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生产与信仰
出海祭祀
渔民每年有两次歇渔时间,一是在冬季腊月,此间天寒地冻,无法下网。再是在夏季伏里,这正是鱼虾产卵繁殖季节,适当休渔可以保护资源以利生产;再则这个时季气温高,鱼品往往未及上岸便已腐烂,加之又是台风季节,出海危险系数增大,所以渔民多是利用休渔时节修船补网,为秋汛生产做好准备。
渔民出海捕鱼称“装网”。每次装网出海前都要举行庄重的仪式,以求平安、丰收。祭祀仪式首先举行挂旗。旗一般为方形,上面书写八个大字:“天后圣母,顺风相送”。旗悬挂在桅杆顶上,称作“门旗”。届时,渔港内渔船连排,门旗猎猎,十分壮观。挂旗后,接着举行整猪祭龙仪式。祭祀所用猪要选择无杂毛纯黑毛猪,宰后用开水烫煮去毛,再扒开猪内膛取出水油蒙在猪头上,用色染红。然后敲锣打鼓将祭猪抬到龙王庙供奉一下,之后抬回船上供祭,仪式过后由伙夫烹饪聚餐。在供祭过程中船家面向大海焚香烧纸。
渔家夫妻船
祭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风帆船大多改造成机帆船或机动船,并以集体所有制的形式生产,故出海祭祀一度采取召开渔民出海动员会的形式代替。80年代以后,渔船逐步承包到户、到人。至21世纪初,沿海渔区船舶几乎全部由个体经营,旧俗出海祭祀仪式重新兴起,且规模远远超过旧时。渔家虔诚祭海,意在祈求出海平安、丰收,同时营造声势,吸引鱼商,为生活增加色彩。
船上规矩
旧时,船家养的船可分为大风船、榷子和舢板三大类。其中大风船有三个桅杆,体积大、载重多、续航能力强。每船约有十名船员,讲究也比较多,船老大即一船之长,船上所有活动都要听命于船老大。休渔后第一次出海,所有船员都要在腰上系上红褡布,以示避邪。在船上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严禁蹦跳、背手、吹口哨等不规矩行为。船头、船后检缆木桩不准坐。船上人与人之间长幼有序、资历深浅有别。吃饭时,出锅的第一碗饭要给船老大,这是千年不变的规矩。用餐时,船老大,二老大及年纪大、资历深的伙计围坐在后蒙子上吃,边吃边唠,有酒下饭。小伙计则蹲在伙舱周围吃。船老大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吃,渔家称之为“不吃锅头饭”。
在船上解手,绝不允许在船头或上风头。解大手时到船尾指定地点行方便,解小手也要守规矩:早不朝东、午不朝南、晚不朝西、永不朝北。因为渔家将北斗星作为导航星,朝北小便则为大不敬,船会迷失方向。如果晚上做梦,早晨起来不能对别人说“做梦”,因为渔家认为梦是阴间的事情,说做梦不吉利,实在要说,则说“逛景了”。
驶船规矩
旧时风网船出海时,猪心是必备之物,第一餐时按人分份下酒,意在大家一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一网打上来的黄花鱼,要挑选出四条个大不缺鳞的烹炖好后盛放在船头供祭龙王,同时烧香焚纸鸣鞭炮,全体船员跪拜,祈祷鱼虾丰收。祭祀仪式结束时,将供祭的四条黄花鱼倒入大海,寓意四季发财。
船在海上航行时要讲究礼让,两船相遇,顺风让逆风;晚上航行或停泊,要点亮桅杆灯,让对方辨认;雾天航行,要不时地敲打铜锣以传递彼此的方位,以防船只碰撞。船抛锚后,要带锚位浮漂,以防误伤来往船只。过往船只相遇,要相互打招呼,问“吃饭了”以示谦让。船下网作业,后下网的让先下网的,彼此决不拦人网头。海上拾到网具,宁肯贻误一刻鱼汛,也设法告知临近船只。海上若碰到遇险船只,必尽全力救助。
海上作业时若发现鱼群,忌大声说话或弄出响声,用手势或头势向船老大通报信息,然后按船老大指挥下网。作业时看到海龟,不能用手相指或大声喧哗,也不能称“鳖”或“龟”,而称“大元帅”或“老元他老人家”,同时焚香烧纸以示尊崇。渔船满载丰收归港靠岸抛锚时,要高喊“给锚了!”示意龙王闪开,别伤着。
海上遇险时,要向海神娘娘许愿,脱险后绝对信守诺言,到庙上还愿。其形式各异,有送灯的,送船模的,送猪羊的,还有请戏班子到娘娘庙唱戏感恩的。
拉坞修船
不论何种船只都要进行定期维修,称之“拉坞”。拉坞一般在冬季休渔期或夏季休渔期进行。
