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轍屢易:新中國成立後廣州教會學校的發展
1949年10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五兵團及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等發動廣東戰役,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決定成立廣州市接管工作委員會。10月13日,解放軍東、中路軍已分別佔領清遠、花縣(今花都)、從化、增城,西路軍逼近博羅,從東、北兩面構成包圍,翌日,余漢謀(42)、薛岳(43)等從黃埔乘船撤退,下午海珠橋被炸毀,隨後解放軍從大北路(今解放北路)進入市區,佔領總統府、行政院以及省、市政府等機關。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44)為市長。
新中國成立,或許由於戰亂已多時,以及認為國民政府的善後手法不恰當,舉國上下對新中國或多或少均有所憧憬(45)。培道對此反應最為積極,「面臨全國解放,在校學生陳孟陵等與地下學聯取得聯繫,參加中山大學內舉辦的全市大、中學生地下學聯成員集訓班,並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立培道支部,做好迎接解放的準備工作。10月14日,廣州解放。一夜之間,迎接解放的標語貼滿校園。10月20日清晨,學校敞開大門歡迎解放軍。陳慕潔校長宣佈:全體員工謹守崗位,學生照常上課,以實際行動迎接解放。」培英亦歡欣地迎接解放,「1949年10月14日晚,廣州解放。翌日清晨早會,全校師生員工在操場上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傅世仕校長親自將新中國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這是第一面高高飄揚在培英校園上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廣州解放當晚,彪社同學聚集在校友樓上,參與趕印《迎接解放告同學們書》,並連夜派發至學校各個宿舍。」(46)
而位於東山的培正校園,校門緊鎖,林瑞銘主任認為「時局未定,外面情況未明」(47),勸諭學生回課室或宿舍等候通知上課還是停課,部分學生不理林的勸諭,索性翻牆出去,校方其後終開門讓學生自由出入,當時去東山看解放的學生最多,有更前往看海珠橋的爆炸現場(48)。此外,培正又成立大眾學社,組織全校師生參加當年11月11日全市人民慶祝廣州解放暨舉行解放軍入城式大巡行,培正銀樂隊攜着簇新的樂器(49)走在巡行隊伍的前列。
1950年為支持抗美援朝運動,學生踴躍報名「參軍」「參幹」(50)。培道方面,第一批入伍的有15人;第二批入伍的有李今今等30人(51);培正有數十名學生「參軍」,數月後,又有數十學生「參幹」(52);而培英亦有不少同學投身社會,「參軍」「參幹」的就有30多人(53)。協和大批學生參加廣雅中學舉辦的廣州學生暑期青年學團,更有近百女生「參軍」「參幹」,出發前協和各師生更賦詩鼓舞(54)。
全國解放後,廣州的私立學校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剛解放時,文教單位均由廣州市軍管會(55)接管,軍管會號召所有學校,師生儘快回校上課,協助政府做好接管工作。1951年後,市政府對廣州各校按不同情況進行調整合併,對高等院校有的保留,有的新辦,有的合併;對中小學則進行調整和改革;對美津學校則按國務院規定改為公立,在這情況下,不少私校紛紛請求改為公辦。因此,到了六十年代至文革期間,私立大學、中學、小學已不復存在,所有學校都歸政府統一領導和管理(56)。
1952年,協和廖奉靈向人民政府獻校(包括師範、中學、附屬小學、附屬幼稚園),並建議使用現有設備專辦師範學校。廣州市政府批准請求,市政府將粵秀師範學校與真光、美華、導正合併,其後易名廣州師範學校。隨後,培英於1953年10月更名市第八中學,西關培英則與坤維女子中學、長城中學、莞旅中學、培中中學及復旦中學等六間中學合併,成為市第二十九中學。白鶴洞真光於1954年再改為市第二十二中學,真中(57)與新潮中學合併,於1953年轉為公校,是為長堤中學,旋更名為市第九中學。至於培正與培道,在1953年初時分別改名為廣州市第七中學及廣州市第二女子中學,1956年二中改稱廣州市第三十中學。兩校轉為公辦後數易功能,最後原培正改為市五十七中,原培道為七中。
戰後復員不久,國內氣氛一直緊張。不久國共內戰爆發,共軍勢如破竹,國民政府節節敗退,至1949年2月退守廣州。因應時局轉變,不同基督宗派迅速加強內部團體和連繫,成立包括「廣東基督教協進會」及「廣州市基督教聯會」在內的聯合組織,共同商議各項應變時局的部署,致力尋求如何與新政權合作。解放後不久,香港的中華基督教會脫離廣東協會及全國總會,宣佈獨立,由原來的「中華基督教會第六區會」變成「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獨立運作。
相對於教會內部的躁動不安,解放前後在穗的教會學校則大致平靜,除因人事變更,個別校長和教師離去之外,學校並未大舉撤離(58)。雖然如此,面對變幻莫測的政局,教會學校亦有相應準備,轄下各校均紛紛到港開校或復校。戰後復辦的香港真光於1948年正式向香港政府註冊,取得法團地位,為獨立發展作好準備。與此同時,白鶴洞真光因應緊張局勢,同時為照顧戰時遷居港澳學生的需要,加緊籌劃在港澳加開分校(59)。而解放後的白鶴洞真光及仁濟路真光則最終由人民政府接管,兩地真光自此隔絕往來,直至改革開放後才有轉變。
至於培英,為發展分校校務,徵得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及正校校董會同意,於1948年在香港正式成立「廣州培英中學香港分校校董會」,自此香港分校自行管理,穗港兩校獨立發展。就在解放同月,廣州培英因應學生減少及經濟困難,向新政府尋求補助,新政府則要求培英「必須與美帝從思想上、經濟上、政治上斬斷關係」(60)。香港培英為不影響廣州培英繼續辦學,「廣州私立培英中學香港分校」遂向香港政府正式註冊並更名為「香港私立培英中學」。自此,內地培英各校與香港培英便分道揚鑣,直至改革開放以後兩地學校始行恢復往來。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經過層層批准,市政府允許某些中學恢復原名,即市八中復名培英中學,市二十八中復名知用中學,市五十七中復名培正中學,市五十八中復名南武中學(61),市第二十二中學復名為廣州市真光中學等。其後,長堤真光、協和等學校亦相繼復名,協和在復名諸校中,來得較晚,2001年始由廣州市教育委員會定名為廣州市協和高級中學(62),翌年師範附小定名為廣州市協和小學,至2009年經市政府批准,廣州市協和高級中學更名為廣州市協和中學。諸校之中,只培道至今仍稱七中,未復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