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北行
1851年12月,一場由威靈頓街起,迄至西營盤修打蘭街,沿着當時瀕海的皇后大道焚燒之沖天大火發生後,政府用廢墟的頽垣敗瓦進行填海,在新填地上闢成文咸東街、文咸西街、乍畏街(即蘇杭街)、孖沙街及摩利臣街等多條街道。約1870年,填海範圍伸延至永樂坊(街)。而當局亦在此一帶撥出多幅官地開投,供各行業人士購買。
早期的文咸東街為華人的金融街,金舖銀號雲集。
至於文咸西街早期名為文咸西約,又被稱為舊鹹魚街,以及南北行街,則麇集以經營白米、參茸藥材、海味、銀號及保險公司的店舖。最早的一間米行,是成立於1851年的乾泰隆。另一著名米商為元發行,其“事頭”(老闆)為顯赫的高滿華及陳德輝,後者為穿紅頂花翎四品官服的清庭候補道台。
由於洋行只做外洋生意,若要與中國內地及南洋進行交易,則必須假手南北行的商號。
位於文咸西街12號,開業於1920年代的蔘茸藥舖百昌堂,1985年。藥舖及建築物現仍存在。(圖片由陳創楚先生提供)
南北行街店舖外的剃頭檔,背後可見店舖新到商品的掛牌,約1900年。
南北行的“南北”,是指“南貨北運”及“北貨南運”。“南”是指南洋及東南亞,北是中國大陸、日韓及俄國,後來“南”泛指全世界。
南北行又稱“九八行”,除利潤外,買賣貨物100元,例扣店佣2元。不過,大多數行號都將店佣定於4元,所以實際為“九六行”。
迄至1940年代末,南北行是“駕勢”的行頭,其“事頭”或大班的地位,較諸洋行或船公司的“買辦”還要高,就算做一名管店、伙頭或後生,都是勝人一籌者。
1868年,南北行之行會的“南北行公所”成立,該公所有自己的“更練”(警衛)及水車(消防)隊。在該一帶巡邏的南北行“更練”一直運作至1970年代初。
1870年代,南北行及金融貿易區伸延至永樂街,亦有若干間酒家食肆。部分南北行商的財富已凌駕洋商,當時港府的稅收,百分之九十是來自以南北行商為主的華商。而歷屆東華醫院的總理中,多位亦為南北行的行商。
1880年代,經營參茸藥材的南北行店舖有利貞祥、永和祥、百隆堂、天草堂及晉昌榮等。現時仍有一開業於1920年代之老店—百昌堂。
1895年,有一位於文咸西街42號的濟安洋面保險公司成立並招股,其司理人為陳曉雲(鏸勳)。他曾於1904年任東華醫院總理,亦為香港第一本華人史書《香港雜記》的作者。
由南北行街(文咸西街)中段東望永樂西街,約1920年。中左部兩層高的古老大屋為落成於1860年代的南北行公所。
1870年代,南北行的大米商除乾泰隆、元發行外,還有建南行、泰利行、敦和、全盛、和順興及悅和隆。當時的米種有安南占粳米、安南總樸米、火車樸米及一種鴉片米。當時的米價每擔(一百斤)為1.8元。
戰前,南北行的入口米商共有16家,當中包括乾泰隆、南和行、鉅發源、振南行、振盛行、榮豐隆及永豐隆等。
同為南北行商雲集永樂西約(永樂西街)更練辦事處的經費收據。
干諾道西的米商義和隆、泰昇和及德昌。右方為皇后街,1985年。(圖片由陳創楚先生提供)
南北行店舖的金漆招牌,以及大門兩端的桃符春聯。(圖片由陳創楚先生提供)
工人們在干諾道西由貨艇搬運白米上岸,約1935年,可見撿拾漏在地下碎米的女孩。右方為西邊街白米公倉的均益貨倉。
為方便運輸,不少米商亦有自己的船隊,如由李興瑋(興瑋大廈以其命名)創辦之南和行,便設有“和發成船公司”。
戰前期間,白米來源地主要為暹羅(泰國)及安南,部分來自內地。入口米商的存倉量(quota)是要依從政府批出的“點子”者。
最大存量的米商是七點子,每一點子是24,000袋“藍線包”,每一包內裝米173斤,七點子即共約2,900萬斤。
