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撷英(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互联网思维与百科三版(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下简称“三版”)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知识生产、分发和传播的国家大型知识服务体系。三版是一项国家的重大工程,同时,也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转型发展期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

一、三版对于百科社的意义

1.品牌生存、光大的现实需要。百科全书正在发生悄然而醒目的变化。一方面,纸介百科在国外纷纷宣布停止印刷,在国内则销量直线下滑;另一方面,各种“草根”版的网络百科则颇有燎原之势。国家和企业长期引以为傲的优质百科品牌可能有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危险。

2.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生产、阅读的快车道,地面店衰落,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势头正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内容生产的传统企业,构建数字化新业态是必然要面临的战略决策。

3.是挑战更是机遇。经过多年发展,信息化技术日益成熟、便捷和经济;网络生态经过无数混战也已渐趋理性,商业形态赢利模式已见端倪。

二、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和创新三版工作

1.互联网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是消除了距离。电商大战传统营销渠道,互联网媒体大战传统媒体,各自长短显而易见。零距离是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极大挑战。

2.零距离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开放,网络化(无边界),企业和员工、用户和合作方的关系,由博弈变成合作共赢。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开放的、合作共赢的思维。

3.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互联网时代,媒介垄断被打破了,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主权形成。因此,互联网思维是用户至上的思维。

4.三版网络版是互联网产品,应该充分尊重并运用互联网思维、精神、技术、方法和规则,来指导、处理和创新三版工作。

三、三版实施路径

1.差异化:内容的权威性和产品的多元化

(1)内容的权威性,是三版网络版与现有网络百科的根本不同。互联网时代有很多所谓的“知识”,但这个“知识”的准确性有待考察。作为普罗大众的重要信息获取的源头,维基等网络百科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确实给三版网络版发展敲响了警钟。我国应该尽快赶上世界步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起百科全书的网络体系,让国人和世界多了解中国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在知识信息鱼龙混杂的网络百科全书领域中,提供给广大国民真正的知识和科学的内容。为确保在网络环境和需求下中国大百科全书权威标准不变,三版总体设计制订了“专家学者撰写、审查,编辑人员加工、监管,大众参与的可管控的协同编纂模式”。

(2)多元产品:专业版、专题版、大众版等;外文版、民文版等;教育产品、社区产品、机构产品等;在线产品、移动、离线、终端产品等;捆绑式内容发布、政府馆配的镜像模式等;定制、知识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同时,尝试纸版按需印刷,更好地利用各种出版形式,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化普及。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现下速食文化盛行,图书纸版更具有特殊的出版意义。纸版的知识存储形式已经被证明保存1500年是没有问题的,而其他存储介质保存时间目前基本都没有超过100年的。所以纸版仍有其不可替代性。但可根据需要采取按需印刷的方式进行调整变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使命是培养民众的科学素养。在经过30多年耕耘,百科全书产品已经从成人到少儿全覆盖的积累下,三版网络版可以考虑突破原有格局,系统化且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级的读者所需要的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知识水平分级分段提供科普知识,增加知识的可读性,使复杂的知识通过学者的编写和编辑的加工更便于理解。作为出版社,如果能够在挖掘不同读者群的兴趣点上有所突破,使工具类型的数字出版物利用率大幅提高,就是为广大民众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出了贡献。

2.权威内容的规模化

互联网时代,体量意味着流量、意味着份量。体量、流量是互联网产品的必备要素。三版权威内容的规模化,建议可尝试采取互联网模式进行生产和集成。目前,建议列入生产和集成计划的可考虑如下途径:

三版区别于一般网络百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已有的积累和自身的专业性、权威性。(1)百科社百科全书、知识类图书;(2)全国各机构出版的百科全书、方志、百科知识类工具书;(3)世界权威百科全书;(4)国内、国际特色性权威性数据库;(5)约请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稿件;(6)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对各类正式读物、可靠信息的知识挖掘。对“大数据”的挖掘,具有巨大的价值。

权威内容的规模化集成需要以两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保障:第一,依商业原则和互联网规则建立共赢机制,保证内容资源贡献者各方利益的最大化;第二,建立一套标准和一个适配的技术架构,保障来自不同渠道的内容可以有机融合使用。

