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中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当然与自卑感直接相关,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自卑感,就不会有超越眼前状况的欲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实际上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不过,为了论述方便,我会将它们分开讨论。本章将讨论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对于追求优越,人们想问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它是否和我们的生物本能一样与生俱来?对此,我们的答案是,这个假设不可能成立。我们不能说追求优越是天生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追求优越存在某种与生俱来的生物基础,这种基础具有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也许这样表达更为贴切:人性与追求优越的发展紧密相关。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有其局限性,有些能力是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的。例如,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狗那么灵敏的嗅觉,也不可能用肉眼看到紫外线。不过,也有一些功能性的能力是可以发展和培养的。正是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中,我们能看到追求优越的生物学根源,也能看到人格的心理源泉。
正如我们所见,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强烈冲动,在儿童和成年人身上都很普遍,不可磨灭。人性不能容忍永久的臣服,为此,我们甚至会推翻自己的神祇。落魄和被轻视的感觉、不确定的情绪和自卑感总让我们更渴望追求优越,从而获得补偿,臻于完善。
我们可以表明,孩子们的某些特质是环境力量的结果。某些环境让儿童感到自卑、软弱和不确定,这反过来又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刺激性的影响。儿童会下决心使自己摆脱这种状况,达到更高的水平,获得平等的感觉。向上的愿望越强烈,孩子就会将目标调整得越高,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但这些目标往往超越了人类的能力极限。由于孩子小的时候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支持和帮助,他们往往设想自己在未来会成为某种神一般的存在,无所不能。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的行为会被这种认为自己拥有神性的想象控制,特别脆弱的孩子尤其如此。
以一个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14岁男孩为例。被问及童年时,男孩说,他想起了自己6岁的时候,因为不会吹口哨而极为痛苦。然而,有一天,当他走出家门时,忽然成功地吹了口哨。他惊讶极了,并且相信这是神灵附体的结果。这个案例清楚地表明,脆弱感和相信自己是神的想象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这种对优越感的渴望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有关。通过观察孩子对优越的渴望,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全部野心。如果这种自我肯定的欲望过于强烈,势必会包含一定的嫉妒成分。这种类型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希望自己的竞争者遭遇各种各样的厄运,他不仅暗自希望对手倒霉(这往往会引起神经症),还会故意给别人造成伤害和麻烦,甚至不时表现出走向犯罪的特征。这样的孩子可能诽谤造谣、泄露隐私、贬低同伴,以抬高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在有人观察的时候。他认为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因此,无论是抬高自己还是贬低别人都无关紧要。如果他对权力的渴望变得非常强烈,就会表现出恶意和报复行为。这些孩子总会表现得好斗而挑衅,这种态度会体现于外在——他们时常目露凶光、勃然大怒,随时准备与假想敌对抗。对这些渴求优越的孩子来说,考试非常痛苦,因为这会轻易暴露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这一事实表明,有必要让考试适应儿童的特点。考试并非对每个孩子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我们常常发现,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考试是件极为繁重而可怕的事情,他们的脸色忽红忽白,甚至开始结巴、颤抖,又羞又怕,大脑一片空白。有些学生只能和大家一起回答问题,无法一个人站起来作答,因为他们害怕被人盯着。这种对优越感的渴望也会在游戏中表现出来。例如,在玩拉马车的游戏时,这类孩子绝不肯扮演马匹,只肯扮演车夫,必须成为领导者,指挥着马车的前进方向。如果他因经验、能力所限,无法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他也不会让别人高高兴兴地玩游戏,而要动手干扰。如果他因多次失败而灰心丧气,野心就会受到扼制,在遇到新的情况时,他会选择退缩,而不是勇敢前行。
那些雄心勃勃、并未受挫的孩子,则会表现出对各种竞技游戏的偏好。不过,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错愕不已。可以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中看出他们自我肯定的程度和方向。以成年人为例,很多人崇拜拿破仑,他的确很适合成为野心家的偶像。那些沉湎于妄自尊大的白日梦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心理促使这些失望、受挫的人在现实之外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陶醉。类似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在梦境之中。
