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寻根·大连民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重阳节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大连地区城乡属一般性传统节日,有佩茱萸袋、登高饮酒之俗。

起源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时令节日,源于《易》。《易》以阳爻为九,定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日称“重阳节”“重九节”。

过重阳节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可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莫知其由。”可见,这个节日自诞生之日起,人们并不十分谙悉其内涵,只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惯而已。久之形成定规,相沿成俗。茱萸又名越椒,味香烈,可入药,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等功用。菊花酒是用菊花做配料酿制的酒,俗信饮此酒可延年益寿。唐代诗人在《秋兴》中写道:“避邪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是对重阳节的形象写照。

重阳登高之俗汉代就已流行,又称“茱萸会”“茱萸节”,据《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妇人戴茱萸囊是也。”这则传说表达了古人祈求消灾避祸的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注入了民族文化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已成为高官显贵、文人学士饮酒会友祈祷的盛会。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元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荒芳菊,纷然独宋。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冉冉之将老,思食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这大概是对重阳节最好的诠释。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最著名的当属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以炙热的情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句被世人传颂千载而不衰。宋代时称茱萸为“避邪翁”,称菊花为“延寿客”,并演绎出一些风俗。重阳还与气候有一定联系。谚云:“重阳无雨为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至明代,制作菊花酒已十分讲究,其做法是用菊花煎汁,同曲、米一起酿造,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混合配制。医圣李时珍对此十分赏识,称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登高图(清)高岑

重阳饮食与登高之俗

前述之《西京杂记》中所说之“饵”是指糕点。缘起于古时平原地区无山可登,重阳节时制作一种糕点,插上彩色三角旗以示登高(糕),久之便成为一种传统食品。明清之后,重阳花糕更为普遍,多是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

大连地区傍山濒海,重阳登高爬山之习久盛不衰。秋高气爽,登山远眺,既可饱览盛世山光水色,又可排解酷暑遗留的郁躁和湿沥,心旷神怡。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正常文体活动和民俗活动被视作“封资修”而遭禁止,故登山、佩茱萸习俗一度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以后,九月重阳节登高之俗重新兴起,其原始含义已不被人们所重,主要目的乃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从而成为一项全民性的、健康有益的活动形式。九月重阳节期间,大连城乡还经常开展规模宏大的金秋菊花展(赏菊会),为城乡居民的生活描绘出艳丽的一笔。

重阳节演变为老人节

重阳节月与日均占“九”,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赋予重阳以新义。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风气端正,政府顺应民意,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老人们的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老人节的设立,助推了爱老、尊老社会风气的发展,使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有了法定的展示空间。

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