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奇·大连民间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

20世纪50年代初,庄河乡镇村屯同全国一样兴起了“诗画上墙”热,当时的墙皮画可以看成最初的农民画,尽管是对浮夸风的图解,然而,农民画艺人那种天真质朴、富于幻想及传承久远的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也被不自觉地带进一个新的领域。在那些充满美好希望,甚至近似狂幻的稚拙图画里,作者的情感是真挚的,流露出民间艺术纯朴的美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后来成为庄河农民画向现代民间绘画演进这个必然发展历程的最初依据。

改革开放后,随着庄河农村经济的复苏,沉寂多年的农民画又活跃起来。曾被美术学院的素描、解剖、透视等技法知识弄得一筹莫展的农民画艺人在庄河市文化馆人员辅导下,通过创作实践,终于明白了,原来自身的民间艺术素养正是自己创作民间绘画的基础。

庄河市文化馆美术干部、优秀辅导员丁仁伦、杨洪旦等人不是用学院派授课方式来灌输,而是启发作者将民间美术的各种艺术元素和技能运用在绘画创作中,使他们的独特艺术能量得以释放,施展出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非凡才智。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满载而归 作者:于同乐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守护者 作者:丁仁伦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碾糕面 作者:张玉岩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在平面造型、构思构图、色彩装饰效果,以及表现作者主观感受、讲究绘画含义与情调等方面都保持了民间绘画的传统模式,并在传统与现代的坐标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表现生活对象的生活化、典型化。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看,大都是反映社会上最普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生活,善于从农民生活的侧面和细节中发现美,大都是画生产,画丰收,画家里家外,画海岛渔民的新生活、新风景、新时尚。其中反映乡风民俗、出海打鱼、田园耕作的代表性作品有《出海》、《农家小院》、《打场》、《放鹅》、《五月槐花香》、《乡村文化大院》、《东北第一村前洼屯》等,这些作品都弥漫着本乡本土的生活气息;还有《正月十五》、《巧手村姑》、《答喜》、《坐福》等作品,是对具有庄河地区典型特色的民俗、婚俗等的描绘;此外,《老鼠娶亲》、《蛇盘兔》等反映民间传统故事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历史风物内涵,耐人寻味。二是创作手法富有传统性。在庄河现代民间绘画中,作者把民间剪纸、皮影、刺绣、年画、雕刻等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绘画中,使作品透露出血脉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如《春姑织锦》、《斗鸡》采用剪纸艺术符号,《中国龙》、《七贤迎春》、《连年有余》采用民间木版年画等形式,《海边啸声》、《老渔翁》、《收获》采用民间木刻、雕刻形式和拓印表现技法,使画作产生了异样的审美效果。三是个性色彩与构图的协调性。大面积平涂,对比强烈的色彩,艳而不俗,花而不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采山果》、《满载而归》、《春风》、《守护者》等作品。这种复杂构成关系的协调和谐,主要是靠色彩搭配来体现对整体色调的把握,用色度的深浅处理、色彩的冷暖对比以及色块的合理布局来统筹平衡,突出主题并为主题服务。这些技法在作品中巧妙娴熟地运用,形成了画面中整体部分布局错落有序、疏密有致、层次清晰的和谐效果。出自庄河现代民间绘画创作新人之手的作品,还吸收了现代装饰壁画和国画的创作技法。如于同乐的画以反映渔家生活为主,人物夸张,色彩艳丽,看似笨拙、幼稚,却传递出幽默、活泼、豁达的情趣。倪真礼的作品采取线条勾勒手法,在色彩和造型结构上求得完美和谐,雅俗共赏。

多年来,庄河不仅有刘恩斌、丁仁伦、杨洪旦、潘文田、于同乐等一批对本地农民画深有研究的文化工作者,丁仁伦撰写的庄河现代民间绘画论文曾刊登在国内最权威的美术作品集中,也有一支庞大的民间绘画创作队伍,丁仁伦、于同乐、倪真礼、赵桂荣、孙洪艳、张玉岩等人都是庄河现代民间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作品在国内外都颇受赞赏。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肥猪满圈 作者:赵桂荣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金唢呐 作者:倪真礼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田间小憩 作者:孙洪艳

栗子房镇的现代民间绘画是庄河农民画的“东风第一枝”,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开展了民间美术活动,画风大红大绿,题材不离乡土。镇文化站成立以后,首任站长潘文田在庄河市文化馆和镇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把各村、各校的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互评作品,交流心得,绘画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一天天壮大。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更新换代,旧人出新人进,总体保持30人以上的骨干力量,三任文化站站长潘文田、于同乐、倪真礼都是现代民间绘画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创作者。根深叶茂的现代民间绘画使栗子房镇成为画乡中的画乡。2006年,庄河现代民间绘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参展的80幅作品中有50幅出自栗子房镇的农民画作者之手。现在,庄河市文化馆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已经联姻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基地,共同对庄河现代民间绘画进行梳理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