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江南古镇”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塘的廊棚

长长的廊,一根根的木柱,沿着长长的河岸,把西塘古镇串联在一起。廊下挂着红红的灯笼,到了晚上,红灯笼都点亮了,暮色中映照出黝黑的房屋剪影,河面上映照出一串红灯笼的光环。河水在缓缓地流动,灯影晃动出奇异的波光。河岸上的人家亮着昏黄、青紫灯光的窗户,像一双双深情闪动的眼睛。没有喧闹的人声,没有杂乱的景物,只有光影,只有小河的流水,只有静悄悄的夜色。西塘静静地睡在水上,小河便是西塘的床,廊柱是西塘的床沿。西塘安详地睡了,轻轻地响起鼾声,你一定会被这孩童般的甜甜的鼾声所陶醉。西塘是饮着江南水乡的乳汁长大的,西塘的鼾声里传递着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情和韵味。

廊棚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特色

我并没有过分地渲染西塘的夜色,新世纪之初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还有十套的编导和摄影师们先后来西塘采访,原来都排好了日程,当日要返回上海,后来弄得晚了,天黑了,他们看到了西塘夜色,都留了下来,舍不得离开这美丽的夜色西塘。

沿河的廊棚,为这里的人们遮风避雨

西塘的廊棚很长,全镇共1.5公里长,廊本是连接房屋与房屋室外的通道,为了遮阳避雨,在走道上加盖了屋顶。靠着房子屋墙的廊子叫檐廊,两边凌空的称通廊或廊道。在水乡古镇,沿街的店户,为了方便顾客,多在店门口加一个店廊。一些沿街的住户为了扩大活动空间,在门前加一个门廊。这些廊子用建筑术语来说,就是一种“灰空间”,因为它既不是室内,也不是室外,是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种过渡空间。它可以为房主用,也可为外人用。有廊子的店户比没有廊子的店户肯定顾客要多些,因为在廊子下购物,要感到安全和舒适些,盛夏可以遮阳,雨天可以避雨。有的店户,把货架货摊放到了廊子下,变成了店堂的延伸。住家门前设了廊子,就可以开了门在廊子里做事,孩子们也可以在廊子下玩耍,利用了街道成为自家的前院。这个空间是自家的也是人家的,概念上是模糊的,所以叫“灰空间”。

廊棚边的生活(组照)

古镇醒来

隔着市河看古宅

一边是老宅,一边是廊棚

因为沿街很多地方不属于一家一户,所以,将一家一户的廊子连成一气,就是全镇的公益行为。这种建造主要是为了方便行路人和外来的客商,要有人出资金,要有人出面筹办,是利人不利己的行为,这反映了过去西塘公众的一种公德心。全镇都用廊子连起来了,这些沿河的商店就可以全天候地营业,来往的客户也就方便行走,雨天鞋也不会湿了,居民的生活也丰富起来,西塘的景色也随之更有了独特的风貌。我们到西塘去,在长长的廊子上看风情,享受着西塘人的公德心带来的愉悦。现在,在沿河的廊檐下设了些坐凳、靠椅,西塘的老人们悠闲地坐着聊天,孩子们在廊子下嬉戏,游客们在廊子里休憩观景。长长的廊棚是西塘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享受着长长的廊棚带来的闲适和美丽。

骑着三轮车从廊棚下经过

在美人靠上锻炼的老人

古镇人的一天,从廊棚下开始

鱼行埭入口

从桥上看古镇

入夜的朝南埭,小商铺林立

清早的河埠头,客栈还未开门迎客