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態
蒲台群島位於熱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具東亞季風氣候特點。夏季長而高溫多雨,冬季短而涼爽乾燥,年均溫度為攝氏二十三度,年均降水量為二千二百一十四毫米,但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群島上成土母岩為花崗岩,土壤為赤紅壤。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現存植被主要有次生林、灌叢和人工林。
蒲台群島上的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但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山坡間散佈露石,導致了群島上植被類型主要以灌木叢為主。其他群落有次生性常綠闊葉林、紅樹林和海邊沙灘植物群落等。
灌叢群落是蒲台群島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植被類型。它們是在乾旱、貧瘠的山坡上自然演替起來的。優勢種為豺皮樟、潺槁樹、紫薇及刺葵等。草本群落的優勢種為刺芒野古草、山菅蘭和崗松。次生性常綠闊葉林群落在蒲台群島主要分佈於蒲台島上,由於村民篤信風水,經保護為風水林,具有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喬木層主要植物有:假蘋婆、鴨腳木、黃牛木、紫玉盤、豺皮樟、潺槁樹、紅車、銀柴、筆管榕、三椏苦、菲島算盤子、草海桐、絨毛潤楠;灌木層主要植物有:梅葉冬青、白藤、山芝麻、野牡丹、廣東刺柊、刺柊、珊瑚樹、玉葉金花、毛冬青、亮葉猴耳環、九節、山橙、白花酸藤子、角花烏斂梅、車輪梅及白背算盤子等;草本層主要植物有:兩歧飄拂草、山菅蘭及積雪草等。在蒲台群島的現有植物群落中,以該種群落的植物組成豐富,結構複雜,區系多樣性高。紅樹林群落主要分佈在蒲台島沿岸,面積極小,組成紅樹林植物種類比較簡單,主要有:黃槿、楊葉肖槿、桐花樹、海漆、老鼠柊及厚藤等。海邊沙灘植物群落:組成十分簡單,在各島均有分佈,主要由草海桐、許樹、露兜樹及厚藤等植物組成。
據初步統計,蒲台群島共有維管束植物二百四十五種,分別隸屬於九十三科二百零三屬,其中本土植物七十五科,一百八十三屬,二百二十五種,栽培植物五科六屬六種,外來入侵植物十三科十四屬十四種。
劍麻
烏毛蒛
山橙
蒲台群島中的島嶼均為大陸島,第四季冰期曾與大陸相通,因而與鄰近地區植物區系的關係密切。在群島上的植物均見於香港其他區域,島上植物佔香港現有記錄的野生維管束植物總科數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三,總屬數的百分之二十點二,總種數的百分之十一點五,是香港植物區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於人為活動的干擾,原有森林早已經破壞殆盡,與大帽山和馬鞍山等孕育着香港植物區系最為豐富的地區相比,蒲台群島現存的植物區系較為貧乏,完全缺乏殼斗科和木蘭科等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特徵種類,樟科、桑科、茶科、茜草科和芸香科等植物的種類也比較貧乏,主要為少數廣佈性的陽性植物種類,且現有的次生植被均以陽性先鋒植物種類為建群種,群落結果相當簡單,僅僅在濕潤溝谷生境中次生林群落中才具有稍耐蔭的植物種類。
蒲台群島的植物中有國家保護種類一種,受香港政府《林務規例》和《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保護分別有三種和兩種。這些植物均具有較高的經濟利用價值,由於環境條件的破壞,這些植物種群密度低、規模小,因此在植被恢復和生態建設中應予以特別的保護和撫育。
由於蒲台島上沒有車輛及工廠,所以並無污染,成為雀鳥的綠洲。每年三至四月,成千上萬在東南亞地區度冬的候鳥,陸續飛返北方的原居地,蒲台島亦漸成為候鳥的歇腳站。有觀鳥人士發現,島上的雀鳥愈來愈多。現時,在蒲台島或附近海面的有記錄雀鳥品種已逾三百種,佔全港數字超過六成。其中有十種已被確認為在香港發現的新品種,相信最少七種為瀕臨絕種的雀鳥。除雀鳥外,亦有遊人到蒲台島觀賞蝴蝶。
山薑花
仙人掌
相思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