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读古诗词精华品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切情入境解词句
——《氓》赏读

《诗经》

氓(méng)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qí),至于顿丘。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guǐ)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jiù)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shèn)!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tuō)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shāngshāng),渐(jiān)车帷裳(cháng)。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mǐ)室劳矣。夙(sù)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学习选自《诗经》的名篇《氓》,分析男主人公“氓”的形象,诗中有这么一个句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对于“蚩蚩”,教材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忠厚老实的样子,另一种是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到底哪种理解更妥当?

忠厚老实说。原因一,男子为人处世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正是女子喜欢他的重要原因。原因二,男子的忠厚老实与后文的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因三,第一章先是直接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前来求婚,忠厚老实,一心一意;后面又间接写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婚期稍晚,大发脾气。前后对比,喜怒无常。原因四,忠厚老实是假,讨好谄媚女子是真,因为有求于女子,因为急于求婚,所以要装,要装得让女子满心满意。

机灵聪明说。认为“蚩蚩”是笑嘻嘻的样子,其实是说这位男子机灵聪明,善于应酬。原因一,嬉皮笑脸,油嘴滑舌,专会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讨好女子,因而女子喜欢他。原因二,“蚩蚩”这副笑脸如花的表情与后面“抱布贸丝”的动作相配合,笑脸如花是假,讨好女子是真,“抱布贸丝”是借口,“来即我谋”是真意。男子很会表演。原因三,从后文来看,男子三心二意,用情不专,前面的“氓之蚩蚩”写他油嘴滑舌,巧舌如簧,其实是伏笔,前呼后应,文脉连贯。原因四,女子一般喜欢男子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但更多喜欢男子会哄女子,会逗引女子开心,会甜言蜜语,后文又写女子深情痴恋男子,如痴如醉,不能自拔,如此看来,男子的“蚩蚩”当作聪明灵活理解为好。

忠厚灵活说。此说综合前面两种看法,认为各说各理,言之有据,共存并美。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深陷情网的女子心目中,男子不管是忠厚老实,任劳任怨,还是巧言令色,笑脸如花,女子都接受,都喜欢。爱一个人,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感觉,不可以依循因果逻辑理性分析。爱一个人,当然也就爱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好比这个男子,说他忠厚老实,不善言辞,说他表里不一,花言巧语,说他心机巧谋,聪明灵活,说他掩饰自己,精明狡猾,等等,都是可以的,都不影响女子对他的爱。从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来看,《氓》开篇用“蚩蚩”两个字描写男子的情态,真实而准确,生动而丰富,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情复杂的男主人公形象。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去看,女子安慰男子,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合适的媒人上门提亲,你不要生气,我们两个现在约定,就在这个秋天结婚吧。女子安慰、劝导男子,女子承诺婚期,女子心中着急,女子果断答应男子,说明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女子表现得格外大胆、主动、热烈。二是从男主人公的角度看,他为何生气呢?从前面的文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可以推知,他怪罪女子故意拖延婚期,他想早点结婚,操之过急,以至于疏忽了要请媒人上门提亲,以至于他自己亲自上门找女子商量婚事,如此做法,当然不符合当时的习俗与礼规,因此,女子责怪他“子无良媒”。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现在是深深爱恋女子的,恨不得早一点结婚成家,过上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他的性情比较急躁,容易生气,做事有点莽撞,考虑不周。结合开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来看,有求于人,急于说亲的时候,他表现得热情谄媚,笑容可掬。当得知婚期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表现得急躁生气,毫无节制。纵观前后,一以贯之,他是一个喜怒无常,急躁莽撞的男子。

“秋以为期”一句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是“以秋为期”,这两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原文的表达可否改为常规表达“以秋为期”?显然不能,常规句式只是一般陈述句,表达平淡,波澜不惊,没有特别的意味。变式句“秋以为期”将介词宾语“秋”提前,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女子看来,当着男子的面,特意告诉男子秋天我们结婚,一言为定,决不反悔,等于是给男子一个许诺,给男子吃下一枚定心丸。于自己而言,也是表达对男子深情的爱恋。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研究这几个句子,重点研究两个词语“垝垣”“复关”。“垝垣”是指破败倒塌的城墙,此处描写女子等待男子前来幽会,为何要登上破败倒塌的城墙?登上完整高峻的城墙不行吗?有人认为,只有登上高高的城墙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清楚自己的心上人是否出现。这个细节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渴盼与思念。有人认为,登上倒塌破败的城墙很不容易,相比完好无损的城墙而言,更能看出女子不畏艰难、热切关注男子的踪影。有人认为,登上破败倒塌的城墙,有点危险,不小心会摔伤,或者遭遇生命危险,越是艰难,越是危险,女子越要攀登,更能看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恋,对爱情的热烈向往。有人认为城墙倒塌破败,杂草丛生,如此萧条荒芜的环境自然烘托出女子不见男子时候的悲凉失落的心理。也许有人会反问,女子是在等待男子前来约会,如果满心悲凉,面色凝重,无精打采的样子,哪个还愿意和你约会呢?应该说,约会之前的等待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但是更多的是充满喜悦与期盼,幸福与甜蜜。有人认为,登上倒塌的城墙瞭望男子,表现出女子追求爱情的大胆和勇敢,执着与痴情。与后文男子的薄情变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男子的品行不端,用情不一。有人认为,这是男女约会,破败荒芜的城墙边,人迹罕至,比较偏僻,不容易被人发现,这是青年男女私会的理想地方。《诗经》十五国风里面的《邶风·静女》有这样的句子:“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写男女幽会,翻译过来就是:“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幽会也是选择城墙的一个角落,比较隐蔽,不为人知,为两个相爱的人提供了一个卿卿我我、耳鬓厮磨的绝好场所。上述各种理解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确性,但是,最后一种看法相对更加合情合理,男女幽会比较私密,所以选择人迹罕至、不为人知的“垝垣”之地。

