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6.1.1 pn结的形成和杂质分布
热平衡条件下半导体的理想突变pn结如图6-1所示。设pn结界面两侧为均匀掺杂的p型硅和n型硅,掺杂浓度分别为NA和ND。在室温条件下,杂质原子全部电离,在p型硅中分布着浓度为pp的空穴和浓度为np的电子(在p型硅中,电子为少子),在n型硅中分布着浓度为nn的电子和浓度为pn的空穴(在n型硅中,空穴为少子)。如图6-1(a)所示,当p型硅和n型硅相互接触时,构成pn结,由于交界面两侧的电子和空穴的浓度不同,存在载流子浓度梯度,引起载流子扩散。空穴从p型区扩散到n型区,电子从n型区扩散到p型区,如图6-1(c)所示。由于半导体中受主离子是固定在晶格上的,不能移动,而空穴却可以移动。空穴离开p型区后,pn结附近一些受主负离子(NA)得不到补偿,导致pn结附近p型侧形成负空间电荷区。类似地,电子离开n型区后,在pn结附近的n型一侧也留下一些带正电的施主离子(ND)得不到补偿,在n型侧形成正空间电荷区。结果,两种多子扩散电流的方向相反,整个空间电荷区是一个电偶层,产生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的自建电场(也称内建电场),其方向如图6-1(e)下部所示。在内建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做漂移运动。显然,电子和空穴的漂移运动方向相反,与它们各自的扩散运动方向也相反。内建电场起着阻碍电子和空穴继续扩散的作用。随着扩散运动的进行,空间电荷逐渐增多,内建电场增强,漂移运动也同时增强,直至方向相反的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的大小相等,互相抵消,净电流为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空间电荷区也称为平衡时pn结的结区。
在pn结界面两侧分别由固定电离杂质形成的正、负电荷区中,由于电子或空穴几乎全都流失或复合殆尽,所以这一层也称耗尽层。
空间电荷区的宽度随掺杂浓度的增高而变窄。自建电场两边的电势差称为pn结的接触势垒。电子或空穴都要克服这个势垒才能越过pn结,所以空间电荷区也称势垒区或阻挡层。势垒的高度与材料的性质、n型区和p型区的掺杂浓度和温度有关。
图6-1 热平衡条件下半导体的理想突变pn结
在图6-1中,(a)所示为均匀掺杂的p型硅和n型硅;(b)所示为空间电荷区电荷分布;(c)所示为当p型硅与n型硅相互接触时,由于交界面两侧的电子和空穴的浓度不同,电子和空穴产生扩散运动;(d)所示为各区载流子分布;(e)所示为由空间电荷区的电偶层建立起来的由n型区指向p型区的内建电场;(f)所示为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强度分布;(g)所示为n型区和p型区掺杂浓度分别为NA和ND的杂质分布;(h)所示为静电势的分布,其变化与电子势能相反。
6.1.2 pn结的能带结构
图6-2所示为pn结的能带结构。按照能带理论,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大,准费米能级EFn位置较高;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大,准费米能级EFp位置较低,如图6-2(a)所示。
当两者形成pn结时,载流子先扩散、后漂移。在自建电场作用下,电子将从费米能级高处移向低处,而空穴则相反。n型区能带下移,p型区能带上移,直到在形成pn结的半导体中有了统一的费米能级EF(EFn=EFp=EF),达到平衡,如图6-2(b)所示。
平衡状态下的pn结,价带和导带弯曲形成势垒,如图6-2(c)所示。图中,Eip、Ein分别表示p型区和n型区中的本征费米能级,ψBp=(Eip-EFp)/q和ψBn=(Ein-EFn)/q分别为p型区和n型区的静电势(也称费米势),ψD=ψBn+ψBp为总静电势。热平衡时,总静电势就是空间电荷区两端间电势差,称之为接触电势差,即pn结自建电压Vbi。
图6-2 pn结的能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