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蚤與紅蟲的歲月
童年居住於新界,能體驗到現今年輕一輩已接觸不到的田野事物,在1950年代初期,新界粉嶺還種有令人一見鍾情的胭脂紅番石榴;在水畦菜田間隨處可見用以養金魚的水蚤(俗稱水螆)、綿花蟲(俗稱紅蟲,又名大頭紅蟲)等。
1949年定居安樂村故居不久,隔鄰的空地來了一個別名“豆皮仔”的人物,開設了一個金魚場,他用彎形的屋頂瓦片,建砌成各式各樣的魚缸及魚池,飼養着不同品種的金魚。因為近水樓臺,我亦從他身上學懂了很多有關養魚的知識,特別是活魚糧方面。
圖二:水蚤有趨光性,圖示牠們隨太陽的折射光線而集結於魚缸的一角。
圖一:顯微鏡下水蚤的背面,可見黑色大複眼(上方)、左右橫向分叉而用以游動的第二對觸角,和左右各一片的甲殼瓣。
水蚤(Water Flea)(學名:Daphnia sp.)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水蚤科的成員,身體卵圓形,長約2毫米,左右側扁和具有2片甲殼瓣,複眼大,第二對觸角發達和帶有游泳剛毛(圖一、二)。水蚤以過濾方法進食單細胞藻類、細菌和小粒狀有機物,所以常見於充滿小綠藻的菜田水畦坑中。由於社會經濟發展,農工難求,新界農民於70年代開始普遍採用噴灌設備而淘汰水畦,加以不少農地改為露天貨倉或用作市鎮發展而令水蚤消失。
綿花蟲(Tubifix Worm)(學名:Tubifex tubifex),與陸地上的蚯蚓同屬環節動物門內的寡毛綱(Class Oligochaeta),特徵是身體有分節,頭部不明顯,鬃毛少,無鰓,雌雄同體(圖三、四)。牠們生長於河底泥面或有機質含量高的水池中,吸食沉澱物,因血液內含有高量血紅蛋白,可幫助其於受有機物嚴重污染的缺氧環境下生存,所以常見於排廢水道。綿花蟲在本港消失,主要是由於新界市區化及衛生環境改善。
圖三:綿花蟲,體長通常是2-3厘米。大則可長達8厘米,頭部位置特大(右上方),所以又名大頭紅蟲。
圖四:綿花蟲,可算是水中的小蚯蚓,喜互相纏結,聚合成一軟綿的厚塊。
50-60年代的零售活魚糧,以水蚤和綿花蟲為主。在粉嶺,水蚤的產地是聯和墟以東的菜田水畦(圖五);綿花蟲則來自聯和墟鄰近粉嶺圍的水坑。有關我在孩童期間捕撈這兩種活魚糧的詳情,已在2011年出版的《尋蟲記──大城市小生物的探索之旅》描述過。當年這兩類小生物的生產地,現已變為粉嶺新市鎮的一部分(圖六)。
此外,“豆皮仔”的金魚活糧餐單中,在夏天還包括蚊子的幼蟲孑孓。記得當年他曾用網撈起一大堆孑孓,興高采烈地告訴我,那些孑孓是懷孕中的雌性金魚的上佳營養補品。當時我不以為意,聽了便算,沒想到隨後的日子,家裏的蚊患非常嚴重,夏天黃昏要溫習時,數以百計的蚊子在我身邊嗡嗡盤旋,不時叮咬,不勝煩擾,回想起來,罪魁禍首原來是“豆皮仔”。
