将海里的鱼家庭都找来,面对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鱼,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威猛强壮、神采飞扬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上帝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当初只有鲨鱼没有鱼鳔,它要比别的鱼多承担多少压力和风险啊。可现在看来,鲨鱼无疑是鱼类中的佼佼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鲨鱼说:“我们没有鱼鳔,就无时无刻不面对压力,因为没有鱼鳔,我们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我们就会沉入海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没有停止过抗争,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人的心态十分重要。赛场上、职场上,都是如此,只有拥有良好心态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蘑菇定律”告诉我们:别等环境来适应你,你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环境,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才能顺利度过人生和职场的“蘑菇”时期呢?
一、从最低层做起,认真面对现实,消除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年轻人走出校园时,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所以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消除不现实的幻想,稳扎稳打,练好自己的基本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慢慢成长起来。
二、加速适应社会的步伐,更好地融入社会。要想在职场上游刃有余,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各种社交能力。那些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职场新人如果能适应职场中的行为模式和游戏规则,往往能在最初一段时间的“蘑菇时期”后,快速适应社会。
三、取得成绩不可自满,避免沾沾自喜。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并得到他们承认和赞扬。事实上,并不是每一点成绩都会被别人看在眼里。因此,要避免沾沾自喜的心态,沉下心来,考虑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为了取得更大的成绩,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总之,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应该时刻清楚:在我们正处于“蘑菇”的成长期时,不要一味强调自己是“灵芝”,因为这样百害而无一益,要利用现在的环境加快成长的步伐才是关键所在。
零和游戏原理:与其两败俱伤,不如双方共赢
在游戏中,游戏者都会有输有赢,一方所赢,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这就是“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企业管理,甚至小到人际关系的处理,都会有与“零和游戏原理”类似的局面: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资源,留给后人的便越来越少:没有节制的水资源浪费,造成现在多个国家面临淡水资源的枯竭,后人用水问题如何解决成了世界性问题;大量的森林树木砍伐,造成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20世纪以来,“零和游戏原理”观念正逐渐被“非零和游戏原理”即“负和”或“正和”观念所取代。“负和游戏原理”是指,一方虽赢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不偿失,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赢家。
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于跳出“零和”的圈子,防止负面影响抵消正面成绩,更要杜绝“负和游戏”这种害人又害己的局面出现。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就很有深意:
一只蜂房里的蜂后从喜马拉雅山飞上夏林比斯山,把刚从蜂房里取出来的蜜献给天神,天神对蜂后的奉献很高兴,于是就答应给它所要求的任何东西。
蜂后请求天神说:“请你给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天神很不高兴,因为他爱人类,但因为已经答应,不便拒绝它的请求。于是天神回答蜂后:“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对方的创口里,你也将因为失去刺而死亡。”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蜜蜂只要蜇了人就会死亡。
与“负和游戏”相对的是“正和游戏”。如果赢家所得比输家所失多,或者没有输家,结果为“双赢”或“多赢”,称为“正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零和游戏原理正在逐渐为“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利己”而不“损人”才是最美好的结局。
双赢带来的效果是什么呢?
