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延续和民俗文化的延伸。春节的主旨是辞旧迎新、祭祖敬神、祈福团圆,而元宵节则更具娱乐性、庆典性,更富文化含量。因此元宵节热闹的程度远远超过春节,称之“闹元宵”,一个“闹”字便把节日的气氛彰显了出来。大连地区元宵节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共三天,几乎与春节的周期相当,但展示出的民俗文化更具娱乐性。

起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司马迁《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一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又称“泰一”,是北极神的别名。据说泰一神是汉武帝在五帝之上设立的最高天帝神,朝廷在甘泉宫修筑了泰一神祠坛。每年正月十五黄昏开始,举行盛大灯火祭祀活动,通宵达旦,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另有一说汉文帝(武帝祖父)依靠大将军周勃和陈平戡平“诸吕之乱”,戡乱之时正值正月十五。经过励精图治,天下富足太平,故每逢这一天便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其实,汉代的上元节与后世的元宵节还是有较大文化差异的,直到唐朝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节。“上元”本是道教的名称和节日,唐朝奉道教为国教,道教三官中上元天官的诞辰为正月十五,故在此日举行盛大祝祭活动,上元节由此成为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因节日在农历元月十五夜间举行,故又称“元宵节”。

古时元宵节耍龙(资料图片)

放灯

灯是元宵节的主题,届时皇室做宫灯,百姓扎花灯,商家搭灯棚,可谓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把中华民族的灯饰文化发展到极致。据载,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总要在京城举行盛大灯会,宫门外搭建8里长的戏台,彻夜灯火通明,参加演出的艺人达3万余人,奏乐者有1.8万多人,从傍晚到天明“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至唐代,元宵节放灯更是盛况空前。据《两京新记》记载,“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观灯”。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上元夜,曾在宫外“做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下有千余少女载歌载舞。《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记载,杨贵妃的二姐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燃,百里皆见,光明夺目色也”。长安城形成了“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元宵灯节盛况。北宋立国后,太祖赵匡胤颁诏,将灯节由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延长至正月十八,共5天。为鼓励市民到御街观灯,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汴京(今开封)灯市竟长达40余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杭州的元宵灯市更为盛大,花灯制作技术亦达到高峰:“山灯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竟出新意,年异而岁不同。”宫廷扎制的琉璃灯山,高达五丈,灯山上有八仙庆寿、三星高照、五蝠捧福等彩灯,栩栩如生。至明朝,太祖朱元璋规定,元宵节从初八上灯至十七落灯,连续张灯10夜,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灯节若遇漫天大雪,火树银花,相映成趣,称作“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吉祥顺利、年岁丰收的预兆,更为元宵佳节平添几分欢乐情趣。

清代元宵节灯舫

街头彩灯

灯是光明的象征、祥和的象征、温暖的象征,它彰显了先民们摒弃黑暗追求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数千年来,灯饰文化已深深扎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人们从形式到内容在彩灯制作技艺上倾注了浓郁的人文精神,展示了中国历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成为中国独有的举世无双的文化瑰宝。

大连地区是沟通中原与东北腹地的桥梁,灯饰文化更是荟萃南北,别具特色。明清以来放灯活动经久不衰,称为“闹花灯”。闹花灯没有什么章法,可随心所欲地做灯、观灯、耍灯。大连北部的复州城和南部的金州城,元宵灯会规模尤为宏大。复州城的宫灯制作精巧,金州城的龙灯闻名辽南。龙灯源于龙舞,由清末军营传入,已有130余年历史。因夜间舞龙不易看清,艺人们便在龙身的关节里安装了烛灯,这样龙体通明,舞动起来流光随影,异彩纷呈,龙舞渐而进化成龙灯舞,成为元宵灯会的一道风景。后来,龙灯改为电池灯,舞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并由街头表演走上了舞台。旧时,大连城乡居民多是用竹筚子自制灯笼,制作比较简陋,富户则专请匠人制作宫灯悬于门厅,以示显贵。20世纪50年代,居民普遍制作木框玻璃灯。至现代,已有各式轻巧彩灯出售。农村居民多是在庭院竖一高杆,顶饰松枝,拉电线,将灯高挂其上。城市居民多在阳台悬挂一对红灯。元宵之夜,家家彩灯闪烁,楼宇红灯辉映,节日气氛十分浓烈。

