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是什么让来访者在心理治疗中发生改变?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为何每周定时与心理治疗师进行访谈,就会使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改善人际关系,从痛不欲生的抑郁中走出来,不再焦虑,用更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方式与向好友倾诉有何不同?

界定心理治疗中推动改变进程的各个维度和因素,是我从业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我从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已有40多年,在执业过程中,我时常感到欣慰和满足,但也曾遭遇挫折,甚至偶尔会感到痛苦。我陪伴过数百人在治疗中遇见自己,很多人会在治疗结束时对我表示感谢,他们常常热泪盈眶,感谢我帮助他们活出自我。这种认可是我最大的收获。这种情况该如何解释呢?其实很难解释清楚。我也不得不承认,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并非只有成功,而失败的经历会促使我反思背后的成因。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一个相当神秘的过程,现在,我已经投入对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工 作,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这一点。

在我的一生中,我也曾多次接受心理咨询。年轻的时候,我接受过两种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疗,一次是与一位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另一次是与一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后来,当我正式开始执业时,我又接受了两个阶段的精神分析治疗,每一段都长达数年之久。而当我决定终止心理治疗师的执业生涯后,我又接受了较为短程的心理咨询,试图更好地理解终止执业的前景在我内心激发的矛盾情绪。也就是说,我一共经历过5位心理治疗师。他们每个人的风格都独树一帜,带给我的东西也截然不同。其中有一段经历深刻地改变了我。在经历了几段不尽相同的治疗关系之后,我意识到,与治疗方法或工作流程相比,在这段旅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因素是心理治疗师本人。

要想结束一段持续数年的治疗关系,需要进行哀悼工作。一段治疗关系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将深受影响,萦怀不去。而分离让我们在面对这段充满情感张力的历程时能后退一步,与那些深刻而关键的时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哀悼工作促使我进行反思,思考是什么因素触发了改变,同时,在某些时刻又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改变的进程。在这本书中,我将个人反思进行汇编,对一些经历进行综述,包括我作为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的体验与理解,以及对一些文献典籍的所学所想。书中也描述了我在儿童和成人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经验,以及我为心理治疗师提供督导和培训的经验。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全面参透了这个复杂的、多因素交织的过程,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书中讲述的内容都扎根于我的情感经验。这本书会告诉你们,是什么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治疗中的多个维度会同时推动改变的进程。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解释这种协同效应。首先,我要对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成分进行定义,并解释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由于所有的组成部分之间都会相互影响,所以当我在解释一个维度与另一个维度的交互作用时,另一个维度却还没有被定义。因此,我的主要挑战是必须确定相关因素呈现的先后顺序,尽量避免重复。诚然,我无法面面俱到,但这些问题也有助于揭示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所有相关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术语重复阐述同一件事,更有助于把握其完整的含义。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心理治疗中发生的改变,我认为应该先从一般的改变谈起,因为改变并非心理治疗所独有;它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下一步是定义心理治疗的内容。四大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涉及多种实践和技术。为了不在繁复多样的疗法中迷失,我们将梳理出几条脉络,引导未来的来访者和心理治疗师走向对他们而言最适合的方法。

如果不界定寻求改变的来访者的痛苦特征,又如何更好地讨论心理治疗中的改变呢?因此,我觉得有必要阐述关于健康心理和心理病理学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至今依然对我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将借此机会阐述影响我对改变过程理解的学派及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 )和他的团队对心理治疗中当下时刻的研究,受威尔弗雷德·R.比昂(Wilfred R. Bion)启发的精神分析学派中关于心理功能的概念,思考心身联系的心身医学理念,以及神经科学的贡献。接着,我将论述心理治疗中改变进程会面临的风云变幻、改变的特点、驱动改变的引擎以及任何一个希望加入改变进程的人所难以避免的矛盾心理。

改变的进程从潜在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初次见面就开始了。初步访谈是心理治疗供需对接的场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最初的几次访谈中,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将订立治疗合同,并就心理治疗开展的框架达成协议,而这又是支持治疗过程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本书第一至八章将围绕治疗关系展开,这是改变发生的最理想场所。这几章将讨论心理治疗中的共情和主体间性、治疗联盟和情感倾听——心理治疗师的主要工具。心理治疗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从来访者的无意识层面中找出其痛苦的根源。在这里,个体内在心理维度和主体间维度的互动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此外,从心身医学的角度来看,接受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往往会出现身体上的痛苦,这一点不容忽视,这一内容是第九章的主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思考病躯,是第十章讨论的主题。

心理治疗关乎两个主体的相遇。踏上心理治疗之旅的两个人携手努力,目的是让改变过程能在隐性和显性层面同时发生。而心理治疗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如何理解他的功能和工作性质?心理干预的内容、目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将在关于改变动因的第十一章中进行探讨。

心理治疗的终止,特别是长程心理治疗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关系到来访者,还会影响心理治疗师。如果心理治疗是一场双人探险,那么它的终止也是一段双人之旅。因此,本书第十二章专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另外,从事心理治疗需要心理治疗师进行大量的身心投入。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培养自己的职业身份认同、独特性和创造性,也是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不只关乎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掌握。这一点将是本书第十三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