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联网标识服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全联网标识服务体系是全联网发展的基础和重点

在全联网中,为了实现人、机、物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交互,需要利用标识来感知人、机、物等节点,以及识别各类业务应用,并通过标识解析与寻址进行数据映射、转换,以获取相应的地址或关联信息。在人、机、物等异构信息源共存的全联网时代,网络节点将暴增至百亿甚至千亿数量级,网络的规模将是互联网的数十倍,甚至更大。如此量级的大规模扩容,意味着必须对网络标识服务体系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造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全联网的功能需求。

现有标识体系,如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Handle系统(Handle System)、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OID)、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实体码(Entity code,Ecode)和泛在识别码(ubiquitous code,ucode)等,均自成体系,且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各标识自成体系,异构人、机、物标识体系的兼容互通性较差,不同标识体系之间的兼容互通存在技术、政策、管理等诸多障碍;二是部分标识申请、配置和信息变更效率低,无法满足全联网高效实时标识解析服务的要求;三是各标识技术和系统安全保障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标识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安全保障和大规模服务能力;四是当前的泛在标识管理和推进组织种类繁多,且各自为政,各国际标准组织都在全力推动各不相同的标识体系,竞争大于合作;五是当前标识技术和体系大多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缺乏对共性需求的考虑,对高效率、移动性、智能化和兼容互通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足。

在全联网时代下,网络实体、内容和服务等对象的命名、寻址既是全联网发展的基本前提,又是全联网的关键功能和基础服务,因此它是不可回避、必须突破的难点问题。与此同时,标识体系的安全可控、高效、智能、稳定关乎网络空间安全,提前布局全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对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和推动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拥有全世界最大数量的人、机、物,构造一个智能化、全覆盖、全兼容的全联网标识服务体系,这无疑是我国引领全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

[1]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DB/OL]. https://www.itu.int/pub/S-POL-IR.IT-2005/e.

[2]政府工作报告(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EB/OL]. http://www.gov.cn/2010lh/content_1555767.htm.

[3]将“Cyber-Physical System”译为信息物理系统并不妥当。“Cyber-”一词,可译为“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参见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因此“Cyber-Physical System”可直译为“计算机-物理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物理系统”。本书译为“智能物理系统”是为了反映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实质是智能,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信息物理系统在人类历史上早已有之,如烽火戏诸侯就是用光波传送敌情、指挥打仗的信息物理系统。

[4]Beyond Things: 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Takes Connections to the Power of Four[EB/OL]. https://blogs.cisco.com/digital/beyond-things-the-internet-of-everything-takes-connections-to-the-power-of-four.

[5]Sisinni E, et al..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Direc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8(4):45-46.

[6]Gartner. Forecast: Internet of Things — Endpoints and Associated Services[J]. Worldwide, 2017(12):23-26.

[7]Ren J, Dubois D J, Choffnes D, et al.. Information Exposure From Consumer IoT Devices: A Multidimensional,Network-Informed Measurement Approa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et Measurement Conference [J].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New York, NY, USA, 2019(10):26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