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远征军团的覆灭
晋文公去世的消息传到秦国,秦穆公反应冷淡,并没有派人前往吊唁。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利用晋国国丧的机会,偷偷派出一支军队,远征郑国。
当初秦穆公撤离郑国时,留下一支军队,表面上是帮助郑国抵御晋国,实际上是打下一根楔子,为未来重返中原做准备。秦穆公与之前的历代秦国君主不同,他不是志在西戎,而是志在中原。驻留郑国的秦军统帅杞子发回密报,提议秦穆公偷袭郑国都城,他从内部接应,必可一战而胜。
秦国与郑国并不接壤,中间隔了好几个国,如何远征呢?这里就必须解释一下。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人口主要聚集于几个城池及其附近,属于城邦型的国家,大部分的山林旷野,人烟实际上很稀少。因此,秦军要穿越晋国攻打东部的郑国,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问题是,一支庞大的军队,穿越千里之地而不被发现是很难的。因此,远征郑国是一次非常冒险的军事行动,充满不可预知的风险。蹇叔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次军事冒险计划,认为秦国距郑国遥远,出动大军远征,行踪不可能不暴露,出师不利的可能性非常大。百里奚的看法与蹇叔一致,认为秦国到郑国,中间要经过数个国家,千里行军,是无法做到保密的。
然而,秦穆公不为所动。他有自己的考虑:其一,秦国在郑国留有一支军队,可作为内应;其二,晋文公刚刚去世,晋国新君刚立,政权交接之际,大举用兵的可能性很小。这种考虑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他把军队的命运完全押在了两个不切实际的空想上:一是郑国对秦国的远征毫无察觉;二是晋国不会出兵截击。这显然不是缜密的判断,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秦穆公没有理会蹇叔、百里奚二老的意见,仍然坚持既定的作战计划。为了这次远征,秦国派出最强阵容,以孟明视为统帅,西乞术、白乙丙为副统帅。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西乞术则是蹇叔的儿子。
远征军出发那天,秦军上下洋溢着一种兴奋和激动,普遍对远征持乐观态度,认为胜利唾手可得。但是人群中传来几声哭泣,与现场气氛极不协调。是谁在哭呢?正是年迈老朽的蹇叔与百里奚,他们的儿子都参加远征,这一去凶多吉少,两个老头怎么不悲戚呢?
秦穆公见状大怒,骂道:“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你咋知道凶多吉少,老家伙,要是你死得早点,坟头的大树已经可以两手合抱了。
没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临别前,蹇叔对儿子说:晋国人必定会在险峻狭窄的崤山设伏,崤山有两座山陵,你必定会死于两座山陵之间,到时我去那儿收拾你的尸骨吧。
远征军出发了,一路上倒是很顺利,途经凶险的崤山,也没看到晋国人的影子。大家都放心了,认为蹇叔、百里奚多虑了。穿越晋国后,秦军途经周天子的领地,然后折向滑国。
正如蹇叔所预料,秦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怎么可能做到密不透风呢?在周王领地,秦军的行迹已经暴露,进入滑国后,又与郑国商人弦高不期而遇。
弦高当时正赶着一群牛,要去东周都城做买卖,途经滑国时,遇上全副武装的秦军。作为商人,弦高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这支秦军起码有三百辆战车。在春秋时代,战车的重要性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坦克。在著名的城濮之战中,晋军倾巢而出,也不过只有七百辆战车。秦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滑国呢?怎么还带来三百多辆战车呢?再看看秦军的行进方向,不是向郑国挺进吗?