通过进一步考察儿童追求优越的不同方向,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这种分类当然不可能很精确,因为儿童在追求优越方面可能出现数不清的变化,我们主要是借由儿童表现出来的自信程度来进行区分。心理健康、成长没有受到阻碍的儿童会努力把优势用到有益的方向,他们会获得老师的欢心,成为秩序井然的正常学生。然而,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些健康的儿童并非绝大多数。
还有一些孩子总想超越他人,将这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表现出一种令人疑心的执着。这种执着中往往夹杂着过度的野心,我们很容易忽略掉这一迹象,因为我们的文化习惯于将雄心看作一种美德,认为它能激励孩子不断进取。这是错的,因为过度的野心会干扰孩子的正常发展。膨胀的野心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在短时间内,孩子可以承受这种状态,但时间一长,问题就严重了。孩子可能会花太多时间待在家里看书,而忽视了其他必要的活动。这样的孩子常常受到野心驱使,极度渴望在学校名列前茅,而回避其他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孩子虽然可能成绩很好,却无法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这类儿童的生命目标仅仅局限于超越别人,依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适宜的成长方式。家长得不时提醒他们不要一直盯着书本,应该出去玩一玩,和朋友聚一聚,或是多关注其他事情。这样的孩子虽然不是大多数,却也绝不罕见。
此外,一个班上经常会有两个学生暗自较劲的现象。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热衷于相互竞争的孩子可能会形成一些不太讨人喜欢的特质。他们变得满怀妒意,而具有独立、和谐人格的人当然不会如此。他们会因其他孩子的成功而恼火,如果别人超越了自己,他们甚至会出现神经性头痛、胃痛等毛病。如果其他孩子受到表扬,他们会躲到一边,绝对不会称赞别人。这是嫉妒的表现,还不足以反映出这类孩子的野心过度。
这样的孩子无法与同伴和睦相处。在玩游戏时,他们永远都想处于主导地位,不愿意服从规则。这样一来,他们就难以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乐趣,并时常对同学态度傲慢。他们每一次与同学的接触都很不愉快,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越多,自己的地位就越摇摇欲坠。这样的孩子永远不确定自己是否成功,当他们感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不够安全时,就很容易感到惴惴不安、不知所措。别人和自己寄予的期望太过沉重,他们不堪重负。
这些孩子对家人的期望十分敏感。面对每一项摆在眼前的任务,他们都会满怀兴奋和紧张地去完成,因为他们总希望超越眼前所有的人,成为“最亮的星”。他们背负着希冀的重量,而且只要环境适宜,他们就愿意负重前行。
如果人类掌握了绝对的真理,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法来避免孩子们的困境,那么,或许就不会有问题儿童了。就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方法,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尽善尽美的学习环境,所以很明显,对这些孩子寄予过高期望非常危险。同样是遇到困难,这些孩子的感受会与其他儿童截然不同,因为后者没有这种不健康的雄心壮志。我在这里说的困难,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困难。我们无法永远将孩子保护起来,不让他遇到任何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需要不断发展、寻求改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过度的野心会破坏孩子们的自信,导致他们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一旦没有勇气,困难是绝对无法克服的。
野心过度的儿童只关心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让大家承认自己的成功。如果没有别人的认可,成功本身不足以满足他们。我们知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孩子来说,在困难面前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比立刻着手克服困难更为重要。被迫踏上野心勃勃之路的孩子不会知道这一点,他认为人生不能缺少别人的钦佩。这种过度依赖他人意见的孩子绝不少见。
我们可以从那些天生器官有缺陷的儿童身上看到,保持价值观平衡是多么重要。当然,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多数人不知道,许多孩子的左半侧比右半侧发育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推崇右利手,因此,左撇子在社会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许多天生的左撇子后天改造成了右撇子。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判断一个孩子是天生的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我们发现,很多被认为存在写作、阅读和绘画方面的障碍而且手很笨拙的孩子,其实都是左撇子。要弄清楚孩子先天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有个很简单的办法,但不是绝对准确——就是让孩子双手十指交握。左撇子的孩子通常会把左手大拇指压在右手大拇指上面。