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
1.生产函数:认识经济增长规律的基础框架
一个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呢?
我们借用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模型”,一个使用较为广泛的生产函数,作为分析框架,梳理一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Y=A*F(R,L,K,E,……)
其中:Y为经济体总收益
A为全要素生产率
括号内为生产要素:R代表土地和自然资源,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E代表企业家才能。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是指所有经济主体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都会涉及的主要投入因素与影响因素,生产的过程就是对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间、空间以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组合。
在农业经济时代,我们把土地和劳动力视作主要的生产要素;而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又将资本视作核心的生产要素;随着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形态的演进,又有经济学家主张应将企业家才能、技术、制度等都视作生产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是一种反映要素使用效率的指标,它指的是扣除各类要素投入的贡献后,所不能解释的产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二是既定要素投入下的产出增进,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社会能否取得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投入生产的要素量的多寡,更取决于这些要素是否得到有效配置。
如果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方式,则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比重较低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反之则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据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实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资源的质量以及技术进步。
我们从生产函数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中国经济在过去40多年高速增长的情况:在要素投入方面,我们经常提到“人口红利”,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工业化过程中,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基建、房地产、土地等投资,形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品的银行信贷,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信用的扩张,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资本化”程度,这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非常稀缺的资本要素;当然,改革开放之后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企业家,其强大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不仅带领着企业不断发展,也推动着社会技术与供给能力不断进步。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政策改革、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创新,都对资源配置效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比如,以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为主体,如果其资本、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率都是5%,如果没有生产率的进步,正常情况下产出或GDP增长也应该是5%。但如果显示出的产出或GDP增长大于5%,譬如说是8%,这多出来的3个百分点,在统计学意义上表现为一个“残差”,在经济学意义上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突出的因素有:要素组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
所谓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指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将更多的生产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产业或企业,从而让既定技术水平和投入下的产出得到提升。这种配置效应既可能发生在产业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产业内部。其中,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通常会随着技术变迁而进行,它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的发展程度;而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则会发生在企业之间,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经济体的制度状况和市场的运作效率。
越是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越是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本质问题,是经过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在工业化进程几乎已经结束时,如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这是中国经济在未来必须直面的、最重要的第一性问题。
如何才能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提高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给出了4个方向的建议:
第一,“再工业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产业的变革,可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
第二,“新基建”——“再工业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变革、产业互联网所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云计算设备等。
第三,大国工业。未来诸如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发展也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可能性。
第四,更彻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除技术外,“制度改革”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能形成一个庞大的制度红利空间。
在我看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重要的举措有两条,一是推动“数字新基建”,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二是更彻底的改革、开放,解除生产要素的流动枷锁。
3.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辆汽车,那么有两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关心的:这辆汽车的动力来自哪里,以及它如何持续保持强劲的动力。长期以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成为大家分析和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工具。因为是“马车”,很多人很自然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其实,“三驾马车”是以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大组成部分,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果。对经济发展,消费、投资、出口有短期的推动作用,但绝非根本动力。那么,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来自哪里呢?
根据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研究,供给侧才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配置效率,从根本上影响着经济增长。2015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主张,就是希望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从供给角度看中国宏观经济,其问题并不在于劳动力不足或者资本不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高达30%的就业人员仍从事第一产业,49%的就业人员位于农村。而且,第二和第三产业中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我国供给方面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要素数量不足,而在于要素配置效率低下。
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是简单的去产能、去库存问题,也不是单纯地减少供给,而是要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解除供给抑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供给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解除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我国当前在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源能源、企业家精神等生产要素领域仍存在广泛的供给约束,不仅抑制了激励机制,扭曲了市场规律,还阻碍了创新发展。党中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要素市场化配置结合,聚焦于解除生产要素领域的诸多限制,释放生产要素活力,是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