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六张 谋生
当然,这点不平之气,还不至于,使得他,为了潘金莲,而去与张大户公开对抗,搞什么英雄救美、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事情,上辈子,好像是做过的吧,似乎还做过不少。但,现在,当然是没有了这种心思了。
潘金莲,固然情有可原,但也确实不是什么良善女子,可怜之人,亦有可恨之处,自然是不值得他去见义勇为的,甚至不必沾惹。而更重要的,两世为人,他还有什么看不透的?难道还像现在的少年武松那样,动不动“杀全家”?
于是,再次对瘦小老头强调:“那你就代我,去给那什么张大户回个话,说了,我暂时无意娶妻。男子没有事业,自己都养不活,娶什么妻?不要再啰嗦,你还得去衙门为我弟弟说情销案呢。我的方子,你不是不想要了吧?”
一听,他拿方子来说话,卢大夫立即怂了,收起了那份看八卦笑话的心思,只好先摇头晃脑地离去。
快出门时,却又被他叫住。卢大夫一阵心疼,也只好把答应给他的银子,交了出来。说好是十两,但,他估摸着,能有六两,也就不错了。也不值得与这瘦小老头计较。
这个时候,一两银子,其实是值不少钱的。六两银子,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巨款。
瘦小老头为了得到他的良方,还是不惜血本。这,反倒让他,增添了几分欣赏。凡是肯在专业、职业上不惜投资的人,都是值得欣赏的。
现在的他,需要这笔钱。武家兄弟,实在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以他现在带伤在身的状况,要身体康复,乃至把营养补足、促进二次发育、让自己再长高,那就不能像过去的武大郎那样,扣扣搜搜,舍不得吃,而必须要花钱。
赶走了卢大夫,他却确实是感到,又有些累了。前世,终于还是有了些养尊处优的习惯,中午总是想休息片刻。
这一觉,却就睡到了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精神又恢复了不少。便尽量地穿戴得整齐些,让自己看起来,不再像过去的“三寸丁”、“谷树皮”那么寒碜,方才出门。
不管如何,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必要,把周围的情况,略看一看吧。虽然,已经是百无聊赖、生无可恋,什么都是可以不在乎的。但,既然还活着,就总还得活着。
武家兄弟的这个住处,应该是,一个贫民巷吧。巷子狭窄,两边的房屋,全都又矮又破。路上间或人来人往,见到他,有面无表情的,也有打招呼的。
那些打招呼的人,无不有些诧异。今天的武大郎,明显,是有些不一样。
有的自然也已经听说过,武松之前闯祸、武大郎受连累的事情。就是昨晚,公差们来武家抓人,一番激烈的打斗,虽然是深夜,也必定惊醒了四邻,自然也是有人,躲着围观了的。都只道是武家兄弟,这回是彻底完了。
却不料,今日见到的武大郎,居然还是气定神闲,若无其事,那样子,倒像比以往更轻松自如了。
就是武大郎的衣着,似乎也整洁了不少。连带着整个人,虽然依旧过于矮小,却也似乎不再那么难看。
至于他,虽然多少残留了武大郎的一些记忆,但对于眼前这些来往的人,却是一个也不认识了。有打招呼的,也只是微微点点头,淡淡笑一笑,便当是回应。
其实,最开始,还是有些不自在的。且不说前世,作为青年富豪,是被人仰视惯了的,就算前世还没有成名之时,毕竟也是身高八尺、一表人才,走在街上,是让人惊艳的。哪里像现在,好死不活地,寄居在了武大郎的身上,如同侏儒,走到外边,没法不让人围观,哪里能够自在得了?
但,他随即便调整好心态。现在的武大郎,虽然已经当家立户,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在前世,就还是青少年、小孩子,个子矮小、被人嬉笑,那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他的表情,却无论如何,不会再像一个未更世事的少年。眼神中的那种淡漠、通透之色,是不必要掩饰的。导致看到他、认识他的人,有的莫名其妙,有的只道他是因为弟弟武松闯祸而被吓得神志改变,总之,都感到,从前的那个武大郎,不见了,现在,是来了一个新的他们有点不熟悉了的武大郎。
对此,他自然是全不在意,只是一路缓缓走着,沿途看风土人情。
走出贫民巷,便来到了一条大街,却顿时显示出繁华来。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各种小摊小贩的叫卖和游人顾客的笑语交织汇响,十分热闹。街道两边,各种商铺里货物琳琅满目,酒楼里高朋满座。
这个年代,大宋其实是很和平、很繁荣啊。
他,对于历史是不太熟悉的,只是模糊地记得,中学课本上似乎是说过,北宋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失败,梁山等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后来又有金兵南下,捉走了宋朝的两个皇帝,百姓流离失守,是很惨的一段历史。
但,至少眼前,似乎是天下太平吧。看不出,有任何社会动荡、国家战乱的迹象。
而且,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彼此见面,倒是都很“五讲四美”,礼数极其周到,显示出这个时候,文化也很昌盛。市面上的文化气息,甚至是比前世那个商品无孔不入的年代,反而还要更浓厚些。比如那些店铺酒楼的招牌,每一块都是绝美的书法作品,透露着一副崇尚文化的气息。
这,好像真是前世,去那些古城古镇游玩呢。
他一边缓缓走着、观赏着,一边也在思考。在满街人流,多都是在为生计奔忙。他既然来了,若要生存、生活下去,又该做些什么。
卢大夫处要来的几两银子,当然是可以对付些时日。但,长期生活,总还得有个自己的生计。
或许挖空心思回忆,还能再多记起几幅药方,卖给卢大夫,仍然能赚些钱。但终归是有限的。他毕竟不是医生,并不会看病,所以此路应急还行,但长期来看是,走不通的。
武大郎卖炊饼的活儿,他当然是决计不会再做了的。不只是他本身不会做炊饼。以他的才干,要把炊饼这个活儿变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应该,也是可以的吧。但,可以预计,这毕竟还是古代,农业社会,城市的规模终归是很有限,使得市场的容量,也很有限。哪怕,真把炊饼做成一个全国连锁产业,也赚不到多少钱的。
他看到了街边有好几家卖文具,也看到街边有人在摆摊卖字卖画。
这个时代,似乎是重文轻武。前世电视小说中,常写后人穿越,凭借抄后世大能的诗文而在古代成名成家。不过,别忘记了呢,这可是大宋,历史上人文最昌盛的朝代之一,著名的经典的诗词,实际上到这个朝代,已经出得差不多了。而他,偏偏又不是学中文的,本身也根本记不得多少古代上好的诗词。
所以,靠抄写诗词崛起,此路,似也不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