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慈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慈禧和太监

中国的史学家、言官以及太傅们一直在强调太监群体对王朝的危害。在他们看来,明朝之所以由盛转衰,并且腐朽不堪,甚至于亡国,就是因为朝廷上下都由太监专权,而这影响了朝廷和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

关于太监误国这件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有官员上书劝谏帝王远离太监。事实上,有很多的官员就是通过太监才得到的官职,而且还有一些人仍然试图通过太监在皇帝面前帮忙说好话而得到升迁。在中国历史中,因为太监而导致国家腐败的事情数不胜数,而朝堂之上那些有关太监的奏折也只是所有事情中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只出现在中国)。

在慈禧统治朝政的时候,太监权势很大,嚣张跋扈。虽然她曾做出承诺对那些勇敢上奏批判太监制度的朝臣给予表扬,也曾对有不端行为的太监表示愤怒,但也仅仅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

虽然有一些人只是在虚伪地做样子,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批评宦官制度,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五十年时间里,还是有很多真诚的改革者表示,中国如果要跻身现代文明社会,首先就应该废除太监制度。

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莲英对光绪皇帝的嫉恨。而李莲英对光绪皇帝的恨意源自几年之前受过的一次杖刑。李莲英担心,一旦光绪皇帝通过变法改革掌握朝廷大权,便会将注意力放在宫廷改革之上,从而废除太监制度,所以他设法阻挠了变法。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在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中,李莲英对慈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她甘心支持这场反对洋人的运动。如果没有俄国公使对他的包庇,免被公正地审判,那么恐怕他会成为《辛丑条约》要求惩处的第一个人。

之所以列举关于李莲英的这两件事情,其实是为了强调“太监误国”这样的事实。全国各省的人们都对朝廷在处理太监一事上的敷衍态度感到愤怒和不满。尤其是那些爱国进步的官员们(例如直隶总督袁世凯、唐绍仪等,他们都很清楚,朝廷对于这样野蛮的太监制度的坚持,大大影响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以及一些新闻媒体,都在敦促朝廷尽快解决这件事情,废除太监制度。

据说太后对此也表示了支持。但一直处于太监们的谗言之下,想要推行废除太监制度的措施可谓举步维艰。

1906年的时候,《泰晤士报》的驻京记者将目光放在了朝廷所颁发的一些新政策上面,并就此开始讨论政府是否能够率先废除太监制度。然而,在中国的保守派眼中,宦官制度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影响深远,太监的使用历史,甚至远远早于基督纪元,这种制度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因为它更适用于中国的一夫多妻制度,且是对传承祖先法度的尊重。而与之相对的改革派则认为,在西周王朝的贤明君主的统治时期,太监是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后来因为太监作乱,王朝开始没落腐化,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指出了太监制度的弊端。因此,借古喻今,盛世王朝应该废除太监制度。

1644年,满洲人入主北京城,并从此建立了大清王朝。作为征服者,他们接管了前朝所留下的包括宦官制度在内的一切现存机制。但很快,他们就明确地限制了太监的活动和职权范围。

在顺治皇帝的首次朝会上,满汉官员便联合上奏,一致反对宫廷中那些嚣张跋扈的太监们,认为这些仆役只适合做洒扫的事情,不应该被皇帝当作心腹之人。很快,朝廷便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太监的禁令,其中明确规定,太监不能在朝廷担任任何官职,不能享有四品以上的爵位和称号。

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明朝末年的太监魏忠贤(自缢而死)祸乱朝政的事情,大清朝廷特意颁发旨令,明确规定太监不得以任何借口离开京城。在之后的两百年时间里,因为有康熙、乾隆等明君的统治,宫中的太监们一直也都恪守着朝廷的禁令。

但是,到了咸丰统治时期,因为皇帝昏庸无能,宫中的规矩已经逐渐形同虚设,太监们丝毫不懂得收敛,大玩权术,太监的权力在紫禁城中变得越来越大。等到慈禧掌权之后,明朝末年太监的贪污腐败、玩弄权术、钩心斗角、专横跋扈的恶劣行径又都死灰复燃,逐渐弥漫于整个朝廷。

无疑,太监们之所以敢在慈禧统治期间这般肆意妄为,是因为得到了她的庇护。在慈禧晚年时期,她已经对外界的评价不太在意了,所以下面的太监行事也变得越发大胆,无所顾忌。

1898年以后,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曾经公开表示,他对官员的升迁贬黜有着绝对的操控权,就连光绪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民间关于宫中荒淫无度,太监、戏子等伺候慈禧太后的传言有很多,但全都毫无根据。御史们的上奏、广东人和一些作者的诋毁之言,也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的,并不可信。至于康有为和他的助手所写的那些诽谤慈禧的文字,更是既没有根据,又和真实的历史事实出入很大。所以关于他们所描述的慈禧和荣禄之间的关系的事情,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在阅读的时候,要谨慎分辨。

