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虫记2:虫中取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東方不敗牀木蝨

在回憶香港這70年來的蟲海變化,自然無可避免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牀蝨普遍為患的情景。

1940年代中,我住在灣仔的戰前樓宇,當時香港的“洗太平地”計劃仍在執行。每年政府會指定某些日子,住戶們依照負責環境衛生的政府人員指示,抬出家中已清洗的物件放在街上吹曬,並騰空家居給官員視察和在需要時進行消毒行動。街道兩旁擺置了好幾個長方形的巨型水缸,放滿一些消毒藥水,童年的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站在街邊一角細看大人們的動靜。只見人們都把一塊塊牀板放進水缸裏面浸泡一段時間才拿出來,再放在牆邊吹乾(圖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看見有些人甚至把牀板企放、提高,然後突然放手,讓牀板大力撞擊地面,隨後便見到不少牀蝨跌在地面上,被大人們用鞋踏死。這情景帶出了那時牀蝨為患的現象。其後,因為香港衛生環境改善,這個原本用來對付鼠疫而具香港特色的“洗太平地”措施,在1954年終結。但仔細一想,這計劃亦同時有效地協助控制牀蝨的蔓延。

圖一:當年“洗太平地”時,路旁放置盛有消毒藥水的大水缸,讓住戶放入牀板和其他傢俱,以便殺滅牀蝨和其他害蟲、病菌等。(此圖乃憑記憶重組)

1963年加入市政事務署防治蟲鼠組的四年期間,我間中亦參與督導牀蝨防治工作,特別是監房宿舍內的牀蝨檢視和噴殺行動。在較近市區的羈留所如荔枝角和芝麻灣,也常常見到活生牀蝨及其活動的蹤跡。當年我們的恆常工作包括每季用六氯化苯殺蟲劑(Gammexane)噴殺牀蝨一次,相當見效。

“牀蝨”(Bedbugs),俗稱“臭蟲”,是因牠們體內長有臭腺,能發出難聞的氣味。戰後期間香港人都稱之為“木蝨”,因為當年的牀榻都用木板砌托而成,而這些扁平的小蟲就在木板的罅隙中與牀墊的褶縫間藏匿,伺機出動吸食人血。我們的衣被和居所的傢俱如椅櫈、梳化、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的罅縫也常成為牠們藏身之所。

牀蝨體形扁平而帶橢圓形,褐紅色,成蟲體長約4-6毫米,具刺吸式口器,是半翅目(Hemiptera)臭蟲科(Cimicidae)的成員,身體沒有翅膀,故不會飛行,喜夜間活動,主要是受宿主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熱量所吸引。嗜食人體血液的牀蝨有兩種:熱帶臭蟲(Cimex hemipterus)(圖二)和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圖三)。後者是世界性,但多在溫帶地區出現;前者則局限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位經常接觸到這類昆蟲的專家曾告訴我,他在香港所見的牀蝨全部是屬於熱帶臭蟲品種。

根據一項研究報導,牀蝨在1940年代已在發展國家間蔓延,後來得到成功防治;不過從1995年開始,牀蝨再度為患世界,特別在北美、澳洲和歐洲,主要是在宿舍、酒店、運輸工具和車站內,造成嚴重衛生問題。牀蝨為患再起,相信是源於平價機票和頻繁的交通和運輸所致,猜想另一原因就是年輕一輩對牀蝨認知不多,所以未能採取先知先覺的防治措施。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牀蝨在這些年代已普遍演化出抵抗常用殺蟲劑的能力。

牀蝨再起的形勢,似乎亦蔓延至香港。除了網上有不少關於收費較平的旅館出現牀蝨滋擾的報導外,立法會亦有議員在2012年12月提出牀蝨在香港為患的質詢,看來潛伏了一段時期的本地牀蝨亦有東山再起之勢。其實,萬物輪迴變化原是一種自然現象,不過我們亦應留意環境,提高警惕,防患未然。

圖二:顯微鏡下的熱帶臭蟲

圖三:顯微鏡下的溫帶臭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