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理论与实用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健康传播的作用和意义

一、传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传播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是个人实现社会化过程的必要条件,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关系的纽带,也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传播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

首先,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手段。人际关系存在于各种社会角色的网络之中,如朋友关系、夫妻关系、医患关系、师生关系等,这种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而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有合群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理解和被理解的需要,这一切社会性需要只有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到满足。信息交流则起到调节人们相互之间关系,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其次,良好的人际交流和群体交流可通过榜样示范、社会支持和群体舆论等作用促进传播双方的态度、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儿童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多来自家长言行的影响;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

(二)媒介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健康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

媒介环境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大量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媒介带来的信息充填着生活空间,形成的一种由媒介和信息所构成的生活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在向人们公开、迅速、大量地提供信息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舆论导向、公众人物示范、社会教育、发布广告等形式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传递健康知识,引导健康行为和健康消费。对大众传媒的拥有和使用习惯,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和生活方式。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使健康信息又多了一条传播途径,但如果迷恋于上网聊天、交友、玩电子游戏等,也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信息对人的健康具有双面效应

健康信息是一种宝贵的健康资源。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理念、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信息在防治疾病、保护与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2008年1月我国原卫生部发布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提出了公民应具备的66条基本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同年,启动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通过国家和各地广泛开展的健康传播活动,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不断提高。
但是,信息也有其负面作用。信息污染和信息过剩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有损社会稳定,有害身心健康,对社会带来危害的状况;信息过剩是指信息量超过了人的处理能力或有效应用的情况,使人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2002年中国儿童信息中心发布了一份长达17年的跟踪调研报告,报告揭示,青少年时期如果每天看电视少于1小时,成年后发生暴力行为者为5.7%;如果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成年后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到28.8%。因此,建议将少年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以内。再如,在儿童食品行业,果冻、虾条、薯片等诸多产品花花绿绿的包装、极具煽动力的广告和五花八门的促销品、促销卡,对孩子极具诱惑力。这些“愉悦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一时快感,却不利于儿童青少年长远的身心健康。信息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要想通过加强媒介管理来控制信息污染,就需要通过健康传播来增强人们正确识别、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而这也正是健康传播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健康传播的意义

1.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贯穿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各个环节

主要包括:①信息收集与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反馈信息,以监测、评价、改进和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②进行社会动员:通过信息传递和倡导,促使决策者制定健康促进政策;激发各社会团体和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③开展健康干预: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传播策略和核心信息,研发不同的健康传播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传播活动,以促进行为改变,降低或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

2.健康传播是促进公众健康的一种社会干预手段

健康传播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中,包括:①通过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②满足个人和群体对健康信息的需求;③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民健康素养;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风险传播;⑤宣传健康专业人员公众形象和职业文化;⑦对公众开展如何使用公共健康资源的教育,如对互联网健康资讯的解读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