当然,这样的事情既然能够被大范围传播,并被很多人相信,一定是有一些事实根据和源头的。虽然在北京城中,百姓们对慈禧怀有忠心和尊敬,但他们也承认,在慈禧管辖之下的皇宫内苑崇尚奢华,太监们更是作恶多端。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皇帝本身太弱,那么势必会让太监们有机可乘,搬弄是非,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而且统治者自身的堕落无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太监们内心中潜藏着的恶,从而让他们产生很大的破坏力。而这些也注定了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的最终的悲剧命运。当然也包括英年早逝的咸丰和光绪两位皇帝,他们的去世虽然不是由太监直接促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他们一直置身于由太监群体组成的邪恶的环境之中,所以势必会受到影响。

在过去的近七十年时间里,朝廷和中国内部所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与宦官和他们的那些阴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慈禧统治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躲在宝座背后,控制着权力的人,实际上是她最宠信的太监李莲英。李莲英是一个比慈禧活得更久的人。

李莲英又被称为“皮硝李”李莲英的家乡在直隶河间府(很多太监的家乡都在此处),在他进入宫中做太监之前,他曾在家乡做过皮匠学徒,所以得了这个称号。——原注。,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人。从宫廷中发生的很多悲剧里都能找到他的身影。他对慈禧的影响非常巨大,除了朝会时,慈禧对他的态度都是非常温和亲切的,甚至允许他不拘礼节。除了荣禄之外,就连慈禧的家人在内的任何宠臣,都不能如李莲英一般受到这般宠爱。

1861年,在咸丰皇帝逃亡到热河,并在那里养病的时间里,年轻的慈禧在近侍中发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名叫安德海的太监。在慈禧和载垣等人斗智斗勇的时候,安德海充当起慈禧的书信官,帮助慈禧和荣禄、恭亲王等人暗中联络。等到慈禧垂帘听政、大权在握之后,他便成为最受慈禧宠信的太监和密使,后来他还做了慈禧宫中的总管太监。慈禧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与他进行商量,而他也仗着慈禧的宠信,得到不少好处。

为了让孀居的年轻太后在生活中多一些乐子,他给慈禧找了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在宫中布置戏台子,并找戏子来给慈禧表演她最喜爱的戏曲节目。不仅如此,他自己也因为长相俊美,且有很高的表演天赋而经常亲自给慈禧表演节目。

在垂帘听政之初,慈禧太后的根基还不稳固,再加上载垣等人的党羽在直隶等地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于是言官们纷纷上奏反对朝廷的奢华之风,抨击慈禧在后宫之中奢侈无度,肆意挥霍。而年轻的慈禧十分固执,对于这些评价和约束缺少耐心,而且她对身边的随从们的忠心非常放心,所以从来都不会因为这些进谏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在宫中依然一切照旧。

不过,慈禧虽然为人固执,但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还是在表面上对这些言官们的批评指责给予了充分的赞同和欣赏,并且没有表露出丝毫的不悦。在垂帘听政之初,她也经常颁布一些言辞恰当的诏书,言明这些事情,但是并没有人把这些诏书中所提的内容放在眼中,去依照着行事。

在她垂帘听政的第三年(1864年)时,朝廷就颁布了一道很有趣的谕旨,这道谕旨是关于太监盗窃的,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至今依然存在,并且从不曾间断过。谕旨是在同治三年,以两宫皇太后的名义颁布的,内容如下:

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据御史贾铎奏,风闻内务府有太监演戏,将库存进贡缎匹裁作戏衣,每演一日,赏费几至千金,请饬总管内务府大臣速行禁止,用以杜渐防微等语。

上年七月,因皇帝将次释服,文宗显皇帝梓宫尚未永远奉安,曾特降谕旨,将一切应行庆典酌议停止,所有升平署岁时照例恭奉,俟山陵奉安后,候旨遵行,并将咸丰十年所传之民籍人等永远裁革。原以皇帝冲龄践祚,必宜绝戏愉之渐,戒奢侈之萌。乃本日据贾铎奏,风闻太监演戏,费至千金,并有用库存缎匹裁作戏衣之事,览奏实堪诧异。

方今各省军务未平,百姓疮痍满目,库帑支绌,国用不充。先皇帝山陵未安,梓宫在殡,兴言及此,隐恸实殷,又何至有如该御史折内所称情事?况库存银缎,有数可稽,非奏准不能擅动,兹事可断其必无。

惟深宫耳目,恐难周知,外间传闻,必非无自,难保无不肖太监人等,假名在外招摇,亦不可不防其渐。着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严密稽察,如果实有其事,即着从严究办,毋得稍有瞻徇,致干咎戾。

皇帝典学之余,务当亲近正人,讲求治道。倘或左右近习,恣为娱耳悦目之事,冒贡非几,所系实非浅鲜,并着该大臣等随时查察,责成总管太监,认真严禁所属。嗣后各处太监如有似此肆意妄行,在外倚势招摇等事,并着步军统领衙门一体拿办。总管太监不能举发,定将该总管太监革退,从重治罪。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不加查察,别经发觉,必将该大臣等严加惩处。其各懔遵毋忽。此旨并着敬事房、内务府各录一通,敬谨存记。钦此。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上谕,见《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第14册第171页。

