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及应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隐喻的认识

2.1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

隐喻是个古老的话题,西方学者早在两千年以前就对隐喻进行了描述。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通过把一个事物的词语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的表达方式,提出了著名的“对比论”。不过他的对比论和后来的“替换论”(theory of substitution)都认为就其结构和形式来看隐喻是正常语言的一种偏离,隐喻的功能只是一种修辞作用。这种语义偏离的思想对后来的优选中断理论、修正语义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Richard的“互动论”指出隐喻是一种新意义的创新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1],突破了把隐喻仅仅看作一种词汇层次的修辞现象的局限,后来Black发展和完善了“互动论”。他们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面考察的方法为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启示。

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致,中国古代也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一种修饰。先秦诸子的作品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各种观点的阐述都离不开比喻,也提出了很多精当描述。不过中国学者一直注重在传统修辞学的框架下丰富和完善隐喻类别。近年来,随着西方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引入,中国的学者才开始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汉语的隐喻现象[2-5]

2.2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

20世纪80年代,Lakoff&Johnson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标志着认知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他考察了大量英语语料,发现许多英文表达都来自基本的隐喻,他称基本隐喻为“隐喻概念”。例如: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争论是战争(ARGUMENT IS WAR),生命是旅程(LIFE IS A JOURNEY)[6],这些隐喻概念可以衍生出多种隐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