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趣讲大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7 汪精卫为何成了汉奸

傅斯年在西南联大做过一次学术讲演,题目是《汪贼与倭寇——一个心理的分解》。傅氏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解析汪精卫如何一步步走上了叛逆之路。

按傅斯年的解析,汪氏不是嫡出,严父之后,又有严兄,自小便受了一个女儿式的教育,在这种情形下所成长的儿童,自然有正常心理者少,有变态心理者多;或有聪慧的头脑,不容易有安定的神志,欲做“人上人”,而又不知度量自己的本领,也多半是这种环境造成的。对此,傅斯年举例说: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成立了一个国防参议会,汪精卫做主席,会中常看到他不时发脾气,却不明其气之对象。

傅斯年认为,这是出于汪精卫“心中的‘疙瘩’(mental complexes)在那里时时发动”的缘故。同时,傅斯年认为,汪精卫之叛国与他的婆娘陈璧君亦有很大关系,因为陈氏亦是一心想做“人上人”的人,做不到便气得不得了。“汉光武时代,彭宠造反,史家说是‘其妻刚戾’,不堪其夫之为‘人下’,陈璧君何其酷似!”

最后,傅斯年总结说,陈璧君之刚戾凶妄,只是助因,促使汪贼叛国者仍是汪精卫自小在心灵中蕴蓄的妾妇怨妒心理,与发而欲做“人上人”的要求。这种“不度德量力”的要求,形成了他极度扭曲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一生人格上和心理上的变态,从而表现为他从事各种极端的、政治上反复无常的投机和赌博。可谓:“在家家乱,在国国乱,《春秋》中所记弑父弑君有几个不是受这个心理所支配?”

联大学生何兆武听罢傅斯年的演讲深以为然,人的活动归根结底乃是通过心理层次这一环节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反叛的案例时,往往提到反叛者最后乃是由于“内不自安”而终于谋反。反叛者的野心与扭曲的性格交织而成,形成了最终叛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