北京城中的所有人都知道慈禧喜欢看戏,所以这篇谕旨被认为是一纸空文,毫无实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从这时起,一直到安德海被处死之前,那些指责宫中日渐奢靡的风气给朝廷和国家财政系统带来恶劣影响的奏折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1866年,两位很有勇气、直言敢谏的官员向朝廷递交了奏折,指出了安德海胡作非为的不法行径。他们在奏折中说道:

溯自汉末及前明,朝政之失,半由宦寺。盖宦寺出身之始,每以小忠小信,便捷逢迎,无非售其固宠邀恩之计。及党羽已成,则骄肆专横,而箝制其上,虽英明之主,竟有百计不能除之者……今皇太后垂帘听政,洞悉其弊,杜渐防微,有鉴於前,不使宵小蒙蔽。所以知人善任,朝政肃清……臣以为宦寺之设,无非效奔走、供指使而已,万不可使年轻敏捷之人,常侍左右。请皇太后选忠正老成者为我皇上朝夕侍从,庶将来亲政,必不致受其欺蒙蛊惑,而无疆之圣德,基于此矣!摘自《清史稿》卷四百二十三,列传二百十穆缉香阿传第12207-12208页。

之后慈禧在奏章中,以皇帝的口吻批示道:

所奏不为无见。前代阉寺之患,史不绝书。社鼠城狐,足为殷鉴。我朝列圣相承,不但不准此辈干预公事,并不稍假辞邑,是以宫庭静谧。谗谄面谀之辈,无所施其伎俩,二百余年,永绝斯患。我两宫皇太后垂帘以来,恪承家法,远绝佥壬,曾明降谕旨,饬令总管内务府大臣随时稽察,毋使萌櫱潜滋。

兹览该御史所陈,深以此辈或邀宠任,贻误事机,虑远思深。诚得履霜坚冰之意。仍着总管内务府大臣,督率总管太监,认真查察,如有此等便僻侧媚之辈,惑聪乱明,妄肆簧鼓,即着据实直陈,严加惩办,毋得因循畏事,退有后言。傥该总管太监扶同徇隐,并着该大臣一并严参究办。以期侍御仆从,罔匪正人,用副朝廷远佞闭邪之意。同治四年六月丁巳日上谕,见《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一四六,《清实录》第48册第424-425页。

从表面上来看,慈禧是已经听从了言官的谏言,表明了她自己的态度,但事实上,在深宫之中却一切照旧,年轻的皇太后依然沉迷于这些玩乐之中。与此同时,总管太监安德海对慈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街头巷尾中到处都是关于安德海的传言,他随口说的一句戏言,在紫禁城中就等同于一条法律。

慈禧和安德海经常穿上古时的戏服,在皇宫里的湖面上游玩,而且安德海还曾不止一次地穿着只有皇帝才能穿的神圣龙袍,慈禧更是经常将象征权力的玉如意赏赐给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慈禧和安德海的越来越多的传言便流传开来,其中一个传言便是安德海其实是个假太监,而慈禧和他甚至还有一个私生子。中国广州流传的小册子中记载的故事,该小册子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描写,甚至还说这个私生子至今仍活着,名叫晋明。还有很多关于禁宫内苑的传闻,比如说有戏子假装太监进入后宫淫乱宫闱,虽然故事描述得活灵活现,却都不是真的。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靠谱的传言,就是因为咸丰时期朝纲紊乱,后宫生活奢靡无度,以及后来慈禧掌管朝政时,对太监十分宠信。

慈禧对太监的宠信举动中,有一件事情的影响很大,因为违背了大清祖上明确规定的太监不得擅自离京的祖制。

1869年,为了中饱私囊,扩充自己的腰包,慈禧在没有和慈安、恭亲王商议的情况下,就擅自派遣安德海到山东去以她的名义勒索贡品,收缴钱财。而那时的安德海,事实上已经是很多皇族王公贝勒,尤其是恭亲王的眼中钉了。之所以被他们嫉恨,不仅因为他对慈禧的影响已经日益加大,还因为他对待官员时的态度太过倨傲。

有一回恭亲王请求觐见,结果被慈禧以正在和安德海说话为由拒绝了。这件事不仅让恭亲王面子上无光,就连对朝廷的影响也极其恶劣,因此被恭亲王一直记在心里。而这次安德海竟然违背禁令擅自出京,并且在外省肆意妄为,恰好让恭亲王逮到了机会。他既可以利用这次机会除掉安德海,又可以就此挑拨两宫皇太后的关系。

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功之臣,此人既有才干又有谋略,而安德海竟然敢在他的眼皮底下公然僭越,无视法度,这让他非常愤怒,因此他直接给恭亲王写了一封信,并向其询问该如何处置此事。

