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鄉土傳說(1)
姻緣石與戀愛巷
從前,澳門大三巴牌坊西側的一條小巷,住着一戶姓甄的商人家庭。戶主兩夫婦是很講體面的人,卻只生下一個兒子。這獨生子名叫寶樹,生得很俊俏,夫妻倆指望他長大後繼承生意,成為家族的搖錢樹。但甄寶樹在家人和傭人的溺愛之下,養成與普通人不同的個性,父母認為他的心智成熟程度與他十八歲的年紀不相稱。
甄先生有個姐姐,嫁給城中一戶姓石的人家,只生下一個女兒,名叫如玉。那石先生吸食鴉片、賭博、嫖妓,耗盡了家財,更不幸染上當時是不治之症的肺癆。他死去之後,年芳十七歲的石如玉小姐與母親無以維生,唯有變賣住屋,寄住甄先生家裏。
如玉長得美麗溫柔,寶樹與她在一起非常快樂。隨着日子的增加,相互之間的親戚感情在不知不覺中變為不可逆轉的愛情,甚至到了不能一天不相見的地步。
甄氏夫婦見到這種情形非常擔憂,一來生怕兩人血緣相近,若結婚很可能因此而生畸胎,為祖宗、族人所不容;二來恐怕她身體裏潛伏着她父親傳染的肺癆菌。
甄先生與姐姐商議後,將如玉秘密送到城中另一個親戚家裏寄居,姐姐則留下來幫助料理家務。
寶樹多日不見如玉,終日茶飯不思。親人都不肯將如玉的下落告訴他,他唯有暗中到處尋找。找了幾十天,寶樹終於知道如玉的住處,卻不能上門見她。他唯有託人傳信,約她到靑洲山一棵大榕樹下見面。當時那裏雖然是遊覽名勝,但非常偏僻隱蔽。
一對小情侶久別重逢,哭訴相思之苦。寶樹驚聞親戚到處找人作媒,要迫她出嫁,兩人擁抱着不肯放開,恐怕放手之後就永遠不能在一起了。
過了兩天,甄氏姐弟見兩個年輕人都沒有回來,到處尋找不獲,慌忙報警。最後,警察帶領他們來到青洲山,見到寶樹和如玉互相緊緊地擁抱着,倒臥在大榕樹下一塊光滑的岩石上,相信他們是服藥自殺了。
由於兩人的屍體無法分開,甄、石兩家在悲傷痛惜之餘,一致同意讓兩人舉行冥婚,然後合葬。
不知過了多少日子,人們看見這對殉情男女倒臥之處,很多樹根纏繞着花崗岩,就像小情侶難分難解地互相擁抱。從此以後,每逢時節都有情侶來這裏上香拜祭,祈求保佑愛情永固,永不分離。人們傳說有時在黃昏細雨之中,會隱約見到這對天真無邪的小情人並肩坐在那塊花崗岩上的身影,所以那塊石頭被稱為姻緣石。
當年青洲是個小島,有不少葡籍教會人士在那裏居住,所以這個故事在葡人中流傳很廣。人們傳說,大三巴牌坊西側那條幽靜的小巷至今名為戀愛巷,就是與這個愛情故事有關。
講述者:黃蘊玉,男,資深畫家、教師、《華僑報》專欄作家,今已故
採錄於二十世紀後期
北澳的詭異
氹仔北部臨近友誼大橋引橋的地方,從前是個海灣,叫做北澳。在北澳的山邊、灣畔,自古存在多個墳場,現在雖然大部分已經變成高樓林立的陸地,但對一些居民和途人的心理似乎仍存在影響。
從前,在一場颱風過後的晚上,有個管理北澳一座墳場的年青男子,在管理處的窗口望出去,忽然見到一絲絲的寒光和類似鬼影的東西在空中飄過,隨後聽見斷斷續續的聲音,像哭叫,又像呻吟。這情形日復一日,時隱時現,這男子終於因害怕而辭去這份頗為高薪的職位。後來有個自稱風水師的男人去看,認為這現象是昔日風災死難者死得不甘心,冤魂乘颱風之勢作祟,建議管理機構高價聘請他作法安魂,才可保安寧。管理機構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從此以後,這墳場就再也請不到管理員了。
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個年老的樓宇管理員夜間在管理處照常地睡在床上,到了翌日早上醒來後,他發覺自己卻睡在走廊的一張躺椅中。
這個老看更將詭異情形告訴在這座樓宇居住的大人和小孩,不少人聽後心裏忐忑不安。有一晚,一個女童對祖母說:“對面那間屋昨晚有很多人,好像在打麻將,好吵呀!”她的祖母覺得詭異,因為她知道那是一間幾年沒有人住的空屋。又有一晚,一個男童和他的爸爸從樓上家裏下來,男童忽然透過玻璃窗指着外面街上說:“爸爸,外面那條街有好多人走來走去呀!”男童的父親初時不以為意,他拉着男童的手沿大堂走廊轉過牆角,再朝男童所指的地點看,卻一個人影也沒有。這兩家人將遇到的詭異互相訴說,越來越驚恐,於是兩家都搬走了。不久,老看更也辭職走了。後來,幾個外來大學生搬來,分別住進搬走的兩家原來所住的單位,而管理處又來了一個新近移居澳門的中年男人。過了幾年,人們問他們有沒有見過詭異現象,他們都說沒有。又問他們是否知道北澳從前是甚麼地方,他們也都說不知道。隨着這座樓宇的價格下跌,後來搬進居住的外來大學生、外勞和新移民越來越多,在這座樓宇居住的新舊住戶都互相告誡說:“以後不要向新搬來居住的人說北澳原來是甚麼地方!”