一、双赢为双方带来了利益优势。心理学原理表明,一个人在获得肯定满意的态度后,这种态度就会直接影响或决定这个人的后续行为。双方获利后,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产生肯定满意的态度,因此双方的行为就相继地产生了。
二、双赢提高了双方的相互信任度。在人际交往、合作共事中,双方的相互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大力提倡“诚信”二字。没有诚信,后续的交换、合作行为就持续不下去,就不可能再带来双赢。可见,双赢对双方建立信任机制是有效的,而信任机制的建立是产生双赢效应的重要因素。
三、双赢给双方带来了后双赢的可能。人们都期待好的结果、好的行为再次发生。这种期待心理为双赢的双方带来了后双赢的可能。而这种后双赢的可能性就推动了双方再次合作的行为。
人们把因双赢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合作行为的现象,称为双赢效应。
我国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布的探井,就因为与当地的农民合作,取得了“双赢”效应,两口井较初始方案节约钻前费用约530万元,还为当地农民铺设了一条企盼已久的道路。又如武汉中南商业大楼“无障碍退换”措施使商家与顾客获得了双赢效应,即无论顾客对商品满意或不满意都能退换货,退换货实行首问负责制,无须任何理由,并力争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一举措深受消费者欢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销售额同比增长2000万元,而其中至少有80%的销售额即约1600万元是这项措施创造的。
实践证明,在竞争的社会里,通过有效合作,实现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的,没有谁是不能合作的,也没有什么事是不能通过合作来达成的。企业只有从恶性竞争走向携手真诚合作,积极地谋求发展,集中去贡献力量,合作关系才会变得更加牢固,成果才会取得更多,也最终会实现更好的长远发展。
社会促进效应:把他人的目光作为对自己的鞭策
当一个人身处一个群体中时,其他人往往会对其产生不可想象的重要影响。比如,当我们在做一些枯燥无味的事情时,如果很多人在一起做,我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比一个人独自做要高出很多;下班时如果独自一人回家,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但如果有个同事正好与你顺路,有个伴在路上说笑,感觉很快就到家了,你的心情也会非常好。类似的情况在职场中也很常见。在与客户谈判时,多个同事与客户谈要比一个人与客户谈的效果好。原因是众人的力量大,不但壮大了自己的胆量,也提高了信心,在客户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就算说错也会有同事帮忙纠正、补充,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的效率。
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活动效率会比单独进行时升高或降低。这是一种集体效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就是“社会促进效应”在起作用。“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对“社会促进效应”最早进行研究的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他在一次观察中偶然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训练时候,单独训练时骑车的速度要比和多个运动员共同训练时慢20%。后来,经过多次类似的实验,他得出结论:个人在集体中活动的效率要比单独活动时的效率高。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孟斯特伯和莫德相继做了类似的实验,他们注意到,“社会促进作用下活动效率”有时也会降低。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背诵诗歌、写作文、做数学题的时候,还是单独一个人效果好一些。如果和别人一起做,或者做的时候旁人盯着看,反而会感到心慌意乱,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究竟“社会促进效应”在什么情况下使活动效率提高,什么情况下使活动效率降低呢?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从事的任何一种活动,总有熟练和不熟练的地方。如果对这项活动十分熟练,那么“社会促进作用”就会使活动效率提高;反之,如果不熟练,就会使活动效率降低。
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就请他写“第一议谛”这四个字。洪川大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替大师磨墨的那位和尚,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的每一勾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挑剔”出来。
洪川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和尚这么批评:“这幅写得不好。”
再写一幅,问:“那这一幅呢?”
