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建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開埠之初——澳門開埠之前至十六世紀末期

歷史背景

澳門自古是中國領土,考古挖掘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澳門地區就有中華先民的活動。西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古澳門屬南海郡番禺縣。此後至北宋,隨歷代行政設置變化,澳門歸屬均有更改:晉屬東官郡,隋屬南海縣,唐以後屬東莞縣。1152年(宋紹興二十二年),南宋拆東莞縣,劃出南海、新會、番禺三縣的濱海地帶設立香山縣,澳門劃歸香山縣管轄直至近代。

至於澳門早期定居居民,一說是在宋末元初,南宋官兵及其眷屬避居於此,最遲也可認為出現在元末明初(1)。至明朝中葉葡萄牙人在此開埠之前,半島北部望廈和西南媽閣廟附近已形成一些小型聚落,散落着一些民居和寺廟,居民大多也是以農業和漁業為生。據澳門史家白樂嘉(J. M. Braga)研究:“在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之前,半島上已住有少數漁民……,在今天普濟禪院即觀音堂一帶……,這些少數移民,也就是澳門的初期居民了……,他們居住在此,賴西江所衝擊的肥土美壤,從事種植為生(2)”。汪兆鏞《澳門雜詩》有這樣的描述:“澳門紀事,葡人初至中國,寄碇澳口,是處有大廟宇,名曰‘媽閣’,葡人誤會此廟之名為地方,故以初到所見者以名其地(3)”。這些記錄都表明,在葡萄牙人登陸澳門之前,半島西南端的媽閣一帶已有漁民居住,延續着嶺南小漁村傳統的生活方式。

16世紀葡人東來徹底改變澳門的歷史進程,也造就了它今日的與眾不同。1514年(明正德九年)葡人經好望角通向亞洲的新航線首次來到中國,希望與明帝國建立官方貿易往來,並通過數十年努力,於16世紀中葉最終得以在澳門長期居留。此後,經中葡雙方共同經營,這個孤懸海島獲得了迅速發展,成為明清之際中國沿海最重要的東西貿易口岸,有“遠東第一商港”之稱。

開埠之前建築

由於時間久遠,開埠以前的建築遺留已不可尋,我們僅可從一些研究資料中,瞭解在澳門開埠之前,當地就有一些有嶺南文化影響的聚落與建築的存在。曹思健先生在《澳門媽祖閣五百年紀念碑記》中寫到:“澳門初為漁港,泉漳人蒞止懋遷,聚居成落……”。葡國學者科斯塔在《澳門建築史》中也有關於早期建築一些研究:“傳統的中國建築是由木柵欄圍起的空間,後來木柵欄改為高牆,裡面有一座正房和幾座廂房,還有較寬敞的院子。一座座建築毫無規則地排列,中間形成一些小的廣場和彎曲的街道(4)”。

此外,在早期澳門居民所從事的行業及一些繪畫中,我們也可以推測出當時可能存在的一些建築形式。著名畫家奧古斯特·伯爾傑(Auguste Borget)的畫作中,依稀可以推測澳門早期漁民的居住形式——木板船形屋,與南方沿海一帶的漁民相似。船屋有水上和岸上兩種。水上的船屋名副其實就是船和屋的結合,所有生活與勞作都在船上完成。這些居民出生在船上,生長在船上,在船上成婚育子,亦在船上告別世界。有些漁民在岸上建造了固定的住所,外形像一條船,建築材料主要用木頭和木板。從畫面推測底層是廚房廁所,二層是臥室。通常幾戶人家緊挨着,各有小樓梯直接通到上層。屋頂鋪有茅草、木板或瓦面。

畫家筆下的澳門開埠早期漁民住宅

開埠前澳門半島除了中式民居和廟宇外幾乎沒有其他類型的建築,其中媽祖閣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建築。媽祖閣(又稱媽閣廟),主要祭祀媽祖(或稱娘媽、天妃)。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西南端,背山面海,依崖構築。據《澳門紀略》載:“娘媽角,一山崷然,斜插於海,磨刀犄其西,北接蛇埒,南直澳門,險要稱最,上有天妃宮”。天妃宮指的就是媽閣廟。媽閣廟並非如一般寺院的佈局形制,而是採用因地制宜的依山濱海格局。早期廟前可以停船,潮水漫到海鏡石下面,因此,香客要從後山的小徑迂迴跋涉,進入廟宇。殿內正中供奉天妃娘娘,左邊供韋陀菩薩,右邊供地藏菩薩。殿門兩側左鼓右鐘,內部陳列着十八般兵器。這種神佛雜處的混和佈局,是澳門諸多華人寺院的特色。此外,在中國寺廟建築中出現“洋石船”也較罕有,它是澳門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