船拉坞要趁大潮的满潮顶进行。旧时港坞无电力亦无机械,拉船上坞全靠人力,其场面极其壮观且热闹异常。拉坞的主要工具是绞关。先将绞头固定在岸沿处,牵引绳索另一头拴在船上,船下方垫木方或滚木以减少船体与沙滩的摩擦力。拉坞时转动绞关,为防止船体倾斜,除绞关绳索为主力外,还要设几道绳索由人力牵引。拉坞时人力喊号者立于船头,挥动衣物,有节奏地喊:“嗨哟!走哇,走哇!嗨哟走哇走!……”众人随和,其声响惊天动地。众人齐心合力,船便一寸寸被拉上坞。
装网备渔
上坞维修
在修船时节,船坞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木匠铺、铁匠炉、灰碾子一应俱全,木匠、铁匠、捻匠是最主要的三种匠人,锤声、斧声、钜声、凿声此起彼伏。船修好后,赶到大潮时,用其他船将上坞的船拖下海,开始了下一个鱼汛的生产。
捻船
捻船即对新建的木船船板之间的缝隙用油泥混合麻丝进行捻堵,使之滴水不渗不漏。此外,木船在使用了几年之后,船板之间便会因风浪拍击而穿线裂缝,这时就需把原先已凝固的油泥碎块从缝隙中抠出来重新捻堵。因为捻船的质量关乎渔船的安全,历来受到沿海船家的重视,故无论是新船下水前的捻缝还是旧船维修捻缝都要举行一些仪式。
捻船是一项慢工细活,一般是组成一个班底(3—5个不等或更多),捻匠的工头称“笮头”。船主在捻船之前要对笮头进行选择,主要相看笮头的生辰八字是否与船主相合,若相克则另选。捻船的用料主要有桐油、生石灰和麻丝。生石灰须用高品质的,泛开后与桐油混合,用石碾子反复碾轧成膏状备用,麻丝则须采用韧度相当高的线麻。这些均需笮头亲自制作备料。
捻船的第一道工序是“搬吊”,即将船体侧翻或整体翻转使船底朝上。因船家忌“翻”字,称此举为“搬吊”。搬吊后,用桩子或木架将船体固定牢靠。正式捻船作业前,船主焚香烧纸,进行祈祷,并杀公鸡迎风滴血以求避邪免灾。接着燃放鞭炮以示敬重求得吉祥,船主给笮头用于锤击捻凿的斧子把柄上系一条红布条,称为“挂红”。仪式结束,船主首先摆酒席宴请捻匠,宴罢则捻船正式开工。第二道工序称作“刹缝”(溜缝),即将船体所有板缝清理一遍。第三道工序也是用时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的捻缝(又称“布麻”),即捻匠向板缝里填塞麻捻,是捻船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布麻前,按渔俗行规,船主要用红纸包钱敬奉笮头,称之“布麻礼”,足见船主对捻船的重视。布麻有严格的程序,首先搓麻捻,即用桐油将麻丝束浸透,然后搭油,即用小刷子将桐油刷进船板缝中,而后抹灰,即把调好的泥灰膏抹进板缝中,接着布麻,即捻麻。捻麻有“三口青麻”之说,即用凿子将麻捻分三次嵌入板缝深层。捻麻时每布一层麻就抹一遍灰膏,并用灰匙反复在抹缝处敲打,以便使灰泥在板缝中充满所有的空间,使船板与捻缝浑然一体,牢固不渗漏,捻缝处用锥子都扎不动。船捻缝完成后,船体平滑,若用一颗黄豆放在船底,吹一口气,豆粒就会从船底一头滚到另一头。捻缝时,不管多少人一起操作,斧凿的敲击必须步调一致,根据笮头的节奏,斧起斧落,整齐划一。这种施工方式,可以保持整个船体接缝处的捻凿深浅层面,大体处在同一水平线进度,这样就避免了因震动而影响捻凿的质量。第四道工序是船板缝全部捻完后,将船体内外全部用桐油漆刷一遍,为防渗漏加一道保障并起到防腐作用。之所以用桐油配制捻船用的灰泥和涂刷船体,是因为桐油有一种特殊气味,可防止一些害虫蛀触船板,并且桐油与石灰有较强的融合性,凝固后结实又具有一定弹性,可确保捻船质量。
歇渔季节捻船备海(舢板)
捻船施工(渔轮)
随着近些年大马力钢壳船的发展,木船越来越少,但沿海渔区的小型木制机动船和近海养殖区的舢板仍有相当数量的规模,因此捻匠行业尽管较前些年有较大萎缩,但渔区仍有捻匠活跃在生产一线。每到夏季休渔季节,黄渤海两岸小渔港岸边便会响起斧凿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敲击声,捻船这个古老的行业仍在这里弹奏着千年渔俗的欢歌。可是当你走进捻匠群体便会发现,那些持凿抡斧者多是秋霜染发的老者,难觅青壮年的身影。谁能说清捻匠这个行业能够传承多久?
