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言

60多年前,肺癌在中国属于罕见疾病。我清楚地记得1948年我进入燕京大学不久有位美国老师患肺癌,大家都非常惊奇。1951年进入协和医学院以后,我的老师中国病理学之父胡正详(1896—1968)在他与刘永、秦光煜合著的《病理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的资料,肺癌也不占重要地位,肺部疾病中结核占了大部分。1959年我到肿瘤医院工作的时候胸部肿瘤最多的是食管癌。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肺癌发病率开始升高,那时很多胸科专家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现象,并开始重视。当然在肿瘤专科医院,都将胸部肿瘤作为重点。由于肺结核迅速被控制,所以许多过去的结核病防治院改为胸科医院,或胸部肿瘤研究所。到了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肺癌已经占到常见肿瘤的第四位,到了90年代升至第一、二位。至今,无论男女肺癌均占肿瘤死亡的首位,成了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小细胞肺癌(SCLC)由肺Kulchitsky细胞恶变而来,病因和发展过程与来自支气管腺上皮和腺上皮化生而来的腺癌、鳞癌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生物行为和治疗也与其他类型有明显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术界将之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开。SCLC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15%~20%,据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由于NSCLC特别是腺癌的发病率增高,这一类型所占比例已有下降的趋势。WHO将其又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三种。男性比女性多发;发病部位以大支气管(中心型)居多。临床特点为: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SCLC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合理、适当安排的综合治疗是处理SCLC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自80年代以来开展SCLC的综合治疗,并在京津和北方开展协作研究取得一定进步,但总的来说SCLC的预后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SCLC的治疗有了一定进步,最重要的是治疗策略和3种有效新药(包括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和氨柔比星)进入临床实践,开阔了交替应用的可能。同时,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和耐受性,并在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展望未来,我国对SCLC的工作重点有:(1)不断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开展预防;(2)基础研究方面:①通过全基因组学研究阐明SCLC的特点和可能防治的靶点;②进一步对SCLC不同类型特点的研究,从而推动治疗的进展;(3)临床方面:①继续开展放化疗综合治疗;②根据我们的经验应用两组互不交叉耐药的方案治疗;③重视中西医结合重建病人的骨髓和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愈率。
为了调动我国各个方面的积极性,CSCO于2010年末成立了小细胞肺癌临床协作委员会,目的就是能尽快完成医生任务。本书总结国内外在SCLC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希望大家从较高的起点迅速开展有关的协作研究,使我国SCLC的研究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给广大患者带来裨益。
我们深知这是本书的第一版,一定存在不足和错误,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下一版修订时参考。

孙燕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