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第1章 认识八段锦
1.1 八段锦的由来
八段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健身运动,随着练习者的不断研究,体系日益完善。八段锦不仅练习方法简单易学,而且行之有效,在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等方面有积极效果。
八段锦与《导引图》
八段锦中的“八段”并非指分为八个段节或八个动作,而是强调八段锦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锦”字的表面意思为华丽精美,内涵则点出了八段锦中每个导引术之间是如丝绸锦缎一般顺畅连接在一起的。
查阅众多文献史料可见,八段锦之名最早现于南宋洪迈所著的《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可见八段锦在宋代已被大众所接受并广泛流传。除了上文中所描述的坐式八段锦,南宋曾慥所著的《道枢•众妙篇》中则首次提到了立式八段锦:“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但此时的八段锦尚未定名,文字描述也并未歌诀化,直到南宋陈元靓所著的《事林广记•修真秘旨》中才将其定名为“吕真人安乐法”,文字歌诀为“昂首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鳝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后至清末《新出保身图说•八段锦》中首次定名为“八段锦”并将整套动作都配以图像,其歌诀也与现代基本一致,只是套路顺序略有不同:“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离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至此,传统八段锦套路动作基本得以固定并广泛流传下来。
尽管八段锦在宋代、明代、清代的文献中都有迹可循,但究竟八段锦是何人、何时所创,至今尚无定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之中,至少有四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类似,由此可见,八段锦与《导引图》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联系,从而可将八段锦的历史根源提前至西汉时期。
五禽戏与八段锦
五禽戏亦始于《导引图》。《导引图》中可见八种禽兽的姿态,据推测其经历了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过程,在筛选和提炼之后,形成了《华佗传》中的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而八段锦中多个动作都与五禽戏类似。自宋代以来,以“锦”命名的健身运动越来越多,如四段锦、八段锦、十二段锦和百段锦等。流传至清代以后,八段锦成为其中传播最为广泛、练习者最多的健身运动,在传授过程中经过历代人的改进,基本套路也已经定型。可以说,五禽戏与《导引图》一脉相承,而八段锦则是《导引图》的衍生术。因此,五禽戏与八段锦具有师出同源、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