妈祖祭祀
大连沿海渔区崇拜信仰妈祖十分普遍。明清两代大连沿海地区先后兴建的妈祖庙宇达41座,还有一些道教宫观也设有妈祖神殿神位。其中规模较大的妈祖庙宇有大连天后宫、庄河天后宫、金州天后宫、大长山岛天后宫、长兴岛娘娘宫等。
妈祖之所以受到渔家虔诚的崇拜,是因为她与其他神仙不同,在成仙之前她本身就是一名普通的渔家女,所以最能体谅渔民的疾苦,最能代表渔民的愿望,所以渔民在心理上把妈祖当成家人、亲人,顶礼膜拜、崇信有加。据历史资料记载,妈祖姓林名默,生于北宋时期福建兴化府。林默的父兄都是渔民,她出生后从不啼哭,故取名林默,长大后叫默娘。林默生在海边、长在海边,从小便对大海有了深刻的了解,经常救助海上遇难的商民、渔夫。她懂些海象、天象,并据此预报天气。有时天晴无风,默娘却阻止乡邻们出海,果不出所料,不久便见风浪滚滚、天昏地暗,乡邻们多次因默娘预报而幸免于难。默娘还懂些医术和占卜之术,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信服。林默长到20岁时仍不思嫁做人妇,一心救苦救难。一次在救人时不幸身亡,年仅28岁。乡亲们不愿承认默娘死去,说她“升仙”了,还根据她生前的作为编出许多故事,并修建祠堂纪念她,这便是早期的海神庙。传说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亦拜妈祖并得到默娘的庇护而化险为夷。
自宋代至清代的七八百年里,历代帝王先后给默娘册封神号40余次,由天妃、圣妃直升到天后,不仅在民间受到祭祀,朝廷也派大臣代表王朝在默娘生辰时进行国祭,其规模之大,诸神所无。
大连地区妈祖庙宇多是在明清两代所建,因各朝代帝王册封的神号不同,故庙宇的称谓也不尽相同。早期的称“妈祖庙”“娘娘宫”,后来又称“天妃庙”“圣妃宫”“天后宫”,不管名称如何,祭祀的都是林默。
拜妈祖
长海县四块石镇于20世纪80年代在港右岸高地为妈祖塑了大型汉白玉雕像,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船家、渔民出海前都要到这里祭祀,成为妈祖文化活动中心。
“文化大革命”中,多数妈祖庙遭到破坏,祭祀妈祖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实际上仍是禁而不止,渔民们始终虔诚祭祀妈祖,只是形式转入秘密状态而已。近二三十年来,妈祖祭祀场所陆续重建或恢复,妈祖崇拜与祭祀活动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入群众的生活并得到政府的认可。
祭祀妈祖场面十分火爆和喜庆,祭祀时,渔船上要挂海神娘娘旗。旗为红色方形,镶白边,十分醒目。要摆供品,上香烧纸,并给海神娘娘披红挂彩,祈求保佑、平安丰收。除不定期祭祀外,旧时农历初一、十五及妈祖生辰还要定期祭祀,这已经成为渔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渔船喜联(对联)
渔民在出海(指歇渔期之后首次出海)之前,总是把船装饰一新。特别是年节到来时,小船拉上岸,大船停泊在码头。渔家在船(平头船)头上画一轮圆月,涂上红油漆,在船头两侧及船尾两个燕翅、两个对称的小柱子上涂红油漆作为装饰,看上去十分精神,充满活力。贴对联更为讲究。对联有左右之分,船头两腮部左写:船头无浪行千里,右写:五湖四海任舟行,横批写:顺风相送。船中间的大桅杆联书: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杆联书:二将军开路先锋;船尾部的三桅杆联书:三将军顺风相送。舵楼也贴对联,如:吉日出海顺风轮,良辰撒网鱼满舱。小型船一般在船头贴联,其内容多是:“江河湖海清波浪,逍遥通达远近游”之类,横批多是“一帆风顺”。
除夕夜“发子”时,船家先给祖先叩拜,再去海边接喜神、财神。正月十五夜晚要到船上送六兽灯或蜡烛,船主手提灯笼绕船几周,以示满船生辉。
渔船喜联
船舱福字
渔民互救