权威内容的规模化集成需要专业的队伍。内容是三版的核心,相应的技术支持是基础,收集整理已有的内容和技术支撑,找出其中的特点和需要补充完善的东西,从根本上需要培养建立起一个专业成熟的出版队伍。当有大量的新鲜素材进入以后,这个队伍能够有判别素材的能力,有处理素材的技术,找到最有价值的核心素材为我所用。通过先进技术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发挥人才的作用,实现素材的真正价值。

权威内容的规模化集成还需要处理好百科全书的内相关和外相关。而“维基百科”和线上《不列颠百科全书》之所以成功,与在这种外相关的处理上所投入的精力有很大关系。

3.组织流程和结构平台化

(1)三版组织流程拟采用分布并联式,组织形式平台化。分布式即扁平化,每个单元都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用户;并联则将若干个分布式单元,如企业员工、作者、用户和合作者各方并联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创造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2)开放,是三版组织形式的另一本质特征。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价值的资源、主体,认同并遵守三版价值观、规则,都可以进入,有效交互,动态优化。

4.为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1)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现在的消费者拥有指尖上的权力,指尖上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体验,都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实时的新闻直播。三版要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得到最好的体验。

(2)知识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为彰显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知识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是个性化服务的高级样式,独特的增值服务、精准性,使之有别于普适性产品,而具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需求,以及良好的商业前景。这也是三版的主攻方向。

(3)得民众者得天下。三版要关注广大民众需求,创建吸引网民广泛参与的大众化知识社区。

5.明确边界,分段实施;快速迭代,循序渐进

(1)三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其任务边界,并在总体设计框架下,分解阶段性目标,确立阶段性成果。

(2)三版技术和产品适用“敏捷开发”的互联网开发方法,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互联网业态本身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现代企业基因使之活力四射,攻城掠池,所向披靡。要完成三版任务,并期望以此带动企业转型、引领企业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持续“造血”、内在动力等问题,现有体制机制显然难以解决。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胆使用现代经济工具和手段,探索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在资本运作、兼并重组、股份制、法人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人才、资本、市场、动力、效率等要害性、瓶颈性问题。

7.三版和百科传统板块

(1)三版作为新生业态,与目前百科社的传统经营板块并行,各自独立运营。传统经营板块解决现实问题;三版完成国家任务,并探索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2)三版新业态和传统板块之间建立资源流动、共享、有效配置的通道和机制。传统板块的内容即时向三版归集,传统板块的大型项目探索“项目—丛书—数据库”一体化,并向三版输送;三版的技术、平台、数据库集群,海量元数据等,向传统出版所有编辑部开放。

传统板块和三版新业态的互通互惠,同样建立在成本核算、利益共享的规则上。

(3)数据部是所有内容数据的流转阀。从内容管理角度来看,要明确所拥有的素材和词条的使用权限和权利管理。利用好手中的资源,理清其中涉及的著作权等问题。在三版和其他内容归集时,做好素材的管理,利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充分利用编纂平台流程管理和知识管理挖掘的功能,规范标引,方便不同需要。

四、2014年具体目标

编纂平台建设。编辑加工和存储平台完成招标、建设、验收并投入使用;分发和运营平台完成招标、建设并验收。

完成相关标准和流程制定。主要有:《百科全书XML格式标准》、《百科全书内容标引规范》、《百科知识描述体系标准》、《百科全书元数据应用规范》、《百科全书编辑流程规范》、《百科全书编纂规范》、《百科全书传播规范》、《百科全书内容流转规范》、《图片采选标准和分类标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采选标准和分类标准》、《流程和体例》。

队伍建设。组建总编委会;组建权威专家作者队伍;组建互联网编辑、运营团队;人员培训。

百科全书及工具书数字资源库建设。预计收录条目总数达到50万余条,图片10余万幅。计划完成200G图片素材入库。

三版完成新组稿不低于20万条,图片5万幅。

《中国大百科全书》“1+2版”社内上线;年内开通三版官方网站。

“加强编辑能力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竣工,2015年上半年编辑大楼改建完工投入使用。三版信息化工作环境就位。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变革,并取得实质性突破。


(1) 2014年1月中国出版集团生产经营工作会议命题作文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