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乾隆朝文人戏曲研究史回顾
二十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对元明时期的戏曲关注较多,对清代戏曲的关注度远远不够。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清代戏曲文献浩繁,且分散各地;另一方面是对这一时期的戏曲价值认识不够。王国维认为:“(戏曲)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2)吴梅亦认为:“清人戏曲,逊于明代。”(3)他们的这种认识对学术界的影响很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学术界对清代戏曲的研究逐渐深入,出现了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1987)、郭英德的《明清传奇史》(2001)等力作。现将学术界对乾隆朝文人戏曲的相关研究略做回顾。
一、剧作的著录与整理
目录学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治学之门径。目前为止,乾隆时期的戏曲没有专门的目录,而是包含在综合性目录著作、辞典之中,如傅惜华的《清代杂剧全目》(1981)、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1982)、郭英德的《明清传奇综录》(1997)、李修生的《古本戏曲剧目提要》(1997)、齐森华的《中国曲学大辞典》(1997)等。
文人剧作方面,顺康以前的剧作大多收集在《古本戏曲丛刊》之中,乾隆时期的戏曲剧本则散藏各处,不易访读。赵景深、胡忌选注的《明清传奇选》(1957)、萧善因的《清代戏曲选注》(1985)、王永宽等的《清代杂剧选》(1991)等著作选录了唐英、杨潮观、蒋士铨、方成培等少数曲家的部分作品。关德栋、车锡伦编的《聊斋志异戏曲集》(1983)、华玮编校的《明清妇女戏曲集》(2003)、阿英的《白蛇传集》(1958)等对一些专题戏曲作品进行了校点整理。胡士莹校注的《吟风阁杂剧》(1983)、周育德校点的《古柏堂戏曲集》(1987)、周妙中校点的《蒋士铨戏曲集》(1993)、张发颖主编的《唐英全集》(2008)等对乾隆时期的一些著名剧作家作品进行整理介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投入持续增长,一些大型的戏曲类书编辑影印,乾隆文人剧作也逐渐归整。北京大学图书馆编的《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2003),吴书荫编的《绥中吴氏藏抄本稿本戏曲丛刊》(2004),王文章、刘文峰编的《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的《古本戏曲丛刊六集》(2016)等书中收录了大量乾隆时期的戏曲。另外,黄仕忠编的《日本所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等书中也收录了一些乾隆朝文人戏曲作品。
二、理论研究
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戏曲创作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每一种戏曲史著作都会论及这一时期的戏曲创作,尤以卢前的《明清戏曲史》(1935)、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1936)、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1987)、郭英德的《明清传奇史》(2001)、秦华生、刘文峰的《清代戏曲发展史》(2006)等戏曲史著作关注较为全面。卢前的《明清戏曲史》在《明清剧作家之时地》《短剧之流行》等章中关注到乾隆时期的部分剧作家。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第三篇第十一章《昆曲余势时代之戏曲》认为昆曲自乾隆末年以来,渐趋颓势,应以乾隆末年分期;第十三章《昆曲衰落时代之戏曲》附录的《明清戏曲作者地方分布表》中揭示出江南(江苏、浙江、安徽)剧作家最多。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是研究清代戏曲的力作,第三章《乾隆年间的戏曲》认为乾隆一朝是我国戏曲演进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国富民安,加上乾隆声色享乐的爱好,使宫廷戏曲活动繁荣、民间戏曲争奇斗艳。这一章还对乾隆年间的夏纶、唐英、吴震生、黄图珌、方成培、董榕、杨潮观、蒋士铨、沈起凤等二十四位作家及其作品做了简单的评介,认为这一时期剧作主题多样,体制自由。郭英德的《明清文人传奇研究》(1992)、《明清传奇史》(2001)、《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2004)是明清传奇研究的力作。《明清文人传奇研究》(4)将明清文人传奇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冲突融合的整体文化语境中进行总体把握,考察了人格范型、时代主题、文学观念、创作方法、文体特性、艺术结构、语言艺术等特征。《明清传奇史》第四编《强弩之末的传奇(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第十七章《社会审美需要的嬗递》、第十八章《传奇内容的道德化》、第十九章《传奇艺术的诗文化》对清中期社会审美需要、传奇的道德教化、传奇体制及创作方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次对这一时期的夏纶、董榕、蒋士铨、张坚、唐英、方成培等十三位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述。《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5)一书从文体学角度,把握明代中后期文化权力下移,文人选择传奇作为自我主体意识构建手段的大语境,全面考察了传奇戏曲文体的剧本体制、语言风格、抒情特性、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历史变迁。