和尚摇头说:“更糟,比刚才那幅还差。”
洪川做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见此情景,也不说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第一议谛”,结果却没有一幅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最后,在这位“苛刻”的和尚离开的空隙,洪川松了一口气,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自由地写出了第85幅“第一议谛”四个大字。
那位和尚从厕所回来一看,跷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洪川其实就是受到了“社会促进效应”的影响。我们也应该培养这样的心理素质,越是人多的时候,我们更要发挥好,把他人的不满当成对自己最好的鼓励。
宝马作为世界高档轿车的代表,一直在全世界各地汽车市场攻城掠地,凯歌高扬。在宝马高层看来,能够和宝马有一拼的只有奔驰。但没想到的是,宝马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黑马”。
自从2003年宝马在国内合资成立华晨宝马以来,被不起眼的奥迪狠狠地对抗。数据表明,2004年,宝马集团旗下3个品牌汽车在全球的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21万辆,同比增长9.4%。可是,同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却下降了15.3%。2004年前10个月国产宝马生产了9818辆,销售却只有6756辆,与全年产销1.7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而竞争对手奥迪在2004年前3个月就达到了1.6万辆的销售量。一汽大众高层在多个场合神气活现地讲了一句话:国产宝马3系上市了,奥迪A4的销售反而增加了。
宝马集团董事长赫穆特·庞克不得不承认,“中国市场有它的特殊性”,同时不得不重视起在全球市场上又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奥迪的发展。面对奥迪的价格打压,宝马重新调整策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从这个案例来看,宝马就是把竞争对手的发展作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最好鞭策,从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其实不止宝马,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把竞争对手的发展作为自己企业最好的鞭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人都渴望表现自己,期望被他人认可。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效应,把他人的目光作为自己最好的鞭策,把他人的工作表现或者期待转换为对自己的一种刺激和激励,并以此作为自己奋斗的源泉,便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快地走向成功。企业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促进效应”,以此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旁观者效应:拒绝旁观,承担责任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因为人多,力量反而分散而显得小了,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
1964年某一天晚上凌晨3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歹徒持刀杀害。
令人吃惊的是,案件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吉诺维斯的数十名邻居都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但却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结果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有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但两位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们安排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用对讲机远距离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病人”发病大声呼救时,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来,报告有人发病。而在4个人同时听到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于是“见死不救”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心理学解释,这个现象被叫做“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旁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正因为有其他人在场,才使得每个人都是旁观者,不是局内人,于是都无动于衷,大家都没有责任意识,最终造成“见死不救”的局面。
中国有句很古老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话其实就是“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的表现。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的话,他对别人的帮助责无旁贷,会主动提供帮助。多人在场的话,这种责任就会自动地分散到每个人头上,变得不确定了,因此提供帮助似乎成了别人的事,反而与自己关系不大。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旁观者效应”的危害并要尽量杜绝,因为这是一种很难察觉的人力浪费和组织效率浪费。在将某一项任务交给一个团队去完成时,一定要指定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这儿出现问题找谁,那儿出现问题找谁,最后直接跟负责人交涉就行了。团队完不成任务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批评变得具有针对性,责任一定要分到具体的某个人,否则就会出现这种责任分散的旁观者效应现象,分配下去的任务很有可能没法儿顺利地完成。
而作为团队中的一员,要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善于与其他人合作,拒绝充当旁观者。只有这样,才能够做成事情,走向成功。
三只老鼠一块儿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就喝不到油。它们越闻越垂涎,喝不到油的痛苦令它们十分焦急,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很棒的办法。那就是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它们取得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也不可以有自私独享的念头。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想:油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一点也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痛快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吗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一切呢。我看还是把它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淋漓。
第三只老鼠则在上面想着: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啊,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罐底饱喝一顿。
于是第二只老鼠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也迅速放了第二只的尾巴。它们都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头去,浑身湿透,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它们从此再也逃不出油缸,最后都死在里面了。
要想干成一件事,大家必须讲求合作。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拆台,或是在出了问题后不懂得分析原因,而是互相推托,那么到头来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要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要坚定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困难。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小职员叫吉姆。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句话,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习惯了,于是就叫他“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公司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吉姆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吉姆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吉姆看来,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有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的责任和义务。和吉姆一样,对于主动的人来说,有些事是不必老板交代的。主动做事,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只有主动的人,才会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主动的人实际完成的工作,往往比他原来承诺的要多,质量要高。无怪乎,主动的人从不缺乏加薪和升迁的机会,对于我们而言也一样——拒绝作一名旁观者,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做事,我们的人生道路会更宽广。
传播扭曲效应:要准确把握事态发展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几个人站在一排,A向B耳语一句话,B再传给C,C传给D,D再传给E,最后,让E说出是什么事。结果E说出的话与A的原话大相径庭,相差甚远,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样。
下面这个故事反映的是类似的现象:
古时候有一姓张的人家,家里没有井,因此每天都要浪费至少一个人的劳动力到别的地方去挑水。
后来,这家人决心在后院开一口井,请来许多人帮忙。他们用了很多功夫,花了许多钱,终于喝到自家井里的水了。有了这口井,家人都觉得轻松多了,挑水浇园和饮水都不必到很远的地方去了。秋天时,地里的庄稼还获得了大丰收。于是,他们家的人对邻居说:“我家开了口井,等于得了个人。”有人在一旁听到这话,连连点头。于是,这人就把这消息当做新闻说给别人了。
可是过了几天,人们纷纷传说:“姓张的人家开井,从井里挖了个人!”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都听说了,张家从井中挖出一个大活人。
没多久,这话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他感到很惊讶,但却对这件事半信半疑,于是立即派人到张家询问这件事。
张家人见国王派人来查问,非常慌张。等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才松了一口气,对前来查问的人解释说:“我们家开井只能得水,怎么会得人呢?所谓开井得一人,是说因为有了这口井,我们家就节约了一个劳动力啊!”