直觉告诉他,秦军的目标就是郑国!对于秦军的入侵,郑国还浑然不知,怎么办?弦高毕竟是商人,脑瓜子特别灵,马上着手做两件事:一是派手下人赶回郑国,把这个重要情报传递给政府,做好应对秦军入侵的准备;二是想办法拖住秦军,争取时间。
怎么拖住秦军呢?弦高想到一个办法。他带上十二头牛与四张牛皮作为见面礼,求见秦军统帅孟明视,并编了一套胡话:国君听闻将军行军途经敝国,特命我前来犒劳贵军。敝国虽是个穷国,贵军若是要住下来,愿预备一日的供应;贵军若是要走,愿提供一晚的护卫。
话虽然说得客气,言下之意,郑国已经知道秦军的计划并做好了准备。
实际上,郑穆公对秦军的偷袭计划一无所知,幸好弦高及时通风报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郑穆公当机立断,派军队调查驻扎在国内的秦军,发现他们已经全副武装,武器磨利了,马匹喂饱了,显然是打算与远征军里应外合,一举端掉郑国。事不宜迟,郑穆公马上下了逐客令,把这支充当内应的秦军打发走人。
消息传来,孟明视、西乞术等秦军将领认为计划已泄漏,里应外合夺取郑国的机会已经丧失,秦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难以取胜,只能撤军。不过,千里远征,倘若两手空空回去,未免太丢面子。于是孟明视顺手牵羊,把滑国灭了,捞了些战利品,启程回国。
然而,孟明视没有想到,灭滑之战,给秦军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秦军撤退回国的同时,晋国高层正展开一场大辩论,议题是要不要消灭这支秦国远征军。自从秦国与晋国分道扬镳以来,晋文公出于报恩心理,对秦国还是客客气气的。如今晋文公已经去世,新上台的晋襄公就没那么客气了。
晋国高层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秦国对晋国有恩,应该保持晋文公的外交政策不变,不要与秦国兵戎相见;另一种则认为,晋文公去世后,秦国并没有表示哀悼,乘晋国国丧,企图偷袭郑国,还灭掉滑国,毫无道义可言。
晋国元帅、城濮之战的总指挥先轸力主与秦国开战,他是个现实主义者,认为这是一战歼灭秦国主力的良机,这种机会不是常有的,稍纵即逝。他还强调,倘若放过敌人,就是留给自己灾患。
先轸的意见,得到包括晋襄公在内的多数人的支持。于是晋国全军动员,把伏击秦军的地点选择在地势险峻且狭隘的崤山,这是秦军回国必经之地。这一地段的选择,与蹇叔的预见不谋而合。
崤山,又称殽山,东起新安,西至潼关,这一带多有涧谷,深险如函,故称为函谷,又常称“崤函”。这是山高谷深之险地,在军事上可称之为绝地,倘若军队在此遭到伏击,必定是灾难性的后果。
秦穆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显然认为晋国在国丧期间不会大举用兵。的确,以华夏的观念,国丧期间是不适宜动武的,故而中国长期以来奉行“不伐有丧之国”的传统。然而,事情终究有例外。晋襄公铁了心要与秦国开战,乃是因为此战对晋国未来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自从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凋零,天下诸侯能与晋国相抗衡的,只有南方的楚国与西方的秦国,这两个国家都有一流的军事实力。晋国的雄心是当中原霸主,与南方的楚国争雄,却不能不防秦国在西部的威胁。如果陷入两线作战,对晋国非常不利。因此,只有迅速摆平秦国,才能集中力量向中原发展。如今天赐良机,秦军最精锐的部队自投罗网,焉有不吃掉的道理?
先轸指责秦国毫无道义,其实晋国又有何道义可言呢?尽管秦国与晋国关系恶化,但只是不合作的关系,并非敌对关系。因此,晋国不宣而战,并非真的在意滑国被灭,只是利益驱使罢了。
整个伏击战没有悬念可言。
孟明视的秦国远征军进入崤山蜿蜒曲折的谷地,晋军出其不意地对这支疲惫之师发起了攻击。晋军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加上人多势众,整个战况呈一边倒的局面。战斗的结果,秦国远征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秦国大将全都被俘。
崤山之战,晋国取得彻底的胜利。此役是春秋时代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自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击败楚国后,继任者晋襄公又在崤山之战重创秦国,又一次向世人证明,晋国乃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这一战对春秋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少数几个能挑战晋国霸权的国家之一,秦国向中原扩张的美梦就此终结。
晋国发动的这次伏击战几乎是完美的,唯一的缺憾是晋襄公在战后竟然释放了秦国三员大将。晋襄公之所以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是受到文嬴夫人的忽悠。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这个女人是很有本事的。尽管嫁到晋国,文嬴还是很爱国的,她想方设法营救孟明视等三名秦将。
她忽悠晋襄公说:秦国与晋国交恶,都是孟明视等人挑拨离间的结果,他们打了败仗,回国后肯定要被处死。不如把他们三人交给秦国处置,这样可彰显晋国的宽大。
晋襄公给文嬴一糊弄,稀里糊涂就把孟明视等三人释放了。晋国元帅先轸得知后,勃然大怒,当着晋襄公的面咒骂,还啐口水。晋襄公这才意识到犯下大错,派人前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追兵赶到黄河岸边时,孟明视等人已经搭上一条小船,向河西驶去。
成千上万的士兵战死沙场,只有三位大将回来。踏上秦国土地的那一刻,孟明视、西乞术与白乙丙内心充满愧疚,无地自容。然而,他们都没有想到,秦穆公竟然亲自到郊外迎接三人归来。穆公拉着三人的手,禁不住痛哭,非但没有追究诸将战败的责任,反而自我批评说:寡人不听蹇叔的忠言,致使全军覆灭,让你们遭受耻辱,责任全在寡人一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秦穆公的胸襟,确非常人所能及,实有一代君主的风范。领导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肯认错的,一类是不肯认错的。秦穆公与后世的刘邦、曹操都属于前者,自己错了就大大方方承认,知错能改;而像吴王夫差、袁绍等,很要面子,错了也要死扛,把责任推给别人,找替罪羊。
孟明视等人是幸运的,未受任何处罚,还官复原职。秦穆公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若干年后,孟明视率秦军大破西戎,为秦国称霸西方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