令人惊讶的是,有许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但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我们对大量左撇子儿童的生活史进行研究,会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这样的孩子通常曾被视为笨拙(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世界以右撇子为主)。要体会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想象一下,作为习惯了右道行驶的我们,忽然到了一个左道行驶的地方(例如英国或阿根廷),过马路有多别扭。左撇子儿童面临的情况还要更糟,家里其他人都是右撇子。他的左撇子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也扰乱了家庭秩序。当他在学校学写字时,会发现自己低于平均水平。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所以他会受到斥责,拿到低分,经常受到惩罚。除了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之外,他无法更好地解释自己的处境。他感到自己越来越弱,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无力与他人竞争。他在家里也会因笨拙挨骂,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
当然,左撇子儿童不必就此自暴自弃。但有许多孩子面对类似情形而放弃了努力。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也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克服困难,所以他们很难坚持努力下去。因此,许多人的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充分训练过自己的右手。事实证明,通过训练,这方面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在最优秀的艺术家、画家和雕刻家中,许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他们通过不断训练,获得了灵活使用右手的能力。
有一种迷信认为,左撇子哪怕通过后天的训练变得善用右手,往往也会口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迷信,其实是因为这些左撇子儿童遇到的艰难险阻太多,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说话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在具有其他心理问题(如神经症、自杀、犯罪、性变态等)的人群中,左撇子的数量特别多。但另外,我们也常常发现,那些克服了左撇子的人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在艺术领域。
尽管左撇子作为一个单一的特征微不足道,但它仍然教会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在帮助孩子将勇气和毅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前,我们无法判断他的潜力究竟有多强。如果我们吓唬孩子,夺走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他们或许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但如果我们能够多加鼓励,培养他们的勇气,这些孩子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志向过于远大的儿童也容易碰到困境,因为人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而不是根据他们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加以评价。当代社会,人们更关注成绩,而不是全面、彻底的教育。要知道,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的成就极易消逝。因此,培养孩子争强好胜并无裨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勇敢、持之以恒和自信,要让他们懂得胜不骄败不馁,面对挫折时不能失去勇气,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来应对。当然,如果老师能够判断孩子在某个领域的努力是否有希望,能确定孩子是否已经尽自己所能,对孩子的成长当然会更有好处。
正如我们所见,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可能表现在性格的某一侧面上(如争强好胜)。有些孩子的优越感最初表现为争强好胜,然而,由于其他孩子远远超越了自己,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获胜的希望了,他们就会放弃好胜心。面对缺乏胜负欲的学生,许多教师会采取相当严厉的措施,或者给他们打出很低的分数,希望能够激发他们潜伏的好胜心。有时候,如果这些孩子仍然保有一定的勇气,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奏效。然而,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绩本来就跌近警戒线的孩子很可能会被弄得完全不知所措,甚至陷入彻底的茫然、愚钝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柔、细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往往会令人吃惊。的确,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抱负,原因很简单——他们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就像是警示灯,不断鞭策他们前进。