当恭亲王接到信件的时候,慈禧正在宫中开心地听着戏曲。恭亲王一刻都没有耽误,马上进宫觐见了慈安太后,并在慈安太后的面前拟定了一道将安德海就地斩杀,无需押解进京的谕旨,且要求太后在上面签字。慈安明知道这件事情必然会得罪慈禧,但因为性格软弱,迫于恭亲王的压力,不得不在谕旨上签字。

有传言说,慈安将这道谕旨交给恭亲王的时候,还曾亲口说过,如果此事被慈禧知道,慈禧肯定会杀了她。恭亲王接过谕旨后,立刻派人将其送到了山东的丁宝桢手中。

下面就是这道谕旨的相关内容:

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七月间有安姓太监,乘坐太平船二只,声势炫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船上有日形三足乌旗一面,船旁有龙凤旗帜代表他是由摄政的皇太后所派遣。——原注。,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两岸观者如堵。又称:本月二十一日,系该太监生辰,中设龙衣,男女罗拜。该州正在访拿间,船已扬帆南下,该抚已饬东昌、济宁各府州饬属跟踪追捕等语。

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着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着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等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着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钦此。同治八年八月初四日上谕,见《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第19册第211-212页。

而此时的慈禧,对于她最宠信的太监正身处危险之境一事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安德海被处死,她都被蒙在鼓里。慈安和恭亲王之所以能够这般秘密地处死安德海,还是因为安德海本人平日里太过肆意妄为,得罪了太多人。十天之后,慈安在恭亲王的敦促下,颁布了第二道谕旨,公布了对安德海的处置一事。谕旨内容如下:

兹据丁宝桢奏,已于泰安县地方,将该犯安德海拿获,遵旨正法。其随从人等,本日已谕令丁宝桢分别严行惩办。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得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

经此次严惩后,各太监自当益知儆惧,仍着总管内务大臣严饬总管太监等,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俾各勤慎当差。如有不安本分、出外滋事者,除将本犯照例治罪外,定将该管太监一并惩办。并通谕直省各督抚,严饬所属,遇有太监冒称奉差等事,无论已未犯法,立即锁拿,奏明惩治,毋稍宽纵。同治八年八月十一日上谕,见《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第19册第218-219页。

慈安在谕旨里显露的语言风格和慈禧的风格完全不同,她似乎有些担心会惹怒慈禧,措辞极其委婉。而平日里慈禧的用词都是十分锋利的,话语中带着狠厉,似乎显示着她所拥有的力量。

在安德海被处死之后,他的几名随行太监也被处以了绞刑。其中有六人曾越狱逃跑,而有五人最后被抓了回来,仍有一人在逃。除此之外,安德海的家属也在之后被发配到边疆。安德海被处死几天后,那名逃脱了惩处的太监逃回了北京,并通过慈禧的又一名心腹太监李莲英将山东所发生的事情禀告给了慈禧。

最开始,慈禧并不相信一向胆小怕事、不理朝政的慈安敢不顾后果地签署了诏书,甚至还将此事隐瞒了下来。但当她想明白这件事情之后,便立刻怒不可遏地冲到了慈安的寝宫,向其质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向胆小怕事的慈安被慈禧的愤怒吓坏了,自然不敢承认这件事是自己所为,于是干脆将所有的罪责推到恭亲王身上,言明是恭亲王逼迫自己签署的诏书。但显然这样苍白无力的辩解并没有什么作用,慈禧根本不相信她说的话。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之后,慈禧愤怒地离去,并发誓一定要让慈安和恭亲王付出代价。

这件事成为慈禧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慈禧对慈安仍然维持着表面上的温和与友善,两个人在权力上的地位也看似平等。但在这件事情之后,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对国事的关注上,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还下定决心,绝不与人分享手中的权力。就这样,她逐渐坐上了大清王朝统治者的宝座,彻底把慈安架空,并把慈安踢出了政局。

慈禧在大发雷霆的第二天,便在朝堂之上严肃批评了恭亲王,甚至还威胁要将他的职位和爵位罢免革除。慈禧虽然并没有真的就此惩罚他,但在心中已经对他产生了愤恨。她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好对他进行报复。

恭亲王往后的余生,都没能摆脱慈禧的报复。慈禧对他所施行的第一个报复就是在同治皇帝驾崩之后,没有按照祖制将恭亲王的儿子立为皇帝,而是选择了光绪。尽管她后来还是将恭亲王提拔为军机处的大臣,但这也只是因为她自己无法掌控政局,还需要利用他的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慈禧非常喜欢恭亲王的女儿,甚至已经将她认作女儿。

在安德海被处死之后,李莲英便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太后最为宠信的总管太监。在之后的四十年时间里,这位大太监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手握重权,掌握着千万人的生死,可以随意提拔和贬黜朝廷中的官员,甚至还将来自十八个省的贡品私自侵吞。