打鱼人常年风里来浪里去,遭遇险情时有发生。旧时,船上的通信设备十分落后,既无天气海况预报,又无船舶间的通信联络设备,更无专门的海上救助船舶,渔民出海作业全靠经验。然而大海变幻莫测,单凭经验远远应付不了突发情况,于是在长期生产活动中便形成了渔民互救的传统和施救方法。旧时,渔船都比较小,大型船舶如五桅大船多是从事运输,渔船多是采取桅杆顶部挂旗当作求救信号。渔船除祭祀日外,平时一律不挂旗。遇险时,渔船便会在桅顶挂红旗,位置最高,便于向附近船只发出信号。邻近的船只一旦发现桅顶挂旗的船只,便知此船遇险,会立即停止作业,尽全力赶往出事海域进行救助。有时正在起网的渔船也要砍断绠网,以救人救船为先。这种传统数百年来已成为铁规矩,一船遇险数船相救,不讲代价,全力以赴,使这个特殊的行业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展现了渔民们豪爽、义气、果敢、豁达的品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渔船上均配备了先进的天气预报、导航仪器及互救系统,船舶遇险后可立即呼救,附近的船只便会迅疾赶来救援。近些年里,大连地区渔民多次成功救助了海上遇险的本地和外地、外籍船舶,表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风范,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
放海灯
正月十三放海灯是大连渔区的重要渔俗活动,其规模十分宏大,场面十分壮观。据说农历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此日放海灯就是为海神娘娘生日庆典。
此日傍晚,渔家便带着自制的小船模,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停船的港坞或海滩,在小船模上点燃蜡烛,放入大海,小船便随风向海中漂去。灯影水光相互映衬,如繁星点点,肃穆而神秘。接着,渔民们在岸边摆祭供品,焚香烧纸,磕头祈祷,祈求一年渔事活动平安丰收。供品中必不缺的菜肴是蒸鸡和鲙鱼。“鸡”谐音“吉”,“鲙”谐音“快”,寓意吉庆有余快发财。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渔船经营个体化,渔民正月十三放海灯之俗规模越来越大,有的渔民做的船模长达一米多,舵楼设施一应俱全,并采用各种装饰材料,将船模打造得新颖、别致、大器、美观。昔时用蜡烛做船灯,遇风浪很快便会熄灭,现在全部采用电池灯,且一个船模安装数灯,金碧辉煌,各具特色。当海灯放入港湾后,灯光闪烁,灯影摇曳,星星点点,连成一片。放海灯时,有的还在船模上置放定时燃放的烟花,当灯群中突然喷燃出五彩花絮,海湾立刻就被渲染成仙境一般。若海神娘娘九泉有知,她老人家一定会为渔民们的虔诚而倍感欣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正月十三放海灯的神秘色彩已淡化,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娱乐庆典活动,成为渔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不仅仅是在傍晚举行放海灯仪式,此日白天还举行扭秧歌、“耍”四大海、奏民间器乐等表演,改革开放后渔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快乐的心情,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泄出来,表达出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
放海灯(龙王塘港)
鸣锣惊鱼
旧时渔民船小网陋,除了恶劣天气风浪危害外,渔民还经常遭遇鲸群的袭扰。渔民到渔场打鱼,鲸群到渔场觅食,于是人与鲸经常遭遇,称之为“龙兵过”。小船遇上龙兵,若躲避不及往往船翻人亡。后来渔民在偶然机会观察到,鲸对声响特别敏感并惧怕,于是渔民根据鲸的这种弱点,想出了用敲击物件发出声响惊走鲸群的办法,十分奏效。于是渔船多是常备铜锣,遇到龙兵过时便敲击铜锣,驱走鲸群。
近代,鲸群已不多见,鸣锣转而用于捕鱼。渔民发现鱼群后,便敲击铜锣,将鱼群惊得晕头转向,然后择地撒网,即可获得好的网头。
渔眼