媽閣廟曾多次受到颱風損毀,先後在1828年(清道光八年)、1874年(同治十三年)、1877年(光緒三年)重修。今天我們見到的媽閣廟大部都是光緒年間修建流傳下來的。媽祖閣盛名遠揚,是旅遊者必經之地。每年農曆3月23日天后誕辰,更是熱鬧非凡。廟前廣場搭棚唱戲,漁民進香獻祭,善男信女求神拜佛。這裡是一處佛道雜處、神俗共用之地,也是獨特的澳門景觀。1988年,一場大火燒燬正殿,後經澳門文化學會撥款重建,現為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

媽祖閣

開埠初期建築

開埠之後澳門原有面貌迅速改變,城鎮建設以幾何級數般的速度飛速進行。《澳門紀略》中有描述開埠早期澳門城市的文字:“近數年來,始入濠鏡澳築室,以便交易,不逾年多至數百區,今殆千區以上。日與華人相接濟,歲規厚利,所貨不資,故舉國而來,負老攜幼,更相接踵,今築室又不知其幾許,而夷眾殆萬人矣(5)”。西班牙神父貢薩雷斯(Gregorio Gonzalez)在一封信中寫道“我向閣下匯報的事情係確鑿的事實,非道聽途說,均為我眼見之實……以此(1557年)在12年的時間內,在稱為Macao的一陸地頂端形成了一巨大的村落。有三座教堂,一所濟貧醫院及一所仁慈堂,現在已成為擁有五千基督徒的村落”。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大舉遷入澳門後,即有耶穌會士跟隨最早入澳的葡萄牙商人上岸登陸,籌建教堂。宗教的傳播始終是葡萄牙人海外擴張最強烈的動機之一,在傳教士眼中,中國是基督教打開整個東方大門的必經之路,澳門自然也成為天主教進入中國的前哨站。傑瑟斯·馬里神父稱:“1558年至1560年間,曾有數名耶穌會神父在此居住,商談籌建三座教堂,即望德堂、老楞佐堂及聖安多尼堂(6)”。貢薩雷斯神父寫於1570年的信札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7),這三座教堂確立了澳門城市初建早期最初的城市中心。

望德堂,又稱望德聖母堂,聖拉匝祿堂,初建於1568年,位於瘋堂街,在瘋堂斜巷的對過處,亦即今聖母堂前地。教堂為痲瘋病人建造,供奉聖拉撒路——聖母希望之神(Our Lady of Hope),即痲瘋病人的保護神。據《澳門記略》記載:“東南城外有發瘋寺,內居瘋蕃,外衛以兵,月有廩。”古城以外多是中國人的村莊,中國教友常去祈禱,周圍地區也漸漸成為華籍教徒的聚居區,稱作“進教圍”,望德聖母堂是最早的華人教堂,稱作“進教寺”。1633年教堂改建,1885年教堂拆毀重建,1923年教堂被提升為教區教堂,1967年,教堂擴建,增加左右兩翼,並重新改造立面。教堂目前的規模是1885年重建時奠定的。教堂建於馬路邊上,建築前面有一個“前地”空間,前地一側矗立着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上面的銘文譯作“希望十字架,1637年”。教堂平面不對稱,室內陳設簡單,立面上有一座鐘塔。

老楞佐堂,又稱聖老楞佐堂、因聖老楞佐堂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航海保護神,故此葡萄牙人又稱聖老楞佐堂為“風信堂”,華人則稱之為風順堂,帶有祈禱順風,平安歸來之意。教堂初建於1558年,此後多次重修。教堂位於今風順堂街卑第巷的對過處,是澳門城市初建早期市南區的居民聚居中心。

方豪神父在《中西交通史》中指出:“此堂創建之確實年代,雖不可知,惟萬曆四十六年(1618)第一次重修則有現存之聖母七樂祭台下之石刻可稽。是其興建必先於此年也。”1618年重修之後的教堂巍峨壯麗,美輪美奐。1844年,由澳門土生建築師湯瑪斯·達基諾(Jose Tomas d’Aquino)主持教堂的改建工程,形成今天的教堂規模,1954年,高德華神父(Costa Vaz)再次籌措資金裝修教堂內部。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中間是一個跨度為15米的中廳,覆蓋木製拱頂,並從天花之上垂下數個華麗的枝型大吊燈,端部的主祭壇和兩臂的小禮拜室都是半圓形平面,覆蓋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筒拱,室內還設有多個小祭壇,供奉天主教聖徒。彩色玻璃窗既有描繪聖經題材的複雜圖案,又有簡潔明快的現代造型。教堂立面左右對稱,鐘樓並峙,一是時鐘,作報時用;一是銅鐘,在教堂彌撒時,搖動鳴響。

