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发展简史
1841年英国整形外科医生William Jahh Little首先报告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这一综合征,经过漫长的170余年,对这一顽症的认识,由浅入深,并不断完善、更新与发展。
1843~1844年,Little整理了自己的讲演稿,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提出痉挛性强直的概念。以后在此基础上,他将十余年治疗诸多患者经验,于1853年编著成书。同时Little已经认识脑性瘫痪患儿常伴发智力障碍、言语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从而成为发现脑性瘫痪存在多方面并发损害的第一人。Little对该综合征的病因与临床表现也进行了广泛研究。
1932~1941年,美国学者Phelps发表论文,提出利用矫形器为主的训练治疗方法,认为脑性瘫痪可以治疗,为脑性瘫痪康复带来了希望。
1938年他根据脑性瘫痪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正式提出应该将Little病改为脑性瘫痪这一诊断名称。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1944年Phelps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总结出15种训练方法,包括:按摩、被动运动、借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运动、自动混合运动、组合运动、休息、弛缓松弛运动、松弛位运动、平衡运动、手伸展运动、抓握运动、精细运动,设计十分全面合理。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早在世界上报告了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为4‰。非常明确地提出治疗脑性瘫痪主要方法是训练,从而改变了脑性瘫痪是不治之症的观点,以此加强人们关心脑性瘫痪、积极治疗脑性瘫痪的信心。
1942年日本高木宪次博士在东京创立了整肢疗育园,即现在东京心身障碍儿综合疗育中心的前身。用“克服训练”(诱发克服意欲,克服指导方法以及努力克服自我锻炼)的方法治疗脑性瘫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56年美国脑性瘫痪协会、1961年日本学者福山幸夫分别提出了脑性瘫痪的分类方法。
20世纪40年代Petö教授创造了引导式教育疗法,1965年著名的Bobath疗法问世,1966年西德学者Vojta博士创立了Vojta诱导疗法。
近年来,国外以功能训练,尤其以Bobath疗法为主,兼以康复工程、心理康复为辅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取得较好疗效。
我国对脑性瘫痪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以李树春教授为核心的一批儿科工作者开始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与康复工作。1987年9月23日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成立,当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脑性瘫痪儿童百余名。1988年制定了我国脑性瘫痪的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
三十余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经过老、中、轻三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在广大儿童康复工作者及患儿家长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历史进程。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儿童康复事业呈现快速、跨越式发展的趋势。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已经不局限于发达地区、专科医院或专门机构,正向不发达地区和社区发展。医疗康复、幼儿园与学校的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康复工程、心理康复、文体康复等不同康复途径,正以多姿多彩的姿态在各地展现。目前,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工作者正在积极与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医学模式。
截至2014年7月,先后召开了十三次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学术研讨会。作为全国小儿脑性瘫痪的培训基地,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已举办二十一届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技术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千余名小儿脑性瘫痪康复骨干,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