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志物
在美国,心力衰竭的整体人群发病率为1%,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到10%,每年治疗心力衰竭直接费用380亿元。故早期诊断治疗心衰越来越得到重视。B型利钠肽又称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这一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便得到更多的重视。
1998年,Sudoh等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多肽,当时命名为“脑钠尿肽”或BNP。由于存在于心肌中,通称为B型利钠肽。进一步研究表明,左心室是血循环BNP的主要来源。BNP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即可大量分泌,BNP有利钠、利尿和舒张血管的作用。
当前可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的是检查两种钠尿肽:BNP(B型利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即NT-proBNP。临床研究和应用表明,BNP或NT-proBNP两者应用价值基本相同,都是较好的心力衰竭时的心脏标志物。
通过800多例和1200多例非心力衰竭的人群检测得出BNP检测ROC曲线下面积0.955±0.005。研究表明,不区分年龄而言,以100pg/ml为上限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敏感性为80.6%,特异性98%。急性心力衰竭时BNP远远超过100pg/ml,所以大部分学者接受100pg/ 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标准。NT-proBNP被认为是另一种诊断CHF的标志物,和BNP一样,CHF患者其浓度明显升高。对于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这些标志物水平变化是很灵敏的。同时,在几天期间连续测定BNP或NT-proBNP,可使医生能调整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使其更精确有效。当然,检测BNP或NT-proBNP并不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必要条件,并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左心射血分数等)。
BNP也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医师一般以患者一般情况、症状和体征去主观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BNP的出现为评估预后提供依据。前瞻性研究表明,射血分数小于35%,BNP高于130pg/ml是唯一远期猝死预测指标,从而提示那些患者可以从ICD的置入中获益。
临床最常用检测BNP或NT-proBNP来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如果没有这些物质的升高,那么表明患者可能不是心源性的呼吸困难。Dao等第一次采用快速BNP试验评价呼吸困难的患者。研究表明,CHF患者平均BNP浓度为1076±138pg/ml,而非CHF组平均BNP浓度为38±4pg/ml。Morrison等发现BNP快速试验可以帮助区分肺源和心源性呼吸困难,但一些肺脏疾病,如肺心病、肺栓塞BNP也升高,但不会升高到左心功能不全的水平。大面积肺栓塞时,由于肺动脉压高,致使右心室压力增高,BNP浓度也会升高,如能排除肺栓塞,BNP水平升高就可以诊断CHF。
ACS患者往往伴有心功能衰竭,但由于患者处在病重状态,心功能衰竭症状往往不明显,此时测定血中BNP可以查出早期心功能衰竭,临床医师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效降低病死率。已有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小时血浆BNP水平升至正常时的60倍。AMI后血浆BNP浓度曲线呈单相和双相两种模式,单相曲线在AMI发生后16小时左右达到峰值;双相曲线则在第4~7天出现第二个高峰。小面积AMI患者BNP多呈单相曲线;前壁AMI、伴HF症状、低射血分数的患者BNP多明显升高并呈双相曲线;AMI后1~7天BNP持续升高提示有发生心衰和死亡的危险性。de Lemos等在BNP水平与ACS预后的临床研究中,对2525名 ACS患者进行平均达40小时的血浆BNP监测,结果显示BNP水平与心衰10个月后发生心肌梗死相关,BNP水平>80pg/ml的ACS患者,死亡、新发或再发心肌梗死、发生HF或原有HF恶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NP水平<80pg/ml的ACS患者。所以将BNP80pg/ml作为10个月内死亡率增高的独立预测因子。故BNP和NT-proBNP是预测ACS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对高危患者的筛选。
美国FDA在2000年末批准了第一个BNP的测定试剂盒(Triage BNP Test),其原理是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EDTA抗凝的全血或血浆中BNP浓度。试验通过样本加入一个小的检测模块中完成,全程需要15分钟左右。BNP在全血和血浆中室温下稳定至少24小时,冰箱储存其稳定期会更长,建议采集后4小时内完成检测。
BNP是心力衰竭诊断领域里又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是第一个诊断心力衰竭的心脏标志物。是继超声心动图以来,心力衰竭诊断方法的又一进步,也再次大大扩展心脏标志物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