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师临床工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颈椎正位

(一)摄影目的

观察第3~7颈椎正位的椎体和关节结构,功能状态。着重观察钩突关节、椎间隙。

(二)患者准备

1. 去除可能重叠在颈部的物品(例如项链、发夹、耳环等)。
2. 头部固定装置(颈托)可能遮盖检查部位,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处理。
3. 头颈部外伤在检查前进行评估,在转运时应特别小心并采用正确方法(例如三人平抬法)。

(三)患者体位

1. 被检者仰卧位或站立前后位,颈背部贴靠检查床/台,正中矢状面垂直于IR并与IR中线重合,瞳间线平行于IR。
2. 头部稍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台面(注意头部、颈部、下颌骨外伤的患者不能强迫后仰头部)。
3. 确保头部,颈部和躯干没有旋转。

(四)摄影技术(表1-35)

表1-35 摄影技术

(五)基本质量评定

1. 肺野内无异物影像。某些不能去除的、可识别的医疗诊治物品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允许保留(评估摄影前准备)。
2. 下颌骨下缘投影于第2颈椎水平高度,C 3~C 7,T 1椎体投影于照片正中(评估检查范围)。
3. 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椎弓根到椎体边缘的距离双侧相等(评估体位旋转)。
4. 颈椎椎间隙与中下段双侧钩突关节显示清晰(评估X线倾角正确)。
5. C 3~C 7的骨纹理、骨皮质清晰锐利。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边界易于分辨(评估曝光条件)。

(六)后处理与排版

1. 采用骨LUT曲线,调整骨与椎间隙影像到适当反差。
2. 单幅打印不能小于8″×10″,选择1∶1打印模式。正侧位两拼幅打印采用8″×10″,按比例缩版打印。

(七)重要备注

1. 椎间隙的显示依赖于中心线向头侧倾斜的角度。在组合摄影时,可采用先照侧位,观察颈椎前凸生理曲线和椎间隙的走向,然后确定正位摄影采用的X线倾斜角度。
2. 头部后仰的角度到位的标准是下颌骨叠加在颅底部,下颌骨位置过高或过低均可能使上段颈椎显示不良。
3. 疑似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医师帮助/指导下摆位。
4. 颈椎侧块与颈椎椎体的投影显示方向不同,当侧位照片疑有颈椎侧块损伤时,在医师帮助下,采用X线向足侧倾斜25°~30°,显示双侧C 5~C 7侧块和侧方椎间隙;或头部向对侧旋转45°,X线向足侧倾斜25°~30°,单侧显示C 5~C 7侧块和侧方椎间隙。
5. 左、右侧曲位是颈椎正位检查的功能性体位,目的是评估颈部侧向转动的运动功能状态。检查时采用站立位,注意保持正位姿势,中心线垂直于C 4,患者自然用力进行颈部左、右侧向弯曲运动到极限位置(严禁技师搬动到位)。
6. 对较重病情进行功能性X线检查或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的评估(例如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一定要沟通医嘱医师进行安全性评估。可能因体位改变发生危险或患者保持体位困难,一定要医嘱医师到检查机房协助摆位或去除固定装置,检查时由陪同人员帮助稳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