有一天,那個風水師乘車經過,看見這裏遠近都有許多高樓拔地而起,樓價升到幾百萬元至一千多萬元,買的多是外來投資的富貴人家,就對身邊的朋友說:“我很後悔當年沒有趁這裏的樓價跌到十多萬元至幾十萬元的時候買入幾層,現在這裏車水馬龍,人氣旺盛,就算有鬼都不敢來啦!”
講述者:彭元浩,男,約五十歲,二十世紀氹仔官也街一間中藥店的東主
周嘉豪,男,1990年出生,澳門大學文學碩士,中學口述歷史課程導師
1978年至2015年採錄於澳門氹仔
附記:
北澳歷來最多人談論的三處地方是沙岡墳場、萬人坑和炮竹先友墳場。
一百多年前,大潭、小潭兩個島還未連成一片,由三家村至吳家園一帶(位於現在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以東)海邊有幾十間高腳木棚。一天夜裏突然颳起非常猛烈的颱風,全部木棚被摧毀,木棚裏大約二百多個窮人墮海被淹死。這場發生在農曆甲戌年八月十二日的風災,也引致澳門半島許多人死亡。澳葡政府從澳門和離島的海上撈獲屍體共七千多具,全部在氹仔三家村至吳家園一帶海岸的沙岡下葬,男、女、小童分別被葬在三個大墓中。
七十多年前,澳門由於日本軍隊封鎖和奸商乘機囤積糧食引致嚴重饑荒,加上霍亂、傷寒等疫症流行,六國飯店所在的十月初五日街等街道每日遍佈屍體,澳葡政府派人將無人領葬的屍體收集,幾年間共用拖船運來葬在北澳灣海灘臨時所挖坑道中的死者逾萬人,所以那裏被稱為萬人坑。
在1990年代前氹仔炮竹業興盛期間,謙源、謙信、廣興泰、益隆、寶昇、光遠等炮竹廠,都先後發生炮竹爆炸的慘劇。每次都引致許多人被炸至無法辨認屍體,因而都集體葬在炮竹先友墳場。
現在沙岡墳場已經遷入大潭山西北邊的市政墳場,炮竹先友墳場也在市政墳場內。萬人坑和北澳海灣已經變成馬路和大廈建築用地。以前氹仔居民罵人會說“去北澳啦!”,現在這句話不說了。
2014年11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實驗報告指出,有人所謂見到鬼魂,是因為身體疾病、過度疲勞、精神受到壓力、心理受到影響等情形下,與自我意識、動作和空間感有關的大腦區域出現訊號干擾,從而產生幻覺。
“馬交石”和“馬交”的來歷
馬交石是昔日黑沙灣至劏狗環(即現時水塘一帶原本所在的海灣)由岸上至海上星羅棋佈的岩石。
相傳,在現時馬交石天后古廟所在的山頭,昔日有一系列雄奇的大石,其中最大的一塊呈橢圓形,橫擱在三塊橋墩形的石頭上面,尤其壯觀奪目。明代年間,有個身份不凡的人來遊覽,他覺得這裏海上、陸上的岩石,包括這塊凌空突兀的巨石,都很像當時守土護國的炮。那時候的炮跟現在的不同,炮彈是用圓形的石頭做的,所以“炮”字寫成“礮”字。他心有所感,便提筆在這塊橫置的巨石上寫成一個很大的“礮”字。跟隨着他的香山地方官吏唯恐他的墨寶被雨水沖去,便叫工匠照筆跡刻字,讓遊人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後來,由於地質的變化,這塊橫置的巨石斷成三截,剛好把“礮”字一分為三,分別由下面一塊橋墩形的石頭承托。但三塊橋墩形的石頭有不同程度的沉降,這樣人看起來中間一個馬字較高,兩旁的石字和交字較低,於是以後的遊人讀起來就變成了“馬交石”。後來,有人還在其他陸上、海上的大石上照樣雕鑿“馬交石”三個字,有的還配上花紋圖案。於是“馬交石”不但成了這一帶從海上到陸上無數岩石的總稱,也成了這處地方的名稱。
