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餐饮营销力:一本书破解餐厅低成本营销密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营销在中国餐饮企业中的角色

“营销=销售”思维主导是历史遗留问题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发布的《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从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餐饮业长期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产业收入从1978年的54.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27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如图1-3所示。

图1-3 2013-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规模

按照美团点评给出的数据,2018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为5%,大幅低于同期美国餐饮30%的连锁化率。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看到中美餐饮连锁化率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能看到未来中国餐饮连锁的巨大空间,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1.长达30年的品牌营销空窗期

在肯德基满世界宣传“好吃到让你舔手指”时,中国餐企在营销层面却基本还处在“一片空白”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的30年间,营销更多的是充当“销售”的角色,这是中国餐饮品牌营销不折不扣的“空窗期”。

2.“营销=销售”的理念根深蒂固

长久以来,在餐饮老板的理解中,营销就是围绕着餐品销售做各种工作,其首要工作就是把营业额提上去,先有销售然后才有品牌。所以,即便在今日,很多餐厅的营销依然主要围绕着优惠活动、餐品促销来进行。在品牌营销意识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营销=销售”的理念依然深刻影响着餐饮老板的营销决策。

3.从推销到营销,从产品到顾客的转变

改革开放40年,国人对于餐饮的诉求从吃饱演变到吃好,从吃食物演变到品文化;餐厅的经营也从小本经营进化到资本运作,从作坊式餐馆进化到品牌连锁,消费者与餐厅老板的品牌意识都在同步提升。

进入到今天,消费全面升级的大环境倒逼餐饮企业经营必须从过去的“产品主义思维”向“用户主义思维”转变,餐饮企业应当从用户角度去重构产品和价值,让用户充分参与到企业经营中来,让品牌与用户沟通,让用户感受到产品之外的品牌温度。

营销的终极目的不是将产品“卖好”,而是让产品“好卖”。前者将营销的角色定位于把产品推销出去,后者则是出于品牌战略发展的层面,将营销的工作拓展至包括产品、服务、定价、品牌、市场战略等更多运营层面。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产品销售到品牌经营,餐饮营销在历史轨迹中的进步显而易见。发展至今,在当下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下,餐饮业迎来了最好的营销时代,出色的营销策略可以为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迎来了最坏的营销时代,碎片化信息堆砌,各类线上信息渠道多样化,让营销成为一个“烧脑”的专业工种,创新与创意更具挑战,营销渠道选择与执行也愈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