关于“复关”,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将“复关”改为“男子”“情人”“郎君”,是否可以?结合课文情境不难知晓,不可以。这三个词语都比较直接,一览无余,情味淡薄。“男子”称呼,显得客观、冷静,无情无义。“情人”则是强调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而暧昧,有那么一点特别的味道在里面。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是定位为“情人”,而是“恋人”。“郎君”的意思是女子称呼自己的丈夫或情人,显然,他们两人还没有结婚,不能这样称呼。相比这三个称呼,诗歌中的“复关”显得含蓄内敛,节制感情,比较符合中国诗文的表达传统,不直露,不张扬,节制情感,留有余味。结合情境来想,女子登高望远,盼望看见“复关”这个地方,盼望看见那位居住在“复关”的心上人,一心一意,痴情等候,内心充满无限地激动,无尽地期待,无比地幸福。她牵挂一个地方,只因为那里居住着自己的心上人,正如我们远隔千里万里,关心一座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只因为那里生活着一位我们牵挂的亲人或情人。一个人因为爱上另一个人,进而爱上那个人生活的城市。相反,一个人思念一座城市,只是因为那里生活着他(她)热恋的另一个人。所以,诗歌当中说“以望复关”“既见复关”“不见复关”,均是以“复关”代指生活在复关的那个人,这种表达具有一种博大深远、绵长深厚的情味。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理解这个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谁送谁?这与传统送别有无区别?此番送别说明了什么?显然这两句是写女子送别男子,因为前面有这样的句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男子借着换丝的名义来向我求婚,与我商量婚事,最后离开我家,当然是我(女子)送别男子。一般而言,两人约会,最后分别,多半是男子送别女子,甚至护送女子直到她的家门口,看着她亲自进屋才放心离开。男子呵护女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可是,这里是女子送别男子,有别于传统习俗。可见女子的大胆、主动、深情、热烈。一般送别也只不过是“送君送到大路口,有句话儿难开口”,可是你看,这儿是女子送男子,一块渡过淇水,一块到达顿丘,不去考证淇水在哪里,顿丘在哪里,女子家乡又在哪里,反正这些山啊水啊的交代,分明告诉读者,送君送得很远很远,走了水一程,山一程,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女子对男子的爱像淇水一样绵长,像顿丘一样厚重。男子走到哪里,她的爱和她的心也就追随到哪里。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句话也是女子的道白,赶快驾着你的马车过来,拖着我的嫁妆走,我要和你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早日过上幸福生活。语气热烈,情意炽热,大有迫不及待,立马嫁人之感。可见女子爱得如痴如醉,爱得如火如荼。她的爱情,就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世界。恰如一首歌所唱:“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的心窝。”另外,这两句诗歌揭示了一种古老的风俗,迎来嫁娶,喜气洋洋,热闹喜庆,开开心心。令人想起“西部歌王”王洛宾一首歌曲《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啦/西瓜大又甜呀/那里来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古今习俗,一脉相承。吉祥喜庆,热烈红火。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理解这个句子,注意一个“谋”字,商量婚事。男子不是请媒人提着彩礼挑着财物吹着唢呐敲着锣鼓浩浩荡荡上女方家门提亲,而是自己一个人打着“贸丝”的名义私下幽会女子,与她商量婚事。这种做法不符合传统习俗,不受女方家人欢迎,不被社会接受。男子应该知道这一点,可是,他为何要一个人上门求亲呢?只有一种解释,热恋中的男子被爱情熏昏了头脑,太急切,太热烈,太莽撞,以致不顾世俗眼光,不讲传统礼节,一个人想咋干就咋干。当然,也是爱。这个“谋”字表现出男子的急躁、莽撞、不够冷静,处事冲动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