又過了許多年,有一天,一群葡萄牙商人乘船來到香山嶴東面海灣登岸。他們到了一條小村,想找個懂得和他們談話的男人問問這是甚麼地方,但找不到。最後見到一個正在屋外晾衫的婦人,有個小孩在她身邊。為首的那個葡國商人上前問晾衫的婦人:“O que nome este sítio?”婦人聽不懂葡語,自然答不上。正在這一瞬間,一隻狗見了陌生人便跑過來,小孩怕狗弄髒要晾的衣服,急忙對婦人喊:“媽,狗呀!”於是這群葡人都以為小孩代婦人回答,這地方叫“馬交”。這群商人接着又去向海灣的其他村民問這地方是不是“馬交”,村民都不大聽得明白,但都照樣點頭表示這處地方是“馬交”。這群商人回去告訴其他葡人,於是許多葡人都以為這個小島的名稱叫“馬交”。
講述者:袁甫,男,約七十歲,碩士,作家,馬交石圓台仔區居民黃月娥,女,五十餘歲,高中文化,家庭主婦
2015年5月採錄於澳門
附記:
原本在澳門東北海岸上下的岩石群,在最早的古書上稱為“馬蛟石”,表示岩石成陣,像馬躍於山,像蛟騰於海。後來寫成“馬交石”。馬交石附近曾有一條小村,叫馬交石村。現時馬交石天后古廟就是這條村的村民於1865年建的。這座廟昔日是在臨海的山邊。1923年至1930年,荷蘭工程公司承包澳葡政府判出的填海建港工程,在現時漁翁街至嘉思欄馬路一帶包括天后古廟後山挖泥採石,用來填成由馬場、黑沙灣至嘉思欄馬路的新陸地,使馬交石湮沒,至今大致上只剩下圓台仔(用來紀念挖山填海的“海港工程”)所在處、有大部分埋在泥土中的一塊岩石。現在位於勞動節大馬路行車天橋旁邊的圓台仔,成為附近新住宅區的名稱。馬交石村的村民因填海工程被迫遷往台山。至今仍以“馬交石”命名的地方和設施有馬交石山、馬交石炮台馬路、馬交石斜坡、馬交石街、馬交石基督教墳場等。“馬交”現在又成為澳門的別名。
猿人石
在路環島竹灣與黑沙灣之間的南山東南面,即黑沙海灘右邊龍爪角石灘彎角處,有一塊黃褐色大石(整塊大石稱為駱駝石,是澳門地區現存最大的奇石),其中向西南面的一部分似猿人頭像。這部分象形石名為猿人石。
據民間傳說,在無從稽考的遠古時代,陸地上是猿的國度。“猿人”是個聰明的賢臣,擔任王國的諫議官,民間傳說稱牠為“諫議大夫”。王國裏的猿王是個昏君、暴君,牠獸性難改,常常小題大做,枉殺同類,許多功臣義士都難倖免。“諫議大夫”認為首先應該從認知上去促進猿類的進化,於是冒死苦諫猿王從善並致力啟迪猿類的心智。然而,牠的奏議不但沒有被採納,反而被誣“欺君”之罪。
“我們就永遠做猿類,做獸類,不是很快活嗎?”猿王一面嚼着桃子,一面連蹦帶跳地說。
諫議大夫啟奏道:“別的猿類沒有進化為類人猿和人的條件,我們這一族群已經有條件,就應該儘快進化,將來成為人類,才能更好地在這個世界生存和繁衍。請大王三思!”
猿王道:“混賬!這豈不是要叫我們變種?變了種後不能回復原種,那豈不是背叛祖先?”