李莲英十六岁便净身进入宫中,凭着端正的容貌和文雅的举止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成为太后的心腹。据可信的史料记载,李莲英在刚伺候慈禧没多久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太后的宠信,还得到了各种特权。比如,他可以在太后的面前获得赐座,甚至还可以坐在御座之上。私下里,他可以和慈禧谈论各种话题。而随着二人相处时间变长,彼此信任加深,李莲英对慈禧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在很多国事上,慈禧都允许李莲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慈禧也会对他所说的内容加以重视。

李莲英晚期和大臣们谈论起慈禧时,甚至还会使用“咱们”这样比较亲密的称呼来形容他和慈禧。而这种称呼一般都是比较亲近的亲人或者交情深厚的同辈人之间才会使用的词语。众所周知,皇帝被人称呼为万岁,而李莲英被手下人称呼为“九千岁”。只有在非常正式庄重的大典上,李莲英才会遵守礼仪,态度谦和。

李莲英虽然在对待对手和竞争者的时候冷酷无情,为人也贪婪腐化,睚眦必报,但在对待自己的女主人慈禧时却忠心耿耿。每当慈禧遇到危险的时候,他都拼尽全力地去保护她。李莲英不仅是一个幽默风趣、十分健谈的人,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慈禧很喜欢戏曲人物的角色扮演,在北京现售的一张照片中,慈禧扮成了观音,而李莲英则扮成了韦驮。——原注。,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所以,他除了获得了慈禧的赏识之外,还得到了满洲官员们的青睐。这些人从不觉得和李莲英走得很近是一件自贬身份的事情。

1909年11月,在为慈禧太后送葬的时候,这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缓缓地行走在送葬的队伍中。在所有的送葬人员中,只有他流露出了最真实的悲伤。这样的情景叫人见了不免心生怜悯,为他对慈禧的忠诚心生敬意,而这也让在场的人们暂时忘记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所积累的恶行。

此刻看着这位曾经创造了那么多秘史的人物,人们不禁好奇,当他最后一次护送着他的女主人经过宫廷的大殿时,他的那颗令人捉摸不透的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事情呢?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一直陪伴在慈禧身边,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她。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这世间除了他,恐怕再没有谁能那般忠心不二地守卫着她。他从年轻的时候就陪在慈禧的身边,他和慈禧经历了太多辉煌,也遭遇过落魄仓皇,而如今慈禧已经离开,只有他还在这个世上,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凶险和陌生。虽然他的权力在慈禧离开之后就变得大不如前了,但他的身体依然健朗。

聪明使得他没有步安德海的后尘,他从不曾到各省去私自敛财,也从不奢望能够得到四品以上的官爵。而且他还摸清了慈禧太后的心思,每次在慈禧的袒护下从官员处索要了贿赂钱财,他都会与慈禧分享。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后,朝廷西逃到西安之时,就曾发生过二人共同勒索贡品中饱私囊的事情。

不过,李莲英的运气显然不太好,因为他的万贯家财全部在这场浩劫中被法国驻军洗劫一空。原本他在逃离之前是将自己的财宝全部藏在了一个隐蔽之所的,而这个地方也只有他的几个心腹知道。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心腹竟然出卖了他,将财宝的藏匿地点告诉了法国驻军。在朝廷回到北京城之后,李莲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慈禧的默许下将这个泄露自己秘密的叛徒杀了。

北京城中的钱庄曾给李莲英的家产做过评估,大概有两百万英镑,这些钱财主要被李莲英投资在钱庄和当铺,财产中的大部分都是最近八年时间里被他贪污的各省的进贡,还有一些则是想要升官的官员给他的贿赂。如果你知道了向他买一个官职的价格竟然高达三百二十万两(相当于四万英镑)的话,你就不会惊讶于他在短短八年时间里获得如此巨额的财富了。

李莲英敛财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从不嫌弃钱少。我这里有一封李莲英写给一个专门置办宫廷用品的承包商的信件,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应该有过很多类似的合作。这封信用纸普通,其中的措辞也都是一些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之语,只是其中附着一张李总管的名帖。信件的风格简洁又直接,内容如下:

王七老爷尊前:

自违芝范,时切怀思,敬维福寿康宁,定符远念矣。敬启者,弟自愧囊空,伏仰七老爷暂借银票一千五百两,给与去人,急速带回。容日再叙。

弟 李莲英

李莲英对于承包商们愿意就每个项目给他多少钱的回扣十分清楚,因此他的每一次“借钱”都没有落空。

对于李莲英的奢侈挥霍,宫中几乎人尽皆知,而他挪用公款、使国库亏空一事却给大清朝廷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例如,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最后以大清朝惨败收尾,而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李莲英有关系的。因为李莲英在奉命重修颐和园的时候,和他的手下挪用、侵吞了大量海军军费。

1885年,朝廷任命醇亲王为海军衙门的主管,并任命庆王、李鸿章和曾国藩为副手。曾国藩(曾是海军衙门的实际管理者)去世后,海军衙门的管理权基本上就落到了一些毫无经验的亲王贵胄手中了。

