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体育对健康的维护

本节将分析影响健康的部分因素:环境、心理、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建设的角度详细阐述体育锻炼对维护健康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2.1 健康的影响因素

1. 环境与健康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必需物质。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放松精神,愉悦心情,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恶劣乃至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则会损害身心健康,如酷暑、严寒、飓风、雪灾、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河流中的有毒微生物等,会引起人体的种种不适,甚至引发疾病。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而成的人工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现代社会中,高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压力,无一不在侵蚀着人类的健康。疲劳综合征、伏案综合征、空调综合征、静电综合征等,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人类的健康。

2. 心理与健康

《黄帝内经》中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脾”“恐伤肾”。现代医学证实,心理因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导致心身症,又称精神生理反应。最初表现为自主神经和内脏系统的功能性改变,继而发展为躯体的功能失调,甚至发生组织结构的损害,如溃疡、偏头痛、心悸等。而积极的心理状态则能保持和增进健康,对疾病的治疗、痊愈也有显著作用。

3. 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是在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前提下,在所处客观环境中养成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

吸烟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全世界每年因吸烟而导致死亡的达250万人之多。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3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沉积在肺中浓缩成一种黏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主要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一氧化碳则会降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吸烟者的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1.7倍。

酗酒就是过量饮酒。酗酒会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使人容易患食管炎、胃炎、溃疡等疾病。酒精主要在肝脏内代谢,肝癌的发病率与长期酗酒有直接关系。酒精还会影响脂肪代谢,可致使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时,会使人感情冲动;达到0.2%~0.3%时,会使人行为失常;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一般把不在医生指导下随意、不适当地使用一些心理激动(致幻)剂直至产生成瘾趋势的行为称为吸毒。目前吸食的毒品绝大多数是海洛因,它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高度的毒性和生理破坏。吸毒上瘾后,不仅心理变态,人格解体,尊严尽丧,不知廉耻,而且会导致和传染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据联合国禁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食毒品而死亡的高达10万人,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约有1 000万人。

4. 体育锻炼与健康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整体健康水平,但是新的健康问题(涉及人的机体功能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领域)不断涌现出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存。体育的真谛和健康的内涵使两者在现代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成为健康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其对健康的特殊意义越来越得到肯定和重视。

体育锻炼是健康的需要。经常运动能预防并减少许多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也有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增加抗压能力,改善睡眠质量等。美国卫生部的研究表明,身体缺乏运动的人容易超重、肥胖、患慢性疾病和出现心理不健康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缺乏运动而导致死亡。对此,专家建议,坚持每天活动半小时是保持健康的最低要求。

1.2.2 体育的健康效应

1. 体育锻炼奠基人体生理基础

(1)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神经和神经细胞。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大脑会由于供血不足和缺氧而头晕脑胀。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新鲜的空气中开展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使大脑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从事体育锻炼还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亡过程,延长大脑的“年轻态”。

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其对复杂变化的判断和反应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应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强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提高脑细胞工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耐受能力等。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将会下降,导致平衡失调,甚至引发某些疾病。

(2)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循环系统的机能

循环系统由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它在心脏的驱动下,为人体各个部位提供氧气和各种养料。

①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使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增加,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肌力量增强,每搏输出量加大,使血液的数量增加并提高其质量。研究表明,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为70毫升,而经常运动者的可达90毫升。

②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并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大大加快能量供应,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③ 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血脂含量(胆固醇、b-蛋白质、三酰甘油等)、改变血脂质量,在遏制肥胖、健美形体的同时,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④ 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血压,舒缓心搏,预防心血管疾病。病理学家通过解剖发现,经常运动的人患动脉硬化的概率要远远低于不常运动的人。

(3)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运动系统的机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它支撑起身体,并保护各器官的系统运作。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较好的灵活性,使人有条不紊、准确敏捷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体育运动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小梁排列更加规则整齐,促使青少年骨的长径生长速度加快,直径增大,极大地提高了骨的坚固性和抗弯、抗断、抗压能力。同时,可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

体育运动可使肌肉的效能增强,肌肉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具体表现为肌红蛋白和肌糖元的数量增加,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加强,速度增快,弹性提高,耐力持久。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柔韧性,从而扩大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牢固程度,减少各种外伤和关节损伤。

(4)体育锻炼有利于完善呼吸系统的机能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喉、气管和支气管)和肺组成。

扫一扫

0

体育锻炼与供养系统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人体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和肺通气量(每分钟尽力呼出或吸入肺内的气体总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同时,体育锻炼时需要大量地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呼吸肌加强收缩,使肺泡得到充分张开,加大呼吸的深度,从而有效地增加了肺的通气效率,使人体能够承受更大强度的运动量。实验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可增加1 000毫升左右,肺通气量可达100升/分钟以上,均高于一般人。

(5)体育锻炼有利于优化免疫系统的机能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种运动负荷的刺激,反复刺激,身体的各个系统就会产生形态及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在这种应激与适应的生理反应过程中,免疫机能也会相应提高。

(6)体育锻炼有利于强健消化系统的功能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在提高食欲的同时增强吸收能力。

但应注意,不宜在饭后即刻进行体育活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就餐,运动和吃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一般认为,运动后至少休息30~40分钟再进食,或饭后间隔约1.5小时再进行运动较为科学。

运动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全身的血液进行重新分配,以保证对肌肉骨骼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此时,管理消化的神经尚处于抑制状态,消化腺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运动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消化器官就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恢复。

同样,如果饭后立即参加剧烈运动,就会致使正在参与胃肠消化和吸收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和骨骼,从而会影响胃肠机能。甚至可能因为胃肠的震动和肠系膜的牵扯而引起腹痛及不适感,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2. 体育锻炼铸就人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指的是人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包括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其包括5个方面:① 智力发育正常;② 情绪稳定、乐观进取;③ 意志坚定、行为协调;④ 人格健全、自我悦纳;⑤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随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结构以维持内外的平衡。

(1)体育锻炼能够舒缓情绪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现代社会中,各方面的综合压力使人产生的焦虑、烦恼、紧张、压抑、暴躁、忧郁等都属于不良情绪范畴。医学研究发现,从事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体育活动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化学药品依赖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这充分说明体育运动能够转移并宣泄不愉快的情绪,使人恢复精神愉快。

扫一扫

0

塑造品格

(2)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意志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及勇敢顽强精神等。体育活动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运动,要克服各种主、客观困难,这个过程既是锻炼身体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竞技体育活动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养成坚强、自信、勇敢、进取的优秀品质。

3. 体育锻炼推进个体社会适应

社会的适应性是指个体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够恰当地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如朋友、邻居、同学、恋人等,在社会各领域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体育活动能够增进人际交往,增加彼此交流,同时形成团结友善、协调一致、相互帮助、彼此鼓励的团队精神,有助于个体对于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4. 体育锻炼强化个体道德建设

体育锻炼,不仅在于育体,也在于育心。西周的礼射,讲究“明君臣之礼,明长幼之序”,以射建德。古希腊和斯巴达的军事体育,有着忠君效国的鲜明思想。时至当今,美国把体育作为培养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巨大教育力量,芬兰主张通过体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和社会教育,形成为他人着想、作风正派的品质。我国也将体育作为道德养成的积极手段,从竞技体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到学校体育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务实肯干、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虚礼让、助人为乐等优良行为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