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大国崛起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较早提出中国增长的奇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中国增长奇迹的提法,特别是将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与苏联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绩效进行比较之后,结论就更有说服力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在过去25年里,中国的年均增长率为9%,人均收入提高了四倍(从220美元到1100美元)。”Shane和Gale(2004)也认为:“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20多年。美国获得今天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由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用了超过100年的时间。日本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黄金发展时期,年经济增长率也只有3.85%。其他‘亚洲奇迹’国家或地区也从来没有像中国发展这样快。”[1]

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纵向的历史比较,还是横向的国际比较,都堪称奇迹。从历史比较来看:公元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处在同一发展水平。而且直到1820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份额的32.4%(Maddison,1998:40)。但此后,中国经济一直停滞不前,人均GDP在1820-1952年间甚至还下降了。改革开放40年让中国经济又重返世界经济的舞台,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7年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鼎盛到衰微再从衰微到鼎盛的主要文明,这不仅是中国增长的奇迹,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1.1.1 40年来中国改变了什么?

从总量看,我们虽然不能用一穷二白来描述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但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收入)低却是事实。高增长的显著效果是人们拥有的各类商品丰富了,产能大幅提高。表1.1为1978年至201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结果显示,在1978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很低;而至2016年,除主要农产品增幅较小及原煤和原油增长幅度不大外,主要工业产品则增长很大(增幅都在10倍以上)。从增长速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多数在加快,中国创造财富的速度不断提高。

与表1.1相比,表1.2则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结构。1978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结构实现了根本变迁。城镇人口比例超越农村人口比例,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例下降明显,服务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经济发展成果越来越多被全体人民共享。从就业人口看,近40年来农业过剩人口不断向外转移,服务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蓄水池,实现了新常态后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保持良好的态势。

表1.1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1978-2016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表1.2 中国经济发展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产量扩张的结果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6年的53980元,增长100多倍,而且增长呈加速趋势。为直观地显示中国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绘为图1.1。该图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表现为一个下凹型的增长路径,用数学描述的特性就是指数增长。指数经济增长路径有几大特征:(1)要素性投入产生规模收益递增;(2)增长的路径具有明显的不收敛特性,是非典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典型增长路径是要素投入-规模收益递减,指数型的经济增长路径仅被视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特例);(3)指数型经济增长是在突破和赶超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特殊经济增长阶段(这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都有着典型化的刻画,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呈现指数化特征,后发国家在突破贫困陷阱和赶超时多是呈现指数增长);(4)指数化增长尽管在理论上是一个阶段性的特征,但阶段的长短不确定,成功的经济发展领导者和赶超国都会尽量延长或通过特殊的制度变革、大规模的技术创新等活动创造出国家增长的指数增长阶段。

图1.1 中国人均GDP凹型赶超增长路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数亿人口的收入增长并使消费水平大幅上升(即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表1.3综合反映了这一变化。可以看到,197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增加到2015年的31790元,38年间增长了近93倍。1978年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4元,增加到2015年的10772元,38年间增长了80倍。1978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为405元,增加到2015年的27088元,38年间增长了27倍。1978年的农村家庭人均消费(当年价格)为138元(当年价格计),增加到2015年的9630元,38年间增长了70倍。

表1.3 中国的GDP、人均GDP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变动

资料来源:1978-2015年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Wind金融资讯终端。从2016年起,《中国统计年鉴》不再统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与表1.3的结果相适应,图1.2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状况。该系数近40年来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近60%下降到30%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近70%下降到40%以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201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29.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32.3%,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总体已接近富裕水平。

图1.2 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

资料来源:Wind金融资讯终端。

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已经摆脱了贫困面貌,国家现代化了、个人更富裕了,这就是中国近40年来发生的变化。

1.1.2 从农业国到工业国

从结构上看,1978年中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城市化水平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到2016年城镇人口达57.35%(图1.3),有数亿过去祖祖辈辈生活和劳作在乡村的人进入了城市,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中国已进入该阶段的尾声,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级阶段。

图1.3 中国城乡人口的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Wind金融资讯终端。

与此同时,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从1978年占就业总量的80%以上快速下降,至2016年降为27.7%;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快速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其就业比重于1995年已超出第二产业,并保持不断上升态势,目前已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力量(图1.4)。

图1.4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人口与劳动力的城乡变动,原因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三产增加值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近30%以上快速下降,至2016年降为8.6%;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快速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其增加值比重于2013年已超出第二产业,并保持不断上升态势,从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三产结构比例变化,表明中国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并向着后工业化即服务业化阶段迈进。当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结构特征类似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特征,未来产业结构向着高收入国家特征调整存在巨大空间(图1.6)。

图1.5 中国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图1.6 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Wind金融资讯终端。

1.1.3 总体实现准现代化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一份世界发展报告,其中包括上百个衡量一国发展水平的发展性指标。为简明起见,这里我们仅采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的10项国家现代化标准来综合衡量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实现的经济发展水平。英克尔斯的10项国家现代化标准如下:(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低于12%-15%;

表1.4 中国的10项英克尔斯现代化发展指标

(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45%以上;(4)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例在80%以上;(6)大学入学率在10%-15%以上;(7)每名医生服务人数在1000人以下;(8)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表1.4是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这10项英克尔斯国家现代化指标值。总的来看,在英克尔斯的10项指标中,中国已有5项指标超过了设定的标准,另外5项指标正在接近设定的标准。可以说,如果按照英克尔斯的现代化标准来衡量,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在多数方面实现了现代化,或者说中国已实现了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