如果仔细观察,当代渔船的桅杆顶部都有一个长方形装饰物,称之“桅斗”。桅斗不仅使桅杆美观,还可固定拉索,亦可供海鸟停歇。其实,桅斗是由“渔眼”演化而来的,它不仅记录了旧时渔民捕鱼的生产环节,也展示出渔民的聪明才智。
旧时渔船无论大小,都没有探鱼设备,在什么海域下网,什么时间下网,全凭在生产实践中摸索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找到鱼群,渔民们便在桅杆上部吊个木桶,当渔船进入渔场后,选择眼神好、富有经验的渔工攀悬梯登上桅杆顶部的木桶,向四处张望,发现鱼群跳跃,就用小彩旗指挥船老大转舵,驶向鱼群处撒网,往往可以收到奇效。这个站在木桶中指挥渔船转舵下网的人便被称作“渔眼”。渔眼具有丰富的航海和捕鱼经验,洞察秋毫,见水识鱼,是渔船丰歉的决定因素,故历来待遇与船老大同等,拿双份劳金。据说渔眼这个行业在明代永乐年间已兴,传承了600余年,直到现代出现了探鱼器,桅杆风帆船改为机动船后,渔眼方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不复存在。渔民为纪念这一历史,祈求渔业丰收,便在大桅杆顶部仍保留一个方形装饰物——桅斗,一直保留至今。
荞麦山渔港
塔河湾渔港
洒酒祭海
渔民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中闯荡,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许多情况只能是听天由命。一旦遭遇巨大海兽(怪),如大型鲸、大海龟、巨(蛸)等,要保持冷静,不主动冒犯。一般情况下,船老大要亲自立于船头,向这些大鱼巨兽洒下三碗米酒,希望相安无事,各取方便。此举往往能化险为夷,称作“洒酒祭海”。这可能与酒浓烈的气味有关,三碗酒倒入大海似乎微乎其微,但对于嗅觉非常灵敏的海兽来说足以起到作用,使之避而远遁,很可能是这个原因,故洒酒祭海每每可以收到奇效,与神力相助并无关系。
渔工分红
旧时由于海上生产安全系数小,海难经常发生,故民间有“打鱼摸虾饿死全家”的民谣。一方面说的是海上捕鱼收获十分不稳定;另一方面是说闯海风险大,一旦船翻人亡则家中老小便失去生活来源。因此旧时渔民多父子不同船、兄弟不同船。其目的是躲避父子、兄弟同船而亡的悲剧发生。因此船户多是一家中只一人在自家船上,其余船员外雇,家中其他劳力则到别的船户务工,这种渔船组织形式称之“插伙”。数百年来,渔家插伙在收益分配上形成一套不成文的规矩,人人遵循,无须讲价。
分红比例做法是:船把头得两份、船老大得一份半、渔工(船员)得一份。即一个渔季里的总收入,刨去成本,按上述的比例分成份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约定俗成,公平合理,收多责重。渔业合作化后,渔业队实行集体分配,即按捕获鱼虾数量记工分,秋后按工分折钱分配。“文化大革命”中,实行平均主义,劳动力评出级别,按级定工分,根据出工日付酬。20世纪80年代末,渔区实行责任制,渔船网具实行承包,按比例缴纳积累金,渔船生产收入按劳或按股分红,多股多得、多劳多得。20世纪90年代以后,渔船大多作价由渔民个人购买或合伙购买,实行个体经营。个体渔船多由船主自任船长,渔工实行雇用制,多是由船主与渔工提前商定劳金及待遇,付给年薪。
大船设香童旧俗
早些年,载重在50担(一般每担500斤)以上的木帆船上都设海神娘娘的神像,并设一名小孩童专门给海神娘娘烧香上供,“侍候娘娘起居”,以示尊崇。这个小孩称为“香童”,年龄在十岁左右。
传说很久以前,尽管渔工虔诚信奉海神娘娘,顶礼膜拜,但远航者还是经常遭遇海难。有一位南方船老大在船上设神龛供奉海神娘娘,并用一名童子专司供奉香火,结果航行40多天平安无事。后来船家便争相效仿。
20世纪30年代码头上的风帆运输船
为什么设一名男童专司烧香上供?主要是由船上的环境决定的。因船员多是成年男人,作业时往往衣帽不整,袒胸裸背,而娘娘是女性,烧香上供多有不便,故雇用一名小男童专司烧香上供更能体现对海神娘娘的虔诚恭敬。香童一般一两年一换,甚至一个渔季一换。至近代,大船设香童之俗渐而废弃,船家一般是在靠港泊岸时去娘娘庙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