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第1节 小细胞肺癌的病因学

据报道,2008年全球肺癌发病人数为161万人,死亡人数为138万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7%和18.2%,高居恶性肿瘤之首 [1]。小细胞肺癌是继腺癌、鳞癌之后第三大常见的肺癌类型。世界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显示小细胞肺癌约占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的15%和肺癌死亡人数的25% [2]。由于欧美国家控烟行动的有效开展,小细胞肺癌的总体发病率由17.26%(1986年)降至12.95%(2002年),然而女性发病率由28%(1973年)上升至50%(2002年)。2012年,世界范围内小细胞肺癌年发病人数约为20万。局限期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由4.9%(1973年)升高至10%(2002年),然而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5% [3]。和其他肿瘤相似,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既与环境因素相关,又与个人因素相关。环境因素是导致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个人因素则决定了肿瘤的易感性。引起小细胞肺癌发生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是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其次包括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个人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等。
一、环境因素
(一)吸烟因素
1.主动吸烟
长达半个世纪、数据最充分的综合研究资料(包括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吸烟是Ⅰ类致癌物,可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尤其在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鳞状细胞癌中,吸烟是最重要的诱因。2010年,来自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学院(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对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灶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希望能从中发现与吸烟有关的突变。结果显示:该患者基因序列的突变与烟草的烟雾里所存在的超过60个致癌基因所导致的基因突变类型相符合,说明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典型的吸烟导致的癌症 [4]。吸烟对男、女性小细胞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7.4和7.9(廖美琳、周允中主编《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90%以上的人有吸烟史。美国每年小细胞肺癌新发病例数超过3万,几乎所有患者均为吸烟者,而且都是重度吸烟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吸烟者肺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5~10倍(循证医学2012年4月)。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相比从不吸烟者,同时存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丢失、基底上皮增生和细胞核异常。重度吸烟者的支气管切片,93%可见细胞异常,戒烟5年后细胞异常下降到6%,而不吸烟者仅为1.2% [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认为烟草为人类明确的致癌物,没有安全烟,不论使用方法如何,对人类均有致癌性(IARC,2002)。吸烟对小细胞肺癌危险度的影响与吸烟指数(每日吸烟的数量×吸烟持续的时间)相关,此外也与开始吸烟的年龄,香烟的类型和吸入的深度(深吸入肺或口腔过堂烟)相关。平均吸烟的支数和吸烟的年数越多,吸烟开始年龄越早,使用无滤嘴烟越多,罹患肺癌的危险度越高。尽管吸雪茄和吸烟斗者(多使用空气风干的低糖烟叶)相比吸卷烟者(多用烘烤的高糖烟叶)罹患肺癌的风险下降,但相比不吸烟者,该人群患肺癌的危险也有增加,且与吸烟指数成正比 [5]。40岁以内的年轻吸烟者,细小支气管早期就出现病理变化,在邻近的细小支气管和肺泡壁见群集的有棕色颗粒的巨噬细胞团、水肿、纤维化和上皮增生等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特征。
英国著名学者Doll随访5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男性吸烟者中,持续吸烟、50岁时戒烟、30岁时戒烟者,75岁死于肺癌的累计风险分别为16%,6%和2%,而从不吸烟者75岁时死于肺癌的累计风险仅为2%(储大同主编《肺癌》)。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天吸烟20支以上且时间长达30年者,患肺癌的几率达到80%。戒烟后肺癌危险度下降,戒烟5年后,多数癌症发生相对危险明显降低。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危险度是未戒烟者的50%。戒烟可有效降低癌的发生,但吸烟者即使戒烟10年以上癌症发生率仍稍高于非吸烟者。戒烟可使支气管上皮恢复正常,平均需要13年,此时其患肺癌的危险度与不吸烟者相同。Doll及Pike(1972)对英国医师的前瞻性调查表明,12年间肺癌死亡率下降25%,其中医师中吸烟人数下降50% [6],故戒烟确实能使肺癌发病率下降。Chen等 [7]报道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开始戒烟者比不戒烟者或晚戒烟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食欲降低的患者比率下降(43%vs 58%)。
据上海和沈阳两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人群肺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小细胞肺癌比例分别为9.3%和6.3%,沈阳男性和女性小细胞肺癌比例分别为14.5%和17.2%。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开展了全面的禁烟运动,因此肺癌所导致的死亡比例大幅度下调。自70年代以来,英国35~54岁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减少一半。在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吸烟人数增加,初次吸烟年龄减低,且女性吸烟人数也在增加。以往研究证实,男性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201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报道 [8],美国人群男性和女性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为1∶1,女性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2.被动吸烟
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加,被动吸烟的人群也在扩大,被动吸烟致癌风险比主动吸烟致癌风险高2~40倍。香烟燃烧时释放的侧流烟雾中含有Ⅰ类和ⅡA类致癌物,导致环境性烟草暴露(“二手烟”)者患小细胞肺癌危险度增高。丈夫吸烟的妻子患肺癌的危险度是丈夫不吸烟妻子的1.3倍。Wolfson预防医学研究所提供证据,和吸烟者生活与和不吸烟者生活其患肺癌的危险度要高出24%。肺癌家族集聚性研究将吸烟导致肺癌的患者的非吸烟亲属与不吸烟者的非吸烟亲属比较,按性别,年龄和种族配对比较后发现,肺癌患者的非吸烟亲属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升高(储大同主编《肺癌》)。我国上海市区曾进行的一项病理对照研究,发现与吸烟丈夫共同生活的非吸烟妇女,其肺癌相对危险度随共同生活年数的增加而上升,共同生活40年及以上者与共同生活20年以下者比较,相对危险度大于1.7。