(上)望德堂(下)老楞佐堂

聖安多尼堂,因聖安多尼為葡萄牙人心目中的“婚姻主保之神”,駐澳葡人所有婚嫁喜慶之事皆於此堂進行,故又稱為“花王堂”。教堂初建於1558年至1560年之間,1638年重建。位於今花王堂前地,是澳門城市初建早期市西區的居民聚居中心。根據門前的石塊刻文記載:“(教堂)建於1638年,毀於1809年,重建於1810年,再次毀於1874年,重修於1875年”。特別是1874年9月22日的大火令人難以忘懷,以後每年的9月22日這一天被澳門人稱作“天災節”,市民們扛着聖安東尼像上街遊行,以示紀念。今天我們看到的教堂是1875年重修之後的規模,1930年改建教堂鐘樓和主立面,1951年和1953年兩度裝修教堂內部,特別是祭壇部分。教堂佈局因地制宜,平面不對稱,遷就周圍的道路環境。教堂以一個長方形中廳為主,木製拱頂。主祭壇右側有一個小禮拜室,室內另有多個裝飾精巧的小祭壇,供奉不同的聖徒,以滿足教友的祈禱需要。牆面用壁柱劃分,以拱券裝飾,教堂後部唱詩席的彩色玻璃窗選擇幾何圖案,流露着現代氣息。立面不對稱,只有一個鐘樓,採用現代的水刷石飾面,形式簡潔,體現新古典主義風格。

聖安多尼堂

除了在葡萄人聚居區內修建教堂等宗教建築之外,中式“古關閘”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建設工程,古關閘位於今澳門關閘馬路中段,而不同於今日關閘位置。關閘建於1574年(明萬曆二年),位置扼守澳門與內地唯一的路上通道——蓮花莖,是明朝廷為了限制駐澳葡人隨意出入、以及通過日用品的供應來控制葡人的重要設施。在明清兩朝對澳葡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蓮花莖南連澳門望廈山北麓,北接今珠海拱北,由於是唯一的一條陸上通道,且地勢易守難攻,故明政府將關閘修建在蓮花莖的中央,是利用這裡的地形以便扼守,絕非將關閘作為葡人居留地的界址。關閘以南的望廈、龍田等中國村莊不屬於葡人居留的範圍,其中望廈村一些田主每年還需向香山縣官府繳納錢糧。作為對葡人管理的有效手段,中式古關閘一直存在到清末。

據記載,“明朝初建的關閘是一座中國式的古城樓,城牙如排齒,分兩旁斜下,可直達城樓,飛簷翠瓦,樓前一匾額,上刻‘俘威鎮德’四個大字。城樓正中處,開一城門,門楣上枕有石碑一塊,上刻‘關閘門’(8)”。上面是駐守關閘守兵的住所。如今我們從布衣著《澳門掌故》中一幅插圖中還能依稀見到當年澳門關閘的影子。鑒於其在管制澳門中的重要作用,關閘不斷被重修與增建,駐兵的規格也逐漸提高。鴉片戰爭時期,由於清廷的孱弱,代表中央統治的關閘被推倒重建,成為現在西式凱旋門風格建築。

1849年澳葡總督亞瑪勒被刺之後,關閘被葡軍佔領,1870年(同治十三年)被拆毀。同年澳葡重建關閘,並以此作為澳門北部邊界,這就是今日看到的澳門關閘。今日關閘位於古關閘以北處,關閘馬路最北端,其北即是珠海的拱北海關,南則近鄰澳門入境處。新關閘為一拱形城門,為西式凱旋門樣式,頂上仍懸掛着葡萄牙國旗,在其門洞內有“1870”字樣,在外壁上則嵌刻着“1849”。門楣兩側上方有兩個圖案,一邊圓圈內塑有一鐵錨,另一邊則為交叉狀鋼炮。“1849”字樣是葡萄牙人於1849年在此強佔為關口。“1870”年字樣指這座拱門建成年代,拱門上刻有賈梅士之所謂名句:“A patria honrae que a patria vos contempla”,意即“你們光耀着祖國,因為祖國眷顧着你們”。

(左)澳門古關閘(右)今日關閘


(1) 玄峰,《澳門城市建設史研究》,東南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2) 白樂嘉(J. M. Braga),《西方開拓者及他們對澳門的發現》,香港:香港出版社,1949年。

(3) 同1,258頁。

(4) 科斯塔,《澳門建築史》,澳門文化雜誌(第35期),澳門文化司署出版,1998年,7頁。

(5) 印光任、張汝霖原著,《澳門記略》,趙春晨校註,澳門文化司署,1992年,66頁。

(6)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第五章澳門早期教堂。

(7) 博克塞(C. R. Boxer),《佛郎機東來》,中外關係史譯叢第四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8) 黃啟臣,《澳門通史》,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