其後,猿王認為諫議大夫存心叛逆,在身邊佞臣的慫恿下,要將牠賜死。猶幸猿國還有一群忠義之臣冒死保奏。最後,諫議大夫被放逐到天涯海角,困在路環島南山腳下海邊的大岩石中不能回去。牠孑然一身,含冤終老,死不瞑目,仰天長歎,化成大石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巡守邊疆回到朝中的大元帥知道了諫議大夫被放逐的消息,非常痛心,馬上晉見猿王。牠心直口快,高呼要求為諫議大夫平反。猿王見牠滿面怒容,恐怕牠帶兵造反,連忙喝令左右護衛將牠綑綁,在牠的面上施以烙刑。
一群大臣為大元帥求情,最後大元帥雖免一死,仍不幸被驅逐到茫茫大海中。大元帥憑着一身勇毅,乘桴漂流到南海之濱。牠看見已到大地的盡頭,離猿國很遠,於是棄桴躍登路環島黑沙灣西岸。牠穿過石叢登上岸邊小山坡(原來位置在現時龍爪角第一巷巷口附近)翹首遠望,凝神沉思,欲語無從,感慨不已,天天如此,最終化成奇石。
這塊無數年代以來一直存在的奇石,往日常被人偶然看到給“嚇了一跳”,因為它形神俱備,活像一個被海風吹起頭髮的老猿人(既有猿的特徵,又有人的特徵),額、眼、鼻、嘴、下頜、臉和臉上的烙印都甚為清晰,而且堅強耿直的形象鮮明,表情與龍爪角東南海邊大石中的“諫議大夫”互相呼應。可惜這塊澳門第一個體奇石在該處別墅群龍輝半島興建之後就消失了。
猿王將兩個賢臣放逐後,問朝中負責記錄歷史事件的官員——傳說中稱牠為“太史官”,如何記錄這兩件事情。太史官堅持如實記錄,猿王卻叫牠隱瞞真相,並且要對朝廷歌功頌德。太史官不肯違背良心屈從,將歷史真相的記錄放進袋中,綑在胸前,連夜化裝成鬼怪一般樣子,掛冠離去。牠的副手也重情重義,不但不圖取代牠的官職,還與牠一起遠走天涯海角。
無巧不成書,“太史官”與副手後來也走到路環島來。到了北面岸邊(上世紀原有的映山湖南面),因極度疲勞,當陣陣寒風吹來,牠們互相依傍着,竟然昏睡過去。海風再也沒有把牠們吹醒,牠們漸漸地也化成奇石。
直至本世紀,在路氹填海區蓮花路駕駛學習暨考試中心附近,人們仍然可以隔着狹長的映山湖(該湖已於2012年被填平),看見牠們在山上與“諫議大夫”同樣顯露悲憤神情的形象。牠們寧死仍堅持史官的信念,千秋萬世不屈地端坐在高崖上。
猿王見兩個史官離去之後很久沒有回來,便派了一個機靈的侍從——小狒狒去打聽。小狒狒領旨之後不敢怠慢,但到南海之濱沿途尋找打聽毫無結果。牠披着斗篷,睜着眼睛,豎着耳朵,托着下頷,正在沉思。因害怕受罰,不敢回去見猿王。忽然天上電光一閃,牠就以這個特定的模樣變成了石頭。至今這石塊還在龍爪角家樂徑旁邊,距小徑起點(竹灣馬路與黑沙兵房路交界處)約三十米。但由於日久風化而未受保護,近年形態沒有昔日那樣清晰。
四個真正忠誠於猿國的賢臣先後離去之後,猿王手下再沒有進諫者。牠終日肆意妄為,引致政局大亂。終於有一天,猿王精神錯亂,在瘋狂地枉殺大群無辜國民之後,從高山頂上栽入深淵。
朝臣和國民擁立了新的猿王。新猿王在知悉四個已故賢臣的事跡之後非常感動。牠汲取先王的慘痛教訓和別國的先進經驗,提倡和諧,嚴懲貪腐,反對阿諛吹捧,推行改革,加速類人猿的進化。類人猿終於實現進化成為人的“猿國之夢”。從此,歷盡滄桑的猿人石“諫議大夫”和“大元帥”那仰天欲語、慷慨悲戚的神情隱約顯現一絲微笑。
講述者:楊輝(1924-2012),男,上過九年私塾,路環信義福利會創會會長
1998年至2008年採錄於路環島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和黑沙村
附記:
上述故事於1960年代開始在路環民間流傳。當時每日挑擔穿梭各村叫賣麵包的小販楊輝是傳播者之一。路環聖方濟各教堂主理神父陳基慈曾經將幾個奇石的簡要故事以中葡文在教會刊物中刊載,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在1990年代將中葡文故事張貼於該會壁報,時任海島市政廳高級技術員的筆者閱後,走訪楊輝、吳觀祥、張華安等居民,整理成多篇文章,分別載於《Roteiro das Ilhas-Ilha da Colone離島遊蹤路環篇》、《路氹訊報》、《海島風華》、《澳門海島石景》等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