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1
人工智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百度曾经一度掌控了互联网信息的入口,“有事情,百度一下”成为一代人的行为习惯。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百度的信息掌控优势被大大削弱,信息获取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微信、微博、今日头条都在分散百度的流量,百度似乎有点没落了。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百度重回人们的视野中心。疫情让人们从被动的信息阅览转变为主动的搜索。人们需要了解疫情的最新数据和新闻,需要了解自己周围的感染情况,需要求证各种疫情信息的真假,这时使用搜索引擎比社交媒体更加方便。
疫情期间人们更需要权威信息,但权威媒体的来源较为分散,而且及时性略有欠缺,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又鱼龙混杂,容易产生“信息茧房”,不断强化人们的偏见。这个时候,人们就会主动搜索、主动求证信息的真实性。在疫情防控期间,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主动搜索量出现激增,仅在百度平台上,这个词的日均搜索浏览量就高达10亿人次。
搜索呈现出的民生真实诉求,也让搜索和民意呈现出一种“共振”现象,这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做出科学决策。除了搜索之外,百度还在地图、智能外呼、AI测温、无人车、机器人等方面做了很多与疫情相关的尝试,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搜索为何能反映真实民意
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搜索的关键词是不同的,这些词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民意。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在疫情暴发初期,“野味”成为第一搜索热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口罩”“酒精”等的搜索量增多,而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方,“心理疏导”“咽喉痛”的搜索量激增74倍。随着复工复学的临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复工”等词的搜索量暴增,这些反映了人们的关注点。
各种互联网媒体都在关注疫情,为何只有搜索能反映民意与舆论走向?
最主要的原因是,搜索大数据能收集到海量的、具备分析价值的真实用户的意愿与行为。涉及疫情的媒体虽然很多,包括新闻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交媒体,但上面的信息鱼龙混杂。“众声喧哗”中充斥着大量无用的社交信息,聒噪中夹杂着“水军”与机器的操纵,信息过载成为常态。因此,这些媒体并不能真实反映用户的需求以及获得真实民意的反馈。
相对于各种媒体的“众声喧哗”,搜索背后是大量用户的主动求证行为。用户此时在搜什么,反映了用户在想什么,这些数据反映了人们的关切点,能更准确、及时地反映用户的真实意愿。与此同时,百度可以通过“搜索+信息流”的模式,以及“百度指数”等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将有价值的信息从不断增加的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在疫情防控期间,平均每天有10亿多人次通过百度搜索了解疫情,这带动了更多的搜索内容维度,能反映更多社会与经济问题的细节。比如,百度的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部分线下产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其中旅游业、酒店业、装修业以及房地产业最为严重。
由于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能反映民意,因此很多权威媒体也会用百度热搜的关键词来确定报道方向。百度搜索指数呈现的每一搜索热度曲线几乎都精准揭示了线下民众的需求与关注,可以说它是疫情下社会心态、社会问题、舆论动态的承载器与晴雨表。
利用百度大数据可以筛选出全民关注的舆情与民意走势,可供地方政府或机构做决策时参考,为舆论民调与民情的把控提供了可行的观察方向与视角。百度大数据还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数据样本,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制订因地制宜的本土性方案。
搜索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民众最迫切的需求,而对民意的洞察可以提供一定的数据决策价值,将其输出给地方政府与机构、民众,也就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用权威信息来辟谣和消除恐慌
疫情之下,另一个现象就是谣言四起,加剧了公众的焦虑和恐慌。
疫情初期网络上有各种谣言,比如“抽烟的人不易感染”“盐水漱口、熏醋能预防感染”“政府安排飞机洒药”等;随着复工复学的临近,有关各地封城、封路、限行的谣言也纷至沓来;还有各种社交媒体对疫情数据的质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
消除谣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知识普及和信息透明,让权威机构的声音能传递出去。为此,百度上线辟谣专区,依托百家号平台和各类权威信息渠道,构建起了拒绝谣言和恐慌情绪的信息壁垒。
除了辟谣之外,百度通过提供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知识,让用户更全面地了解疫情信息。
比如,百度App上线了新冠病毒智能自测工具,它利用百度AI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学习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并结合百万份在线咨询案例,可对用户目前的身体状态进行智能分析,测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并给出相应建议。