當時存米的“公倉”主要為均益倉(現均益大廈所在),及九龍倉(現高樂花園住宅及海港城所在)。
入口米商會將白米批出予稱為“批發商”或“二拆家”的“二盤米商”,再由二盤米商“拆”(批)售予零售米店。
早期的南北行商號,皆各佔整幢連舖位共三、四層高的唐樓,更有些商號甚至由文咸西街打通至皇后大道西者。即如米商榮豐隆,米舖在文咸西街18號,但樓上各層則接通至皇后大道西13號的二、三、四樓。地下為交易之舖面,後方為賬房及銀倉。二、三樓均設有貴妃牀及鴉片煙牀,供東主及人客享用鴉片。四樓為廚房及職員宿舍,或另有宿舍設於其他地方。不少職員的“老、病、死”皆在店內度過。
一家店號共有職員三十至四十多人,當中包括一至兩名掌櫃、一名買手、一名“瑪真”(或稱“孖氈”,即merchant,與外國人周旋的翻譯和文書)、二十多名管店、十多名後生(練習生及雜役)、三名伙頭(廚師)。
由文咸西約理事會發出予文咸西街50號大生銀號(銀行)的收條,1953年。
戰前起,南北行老闆喜歡享用德輔道西18號公園酒家的燒鵝,及其對面9號天發酒家的魚翅。和平後,一客由天發酒家送上門的外賣魚翅套餐,用小火爐烘着,供一人享用者索價20元,約為一普通工人的大半個月薪金。
另外,各店號門外均駐有一名“補衫婆”,專為店伴縫補衣物,每次可獲工銀一、二毫,店舖亦供應她兩餐飯餸。
南北行街店舖外的補衫婆,約1925年。
經過德輔道西鹹魚欄區的喪儀隊伍,約1930年。
1930年代初,設於文咸西街的銀行只有“汕頭商業”(現時的大眾銀行),及新加坡資本的“四海通”。而南北行商往來的銀行主要為滙豐、渣打及東亞,但皆只有中環的總行。若要在這些銀行提存當時行用的銀元,店伴多乘店舖自備的“長班車”(私家人力車)前往交收。
每屆農曆新年、孔聖誕、盂蘭節,整街的店舖皆會作盛大慶祝。農曆除夕、新正開年、開市,皆會燃放一串長炮竹以資慶賀,並在舖前設“八音樂隊”,鼓鈸齊鳴以迎貴客。盂蘭節時,南北行店東會舉行“拋三牲”及“撒錢”的儀式,是將祭祀的雞、鴨、鵝等食品及銀、銅幣散給貧苦大眾之善舉。
農曆新年及清明假期,不少隻身來港工作的店伴,會回鄉與妻子溫存,稱為“種薑”,意指如在歲末一索得男,即會設“薑酌”廣宴親朋。
日治時代,南北行的生意大受影響,胡文虎曾邀請乾泰隆、南和行、榮豐隆、振盛行等八間入口米商及七家大雜糧商辦運白米入口,以維持民食,但成效不大。到了1945年4月,由包括三菱、日本郵船等財閥組成的“興發營團”,壟斷和控制白米的入口和專賣,導致米價飛漲,不少人餓死街頭。
1947年11月1日,包括南北行商的商界,在先施公司樓上的中國酒家設宴,慶祝商人節。
同年,因政府實施貨品輸入管制及限制結匯,加上大量來自大陸、南韓及日本的海產雜貨湧至,內地以至全世界的銷場卻無法打開,南北行的生意大受打擊。
德輔道西的鹹料雜貨舖及鹹魚檔,約1985年。
開業於1910年代,位於荷李活道62號的振隆米舖,1994年。
位於永樂西街與文咸西街交界,於1954年重建落成的第二代南北行公所,1992年。
1950年,有80年歷史的南北行公所樓宇改建為大廈,於1954年落成。1990年代再度重建。
1954年8月,政府接受包括西商之新入口米商登記,此後由16家增至29家。到了1975年,再增加7家。
1950年代末,南北行商由文咸西街紛紛向附近的街道擴散,包括德輔道西、干諾道西、皇后大道西及永樂街等。目前,仍有一座乾泰隆大廈矗立於南北行街。
二戰前後,有不少白米批發商的店舖,包括干諾道西四記、榮和昌、義興祥、茂盛隆、榮豐、廣承興、英源、義和隆,以及永樂街的廣萬昌、公和祥及聯豐等。若干家後來亦成為入口米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