一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多是被夸张、增添内容,甚至被说得面目全非,这个常见的心理效应,就是“传播扭曲效应”。
“传播扭曲效应”的例子在日常生活或企业中我们常常会碰见,比如:误传几千年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传播扭曲效应”出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口头传播中的不准确性。
二、传播的感情色彩。传播者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要夸张对其有益的信息,若讨厌一个人,则有意夸张对他有害的信息。
三、人性中的共性。有很多人喜欢夸张,爱传播耸人听闻的消息,寻求刺激。在传播途中,夸张的表情与语言更能刺激别人,以达到更强烈的自我宣泄与自我实现的目的。
四、人们往往喜欢把不确切的东西,无从查证的信息,加上个人的想象,加以传播,以增强传播中的可信度。
五、以扭曲、夸张性的传播打发空虚与无聊。
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传播扭曲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就必须要了解信息准确性,全面地准确判断一个信息是否被扭曲,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加以理解和运用。学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和分析,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事态发展,为成功打基础。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过程可能会受到技术因素、时间因素、人员因素、利益因素等影响,往往会导致信息的损耗与扭曲,形成了市场营销中的信息风险。因此,企业要注意把握信息关,避免“信息传播扭曲效应”给企业带来损失和负面影响。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两面性,表面和实质存在很大区别,信息也是一样。因此,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简明的分析,看清事情的原貌、本质,要有坚定的立场,以免由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而带来利益损失,成功永远不会属于随波逐流者。信息传播过程中有的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扭曲,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改进,争取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但是有的信息由于传播者不讲沟通方法方式等原因,结果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扭曲,带来严重后果,无法弥补,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多米诺效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多多米诺骨牌前后排列,只要推倒一张骨牌,其他的骨牌就会依次倒下,这种推一连百,一倒百倒的现象就是多米诺效应。原因在于骨牌立着时,重心较高,在倒下的过程中重心下降,将内在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第一张牌推倒第二张牌时,将自己的动能转移给第二张牌,然后第二张牌又将自己的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与第一张转移给它的动能之和一起转移给第三张牌,以此类推,它们的能量一次比一次大,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一次,她们在做游戏时,一个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一个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后走了。
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这种现象就反映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多米诺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些有着内在联系的事物,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多米诺效应”处处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当一个企业发生些微小的变化,或者出现一些小的错误时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仍任其发展,当这些隐患和问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使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甚至走向破产的境地。
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和出售商,是美国最领先的能源批发商。2000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在第16位,并获得“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拥有资金达500亿美元。其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安然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2001年安然公司竟然宣布破产。原因在于,当安然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安然公司的领导层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在天然气方面发展,而是开始涉足于风险较大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对此业务了解不足,经营不善,最后造成巨额亏损,被迫在2001年12月3日宣布破产。安然公司的破产,不仅影响了股市,使华尔街的股价下跌,而且对金融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为了降低风险,很多银行限制贷款,结果导致那些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之中。
安然公司破产后引起了巨大的“多米诺效应”,从而使一连串的企业在不久的时间后也宣布破产。2001年12月12日宝利来公司申请破产,2002年1月22日凯马特公司申请破产,2002年1月28日环球电讯公司申请破产;这一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美国,德国的一些企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德国最大的私营传媒公司基尔希集团的四大支柱分公司,也先后相继破产。
但是由安然公司破产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并没有到此为止。
