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知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周易》名義試釋

《易》、《周易》、《易經》

《周易》原名《易》,是一本充滿哲理的卜筮寶典。《左傳·昭公二年》云:「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於大﹝即「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周公旦封於魯,留相成王,使其子伯禽代就封﹞與周之所以王也。』」西晉杜預注「盡在魯矣」云:「《易象》,上下經之象辭;《魯春秋》,史記之策書。《春秋》遵周公之典以序事,故曰『周禮盡在魯矣』。」注「所以王也」云:「《易象》、《春秋》,文王、周公之制﹝即遵文王周公之制﹞。當此時,儒道廢,諸國多闕,唯魯備。故宣子適魯而說﹝同「悅」﹞之。」從《左傳》所記載和杜預〈注〉中,我們知道《易》興於周,弘於魯,所以後來乃有文王重卦、周公作爻辭之說。不過,春秋時《易》未稱「經」,所以是否如杜預所說有「上下經」還成疑問。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易象》一定能夠演繹《易》作為卜筮之書的特性,不然韓起不會見到《易象》即大為讚歎。從而可推斷《易象》是魯國所傳的篇章,晉國當時並沒有類似《易象》的典籍。(注)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云:「周史﹝杜注:「周大史也。」﹞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即第四爻動﹞,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可見陳國當時並沒有《周易》。

在通行本《周易》中,〈繫辭〉和〈說卦〉都只稱《周易》為《易》,這是本名。《易》而外,《荀子》、《呂氏春秋》都只稱《周易》為《易》。甚至到了西漢,《禮記》、《新語》、《新書》、《春秋繁露》、《韓詩外傳》、《淮南子》等典籍也都只稱《周易》為《易》,主要用於「《易》曰」一詞,而《荀子·大略》的「《易》之咸見夫婦」是例外,但更突顯《易》作為書名的獨立性。

單音節詞「易」變而成為雙音節詞「周易」,大抵東周時先流行於口語,而後著於文字。《周易》的「周」,指的當是以鎬為首都的周,即後世稱為「西周」的周。東周亡後,「周」才有「周代」的含義。

在戰國的史書中,《國語》有三處言及《易》筮,稱《易》者一次,在〈晉語四〉:「是在《易》皆利建侯。」《左傳》有十九處言及《易》筮,稱《易》者兩次(〈昭公二年〉言《易象》不算在內,以其不涉占筮),在〈昭公十二年〉:「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將何事也?」以及〈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壯,天之道也。」在「《易》卦」一詞中,「易」是複合詞的一部分。《左傳》稱《周易》者則有十次之多,分別為:

(01)〈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

(02)〈宣公六年〉:「無德而貪,其在《周易》豐之離,弗過之矣。」

(03)〈宣公十二年〉:「《周易》有之,在師之臨。」

(04)〈襄公九年〉:「是於《周易》曰:『隨,元亨利貞,无咎。』」

(05)〈襄公二十八年〉:「《周易》有之,在復之頤。」

(06)〈昭公元年〉:「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

(07)〈昭公五年〉:「莊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謙。」

(08)〈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衛國,主其社稷?』遇屯。」

(09)〈昭公二十九年〉:「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

(10)〈哀公九年〉:「陽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

《周易》這個稱謂終因《左傳》而得以建立和流傳至今。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卷一〈論三代《易》名〉云:

案《周禮·大卜》「三易」云:「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云:「連山,伏犧;歸藏,黃帝。」鄭玄《易贊》及《易論》云:「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鄭玄又釋云:「連山者,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備。」鄭玄雖有此釋,更无所據之文,先儒因此遂為文質之義,皆煩而无用,今所不取。案《世譜》等群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黃帝一曰歸藏氏。既連山、歸藏,並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毛詩》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時,正在羑里,周德未興,猶是殷世也,故題「周」別於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謂之《周易》,其猶《周書》、《周禮》,題「周」以別餘代,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先儒又兼取鄭說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徧之義。」雖欲無所遐棄,亦恐未可盡通。其《易》題「周」,因代以稱「周」,是先儒更不別解。唯皇甫謐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謂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繫辭〉之文,「連山」、「歸藏」无以言也。

東漢大儒鄭玄解經往往有創意,因此有時不免附會,此又一例。先是《周禮》搬出「三《易》」一詞,鄭玄惑於「連」和「歸」的詞性,只好以「周」為「周普」之義。這解釋毫無根據,所以並不為孔穎達所採納。孔君認為《易》又名《周易》,是「題『周』別於殷」以及「題『周』以別餘代」,這意見相當合理。而西晉皇甫謐謂周文王為西伯時自名其卜筮之書為《周易》,恐怕又是臆度之詞,但孔穎達似乎同意此一說。

