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请想象自己正在一场社交聚会上,周围是自己新认识的朋友,而且你很喜欢和他们谈天说地。你们聊得热火朝天,每个人似乎都很愉快。此时,某个客人的一句话让你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当你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你笑得前仰后合),你很自然地借此机会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你很期待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
讲到故事结尾时,你特地留意大家的表情,期待他们也笑出声来。
一阵沉默。
过了一会儿,有人打破了沉默:“哦,我懂了!太好笑了。”依然没人笑出声来。
顷刻间,你感到脸烧得通红。你低下头,回避和大家的眼神接触。你感到有些困惑,思绪混乱,难以集中精神。你暗自后悔,希望自己没讲过这个故事,要是地上有个缝隙能让你钻进去就再好不过了。当另一个客人换了话题之后,大家继续聊了起来,此时你感到松了口气——大家的注意力终于不在你身上了,你也很快恢复了正常。此时距离你讲完故事不过七八秒钟的时间。
你在讲述这个冷场的故事时,你体验到的情绪是什么?
如果我说,你体验到的是一种羞耻感,那么你大概会不同意:“那不是羞耻感,而是尴尬。”当我使用“羞耻感”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经历的时候,多数人会有类似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坚称,对于这种小事,没必要感到羞耻。每个人偶尔都会讲个冷笑话。尴尬吗?当然,但并没什么可羞耻的。
然而,从达尔文开始,情绪生理机制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你在那些尴尬的时刻所体验到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毫无疑问地表明了羞耻的情绪。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论身处哪种文化环境、哪个大洲,体验羞耻感的方式都是相同的:目光回避、短暂的精神紊乱、希望离开现场,通常还伴有脸部、颈部或胸部发红。
科学家对羞耻感的理解和想法,与普通人持有的观念大不相同。多数人倾向于把羞耻感看作一种重大、糟糕甚至“有害”的情绪,我们希望自己永远不要体会到有害的羞耻感。
有害的羞耻感会摧毁一个人的幸福感。
有害的羞耻感是“当父母虐待孩子时,孩子才会有的情绪”。
有害的羞耻感是“当社会排斥那些不得不表现得与众不同的人时,这些可怜人才会有的情绪”。
相反,情绪的研究者(包括我)认为,羞耻感的本质是更为多样化的,其程度并不总是那么严重——正如莱昂·维尔姆泽(Léon Wurmser)在《羞耻的面具》(The Mask of Shame)一书中所说,羞耻感是一个情绪家族。羞耻感既可能让人极度痛苦,也可能仅仅使人感到轻微不快,既可能很短暂,也可能很持久。
我在本书中提到的羞耻感是广义的,它包含诸多具体情绪。大多数流行心理学领域的著作(你可能读过其中一些)关注的是具有毁灭性的羞耻感,而本书会为你介绍整个羞耻感家族(包括尴尬、内疚等涉及自我意识的情绪),其中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避免的。你会逐渐发现,我们会在不说“羞耻感”这个词的时候谈到“羞耻”情绪。当我们说,我们对自己的某些方面(例如,身体、行为或失败的事情)感觉不好时,通常会不经意地提到羞耻感家族中的某种情绪。
人们对羞耻感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为这与他们小时候的社交方式,以及他们学会的应对痛苦的方式有关。人们的反应差异也取决于人们对于自身价值的自信程度:那些成长在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自我感觉不好的人就可能会觉得“讲了个糟糕的笑话”,会产生有害的羞耻感,而这对其他人来说,也许只会略显尴尬。
不论我们对羞耻感的反应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会天天面对羞耻感家族中的情绪。尽管我们不一定总是能意识到羞耻感,但我们总是不断地预期自己会在人际互动中遭遇潜在的羞耻感,并尽可能地回避它。“其他人会穿成什么样呢?我该穿什么去参加聚会呢?”“老板在给我做绩效考核时,会说些什么呢?”“如果我在下班后约桑德拉出来喝点儿饮料,她会拒绝我吗?”作为精神分析师和研究羞耻感的专家,唐纳德·内桑森(Donald Nathanson)说,各种形式的羞耻感“是在日常生活中主导我们行为的看不见的力量”。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种观点,我邀请你思考并抛弃一些我们大多数人会有的对于羞耻感的偏见。也许你会对有害的羞耻感存在一些偏见,而接纳那些常见的、不可避免的羞耻感。
偏见1:羞耻感是坏的
大多数人很难承认,自己感到了“羞耻”。光是这个词就让大多数人不舒服了。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是诸多研究羞耻感的学者之一,他写道:“羞耻本身就会带来羞耻感。虽然人们愿意承认自己内疚、受伤或恐惧,但不愿承认自己产生了羞耻感。”尤其是在这个自恋的年代,有那么多人迫切地想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赢家。如果你承认自己感到了羞耻,你就有可能变成可悲的失败者。我见过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羞耻感,他们更倾向于否认羞耻感的存在,或用其他没那么多负能量的字眼来称呼它,以此来与羞耻感保持距离。研究羞耻感的学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说:“我们通常用‘尴尬’这个词来避免承认羞耻感。”