1889年,同治皇帝亲政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旨重修颐和园。自打1861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颐和园基本上成为了一片废墟。慈禧想要重修颐和园,但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实现,为了能让老佛爷住得舒服些,李鸿章提议挪用海军经费。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批准,海军部划拨出军费来修建园子,也因此,这个军事部门沦为了内务府的分支机构。

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慈禧下令取消海军衙门,而这一举措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和批判。在慈禧看来,海军衙门本来就是因为修建颐和园才存在的,既然现在颐和园的工程已经结束,经费也用完了,那么海军衙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然,海军衙门想要回这笔被挪用的经费也不可能了。

1889年,大总管李莲英第一次跟随醇亲王一起视察了包括旅顺、威海卫在内的北洋军港。当时的人们都说,这位大总管所受到的赞誉远比醇亲王多,北洋舰队中居于丁汝昌之下的,几乎没有不对这位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进行阿谀奉承的。他们个个竭尽所能地讨好李莲英,争相献上各种财物,以求成为受李莲英庇护的人。

大清朝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之后国内外的所有人几乎都在指责李鸿章,将过错归咎到他的身上。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就连李鸿章本人也不敢指出这个事实,那就是李莲英才是将百分之九十的海军军费挪用到颐和园修建工程之中的负责人(这笔钱很大一部分落入了李莲英自己的口袋里),而这些军费原本是用来给海军发放军饷以及建设沿海防御设施的。

因为军费被挪用,所以海军将士们心生不满,在紧要关头没有尽心尽力,再加上所用的军事设备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战时所需,所以大清朝廷在甲午战争中以惨败收场。英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相似的情况发生,但幸运的是,他们在紧要关头,并没有因为贪污腐败的事情而失去军人应有的责任感。

李莲英对光绪皇帝怀有极大的恨意,而这种恨意无疑在戊戌变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李莲英的挑拨,慈禧与光绪之间本就不甚亲近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矛盾也越发无法调和。京城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光绪皇帝的死和李莲英有着很大的关系。

皇帝坚持改革的做法让李莲英既恨又怕。1898年,当一群支持维新的广东官员来到京城宣扬变法的时候,李莲英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而果断地站在了反对变法维新的保守派的一边。他还建议慈禧重掌大权。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在一旁怂恿,那么慈禧太后不会对义和团的那些把戏深信不疑,也不会选择支持义和团运动,而是会及时镇压义和团运动。如果慈禧太后及时地镇压了义和团运动,那么这次排外运动不会发展到走出山东,波及更广的境地,更不会导致清廷落得赔偿巨款的下场。

一个皮匠出身的太监竟然能对国家的命运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在亚洲的宫廷和政局中都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当真有趣。当他站在曾经侍奉了多年的女主人的葬礼上时,这个侵吞了国家巨款的人的内心深处应该很痛苦吧,因为他已经想到了自己即将面对的下场只有死亡。

在义和团运动最猖獗的时候,李莲英手中的权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次端王来和慈禧以及各位军机处的大臣陈述自己的意见时,都会特别强调一下,这些行动是已经得到了李莲英的认可的,或者说这份圣谕是在李总管的授意下颁布的。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心中很明白,在当时没有任何人敢和李莲英作对,如果说这些事是得到了李莲英的认可的,那么就不会有人敢反对。李莲英甚至还曾怂恿慈禧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犒赏义和团,并发出悬赏来购买外国人的脑袋。

当外国人的援军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即使是最顽固的人也已经明白,义和团运动注定会失败。李莲英也为此而感到沮丧和担忧,因为他不仅预测错了时局,而且还要面对慈禧的愤怒。慈禧对于即将面对的政局感到害怕,而她此时正需要一只替罪羊来发泄怒火,李莲英无疑会首当其冲,因为正是他将慈禧引到这条毁灭的道路上的。

当援军抵达京城之后,澜国公进宫禀报,慈禧得知消息心中更怒,于是质问他之前所夸下的海口如何解释。慈禧说:“如今这些洋鬼子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两天前你还告诉我咱们在天津附近打了胜仗,可我们都知道直隶总督裕禄和李秉衡早就已经阵亡了。”

一直在一旁侍候的李莲英听到这里,连忙走出宫殿,通知那些早已经被吓得发抖的太监们道:“如今老佛爷怒不可遏,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逃到陕西,在那里等待援军将这些洋鬼子全部赶出去。”

但是,在这次逃亡陕西的过程中,李莲英所受的苦要比慈禧多太多,直到到达西安,并且全部安排妥当,局势也逐渐稳定之后,他才恢复了往日的一切。在逃亡的过程中,一位随行的官员在给北京的同僚写信的时候曾提到了朝廷在这次逃亡过程中的经历,还提到了李莲英和慈禧身边的一些其他心腹太监们对国家事务的影响。在这里我摘录了部分片段:

当陕西巡抚岑春煊岑春煊当时应为甘肃布政使,是后来才被授予陕西巡抚。在山西边境迎接到逃亡而来的圣驾的时候,老佛爷掀开轿帘,问道:“你知道我们在北京城经历了什么事情吗?”他回答说:“微臣不知。”慈禧恼怒地指着李莲英说道:“都是他惹的祸,如今却给我带来这样的灾难。”李总管站在一边低垂着脑袋,竟一言未发。