金魚的活糧還有稍後期才現身,但在短時間內便脫穎而出的血蟲(Blood Worm)(俗名也叫紅蟲)(學名:Chironomus sp.)(圖七),牠是搖蚊(Lake Midge)(圖八)的幼蟲,屬雙翅目內搖蚊科(Chironomidae)的成員。血蟲體長約15毫米,在自然界一些水體內普遍生存(圖九)。約在1970年代,新界的觀賞魚因美國給予關稅優惠而出口蓬勃,又適逢養雞業興起,於是不少水稻田被轉用來大量生產血蟲,而培養血蟲的飼料就是農業廢物的雞糞。血蟲通常生長於水塘、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溪澗底部之泥濘中,通常以水中的有機物碎屑和一些微細水藻為食糧。牠們長有“血鰓”(圖七),血液中亦含有大量血紅素以適應在缺氧的污水中生活。比起水蚤和綿花蟲,血蟲比較易於飼養、處理、運輸及儲藏,是較佳的活魚糧。
其實,水蚤、綿花蟲,和血蟲都是食物鏈中的基層,是很多水生動物的天然食糧,在淡水生態系統中佔一重要地位。
圖五:菜田的水畦坑,是水蚤最喜愛的生境地,現今農民因採用噴灌,以及市區發展,水畦菜田已近乎絕跡。
圖六:粉嶺聯和墟這一角,原本是生產水蚤的水畦菜地,現在已變成高樓大廈。
圖七:血蟲是搖蚊的幼蟲,尾部有小塊狀的血鰓,身體含有血紅素,能適應缺氧的污水環境。
圖八:細小的搖蚊,是血蟲的成蟲,雖然外表似蚊,但因沒有刺吸式口器,不會叮人。
圖九:買回家的血蟲,喜歡與綠藻纏繞在一起,以水藻為泥面,提供藏身之所。
圖十:活血蟲在水族店待售情況,2011年開始,活蟲已停止在香港供應。
1978年內地改革開放,加以觀賞魚出口不再受到關稅優惠的情況下,新界的養血蟲行業亦站不住腳,逐漸轉移到廣東省南部(如東莞地區),但血蟲仍繼續供應香港的水族業(圖十)。2009-2012年期間我在家中養金魚以娛孫兒們,還常常到旺角的“金魚街”(即通菜街)買血蟲餵飼牠們,直到2011年7月中左右,“金魚街”和銅鑼灣小巷的魚檔,已沒有活血蟲售賣。一些水族店安排了雪藏的血蟲取代,把血蟲放在一排排的小方格內,方便運輸、存放和使用。加以這些年來,人工出產的粒狀乾魚糧,因配方、儲藏、運輸等方面的優勢,已逐步取代天然魚糧的市場,於是香港活魚糧的供應,便不知不覺地近乎完全被取締了。
雖然本地原生的活魚糧品種因市鎮發展而匿跡,本港的水族業又沒有入口這些活魚糧,但“金魚街”仍然有少量出售一種入口的活魚糧品種,牠就是俗名叫海馬騮(Sea Monkeys)(圖十一、十二)的豐年蝦(Brine Shrimp)(學名:Artemia sp.)。據知,這些貴價的活魚糧主要是用來餵飼高檔品種的觀賞魚。記得我在1986年得到泰國漁業部安排前往南部參觀大規模豐年蝦的生產場(圖十三),場主告訴我,他把豐年蝦放進膠袋再打氧氣,第一時間送往機場,空運供應香港和日本等市場。不過泰國入口的豐年蝦貿易只維持數年而已,而現今少量豐年蝦的供應,相信來自香港鄰近的華南地區。
圖十一:俗名叫海馬騮的豐年蝦,從這角度看,果真似在水裏的趣怪小馬騮。浮在水面的圓粒就是牠們的卵子。
圖十二:兩對豐年蝦以背泳進行求偶,由上而下是雌雄、雌雄。深褐色附於雌蝦身體的是卵囊。
不同種類的活魚糧在香港的浮現、取代與消失,標誌着因社會環境轉變所引致的蟲蟲盛衰和滄桑,不妨把它記載下來,讓年輕人多一點參與大城市的集體回憶。
圖十三:多年前,泰國南部一個大規模豐年蝦生產場,工人正從儲備待賣的大網內,撈取豐年蝦準備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