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空125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四

收藏家吳邦謀先生的新作《香港航空125年》為我們講述了許多關於香港航空發展歷史的故事,並且分享了他豐富的收藏,值得我們細心閱讀,更值得航空發燒友珍藏。

雖然我是透過參加「香港收藏家協會」的活動才認識吳先生,但在此之前已經在一個航空歷史展覽上看過他的收藏。他的藏品的確包羅萬有:從小時候用過的泛美航空公司旅行袋書包,已經絕跡的、有紅色過底紙的飛機票,啟德機場的老照片(尤其是一張看見馬路上的車輛需要停下來讓飛機降落的照片),以前一家大細到啟德機場送機的照片,都勾起我很多回憶和對歷史的好奇。

我曾經參與將天文台機場氣象所從啟德機場搬遷到赤鱲角機場,以及新機場風切變系統和航空氣象服務的發展,所以對航空與氣象的關係特別感興趣。

書中「飛上沙田」一節描述香港有史以來首次動力飛行的歷史自然吸引我的注意。大家都可能從懸掛在赤鱲角機場客運大樓的費文雙翼機複製品知道這段歷史,但吳先生給我們講述了1911年3月18日在沙田所上演的一幕曲折的劇情,令我知道原來香港這次歷史性飛行差一點便因天氣變化而告吹!事緣在預定的起飛時間突然颳起風來,由於雙翼飛機比較單薄,飛行家溫德邦只有靜待風勢轉弱後才再嘗試起飛。在場等候見證歷史的人群等了兩個多小時,雙翼飛機亦未能成功升空。結果當大部分人失望而離開後,風力才逐漸減弱,香港首次的動力飛行終於成功。

為此我翻查了天文台的記錄,發現1911年3月17日有冷鋒過境,香港普遍轉吹偏北風,但風力並不算特別大,在天文台總部錄得的風力只屬於輕微至和緩級別,3月18日依然吹輕微至和緩的偏北風,這應該算是適合飛行的,尤其是在沙田吹偏北風是有利飛機往北起飛的。但中午過後偏北風稍為增強,到了下午4時左右最大(但風力仍然屬於和緩級別),5時後才減弱,雖然天文台總部與沙田有一點距離,但也可以從這百多年前的天氣記錄印證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可見早年的動力飛行是相當受天氣影響的,這正是為什麼萊特兄弟的首次動力飛行創舉也需要預先徵詢美國氣象局的意見。不知道溫德邦當年有沒有預先找香港天文台詢問沙田的天氣情況呢?

岑智明

香港天文台台長

乙未年清明寫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