此外,有一次,岑春煊发现在李莲英的授意下,有三个太监竟然公然扰乱乡民,抢掠财物,于是他将这件事禀报给了太后,太后只好下令将这三个犯了罪的太监就地正法。岑春煊当时是想将李莲英一并呈报上去,让其也得到惩罚的,但他发现太后对李总管甚是倚重,因为不敢冒险去触怒太后,所以只好作罢。

但不管怎么说,李莲英这次都是死里逃生了一次。后来,等到朝廷已经恢复正常运作,而李莲英也恢复了往日的大权之后,他便开始了对岑春煊的报复。李莲英在荣禄的帮助下,将岑春煊调为山西巡抚。之所以这样做,不仅因为八国联军在追打西迁的朝廷时已经逼近山西,这个职位已经变得非常危险了,还因为岑春煊在管理朝廷的钱粮过程中日渐得到重用。

岑春煊因为自身正直的品行而闻名,在他掌管朝廷的账目之后,各项花销都开始明显减少。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禁止宦官勒索,并将他们的俸禄调整到有限且适度的标准内。凭借自身的才能,岑春煊很快就获得了慈禧的赏识与重用,而这无疑让李莲英更加恼火。李莲英在荣禄的帮助下,开始想尽办法诋毁岑春煊,并试图改变慈禧对岑春煊的看法,最后,他成功了。

曾有一个月的时间,慈禧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来与这位正直的官员讨论各项公私事务。如果慈禧能够将岑春煊或者像他一样拥有良好品质的官员留在身边并且重用的话,那么一定能够削减堕落的满洲官员和腐化的太监的势力。

岑春煊被调任为山西巡抚之后,其上奏的奏折有很多都因为李莲英的私心而被私自扣留。渐渐地,李莲英又重新得到了慈禧的信任与宠信。而他在陕西时的骄横专治,甚至比在京城时还要严重。有时哪怕是在召见朝中大臣,他也敢拒绝传达太后的旨意,甚至直言自己累了,当天已经处理了很多公务。

在那段时间里,南方各省所进献的各种贡品都要先经过李莲英的手,而他的家中,已经堆满了龙袍、贡缎和其他价值连城的宝物。对于进贡的金银,慈禧会从中拿走一半,李莲英等太监则会获得五分之一,至于剩下的则会交给荣禄。对荣禄而言,这些金银不仅是他的私人酬劳,还是军需来源。

两宫在西安和开封停留的时候,太监们大发横财。为了一己私欲,李莲英故意蒙骗慈禧,经常以外国军队会报复为理由吓唬慈禧,防止她提前回京。其实李莲英如此做,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敛财,还因为他很担心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外国公使馆所列出的黑名单上。他的害怕不是没有根据的。

为了随时关注京城的动态,获得相关消息,他特意指使自己的手下、二总管崔太监每天汇报京城的最新动向,直到庆王在折子里告诉他不必担心,他才终于安下心来,并不再阻挠两宫回京一事。

尽管他心中十分反对改革,但在荣禄的建议下,他还是决定调整自己的保守思想,并开始对太后的改革表示支持。

当时各省送到西安的贡银超过五百万两。李莲英和慈禧的另一位心腹孙太监共同负责查验每个省进献的贡银数量,而这位孙太监的贪婪和敲诈勒索的本领,和李莲英相比丝毫不逊色。

有一次,孙太监在用秤称量过湖北押送过来的贡银之后,突然对押银官表示这批贡银的成色不足,数目不对。听到孙太监的话之后,押银官马上表示湖北的银锭个个成色十足,足金足两,不会存在问题。而孙太监则一脸傲慢地看着押银官,问道:“你以前押解过几次官银,对这宫中的规矩又有多少了解?”押银官虽然心中恐惧,但还是表示银两没有问题。孙太监听后大怒,训斥道:“你的意思是老佛爷的秤有问题,是吗?”他甚至出手打了押银官。

因为当时居住的院子很小,他们这边的吵嚷声惊动了慈禧,于是她来到二人面前,并让孙太监把贡银搬到她的屋子里去,她要亲自称重。她还说道:“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贡银成色不足的情况,这些太监们也是为了避免我被蒙骗才要这么做的。这是他们的职责。”

这位湖北的押银官最后离开时显得有些垂头丧气,在路上,他碰到了内务府大臣继禄,继禄告诉他:“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都知道你受了委屈,但还请你别往心里去。因为最近老佛爷对他们管得很严格,这些太监们都没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再加上他们在京城的财产全部都没了,也难免会有些心思,所以还请你体谅他们。”

广东省的贡品一共有二十四样,但太监们为了中饱私囊,竟然自作主张拒收了其中九样。押解官们害怕这事被太后知道后自己遭到怪罪,只好贿赂太监。其实这些都是太监们敲诈勒索押解官惯用的手段。