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一般沉迷工作,夙兴夜寐,再劳累也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如果您还记得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每个个体的人格(包括儿童和成人)都是统一的整体,并且总是按照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来自我表达时,这一切就更加清楚了。脱离行为者的人格来判断他的某一行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个具体的、单一的行为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释。如果我们结合人格来理解特定的行为或态度,做出的判断就可靠多了,比如说,一个孩子经常迟到,可以理解为他对学校布置任务的必然反应。也就是说,迟到是因为他不想上学,所以就懒得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事实上,他是在尽可能地表现出对学校的反抗。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更能理解所谓的“坏”孩子了。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他追求优越的心理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而是表现为对学校要求的拒绝。然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症状,日益退步,逐渐堕入不可救药的境地。孩子可能会越来越乐于担任小丑的角色,除了出丑卖怪、引人发笑,再也不想做别的事情。他还可能会激怒、惹恼同学,旷课逃学,与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人混在一起。
因此,可以看出,我们不仅掌握着孩子在学校的命运,也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发展。学校的教育和培训对个体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有责任为孩子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保证孩子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演奏”好自己的角色。
从历史上看,学校总是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根据时代变迁,学校曾先后为贵族、教士阶层、资产阶级和一般民众服务,始终按照特定时代和统治阶层的要求来教育孩子。今天,社会理想已经有所变化,学校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因此,如果说,当今社会的理想人才是独立、自律而勇敢的人,学校也得做出相应的调整,努力培养接近这种理想的学生。
换言之,学校不应把目标集中在自己身上,而应牢记,教育学生是为了让他们走向社会,而不是让他们适应学校。因此,学校不应忽视那些不努力争当模范学生的孩子,他们未必没有追求优越的心理,很可能只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事情上。在那些方面,他们比较放松,相信自己更容易成功(虽然这种相信不一定是对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早年曾无意识地探索过这些领域,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他们可能当不了杰出的数学家,但可以在运动场上一展所长。教师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成绩,而应该将它作为一个突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继续追求进步。如果教师从孩子某个方面的优点出发,加以鼓励,相信他们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轻松多了,就像引导羊群从一片肥沃的牧场转向另一片肥沃的牧场那样自然。既然所有的孩子(除了智力缺陷儿童)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那么,学校要做的就是克服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了。这些人为障碍源于抽象的学业成绩,而不是将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目标作为孩子的评价标准。从学生方面来看,这些障碍则体现在缺乏自信,其结果是孩子仍然会努力追求优越感,但却可能偏离对社会有益的轨道,因为在这些有益活动中,他们难以找到梦寐以求的优越感。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怎么做呢?他会想办法逃避问题。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孩子会做出一些特别的行为(如特别顽固、无礼的表现),这种行为当然不会得到老师的赞扬,但很可能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其他孩子的钦佩。这样的孩子能从自己制造的骚乱中获得好处,从而将自己看作非同一般的大英雄。
这种心理表现和行为偏差是在学校暴露出来的。它们的根源未必都在学校,但确实是在学校才浮出水面。可以说,除了积极的教育和矫正任务之外,学校还是一个暴露孩子早期家庭教育缺陷的场所。
细心敏锐的优秀教师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能观察到很多东西,因为许多孩子会马上暴露出娇生惯养的迹象,对他们来说,新环境(学校)充满了痛苦和不适。这样的孩子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而获得友谊对他们至关重要。在入学之前,孩子最好已经拥有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和经验。他不能只依赖一个人而将其他人排斥在外。家庭教育的错误必须在学校得到纠正,当然,如果家庭教育很成功那就更好了。