由于安然公司的财务漏洞百出,又牵连到安然公司的独立审计师安信达公司,在调查的过程中,安信达提供了虚假的审计,妨碍了司法公正,最后对安信达罚款50万美金,并剥夺他5年内从事相关行业的权利,安信达会计师事务所也因此倒闭。
当安然公司的财务出现微小的漏洞时,就已经有人发觉,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防微杜渐,亡羊补牢,而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最后问题越来越大,漏洞越来越多,最终酿成大祸。
对所有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就算公司出现了一点小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类的事情发生。其实防微杜渐、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是智者所为。当事情有变化的苗头和可能时,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不利因素的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在这个细节制胜的时代,任何一件事都是做出来而不是喊出来的,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更要把小事做细,一件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小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大危机。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良币”的奇怪现象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钱包里既有新钱又有旧钱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把旧钱花出去买东西,留下“新票”。道理很简单,出于对新钱的偏好。从这种偏好中,就出现了“格雷欣法则”的萌芽。
1580年,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如果其中之一发生贬值,其实际价值相对低于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将被普遍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逐步从市场上消失,最终被驱逐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将在市场上泛滥成灾,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其实早在我国西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关注过这个问题,贾谊曾指出“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事实,并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
意大利作家、思想家卡尔维诺写道:在一个人人都偷窃的国家里,唯一不去偷窃的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在白羊群中出现了一只黑羊,这只黑羊就是“另类”,一定会被驱逐出去。
后来,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如盗版软件对正版软件的冲击等。除了商业和金融,其他领域其实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官场上,清官可能会受到贪官的排挤;医院里,拒收“红包”的医生被看成另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体制,“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的现象就将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所有企业在薪酬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均可能发生与格雷欣所见类似的情形,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由于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没有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原则,高素质员工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下降,这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薪酬心怀不满的高素质员工另谋高就;另一方面亦表现为企业外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企业吸纳祈求消极回应。这一般会导致企业低素质员工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上升,考虑到一定量高素质员工留下的工作岗位需有更多低素质员工填补时尤其如是。
我们当然不能将所有高素质员工流失均归结为“格雷欣法则”惹的祸。有时,高素质员工流失是由于用非所学;有时,则由于个人的文化取向与企业主流文化存在难以弥合的差异等等。但确有相当部分高素质员工流失,是由于薪酬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格雷欣法则,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当薪酬水平、薪酬体系等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核心员工的薪酬,得不到他该得到的报酬时,会大大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对企业来讲是很可怕的事,它必然导致企业人才外流、竞争力下降。
企业的人才外流可以用格雷欣发现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来解释。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使有能力员工的薪酬得到满足,尤其是以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吸纳与滞留高素质员工,以确保企业不至进入这种情况。遏制格雷欣法则首先须有新的薪酬观。对所有企业来说,将员工薪酬的提升,看做是员工素质提高、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处理得当,薪酬提升可以促成提升员工素质与提高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风气是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保证。
“劣币驱逐良币”是“正不压邪”“劣胜优汰”的可悲表现,其深层原因是人性的弱点使然——见利忘义,贪小便宜。要想使邪不压正,需要所有成员都以身作则,坚持使用“良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良局面的形成。作为管理者,如果在你管理的团队出现低素质员工驱逐高素质员工,那就是你管理的失败了。所以,要想把你的团队管理好,就要及时发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并把它消灭在萌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