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周宗耀不为人知的目的
又是一个周末,从上海赶回来的杨槐神甫为马林的遗体做完最后的殇葬祷告仪式,不久马林遗体便被火化,他的骨灰将由他在上海的叔叔带回巴黎老家安葬。
不少马林生前在中国的亲友和同属一个组织的教士,也从各地赶来参加他的祷告仪式,周宗耀便是其中一人,他是受杨槐神甫邀请的。
在官府的通告中周宗耀对马林之死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前文说过杨槐神甫却并没有责怪他,一来杨槐神甫认为这是意外,并非他人(周宗耀)主观。二来也许跟杨槐神甫与马林经常间的不和也有关系,马林之死在他心里并没有占多大分量。
但费定南跟杨槐神甫的表现却不一样,他十分痛心。
尽管费定南与马林也有过争吵的时候,特别是在马林生前他曾劝过马林勿过度饮酒,双方因此还争吵过,但他与马林的友谊关系匪浅,在中国,他对马林也是最了解的那个人。他口口声称马林之死一定有其他的蹊跷,他要亲自查出真相。
仪式结束后,杨槐神甫留下了周宗耀共进晚餐。
周宗耀以为杨槐神甫想要询问他关于马林死亡那天的细节,他只得不断表达自己的欠意,以及失去好友的“自责”和“哀痛”。
然而杨槐神甫却并不为意,他留周宗耀是寻求另外一件事的意见。
是关于五猖庙地契的那件事,他拿到地契之后内心的原本打算是拆了庙重建或者是直接改造成一座学校。
杨槐神甫认为当地人的无知愚昧是在于教育的落后和缺乏,所以他还想在这里建一座学校,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愚昧无知。
但他的打算泡汤了,他到上海除了见了自己的好友,还见到了其他的巴黎外方传教人员以及在上海的法国大使。
他跟巴黎外教的负责人和大使提了自己的想法,想要他们经费上的支持。
几天后,杨槐神甫得到了大使的回应,大使表示政府内阁愿意给予经费支持,不过不是建立学校,而是让他着手在那里建一座法国医院。
杨槐神甫当即表示不解,建一座医院比学校的成本要大的多了,而且他从哪里能找来专门的医生。
大使表示这个不用他担心,医院建成将由大使负责找人运营,医生由政府内阁安排人,并且告诉他只管按照要求去建,医院将来大有用途。杨槐神甫只好同意了。
他把周宗耀留了下来正是询问周宗耀关于此事的意见。
杨槐神甫的内心想法是他手上有现成的地契,且那里与教堂距离不远,他想把庙拆了改建医院,但最近教堂流年不利,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内心又有所顾忌。
来到周坪镇也有一段时间了,他渐渐的也懂的了这座庙宇在当地人们心中的份量,他怕这样做会引起民愤,倒不是怕这些“愚民”,而是担心给教堂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么一想他又纠结了起来,是另辟地址还是坚持从心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周宗耀听完,给杨槐神甫的建议是从心,他大力支持杨槐神甫拆庙改建医院。
他给出的理由是马林生前经常跟他吹嘘的法国人所尊重遵守的契约精神。
既然地契在自己的手上,那便是自己的个人财产,自己当然有权利处理自己的私人东西,这种做法合情合理,他人无权干涉。
针对杨槐的担心,他同样给出了建议和对策,如果有村民来闹事,他们可以提前多雇佣一些人和打手,这些人周宗耀可以帮杨槐神甫找来,同时还可以告到官府那里,请求官府出面解决。
他还告诉杨槐神甫在当地建立医院是一件大善事,因为当地很多的穷人看不起病,也许人们当时不理解,后面但大家受到了好处,定会心存感激。
果然,周宗耀的话打动了杨槐神甫,特别是他提到的契约精神和私有财产简直说到了杨槐神甫的心坎上,杨槐神甫内心拿定了注意。
周宗耀也是得意一笑,他这么做不是蠢而是坏。
他本是在周坪镇长大,自然知道这座庙是当地不少人的精神信仰和寄托,他也固然知道如果洋人拆了这座庙必然会引起村民的反对和冲突。
但他还是劝杨槐如此,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周宗耀在城里本身有药房产业,洋人的医院建成了,以自己跟杨槐神甫的关系,以后医院的供药肯定少不了自己的,既然背后是法国政府支持的,那以后肯定还会有很多医院,说不定会是个大生意。
当然这只是周宗耀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是洋人的医院瞧不上中药。
另外,马林死后,他跟亚当斯的生意合作也就没了影了,费定南因为马林的事跟他也疏远了,他现在能依靠的洋人也就只有杨槐神甫了,自然要顺着对方的心意想办法讨对方欢心。
还有一点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
他痛恨本地的官府,无比痛恨。以前他的烟馆被周有海带人砸了,官府有意徇私包庇,说他的烟馆非法,违反大清律法,讹诈了他大笔银子,大烟生意也就此断绝。
洋人的大烟能正大光明合法售卖,他的就是违法,他内心当然不服气。因此他痛恨周有海,痛恨本地官府。
而最近马林之死,官府又讹诈了他三万多辆白银,他内心更是恨的咬牙切齿。
这次洋人建立医院的背后有法国政府的支持,所以他坚信洋人能成功,而且他知道事情一旦成了必然引起本地的村民对官府的痛恨,最后如果闹大,与洋人发生冲突,本地的这些官员肯定脱不了处罚,最好统统丢职滚蛋。这样他的私仇也得报了,甚至这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杨槐神甫本就是雷厉风行之人,商定好之后便与周宗耀着手行动,周坪镇乃至金坪县的第一个洋教案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