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专注于B型人格
在A、 B、 C三大人格类型中, B型人格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人格类型,对于社会的影响之巨大,远超其人数比例,却又普遍被社会大众所忽视。
我们先来听听几位B型人格者的现身说法:
看我在人前风风光光、呼朋引伴,一张嘴讲起话来那么溜,总把气氛带得很热烈的样子,大家都以为我朋友很多,但其实,我几乎没什么朋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别人就是有一种距离感。想来找我聊天的人的确不少,我也很能聊,一旦他们想更进一步了解我,我就好像害怕什么似的,开始借机开溜;偏偏我又很想跟大家在一起,很矛盾。每次聚会散场的时候,就是我最难受的时候,看着空荡荡的桌椅、杯盘狼藉,我都会很难过,常常因为这样故意喝到醉。
一旦我跟某个人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我就会开始感到恐惧,无法克制地想象失去他的各种情景。我们的关系越好,我的恐惧就越深,我常常因为根本没发生的事情对他大发雷霆或失声痛哭,必须等他不断安慰我,让情绪平息后,我才会注意到一切只是我的想象而已。我很厌恶自己这一点,也知道我会毁掉这段感情,而且每次结果都是这样,但我没办法控制。当情绪风暴来的时候,我会害怕到发抖,躲到柜子里,那感觉就好像自己快消失了一样,割腕会让我舒服一点,如释重负,但效果也很短暂。
我完全提不起劲去上课。我试过无数次了,不管怎么逼自己都没用,这点让我沮丧极了。后来我发现一个办法:我很喜欢吃学校后面小摊上卖的葱油饼夹蛋。于是我告诉自己,我是“要去买葱油饼,顺便来上课”,这样我就有去上课的动机了,屡试不爽。荒唐的是,有时候上完课很累,懒得走出学校,竟然不买葱油饼也没关系。我觉得我的人生好像就是一连串的自我欺骗,就跟哄小孩一样。
没有用的,不管我对他们再好、付出再多、牺牲多少,他们都不会在乎。我不求他们感谢我,只希望他们记得有我这个做大姐的在关心他们就好。但是我今天这样,有人开口问过一句话吗?没有!大家只会说我活该,嫌我爱管闲事,见到我能避开就避开。平时,只要遇到难题,每个人都会来找我帮忙,不论是谁,我都尽心尽力,连自己的事情都可以搁着不管。我为他们付出这么多,我得到了什么?只得到了一身病痛,还有一句“管太多”!
各位的感觉是什么?基本上,应该会有两种全然极端的反应。
第一种是: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实在不懂他们讲这些是要干什么?有必要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吗?自寻烦恼。
第二种是:原来不是只有我这样,这世上也有人跟我有类似的想法!这是真的吗?实在让我太惊讶了。
基本上,前者会比后者多很多。当然,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的年代,可能会出现第三种情况:“我虽然属于第一种人,但是我遇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人,我愿意去倾听与感受他们的想法。”
很遗憾的是,第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实在不高。我们不难想象:人数占绝对优势的第一种人,一旦面对第二种人向他们吐露心事时,会出现怎样一种反应。
答案很简单,很可能就是直接来一句“你想太多”“自寻烦恼”“钻牛角尖”“没事找事干”“人在福中不知福”“穷得只剩下钱”“真不懂你在想什么”“自己不想改变,别人也帮不了你”“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等说也说不完的负面评价。在轻率地抛出一堆批评后,人们很快就会把这件事给忘了,但B型人格者却忘不了。
这是B型人格者与主流社会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矛盾:社会上大多数人对B型人格者特有的细腻思考、多愁善感、自我中心、凭感觉做事等特质感到不耐烦。倘若只带有一点点B型人格特质还没关系;如果特质已经非常明显,达到“人格倾向”的程度,那么B型人格者就不容易被社会所谅解,甚至会被贴标签、遭到或多或少的排斥;再加上B型人格者本身无法袒露自己,无法与人深交,不容易表达自我、让别人认识,吃了闷亏也没办法说出来,使得在某种意义上, B型人格是抑郁症甚至神经官能症2的温床;更糟糕的是, B型人格者不只自己痛苦,甚至也会把他的痛苦传染给身边的亲友。事实上, B型人格偏差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当事人可能会丧失自我觉察。不少B型人格障碍之所以被发现,并不是患者本身自愿就医,而是家属受够了他们的情绪,导致家属自己的身心出现了问题,才在就医的时候,间接发现当事人的人格问题。反倒是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一点也不觉得自己需要接受治疗。
然而,上述毕竟是特例。一般的B型人格倾向者内心往往是痛苦的,就算知道自己的做法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更不知道该向谁求助。由于目前社会对B型人格普遍缺乏敏感度,因此,大多数B型人格者被当成抑郁症患者来治疗,吃了一堆不见得有必要吃的抗抑郁药,“人格问题”当然不会好,“病情”还是没有改善,家属也只好咬紧牙关,继续容忍这位看起来不像病人的“病人”宣称自己“有病”。
有位心力交瘁的母亲就曾这么说:“我真不知道她得的是什么病,我只知道她每天回家见人就骂,多问几句也骂,再问下去就说她要去死。我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因为医生说她有抑郁症,她也在吃药,吃七八年了,没什么起色。每天通宵上网,日夜颠倒,三更半夜还肆无忌惮地跟网友大声聊天;三天两头,跟人家闹翻了,生起气来就割自己的手。我看得心疼,她却说她一点都不痛,就是故意要割给我看。我最近越来越觉得活着很没意思,但死了又很不甘心——医生,我女儿的抑郁症有可能会好吗?”