扎花灯与灯谜

扎花灯在大连城乡有较长的历史,式样上有挂灯、座灯、壁灯、提灯和玲珑的走马灯等;造型上有山水人物灯、花鸟虫鱼灯。常见的有羊角灯、老虎灯、熊猫灯、金鱼灯以及富有民族色彩的龙灯、云灯、宫灯等,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以人物造型的灯有人们熟悉的“木兰从军”“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关公夜看春秋”“李白醉酒”“武松打虎”“红娘送柬”“游龙戏凤”等。这些灯在制作上都讲究轻纱重画、刻意求工、力求精奇。另外,还有一种精妙绝伦的走马灯。旧时能制作走马灯的工匠为数不多,只能在复州城、金州城、旅顺等较大城镇见到。走马灯的奇妙在于自动旋转,灯罩内壁的纸剪人马宛如在不停地奔走,故称“走马灯”。旧时大连地区农村居民多是用竹子做成方形或圆形,用红纸围糊,下置放蜡烛的托盘,上设排烟口,或挂或提,形色各异。元宵灯节吸引人之处除了观灯还有猜灯谜活动。据载,猜灯谜始于南宋,当时都城临安(今杭州)的一些有心人把诗谜条系于彩灯之上,供游人猜谜玩赏。文义谜渐而演化成灯谜,先是在士大夫阶层兴起,之后普及到民间。古时灯谜谜底多是成语或诗名,如“美而无子”,谜底为“绝代佳人”。当年复州城和金州城元宵灯谜会分别在横山书院和金州会馆庙戏台举行,观者人山人海十分火爆。猜灯谜文化含量较高,主要方法有增损离合法、会意别解法、象形比喻法与分析综合法四种。此外还有若干辅助方法,如拟人法、照物法、故事法、借代法、连环法、排比法、反射法、折合法等。制谜者要在谜面注明谜格,以启发猜谜者思考。流传较广的谜格有秋千格、卷帘格、求凤格、徐妃格、白首格、粉底格、谐音格、折腰格等。

蒸面灯

大连地区民间还有元宵节蒸面灯的特殊风俗。面灯是用细玉米面兑豆面蒸制成的。首先是制作圆柱形十二月灯,即每月一盏灯,再按家庭成员的属相捏塑生肖灯。生肖眼睛用黑豆或绿豆充做,十分逼真。生肖灯制作时背上留凹坑,用细秸秆缠棉絮做灯芯,用食用油脂做灯油。天黑之前家中男丁要去祖坟为列祖列宗送灯,是城乡居民正月里重大的祭祖内容,意在让九泉下的故去亲人灵魂也能在这一天享受到人间一样的光明。入夜后,家家户户点燃十二月灯和生肖灯,祈求兴旺发达、五谷丰登。“文化大革命”中,元宵节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取缔。改革开放以后,元宵灯会已经成为全民性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金州元宵灯会荟萃了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城乡一体,万民同欢,参与者达10余万人。庄河高跷、复州大秧歌也都充满激情。元宵夜举目四望,楼宇轮廓灯、路树圣诞灯、广场彩射灯、机关大宫灯相映生辉、金碧辉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景象。

面灯(王雨茵作)

吃元宵

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品是元宵。自古至今,大连城乡民间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取其圆形元音,寓意全家人团圆、平安、吉祥、美满。元宵节前,城乡商家便竞相生产和供应元宵,品种多样,包装各异,届时亲朋间互相馈送,共贺节日。据考证,元宵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荆楚岁时记》里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记载。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有一年从正月十五开始,在京城洛阳搭建十里高台戏棚,当时供演员和乐师吃的宵夜点心就叫“元宵”。南宋时,元宵传到浙江一带,当地人称之为“汤团”。至今仍有北方称“元宵”,南方称“汤团”之分。宋代诗人姜白石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可见当时的元宵清香宜人,香甜可口,价格昂贵。在经济困难时期,大连居民有的自制元宵,即将馅(青红丝、糖、果酱)和好后,做成鹌鹑蛋大小的球状,再放入笸箩内的黏米粉中不断滚动,待滚到一定厚度后,下锅煮熟即可食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居民多从商店采购,自制元宵已十分少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元宵品种呈多元化,即南北风味均有,其馅通常有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虾仁菜泥、鲜肉、火腿等,分香、甜、辣、酸、咸五味。可带汤吃、炒吃、油氽和蒸吃。煮元宵俗云“滚水下,慢火煮”。用旺火把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并用勺子徐徐搅动使锅内元宵旋转不粘锅,待元宵浮起,再改用慢火煮。在煮的过程中,续加凉水,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炸元宵的做法是,将油烧至七八成热时下元宵,用勺沿锅底推动,三五分钟后元宵绷皮,用漏勺捞出,用手勺轻轻拍打,使元宵松软排气,防止爆裂烫人,然后再下油锅炸第二遍至金黄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