3.吸烟的致癌机制
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1200多种物质,其中致癌物有69种,存在主流烟雾中的2-萘胺、4-联苯胺、苯、氯乙烯、氧化乙烯、砷、铍、镍化合物、铬、镉和 210钋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人类Ⅰ类致癌物。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性亚硝胺,且支流烟比主流烟中亚硝胺含量高10~40倍。多种致癌物质的存在,使吸烟导致的肺癌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当苯并芘进入人体后,经代谢形成BPDE,通常与细胞DNA中碱基结合,形成BPDE-DNA加合物。此加合物会引起DNA碱基的突变,从而可能引起癌基因的启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相比,多环芳烃-DNA加合物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纸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颗粒容易沉积在支气管和细小支气管分叉的嵴部,该部也是肺癌的好发部位。颗粒的直接毒性作用为影响支气管黏膜的清除功能,破坏黏膜纤毛和巨噬细胞,导致支气管束发生病变。烟雾的颗粒部分主要引起癌症的发生,虽然烟雾颗粒也深入肺泡,但吸烟者患肺泡癌的危险性并未增加。
烟雾对纤毛毒性作用,可诱发局部感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肺部炎症也是小细胞肺癌发生的诱导因素。
(二)环境因素
1.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是目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第二大肺癌发病原因。2004年,空气污染导致全球16.5万名肺癌患者死亡,其中10.8万名患者为户外空气污染致癌;3.6万名患者为使用固体燃料烹饪和取暖而致癌;2.1万名患者为二手烟致癌。
工业发达城市肺癌的发病率要比农村高很多,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藏地区,大气污染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气污染物包括各种工业废气、粉尘、汽车尾气等,其主要致癌物包括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如苯并芘),此外尚有微量放射性元素、金属(镍、铅、铬等)和砷化合物。调查材料表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碳素微粒和二氧化硫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改变,使上皮细胞对其他侵袭物敏感,使肺癌发生更容易 [9]
环境中的雾霾(PM 2.5)污染是否是肺癌的诱导因素目前还未知,但IARC于2013年1 月17日发布消息称,已将细颗粒物(PM 2.5)等大气污染物质的致癌风险评估为5个阶段中危险程度最高的水平。PM 2.5是指直径2.5μm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由日常发电、燃煤、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组成。这种细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呼吸道传染病和心血管病方面的疾病。此外颗粒物有可能会吸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一系列有毒有害物质,并将毒害物质直接带入肺泡。美国癌症学会在1982—1998年间一项多达50万人的队列研究中发现,PM 2.5年均浓度每升高10μg/m 3,人群肺癌死亡率将上升8%。但这种统计学上的关联是不是已经构成了因果关系,尚需要更多研究的证实 [10]
2.室内环境污染
氡暴露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这也是许多国家第二大肺癌发病原因。2004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肺癌患者总数的3%~14%是由室内氡暴露引起的,氡浓度每升高100Bq/m 3,患肺癌风险就增加16%。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衰变产生的氡子体进一步衰变生成α粒子,这些粒子会附着于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上,进入呼吸道后积聚在细胞内破坏正常细胞的DNA,导致癌变。氡导致的肺癌,约半数为未分化癌。低剂量的氡主要来自于土壤、建筑和装修材料、天然气的燃烧和生活用水,在地下室和混凝土结构构成的高层建筑或者木基结构中更加显著 [11]
冬季时间长,燃煤量大,室内通风条件差的城镇肺癌发生率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我国云南省宣威县的肺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当地长期燃烧煤烟造成室内以苯并芘为主的多环芳烃污染是宣威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东北地区沈阳和哈尔滨等地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证实,室内使用煤炉,用煤取暖的年限与肺癌的危险性相关。目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评价室内燃煤产生的煤烟是人类Ⅰ类致癌物。然而木材等生物材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与肺癌的关系目前研究尚不深入,鉴于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研究认为木材燃烧产生的烟气可能是人类ⅡA类致癌物 [11]
3.饮食和烹饪
对于水果、蔬菜和抗氧化剂营养物是否能降低肺癌危险度也有大量研究。目前研究结果提示增加蔬菜的摄取可减低患肺癌的危险。还没有高级别证据证实其他饮食因素可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包括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与小细胞肺癌真正联系等 [11]
(三)职业因素
长期接触具有放射性物质或者衍生物的职业也会导致肺癌发生。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导致肺癌的职业因素有石棉、砷的无机化合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二氯甲醚、氯甲甲醚、芥子气、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和硫酸烟雾等。铀和氟矿的副产品或铀衰变可产生致癌物氡。铸造工人、报纸工人、金矿工人、乙醚工人、油漆工人等均为肺癌高发者。由接触放射线到发生肺癌的潜伏期一般不少于10年,中位数为16~17年 [12,13]
二、个人因素
(一)遗传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有肺癌家族史的个体,其肺癌发病风险也会提高。来自上海,北京和沈阳的家族聚集性研究结果表明,有肺癌家族史的、非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风险OR值大于2.5。
(二)肺部疾病史
某些患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尘肺或肺支气管慢性炎症者,肺癌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这可能与肺上皮细胞化生或增生相关。
(三)内分泌因素
有关内分泌因素和女性肺癌危险性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