面对这么一位已经有厌世倾向,浑然不觉自己已患有重度抑郁症,却仍关心着女儿病情的母亲,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偏偏, B型人格就是很容易创造一堆这样的故事:自己藏身在“抑郁症”的病名里,却把亲人折磨成重度抑郁。
就这样,一群没有罹患抑郁症的“抑郁症患者”每年吃掉无数抗抑郁药物,想治疗自己的特殊人格特质;然而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抑郁症患者,所以“抑郁症”永远也治不好。没有人想过:只要通过自我觉察、反复练习、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协助,人格特质是有可能改善的。若能正视B型人格存在的事实,将对减轻医保的财务负担、改善全民的心理健康、减轻患者亲友们的身心压力,产生巨大的影响。
把这群人从“不被了解,孤独寂寞沮丧难过,吃了再多药也不会好,成天被身旁亲友怀疑是不是在装病”的痛苦深渊中解救出来,还他们一个公道,并认清问题的本质在于B型人格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同时提供一个真正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本书的目的。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倘若我们深究这一节一开始的四段“真情告白”,看看说话者的庐山真面目,就会知道问题的棘手之处。
第一位是B型人格中最华丽的“表演型人格”,他们总把生活当成自己的舞台,把自己当成男女主角。他们的人生就好像是由一出又一出戏串联起来的。这些人不管见到谁,都是那么热络,不管跟他聊什么,他都能跟你聊上那么一点;不管你的立场是什么、对事件的看法是什么,他永远恰好跟你一样,也有相似的见解。但就仅止于此,你不能再认真下去,这只是他专为你演出的戏,再认真下去就会穿帮。表演型人格者无法自制地对每个人演出不同的戏码;外表尽管热络,内心却很孤寂,特别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也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刻。
第二位是B型人格中最痛苦,也最让别人痛苦的“边缘型人格”。他们活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倘若有件令他们害怕的事情(例如被女友抛弃),不必真的发生,光凭想象就可以像真的一样,让他们陷入崩溃,歇斯底里地大哭、嘶吼,愤怒地摧毁一切。太过逼真的想象足以破坏所有关系,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那是一种没有办法控制的感觉,完全无视理性的存在,肆意地在当事人心中蔓延,通常当事人只有借由割腕等自残行为带来痛楚,才有办法终止这种感觉继续泛滥。
第三位是个颇中二3的大学生,看起来似乎无害,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反社会型”人格者。对他而言,满足生理需求的吃,远比通过学习成绩赢得别人的肯定来得重要,他甚至学会操控自己对食欲的期待来达成目的。他当然不会是因为葱油饼而来求助,事实上,是因为他多次偷窃,让他那地位显赫的父亲疲于应付善后,才强迫他来就医的。“好玩啊!”男孩说,“要是被抓到,店家通常都会气到不行,我就故意拼命道歉。看着店家因此犹豫着要不要报警的模样最是有趣。”
第四位是出了名的惯老板4,剥削苛刻员工是她的拿手绝活,在她家人的眼里,她既自私又自大,控制欲极强,只要跟她在一起,就要接受她的指挥与命令:她要你往东,就连往西看一眼,都是对她的严重挑衅;拿了她的“恩惠”,若不时时刻刻叩谢“皇恩浩荡”,你就是全天下最忘恩负义的人。因此,所有亲戚和兄弟姐妹都离她远远的,她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她的发言能不回答就不回答,以免后患无穷。这样的人被贴上“自恋型人格”这个标签绝对不为过;但在她眼中,自己是个不断牺牲奉献,却没人感谢、没人在乎的傻大姐。
这四位患者都已经严重到“人格障碍”的地步,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对自己、旁人和社会秩序的破坏性而言,要实现自我的改变、别人的包容,谈何容易?
这就是人格问题比抑郁症难处理的地方。面对抑郁症,我们可以上网查抑郁症自测表,可以到门诊看医生,万一不幸患有抑郁症,医生有几十种抗抑郁药可以使用;倘若预算够,还能选择心理治疗。重点是,抑郁症患者只会想伤害自己,不会恶意加害别人(如果会,那你遇到的应该是位被当成抑郁症患者的人格障碍患者)。
然而,面对B型人格,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虽然承受人格问题的人们自己很痛苦,需要我们的协助;但随着人格偏差越来越严重,他们对旁人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大,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更不愿意就医。这让我们陷入两难:到底是要教会大家怎么防备来自B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伤害,还是写一本让B型人格者能够自救、旁人也懂得怎么协助他们的书?
有一个看似合理的做法:以人格偏差的严重程度为分界线,一方面给予轻微的B型人格倾向者以协助,另一方面预防严重B型人格障碍者的破坏性。但问题是,改变动机的强弱不一定跟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严重的人格障碍患者也可能有所自觉,想改变自己糟糕的行为模式。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位人格障碍患者带着很绝望的表情前来:“我到书局找资料想自救,结果看到的全是教人怎么提防我这种人的书!”
因此,我决定将本书的内容根据“当事人的态度”一分为三:在问题不严重、当事人有意愿要改变的情况下,我们提供自救与他助的办法;在问题严重但当事人仍有意愿要改变的情况下,我们提供寻求专业协助的方法;在问题严重且当事人毫无改变意愿的情况下,我们提供其他人自我保护的技巧。
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让大家熟悉“B型人格”这个潜在的心灵乱源,从根本上控制抑郁症与精神疾病潜在患者的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