三、专题研究
从所见来看,当前相关专著、论文多集中在重要曲家、剧作之专门研究。大多考订生平、著述,探讨剧作题材命意、艺术成就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乾隆三大家(唐英、蒋士铨、杨潮观)研究、白蛇传系列之《雷峰塔》传奇研究、徐爔及写心剧研究、曲家曲目考订四个方面。
(一)唐英、蒋士铨、杨潮观三大家研究
首先,唐英剧作研究。学术界对唐英的认识,多重视其特殊的身份,赞赏其在花雅之争中对昆曲通俗化改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刁云展、张发颖的《唐英的戏剧创作》(1984)一文较早全面关注唐英的剧作,认为唐英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吸收花部秦腔、梆子剧本为自己创作素材的剧作家。该论文把唐英剧作分成三类:一是对贪官污吏之揭露嘲讽,如《天缘债》《面缸笑》等;二是关注孝悌信义等民间传统道德,如《芦花絮》等;三是抒发个人、时人情感,如《英雄报》《虞兮梦》等,并对唐英剧作的语言风格、脚色安排进行分析。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下编第八章《乾隆时期戏曲作家》第一节《唐英<古柏堂传奇>》介绍唐英的生平创作及其作品的教化功能,并评价其对花部的借鉴和对昆曲的改编。林叶青对清中叶曲家用力颇多,其《清中叶戏曲家散论》一书对唐英、蒋士铨、杨潮观等剧作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一章《唐英及其戏曲创作》分四节分别探讨唐英生平、剧作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戏曲史地位与贡献,概括其艺术成就为:通俗自然的戏剧语言、活跃热烈的戏剧场面、巧妙灵活的舞台调度,肯定其顺应戏曲发展之潮流,向民间花部学习将昆曲通俗化的努力。(6)之后,赵汶修的博士论文《唐英戏曲研究》(7)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英戏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其次,蒋士铨研究。蒋士铨被推为传奇史最后之大家。蒋士铨诗歌与袁枚、赵翼齐名,清末即有不少对他的评价,涉及诗词、戏曲、骈体文等,多以肯定为主。民国时期,蒋士铨被当作正统文人而被抨击,其间新月派诗人朱缃《蒋士铨》一文较早运用现代观点全面研究蒋士铨的文学成就,颇有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蒋士铨研究处于停滞状态。1985年在江西铅山召开了纪念蒋士铨逝世二百周年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蒋士铨研究资料集》《蒋士铨研究论文集》(8)是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蒋士铨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熊澄宇的《蒋士铨剧作研究》(1988)是系统研究蒋士铨的第一部专著。该书勾勒了蒋士铨剧作思想内容变化的轨迹,认为蒋士铨曾为乾隆盛世表象欢呼,在《西江祝嘏》中描绘了内心追慕的理想国蓝图,后来尖锐的现实使其剧作转向对社会的批判,但其儒教背景,使其牢骚之作符合“怨而不怒”的正统诗教。该书还分析了蒋士铨剧作的题材、形式以及语言风格。林叶青的《蒋士铨及其戏曲创作》研究了蒋士铨的生平事迹及其剧作,分析了蒋士铨的循吏情结及理想破灭后深沉之沦落感;分析了他仅有的两部婚恋题材剧作《空谷香》《香祖楼》,认为时隔20年,蒋士铨的“情至”观发生了改变,剧中的悲剧情调是他深沉无尽的悲凉心态之外化。徐国华的《蒋士铨研究》从戏曲、诗词文全面研究蒋士铨的文学成就,比较蒋士铨、汤显祖二人的人生文化境遇与艺术承续,全面探讨了蒋士铨剧作的艺术特征。
再次,杨潮观研究。杨潮观创作《吟风阁杂剧》32种,是短剧的集大成者。研究者重点论述其短剧文体之功,近年来通过文化心态、叙事操作、人本意识、女性文学等角度对杨潮观的研究逐渐深入。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认为杨潮观的剧作兼具杂剧与传奇体制之长,主体突出、结构严谨、文辞精练,成功将教寓于艺术之中。(9)赵山林《中国古典戏剧论稿》、钟婴《<吟风阁杂剧>新探》、杜桂萍《论“短剧完成”与<吟风阁杂剧>的艺术创获》《杨潮观生平创作若干问题考论》、白海英《<吟风阁杂剧>女性情结解析》、徐泽亮、张华艳《<吟风阁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文珍《<吟风阁杂剧>妇女观之刍议》、盛雪梅《杨潮观杂剧的儒家情结——解读<吟风阁杂剧>中的仁者形象》《杨潮观精神世界的艺术透视》、李秋新《论杨潮观道德剧的表现意义及其价值》《论杨潮观杂剧的人本意识》等文对杨潮观的生平事迹、剧作主题、艺术成就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二)白蛇传系列之《雷峰塔》传奇研究