你可能会发觉自己对本书的核心观点心怀抵触,不相信羞耻感其实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无处不在的体验。尽管你可能愿意承认在公共场合犯错时会感到尴尬,但你会反对我把它称作羞耻感。“人人都会犯错,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没什么可羞耻的。”此时,请尝试回想那有害的、极具破坏性的羞耻感,与作为一个情绪家族的羞耻感之间的区别。羞耻感家族中的许多情绪是轻微而短暂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偏见2:羞耻感是我们的敌人
自从约翰·布雷萧在1988年出版了他的开创性著作,了解心理学的大众就基本上把羞耻感与他提出的“有害的羞耻感”这一概念等同起来。有害的羞耻感是由父母、教育者和儿童生活中其他重要的成年人传递给孩子的毁灭性信息,让孩子感到自身是有缺陷的,不值得被爱。布琳·布朗(BrenéBrown)认为,社会鼓吹和标榜自相矛盾的角色期待,给女性强加了许多难以达到的理想化标准(这些标准最终会导致羞耻感),她的相关著作也强化了对于羞耻感的这类观点,即把羞耻感看作外部有害影响的结果。
如果你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接纳了这种观点,你可能就会把羞耻感当作敌人。你可能会认为无论何时何地,羞耻感都是一种来自外部(社会、伤人的父母,或想要你怀疑自己并掏钱购买他们产品的广告商)的负面体验。如果你相信抵制羞耻感、摆脱羞耻感的束缚是必要的,那么你可能很难接受我关于“羞耻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的观点。尽管某些羞耻感的表现形式毫无疑问是有害的(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讨论这些感受),但请你尽量保持开放的态度,尝试理解其他形式的羞耻感可能并不是那么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对我们是有用的、有启发性的。
我相信,羞耻的体验有时包含着重要的课题,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谁,或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忽略或抵制羞耻感,我们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
偏见3:羞耻感是自尊的对立面
如果你把羞耻感等同于“有害的羞耻感”,那么你当然会认为它有损于自我价值感。一个感到自身满是缺陷、不值得被爱的人,怎么会觉得自己好呢?在自尊研究领域,多数受欢迎的文章都持有这种观点:强调自我肯定、激进的自我接纳,抵制社会中充斥的带有羞耻基调的信息,提供培养自爱的方法。
一旦你将羞耻感理解为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不一定是一种外界施加的有害的体验,羞耻感和自尊看上去就不那么水火不容了。我会在后续章节阐明,当孩子1~2岁时,羞耻感(不是有害的羞耻感)的出现对于其真正自尊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我看来,自尊和羞耻感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体验,二者彼此依存、相互影响。
我写作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解释我们怎样做才能自我感觉良好,也就是说,我们怎样做才能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发展出真正且持续的自尊,我邀请你再思考另一个偏见。
偏见4:自尊只与自己有关
“自尊”这个术语似乎表明了它是一种独立的体验,与外界无关。你对自己的感觉似乎与他人无关,自尊体现了你与你心目中的自己之间的关系。高自尊表明了一种积极的关系:我喜爱并尊重我这个人。在自恋时期,我们尤其会产生高自尊。
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的身份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人有关,即与我们所在部落的成员有关。我们是子女,也是父母,与重要的人有着亲缘关系和情感联结,即便我们的自我概念极其清晰,重要的人对我们的感受和看法也总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感觉。有观点认为,孤立的自我是存在的,并且我们无须以他人的意见为参考就能理解自我。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正如精神病学家弗朗西斯·布鲁切克(Francis Broucek)所说,“在人际关系的领域里,原子论意义上的孤立自我是一个不真实的概念”。
真正且持久的自尊发展最终取决于人际关系,具体而言,取决于那些共享快乐体验的关系。
这四种偏见在社会中非常普遍、根深蒂固。我并不指望你在读完这短短的论述之后就突然抛弃了这些偏见,我偶尔会提醒你有害的羞耻感和本书的羞耻感之间的区别。如果你对我的观点持开放态度,充分理解羞耻感在你的生活中出人意料的作用,那么我向你保证,你最终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有自尊问题的困扰,你就会收获更多。
在我从事心理治疗实践的35年里,最重要的收获是,羞耻感的原野横亘在通往真正自尊的必经之路上,寻求自尊的旅人永远不会完全走出这片原野。一路上,我们会收获喜悦与自豪,尤其是与最重要的人分享过后,这些喜悦与自豪会改变我们遭遇的羞耻感,把它们从痛苦的挫败变作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1] Nathanson,Shame and Pride,21.
[2] Bradshaw,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30.
[3] M.Lewis,Shame,the Exposed Self,124.
[4] 原子论(atomism)是关于原子概念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原子论者认为,自然万物有两种本原: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分割,被虚空环绕,在虚空中运动。——译者注
[5] Broucek,Shame and the Sel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