1993年在湖北江陵縣王家台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簡,據研究報告,有三百九十四支關乎占筮,其中多支的文字已殘缺。學者一般認為這些竹簡文字是《歸藏》的戰國末期抄本,其中更摻用周代故事。抄本以坤為第一卦,乾為第二卦,兩卦均有卦畫而無卦名。坤卦畫後有「曰不仁昔者夏后启是以登天……」等字,有學者認為「曰」前即卦名;乾卦畫後有「天目朝不利為艸……」等字,有學者認為「目」是「曰」的訛字,「目」前即卦名。屯、蒙以後,卦名和卦序與通行本並不完全相同。坤乾以外諸卦多數首列卦畫,次列卦名,卦名後有「曰」字,再錄故事,以「昔者」發端,例如:「師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師而占……」,「囷曰昔者夏后启卜亓邦尚毋有吝而占……」,「漸曰昔者殷王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占巫咸占之曰不吉……」,體制和《周易》卦辭不同。抄本並沒有爻辭。《歸藏》如果確是殷代的占書,當然極可能是《周易》的底本之一,但《歸藏》以至《連山》在周興之前是否叫做《歸藏易》和《連山易》呢?恐怕未必。我們甚至不能肯定《連山》和《歸藏》是周以前已有的「書名」。從現有的材料推測,周以前的卜筮典籍並不以「易」為名,「易」是周代官方筮書之名,所以《論語》、〈繫辭〉、〈說卦〉都只稱《周易》為《易》。皇甫謐認為文王名其筮書為《周易》,當不可信。而《連山》、《歸藏》被視為《易》,看來是因為周代的官方筮書名《易》,才兼視之為《易》,使周代的《易》失去了獨特性。

《易經》一名頗為晚出。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卷一〈論誰加經字〉云:

但〈子夏傳〉云雖分為上下二篇,未有「經」字。「經」字是後人所加,不知起自誰始。案前漢孟喜《易》本云分上下二經,是孟喜之前已題「經」字。其篇題「經」字雖起於後,其稱「經」之理則久在於前。故《禮記·經解》云:「絜靜精微,《易》教也。」既在〈經解〉之篇,是《易》有稱「經」之理。案〈經解〉之篇備論六藝,則《詩》、《書》、《禮》、《樂》並合稱「經」,而《孝經》緯﹝《援神契》﹞稱:「《易》建八卦,序六十四卦,轉成三百八十四爻,運機布度,其氣轉易﹝讀入聲﹞,故稱經也。」但緯文鄙偽,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數,內外承乘之象,入經別釋,此未具論也。

《漢書·藝文志》引漢劉歆《七略》所載,有:「《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唐顏師古〈注〉:「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孔穎達《周易正義》卷一〈論夫子十翼〉:「故一家數『十翼』云:『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繫五、下繫六、文言七、說卦八、序卦九、雜卦十。』鄭學之徒並同此說,故今亦依之。」﹞。」〈藝文志〉又有:「《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也)、服氏二篇〔顏師古〈注〉:「劉向《別錄》云:『服氏,齊人,號服光。』」〕、楊氏二篇(名何,字叔元,菑川人)、蔡公二篇(衛人,事周王孫)、韓氏二篇(名嬰)、王氏二篇(名同)、丁氏八篇(名寬,字子襄,梁人也)。」究竟周王孫的《易傳》是指周氏注「十翼」之作還是周氏解《易》的「傳」?漢人注《易》沒有只注「十翼」而不注「上下經」之理,所以這「傳」當是解釋上下經及十翼之作。《漢書·藝文志》云:「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雖然後世一般不相信十翼為孔子所作,而多認為是孔門弟子或孔氏傳人所作(彖、象的原作大抵比孔子還要早),但漢人卻一般認為孔子作十翼。故十翼雖然是卦爻辭的「傳」,但因出於孔子,故雖是「傳」,也被視為「經」。是以〈藝文志〉的「易傳」必非指十翼或十翼注,而是指經學家如周氏者的《易》說。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注解傳述人》云:「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授東武王同子中及洛陽周王孫、梁人丁寬、齊服生,皆著《易》傳。漢初言《易》者本之田生。」《釋文》謂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皆著《易》傳,即指此。

〈藝文志〉又有:「《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經典釋文》云:「﹝王﹞同授淄川楊何,﹝丁﹞寬授同郡碭田王孫,王孫授施讎及孟喜、梁丘賀,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學焉。」這些章句肯定是整部《周易》又稱《易經》的注解。

1882年,英國(聯合王國)著名漢學家、蘇格蘭傳教士James Legge(理雅各)在牛津出版了劃時代的《周易》繙譯,名為The Yî King, or Book of Changes。1963年,這本書於1899年刊印的第二版獲美國出版公司Dover Publications重印,內文不變,封面書名則用當時在國際流行的譯音法─the Wade–Giles system,改為The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1971年,美國另一出版公司,The New American Library,把理雅各譯文的艱深譯音全改為Wade–Giles系統的譯音,稍加編訂後出版,名為I Ching

另一方面,德國漢學家Richard Wilhelm(衛禮賢)則把《周易》譯成德文,在1924年出版。後來美國人Cary Baynes根據德文本轉譯成英文,於1950年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部初版刊行,題為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至今已多次重印。《易經》由是成為《周易》的國際名稱。中國民間也習慣叫《易經》,《周易》可能只是學界的用詞。

學界之所以較多用《周易》而少用《易經》一詞,主要因為《周易》經中有經,容易使人混淆。近代經學家高亨詳注《周易》卦爻辭而成書,名為《周易古經今注》,正表示了他對《周易》中的「經」和「傳」有不同的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