黄图珌与方成培等的白蛇故事剧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五十年代阿英的《<雷峰塔>传奇叙录》、黄裳的《<西厢记>与<白蛇传>》、赵景深的《<白蛇传>故事讨论》、胡士莹的《白蛇故事的发展》等文奠定了白蛇题材剧作研究的基础。1984年4月,浙江、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民间文艺研究组织在《白蛇传》故事的故乡杭州,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白蛇传》学术讨论会。会议以传说故事为中心,从哲学、历史、宗教、伦理、美学、民俗等角度全面探讨了白蛇故事的起源、流变、思想内涵、艺术规律、社会学价值及其与民间艺术、文人创作的关系,会议论文结集成《<白蛇传>论文集》。(10)此后,戏曲史著作也多评述黄本、方本《雷峰塔》,如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以及郭英德的《明清传奇史》,大多从阶级斗争性分析故事。蒋星煜的《黄图珌与他的<雷峰塔传奇>》、中田妙叶的《论白娘子形象及其流变》、朱万曙的《<雷峰塔>的梨园本与方成培改本》、耿庆芝的《白蛇故事的文化阐释》、董上德的《“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陈云发《蛇妖·蛇精·蛇仙——试论白蛇形象从邪魅到人格美的升华》、郭玉华《<雷峰塔>的反向叙事与正史意图》等文章对白蛇故事进行探讨,也对黄图珌、方成培的剧作有所关注。李祥林的《性别文化学视野中的东方戏曲》(11)等著作,从女权角度观照男权话语下的白蛇形象,颇多建树。
(三)徐爔及写心剧研究
从明中后期开始,杂剧逐渐成为文人抒情写志的重要形式。从张瑀《还金记》开始,一些文人以自己真名入剧,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徐爔是乾隆年间写心剧的代表。许金榜《明清杂剧中的写心剧》认为明清写心剧的出发点在于抒写作者的主观情感,其题材和人物与作者的身世、情感相连,手法上采用片段式的情节、人物、冲突营造抒情性的效果。(12)张筱梅《清代的写心杂剧》对清代的写心杂剧进行了探讨,认为清代剧作家将杂剧看作写心、抒情、立传之文体,而非经典意义上的戏剧形式,他们的剧作更接近抒情诗、抒情散文,案头化倾向明显。(13)杜桂萍的《写心之旨·自传之意·小品之格——徐爔<写心杂剧>的转型特征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徐爔的《写心杂剧》是一部有范式意义的剧作,体制上由“代人立言”到“自我登场”,改变了以往杂剧“自喻”的表达方式,通过自我抒情言志和高扬主体精神的“写心”之法,为普通文人提供了特殊的话语空间。(14)部分学者如许祥麟等人比照拟话本的形式,把写心剧概括为“拟剧本”,认为这种剧本融诗歌艺术的抒情性、戏曲艺术的叙事性和双向代言性为一体,较为充分地发挥“写心”功能,形象而又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15)徐大军的《明清戏曲创作中的“拟剧本”现象》一文认为“拟剧本”现象的出现说明一批文人作家对戏曲抒情言志功能的认定和看重,拓展了“诗言志”表达方式的文体实验领域。(16)
(四)曲家剧目之考订补遗
曲家剧作的文献考订辩证是理论研究的前提。乾隆时期戏曲总目当前尚属空白,但已有诸多学者拾掇发现。陆萼庭的《清代戏曲家丛考》、邓长风的《明清戏曲家考略全编》(17)对清代曲家曲目考订取得显著成绩。张增元从方志中勾稽出不少的曲家曲目资料,其系列论文颇多创获。汪超宏的《明清曲家考》(18)对王昙、黄图珌、戴蓉石等人及其剧作进行了考订,冯金牛《书林札记》(19)介绍了上海图书馆藏的孔广林、崔应阶、梅窗主人、朱夰、丁秉仁等人的戏曲剧本。此外单篇文章如周绍良、刘世德的《曲目丛拾》,刘世德的《<双仙会>传奇作者考》《朱景英和<桃花缘>传奇》《傅玉书和<鸳鸯镜>传奇》《<孔雀记>传奇作者考》《李玠和<正蜀统>传奇》,台静龙的《记孤本<解金貂>与<温柔乡>两传奇的内容和结构》,赵山林的《杨潮观年谱》,戴云的《读曲偶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王永健、徐雪芬的《清代戏曲家张坚生平考略》,柯愈春的《清代戏曲家疑年考略》系列,赵兴勤的《曲家戴全德小考》,杜桂萍的《戏曲家徐爔生平及创作新考》,齐同的《张坚<怀沙记>摭谈》,朱秋华的《清代海州戏曲作家散论》,黄永堂的《论<鸳鸯镜传奇>》,刘汉忠的《傅玉书生平著述考辨》,张琼的《<芙蓉亭乐府>写作时间考》,邓丹的《清代女戏曲家王筠考论》,许隽超的《金兆燕卒年补考》,孟宪华的《清代戏曲家吴恒宣家世新考》,孙书磊的《<谱定红香传>传奇及其作者考》等文对乾隆时期的曲家进行了考证,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前贤时彦的研究取得相当可喜的成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指导。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关注唐英、蒋士铨、杨潮观等少数大家的剧作,而对一般作家作品则少有涉及。如《明清传奇史》对夏纶、董榕、蒋士铨、张坚、唐英、方成培等13位剧作家进行了评述;《清代戏曲史》关注范围最广,但列入介绍的也只有24位剧作家,相比这一时期的160多位剧作家来说,仍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缺乏对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宏观、系统的观照。在一些史论文章中,乾隆文人剧被放在清中叶、或放在花雅之争中笼统论述,使得这一时期的戏曲创作被“南洪北孔”与地方戏架空、遮挡而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