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部文献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伪文始见于方回《桐江集》

关于《全唐文》所收宋璟《梅花赋》最早见于何种文本,《四库提要》所举的是“元刘埙《隐居通议》所载璟赋二篇皆属伪本”,而刘辰《补证》亦据以认为是宋《赋》传本之源:“今所见唯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二收录宋璟《梅花赋》二篇。”(6)实则此赋文本首见于更早的方回《桐江集》。《桐江集》卷四收有两篇考证《梅花赋》的文字,分别是《跋宋广平梅花赋》和《再考》,并在其后附录《梅花赋》全文,署作“宋广平璟”(7)。《跋宋广平梅花赋》称“今乃于旧国子监得此赋写本”,文末落款作“大德二年正月初三日庚寅回拜手敬识”(8)。大德二年为公元1298年,可见此赋当是宋元易鼎之后从南宋国子监流出的。而据四库馆臣《〈隐居通议〉提要》所考,“书中又称至大辛亥为南剑州学官,计其年已七十二矣……是书当其晚岁退休时所著也”(9)。至大辛亥为至大四年,即公元1311年,当年方回已经去世,而其文集在生前已数次结集(10),故而可定宋璟《梅花赋》文本首见于《桐江集》,而非《隐居通议》。

此外,方回也是宋璟《梅花赋》伪文最早的传播者。元人牟曝《牟氏陵阳集》卷十六《跋梅花赋》:“赵子昂为虚谷翁书《梅花赋》真本,虚谷既取广平叔父‘永保贞固’之语以明之,予因发渊明之意以补其说焉。”(11)所谓“赵子昂为虚谷翁书”,即是赵孟頫应方回之托而书此赋。由此足见当时方回认定自己所抄出的《梅花赋》为真本,还请名书家赵孟頫书写,其推广传播的意图是很明显的。

又明田艺蘅《香宇集·续集》卷六有《鲜于伯机书宋广平梅花赋跋》(12),端方《壬寅消夏录》著录有《鲜于伯几许灵长书梅花赋孙雪居画梅合卷》(13)。考鲜于枢跋语曰:“宋广平《梅花赋》,世所罕传。余新得于右丞何公处,实东京旧国子监写本。蓼塘庄恭甫闻之以求,故书此以赠之。渔阳困学鲜于枢。时至元二十七年中秋日书。”(14)据此,则鲜于枢系从何荣祖家传得此赋,并认为“实东京旧国子监写本”,可见其源头也是昉自方回。

有一点需要考明的是,题为宋璟所作的《梅花赋》,在宋末方回之前,是否有流传的情况。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在世的史绳祖在其《学斋占毕》卷二“唐遗文”条说:“唐文多有遗轶要切者,如宋璟《梅花赋》,皮日休谓其清便富艳,有南朝徐庾体,因效之为《桃花赋》。今皮之《桃花赋》尚传,而宋之《梅花赋》乃不传。……如广平《梅花赋》,则平生访寻,终不得见,是可惜也。”(15)可见史绳祖虽留心一生,也未得《梅花赋》蛛丝马迹。不然,他即便听闻有流传的消息而未见,也会在此记上一笔的。又方回《跋宋广平梅花赋》也说:“回自志学之年,从师取友,至今已七十二岁。读《唐文粹》及《文苑英华》、诸前辈所选古文,未见宋广平所为《梅花赋》。诸书无不读,并无此赋。自开元以后至今诸人为文为诗,亦未见有能引广平《梅花赋》一二句者。”(16)博览如方回却并未闻见此赋之流传,直到自旧国子监抄出方才珍为至宝。

然而舒邦佐、周密的记载却提供了方回抄出《梅花赋》之前此赋在世间流传的证据。宋舒邦佐《双峰先生存稿》卷六《读广平梅花赋》诗曰:“子猷清雅如此君,菊花冷淡如渊明。古人嗜物非着物,风味相似因适情。不见铁心宋广平,乃肯一赋写梅兄。爱渠风雪不改清,似我不肯郎张卿。”(17)诗题用一“读”字,只有亲自读过方可如此拟题。舒邦佐卒于嘉定七年(1214),则1214年之前题为宋璟作的《梅花赋》应该在文士之间流传过。然诗中略无宋璟《梅花赋》故实,不知舒邦佐是真见过《梅花赋》,还是文人狡狯之笔,凭空拟题。又宋亡后周密著《癸辛杂识·后集》“荔枝梅花赋”条云:“宋璟《梅花赋》今不传。近徐子方以江右所刊者出观,其文猥陋,非惟不类唐人,亦全不成语,不善于作伪者也。”(18)周密卒于1298年,则在此之前确有《梅花赋》文本在刊本总集中流传。

那么,舒邦佐、周密所见题为宋璟作的《梅花赋》与方回传出本是否为同一本?因为舒邦佐、周密未留下他们寓目的《梅花赋》的只言片字,所以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考实。倘就周密称所见《梅花赋》为“江右所刊”,而方回所见《梅花赋》为“于旧国子监得此赋写本”来看,则南宋后期《梅花赋》传本当不止一种,这一判断在《隐居通议》录有两种版本的《梅花赋》那里也可以得到佐证。总之,题为宋璟撰的《梅花赋》在南宋若隐若现,方回抄出《梅花赋》之前,南宋士人之间便可能已经流传着某个版本的《梅花赋》,其内容与今本的异同,已不可知。但最先将今天所能见到的《梅花赋》伪文著录并推广其流传的,则属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