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香港货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 宋、元、明的銀錠和紙幣

在宋朝,因銅錢的發行制度十分紊亂,再加上金屬所鑄錢幣,在交易折算時,甚為不便,於是便有紙幣的出現,以代替大筆交收的銅錢。後來由於濫發以致幣值不斷下降,民間對紙幣的信心大失,銀錠(或稱銀鋌)便成為主要的交易媒介。

北宋時期的紙幣名「交子」,南宋時期的紙幣則稱「會子」。

上圖:南宋紙幣。後來亦因濫發,形同廢紙。

在南宋後期,會子已如廢紙,故連政府的徵稅,包括商稅、鹽茶稅、礦稅、田賦等,亦只收銀錠。

銀錠在元朝亦曾通行,統治者喜歡鑄造銀錠賞賜有功的臣民,又將銀錠稱為「元朝之寶」,甚至在上面刻上「元寶」字樣。銀錠又稱為「元寶」便是從這時開始的。

明朝中葉,朝政腐敗,「大明通行寶鈔」,又走回宋朝紙幣的崩潰老路。雖然政府申明禁止用銀錠來交易,但政府的稅收和軍餉的支付等,亦用銀錠。於是民間的白銀流通情況亦一如宋朝及元朝,即大筆數項用銀錠,小筆數額用銅錢作交易媒介。

宋朝銀錠。重二十五兩,上戳有「出門稅」(一種向商旅徵收的出入首都稅項),並有「朱雀門外」、「北張一郎」字樣,說明銀匠及其作坊的所在。

宋元間的銀錠。戳有「廣行十分記」,形狀較小。

明朝銀錠。較宋元朝的細小,戳印較少,且亦有很多無戳印者。

清代咸豐年間的戶部官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