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冒充太后的名义来强购大量物品,却又拒付费用。这些抢掠的手段给西安当地乃至整个陕西省的百姓都带来了灾难,对于当时正因为干旱而处于饥荒之中的关中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岑春煊的账本记载,当地的面粉一斤的价格大概是九十六文,一个鸡蛋是三十四文,猪肉一斤大概四百文,而鲜鱼更是几乎没有卖的,这些价格大概是南方各地的六倍。

很多太监都以捉弄皇帝为乐趣,他们会故意用一些烦心事去招惹皇帝,并以此来激怒他。一封来自西安的信件写道,皇帝看起来很幼稚,经常和太监们一起做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比如说捉迷藏。当游戏被太后打断的时候,他就会显得很生气,跑到角落里,默不作声。在生气发怒的时候,他还会随手拿起各种瓷器朝着太监宫女们的头上砸去。但这些说法不能尽信,因为它们大多出自于宫中的总管太监和一些反对皇帝变法的保守派们,他们之所以要广泛传播这些诋毁皇帝的言论,就是想要让皇帝在外人心中的形象被损毁。

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从西安回到京城之后,李莲英对慈禧的影响变得更大了,宫中所有的事务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随着太后对改革一事转变态度,他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宣扬改革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改革。经过慈禧钦准,军机大臣和他修订,《预备立宪案》成功出台,此后,他经常对慈禧开玩笑说:“老佛爷,咱们现在也都成了假洋鬼子了。”

尽管年事已高,身体也大不如前,李莲英却依然紧紧抓着自己手中的权势不放,竭尽所能地维护宦官制度和他本人的地位。1901年,陶模(后来担任两广总督)在奏疏中表示,由于后宫规模缩减,应该取消太监制度,全部改用宫女。李莲英得知消息后,便将这篇奏折私自拦下了,直到成功地说服了慈禧,让她放弃废除太监制度之后,才将奏折呈上来。陶模的奏折是这样写的:

奏为请除数千年之弊政,以光盛治,谨陈管见,仰乞圣鉴事。

窃惟国家兴衰,系乎主德,自古人君,未有亲君子而不致治者,未有亲小人而不致乱者,治乱之机,不可不察也。夫以人民之众,事几之繁,远而外国,近而宫廷,悉待治于一人之身,位则至尊,而事实至难。诚知其难,虽日进正直明智之士讨论于前,尤惧未足以应万几;而乃以小人间之,则天下之不危者几何?盖小人者,岂必皆大奸大恶?但使不读经史,不识道理,惟伺人主之喜怒为向背,则朝夕侍侧,即足以损君德于无形。夫廷臣虽有不肖,人主无由而近之,其得以常近人主者,惟宦官而已。

人主与宦官日近,必与贤士大夫日疏,德之不明,过之不闻,内外之相隔,上下之不通,莫不由此。是以宦官干政之祸,史不绝书,至其有关君德者,其几甚微,而为害尤烈也。我朝家法严明,二百余年,从未有内监预闻政事,至治之盛,往古所无。然臣谓除弊当如除莠,留其芽蘖,终恐发生,不若绝其根株,永无滋长。在皇上春秋鼎盛,圣德日新,岂至习于近侍?而为亿万世计,似应有烦圣虑者。

伏思前代之用宦官,盖由妃嫔众多之故,我皇上后宫减少,左右使令,本有宫女,至内廷各项差使,悉可改用士人,均不必定须内监。今者乘舆西幸,扈从内监,其数尚多,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大加裁汰,酌留忠谨者二三十人,余悉遣散。回銮之后,请旨饬下王公大臣,公同筹议,定宫府一体之制,永不再选充内监。则是数千年相沿之弊政,至我皇太后、皇上而始除,非惟一时之盛事,实亦千古之美谈。

方今外侮纷乘,事机危迫,诚如圣谕:“欲求振作,当议更张。”惟兴革之事,本非一端,中外臣工,当已陆续上陈。微臣之意,窃谓事有似细微而实重要者,宦官是也,此等弊政,若不早除,何以为变法自强之本;且环球各大国均无内监,独中国尚仍旧习,彼中人士恒相讥议,若改此制,则风声所播,外国倾心,于樽俎折冲之事,不无关系。臣备职外臣,不应妄言内政,惟是受恩深重,未报涓埃,冀效愚忱,以仰裨圣治于万一。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陶模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所上《请遣散内监折》,见《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卷十一,第22-24页。

自此以后,建议废除太监制度的言论经常出现,同时也有传言说太监制度即将被废除,但事实上,太监制度自古流传至今,早已根深蒂固,并不容易撼动。毕竟像陶模这样勇敢直言的忠勇之臣只是少数。关于改革的书面上的措施有很多,真正有利于民且具有远见的变革举措却一时无法实现,只能寄希望于未来。中国本土的报纸最开始还笔锋犀利地抨击宦官制度和国家腐败,但不久便因为遭到了政府的镇压而不得不偃旗息鼓,之前那些类似的强有力的呼声,如今也已经全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