在家里被溺爱的孩子,不可能马上就学会专注学习。这样的孩子无法专心。他更喜欢待在家里,而不愿意去上学。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学校意识”。我们很容易察觉孩子对学校的厌恶情绪。比如说,父母每天早上都得哄孩子起床,催他们做这做那;孩子总在吃早餐的时候故意磨蹭;等等。这样的孩子似乎为自己的进步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要矫正这种情况,办法与解决左撇子问题无异:我们必须给这些孩子时间去学习和改变。不要因为上学迟到而惩罚他们,因为这只会加剧他对学校的厌恶感。惩罚只会让这些孩子更加相信自己不属于学校。如果父母为了强迫孩子上学而加以体罚,孩子不仅不愿意上学,还会想方设法来应对这种处境。当然,他们找到的办法只是逃避,而不是真正能够解决困难的手段。孩子对学校的厌恶感、对学业的无力感,会表现在每个动作和行为之中。他永远不会把书本好好地摆放在一起,经常忘记或丢失书本。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孩子经常忘记或丢失书本,就可以确定,他在学校并不如意。
如果进一步调查这些孩子,人们几乎总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就完全不抱希望。这种自我低估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错,周围的环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家里,愤怒的家人可能会骂他们没有未来,愚蠢没用;在学校,他们可能会感到这些预言被证实了。他们缺乏判断和分析能力(他们的长辈通常也缺乏这种能力)来纠正这种错误的见解和预言。因此,他们还没来得及战斗,就彻底放弃了努力。他们将不努力导致的失败视为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反过来用以证明自己的无能和自卑。
错误一旦铸成,纠正的可能性就很小。这些孩子一开始会在表面上努力进取,但通常还是会落在别人后面,于是他们很快就会放弃努力,把注意力转向给旷课、逃学编造借口。旷课、逃学,通常被视为非常严重而危险的恶劣行径,会受到严厉的责罚。因此,孩子会认为,自己是被迫用说谎、造假来蒙骗学校和家长的。此外,还有一些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方式。有些孩子会伪造家长签字,篡改成绩单,还会向家人编造一系列在学校的生活故事,但其实已经逃学一段时间了。学校上课,他们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不用说,他们通常能在这样的藏身之处找到其他同路人。逃学之后,他们追求优越感的心理无法实现,这就驱使他们采取新的行动,确切地说,就是通过违法行为来追求优越。这样一来,这些孩子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犯罪。他们会组成帮派,开始偷窃,染上性变态行为,由此证明自己长大了。
一旦他们迈出了这一步,就会不断寻找新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如果他们的行为没有被发现,就会觉得自己可以犯下更大胆的罪行。为什么这么多孩子不愿放弃犯罪,反而希望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除此之外,自己永远无法在任何其他方向取得成功。他们排除了一切具有建设性的有益事情。他们的野心不断受到同类的刺激,驱使他们采取非社会或反社会的行为。每一个具有犯罪倾向的孩子都极端自负。这种自负与野心有着同样的根源,它迫使这些孩子不断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当他们不能在生活的积极面找到一席之地时,就会转向消极的一面。
以一个杀死老师的男孩为例。调查这个案例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男孩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负责教育这个孩子的是一名女教师,她十分仔细谨慎,但过于紧张,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心理活动的表达和功能。这个男孩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曾经的心高气傲彻底破灭。生活和学校没有满足他的期望,于是他转向了违法犯罪,借此来摆脱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控制。因为我们的社会目前还没有设计出将罪犯(特别是未成年罪犯)作为教育问题处理的机构,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将犯罪作为心理问题来矫正的机构。
所有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很熟悉这么一个奇怪的事实,我们经常会在教师、牧师、医生和律师家庭中发现任性的孩子。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职业声望不高的家庭,还经常出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十分成功的人物家中。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专业权威,却似乎无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和平与秩序。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所有这样的家庭中,某些重要的观点要么被完全忽视了,要么就没有得到理解。举个例子,其中的部分原因来自严格的规章制度,负责管教孩子的家长自以为很有权威,将一些过度严苛的规则强加给自己的家人。这样一来,他们就过分严厉地压迫了自己的孩子,威胁甚至完全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这种做法可能在孩子身上唤起反抗的情绪。父母的责罚深深根植于孩子的记忆之中,他们很可能为此展开报复。要知道,父母深思熟虑的教育方式会导致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件好事。然而,这也会让孩子总想处于被关注的中心,从而把自己看作是一种用来展示的实验品,而他人则应该为自己的成败承担责任,因为他人才是决定和操纵的一方。这些孩子认为,别人理应为自己排除万难,而自己则不必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