百度“问医生”针对疫情严重的城市提供了覆盖全科室病症的7×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减轻了这些城市的医护负担,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百度地图上线了200余个城市的“疫情小区”地图,可以显示用户当前所在城市的疫情场所个数,以及最近的疫情点名称和该疫情点人流聚集地等实时信息简报,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周边的疫情情况,及时做好防疫工作。
信息的厚度决定了样本的丰富程度与全面性、权威性,影响人们对事件的成因机制与动态脉络的把控。比如,百度除了通过搜索关键词对事件脉络、谣言鉴别等做梳理之外,还能对病毒解释、病因、就医、治疗、产业防疫、用户心理等诸多方面提供权威知识与应对方案。
百度在知道、百科、文库积累了10亿多条优质内容。知道、百科和文库这三大产品与中国科协、中国抗癌协会、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7000多家权威机构建立了合作。百度还先后投资了果壳、知乎等头部优质垂类内容,内容品质大大提升。
利用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复工
2020年2月中旬以后,很多企业都面临复工的问题,这个时候百度利用AI系统,一方面指导企业的复工,另一方面助力中小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
比如,通过对广东省的开工关注度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开工关注度较高的行业是金融、机械、电子电气与纺织业,这意味着这些领域对复工的诉求较高。
百度还通过“免费开放AI技术、帮助传统企业线上化转型、全方位营销赋能”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智能化的运作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开源节流,比如,百度智能云推出的智能电费优化服务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在零投入、零成本、零维护、零风险的情况下节省基本电费,并免费帮助企业逐步构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降低人员日常用能抄录成本,指导工厂合理用能,以达到真正的降本增效目的。
百度Apollo及生态合作伙伴也在全国各地为企业员工顺利复工复产“开路”。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为员工进行快餐配送服务,避免了人与人的不必要接触;利用无人智能防疫车进行消杀作业,避免了人类从事高危作业的风险。
百度地图除了AI大数据“火力全开”外,还上线了“复工地图”,将超市、商场、餐厅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场所的营业状态、最新营业时间为用户清晰展示出来,不仅保障了用户准确出行,也为中小企业和商家线下带客提供了精准、即时的信息。
一系列带有鲜明的百度AI特色的扶持动作,在助力中小企业智能节流、效率提升和面向未来AI化与数字化转型上发光发热。让一些看上去高深复杂的AI技术能力快速、高效地落地并产生价值,也指引企业用最新科技手段寻找发展突破点及武装自己。
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其他应用
除了上面说到的技术之外,百度还利用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来助力疫情防控。
智能外呼。社区居民信息排查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重要措施,但社区住户密集、流动大的状况,让人员较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委会等组织难以快速完成居民排查。百度智能外呼平台具有批量一对一电话呼叫的领先功能,用AI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一秒可直呼1500个电话,比人工电话的效率高数百倍,还能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AI测温。测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百度AI测温系统以非接触、无感知的方式,可靠、高效地解决了在公共场所人员高度聚集、高流动性情况下的体温实时初筛检测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员聚集造成的交叉感染风险,协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识别体温疑似异常人员。该系统还解决了因佩戴口罩而使面部识别特征减少的难题。
AI口罩检测。基于百度飞桨上免费开源的业内首个“口罩人脸检测及分类模型”,可以准确地对未佩戴口罩以及错误佩戴口罩的情况进行识别和检测。未来AI口罩检测方案除落地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场所外,还可以衍化功能落地在其他场景,比如在建筑工地,可以检测人员是否佩戴了安全帽;在一些特定的危险工作场所,可以检测人员是否穿戴了安全服等。
疫情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社区、机场等公共场所存在测温、消毒等安全防御措施不足且人员面临高感染风险的问题,为此,百度与东软集团联合打造了一套机器人抗疫解决方案,集信息采集、体温监测、医护助理、无接触配送、消杀巡逻五大功能于一体,通过科技手段抗击疫情,在医院抗疫、企业复工、人员返程等场景中为人们提供安全保障。
智能咨询助手。百度灵医智惠推出的智能咨询助手包含常见问题解答、标准化预问诊路径、在线医生咨询辅助三大模块,向在线健康咨询平台、政府疫情防控平台、互联网医院等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平台免费开放API接口,为第三方平台的在线科普、咨询服务提效,极大地缓解了在线咨询平台的人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